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統獨之於兩岸民眾之我見
送交者: 阿唐 2007年01月17日14:48:0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筆者按:日前在某休閒論壇閒逛,適逢來自大陸和台灣的網友對罵,言語除開辱及彼此上下代女性親屬,也對彼此的文化背景及血緣傳承大加詆毀。一覽之下,頗為觸目。兩岸網友的分歧和對立如此巨大,始料未及,殊為詫異。感嘆之餘,奮然命筆。筆者從未涉足政論論壇,秉持觀點既非統派亦非獨派,一個不好,將為兩岸網民“共擊之”。然心有所感,不敢藏私,耿耿此心,惟共鑒之。

前言

台灣海峽兩岸的民眾,對於兩岸的統一和台灣的獨立,有着近乎完全相左的看法和感受,以至於雙方各說各話,似乎毫無交集的空間。

筆者試圖從自己的觀察和感受的角度,對這一現象做一番分析和探討。我不是台海問題專家,也沒有做過深入細緻的研究,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夠從雙方的立場出發,對這一現象理一理頭緒。

一孔之見,歡迎磚頭。

一 台灣人的“亞細亞棄兒”情結

關於台灣原住民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南亞的馬來人在逐島跳躍漂流中來到台灣,與華夏文明關係不大;二是大陸的古越人,在與中原華夏文明爭戰中失利,逐次渡海來到台灣。我本人大致以為是兩者兼有,最早的居民應該是更擅島嶼文明的馬來人(想象一下散布在廣袤的太平洋中的島嶼上的居民),其後加入了大陸古越人。

秦漢以前,儘管有瀛洲的稱謂加諸於台灣島,但估計是取自於民間的傳言,非來自官方的第一手資料。中國史料記載有關台灣事宜,是三國時期的吳國。《三國志,孫權傳》記載:“將軍衛溫遣諸葛直以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華夏文明第一次有組織的與台灣的接觸,而且是以戰爭侵略人口掠奪為主要目的。這大概是當時的國際秩序中的弱肉強食準則的一個普遍適應。

南宋之後,中國南部逐漸開發,人口漸多,福建沿海無土謀生的窮人開始浮海赴台灣求生。這時候,台灣的原住民中的相當一部分還處於刀耕火種的蒙昧時代,早期大陸移民無疑對台灣的開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鑑於當時的航海條件,直至明朝,台灣的大陸移民才形成了台灣居民的主流。但當時的明朝由於其農耕文化的內斂性,並未有效地對台灣本島實施任何有效的管制。此時的台灣,與同時期的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國相似,中國移民與土著散居雜處,相對而言,在各方面都占有優勢,在對抗衝突中,原有的土著逐漸被壓縮到了邊遠的山區。

儘管明永曆年間的《從徵實錄》上記載了在台灣設置了一府二縣的說法,我個人以為,即使資料準確,很可能在永曆帝后的明朝對外政策全面收縮的時代放棄了。

明末,葡萄牙人藉助地理大發現的契機,勢力伸展到了東亞地區,在經台灣海峽前往日本的途中,驚呼美麗的台灣島為“福爾摩薩”,意為美麗之島。隨後,荷蘭人踏足台灣,並且興建赤嵌城和台灣城,準備長期經營台灣。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比較清楚--鄭成功收復台灣。準確地講,這也是早期國際關係準則中的弱肉強食原則,憑藉實力將荷蘭勢力趕出台灣,並且建府開衙,從此正式開始了台灣作為一個政治經濟實體的歷史,台灣也成為了中國本部治下的一個地區。

這裡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曾經是鼎鼎大名的海盜,活躍於大陸東南沿海和日本之間,如果不避尊者諱的話,他就是一個史書上經常提到的倭寇。鄭成功則是鄭芝龍與日本妻子所生,因此,鄭成功在日本也是大大的有名,並且是日本一個古裝劇中的主角。儘管如此,鄭軍的主體都是來自大陸,其統治下的政治體制和文化傳承基本來自大陸。

中日甲午之戰結束,清朝割讓台灣與日本。從1895年至1945年,日本對台灣實施了50年的統治。儘管日本對台灣的統治有別於日本本島,如經濟分工的歧視和對中原文化的壓制等,這50年的時光對台灣的影響極其深遠。首先,台灣由一個中世紀的農業經濟區域,進化到近代化的農業經濟區域;其次,台灣人普遍接受了小學5年的義務教育,全民的平均素質大大高於同期的大陸水平;最後,整整兩代人是接受日式教育成長起來的,對大陸故國的認知和歸屬感大大模糊。二戰期間,參與日本皇軍在大陸作戰的台灣人,其軍紀之敗壞普遍在日本軍人之上,相當一部分人對故國人民缺乏基本的同情和憐憫之心。

大陸國民政府在二戰結束後接受台灣回歸時,並沒有給予台灣以足夠的重視,其實施的管理手段過於簡單粗暴,其派出的管理人員素質不高,逐漸導致台灣人的強烈不滿:日治時期,台灣人是二等公民,但是日本人起碼遵循既定的遊戲規則,即便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不公平的規則,今天的國民政府管理人員,為什麼常常不講理?其實,這實質上應該是由於其時的國民政府管理效能低下,還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化國家造成的。

“二二八”事件從此成了台灣人民心中永遠的痛。殺了多少人對當時的國民政府可能是無所謂的事情,從滿清覆亡起,20年的軍閥混戰,其間夾雜10年的國共內戰,8年的全民抗戰,隨後3年的國共血腥內戰,鮮血已經看得太多了,人命實在輕賤。但是對承平日久的台灣人來說,卻是一個難以癒合的傷口。

其後,國民黨在與共產黨在大陸的爭鬥中失利,全面敗退台灣,全部的國家機器從大陸搬到了台灣,無形中形成了事實上的一百萬大陸移民(外省人)對五百萬台灣原有居民(本省人)的統治。這種某種程度上的外來統治,必然帶來某種程度上文化歧視。曾經有台灣本省人不無傷心地說,上小學時,如果講一句閩南方言是要被罰款的。

三十年後,等到國民黨解禁,開始允許島內民眾的心聲自由地釋放,這一股被壓抑了30年的怨氣逐漸發酵膨脹,最終導致了96年本省人李登輝的當選和2000年的執政黨的更替,本省人對外省人及其背後的中華文化開始清算排斥。

一路而來,台灣人似乎都是亞細亞的孤兒。

日據前的大陸移民,都是因為生活所迫或者是戰爭威脅,背井離鄉,來到台灣。明清兩朝中央政府都是嚴禁移民海外,對海外的中國移民不管不顧,任其自生自滅,如同棄兒一般。

甲午戰敗,中國割讓台灣與日本,讓台灣人在日人統治之下做了50年的二等公民。

國民政府敗退台灣,有意無意地壓抑了台灣本省人當家作主的心聲三十多年。

二十一世紀伊始,台灣(本省)人第一次選出了自己首腦,那漫延千年的棄兒悲情,還是彌瀰漫漫,歷久彌新。

為什麼?

“因為那個強大而蠻橫的中國不允許台灣獨立。他們打壓台灣的外部生存空間,搞得台灣在國際上毫無地位,就連駐外使館也被迫更名為經濟文化辦事處。GDP在世界經濟排名26位的台灣如同國際棄兒一般,被排除在幾乎全部的國際組織的正式成員之外!”台灣人的心中悲哀地嘆道,

“天下之大,為什麼台灣人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心聲?”

二 台灣本省人與外省人在統獨觀念上的衝突

總的來說,所謂台灣人的悲情情結,大致是特指台灣本省人而言。49年後,隨國民政府遷台的大陸人民及其後裔,即台灣人口中的外省人,對於統獨這一命題卻有着極為不同的解讀。

他們同樣為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與其經濟成就不相匹配感到悲哀感到不滿,但是他們的心中並沒有沉澱瀰漫千年的棄兒悲哀,他們對兩岸關係理解顯然要比前者來的超脫。

對於台灣獨立,尤其是以某種程度上拋棄中華文化為前提的台灣獨立,他們是不能接受的。他們固然不希望立時三刻統一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旗幟之下,但是對一個以台灣本土文化為主體的台灣共和國,卻是更加不能接受。畢竟前者對於他們生活方式的威脅是潛在的和相對遙遠的,後者則可能是即時的和現實的。不是嗎?“外省人滾出去”,“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賣台集團”等口號,不僅僅是當年美麗島上那幾個人心底的醞釀,已經在相當一部分本省人的草根階層中發酵膨脹。作為台灣島的少數群體,他們很有可能在今後可能出現的台灣共和國中為前50年國民政府對台灣的統治而付出代價。

他們的理想是,在不影響台灣目前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兩岸統一到一個鬆散的聯邦旗幟下,雙方達成一個共同的文化中國,一個共同的經濟中國,但不是一個政體下的中國,兩岸的相對自由達到何種程度,如外交的權限和軍隊的管轄,有賴雙方談判解決。

這種觀點,在海峽兩岸尖銳對立的兩派觀點中(一為大陸人民的為統一大業不惜一戰,一為台灣本省人民的為台灣獨立不惜一戰),無疑是具有中間色彩的立場,也是相對理性的觀點。

但是由於這種觀點的實際操作難度很大,變數很多,在當前海峽兩岸的民粹主義風潮甚囂塵上的時刻,是不可能有很大的市場的。尤其是在台灣本島,似乎任何與對岸談論統一的觀點,馬上就會被扣上出賣台灣的帽子,即使有部分政治精英們的心裡完全清楚台灣走向獨立的黯淡前景,但是為了顧忌大多數選民的民粹心理,也不敢理直氣壯地宣示自己的政治理念,如此一來,半遮半掩,欲蓋彌彰。這也可能是2004年國民黨總統選舉敗選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 大陸人民熱切統一的心態分析

世界地理大發現前後,中國從世界第一梯隊中開始落後,往日的泱泱中央之國的輝煌一去不復返,這其中除開以農業文明為基礎的政治體制自身的問題之外,如依賴傳統,政府缺乏有效管理的手段,農業文明的內斂性,儒教文化的平和中庸等,在一個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裡對資源的長期掠奪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要知道,在最近的2000年以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中國的人口是世界人口的1/4。

尤其是最近的一百多年,中國在新的國際秩序中完全不知所措,如同一個走入迷宮的蒙目巨人,跌跌撞撞,屢起屢仆,最後甚至被自己原來的學生--東亞的後起之秀日本打倒在地,賠款割地,直至二戰時期國土的精華部分全部為日本占領,幾乎亡種亡國。

因此,大陸人民心中對於國家民族的榮譽感達到了極其敏感的程度,凡涉及領土完整主權爭端,一慨是毫無商量,最不濟也是擱置爭議,秋後再說。

如果台灣走向獨立,根本就不需要政府出面宣導,來自民間的戰爭呼號,就足以把國家整合成為一部戰爭機器。

這種大一統心結除開上述的民族主義心理主導之外,也有着其極其現實的地緣政治的考量。

如果台灣獨立,台灣必然倒向日本和美國,從台灣自身的地緣政治考量以及其國際關係的傳統出發,這是顯而易見的結果。如此一來,中國在其面向太平洋的出口上,就被牢牢地釘上了一個門栓,對今後民族未來的生存空間的發展極為不利。

如果台灣沒有獨立,那怕是維持現狀,中國都可以在事情緊急時對台灣動武,在大部分國家都承認一個中國的國際環境下,與公然侵略一個主權國家相比,內戰訴付出的代價無疑相對少很多。

大陸人民為國家統一不惜一戰的心態,除開大一統觀念的影響之外,與每個人心裡認為台海戰爭與其自身的關係不大也有關。

台灣的空間狹小,一旦台海爆發戰事,生活在台灣島的人民不可避免的會被殃及,但是對於大部分大陸人民而言,台海的戰事一定是發生在台灣本島和中國的福建沿海,對大陸百姓日常生活的影響實在很小,屆時大家只需要搖旗吶喊,一鼓就可以蕩平台灣彈丸之地。

至於美國和日本,一定不敢冒着與中國爆發全面戰爭的危險,介入干涉。如此一來,五星紅旗必將在台灣島上高高飄揚,泱泱華夏之風,又一次在世界吹拂。

四 海峽兩岸人民思維的誤區

1) 美日對台海戰爭的干預

台灣人:一定會干預,美日不會坐視台灣淪入中國的勢力範圍。

大陸人:一定不會干預,美日不敢冒這個險。

估計小布什現在捫心自問:美國要介入嗎?他也不可能會有一個明確的結論,這取決於屆時的國際和兩岸的形勢。因此,目前兩岸人民的自說自話,完全是一廂情願。以我的觀點,介入是一定的,關鍵是介入到何種程度,介入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2) 統一之後,台灣的相對富有將被大陸的相對貧窮平均掉

持這種觀點的台灣人很多,幾乎散布於所有的族群之中。無論是為了維護台灣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區域的經濟活力,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低統一帶來的對兩岸社會的衝擊,大陸(中央?)政府一定會制定類似目前港澳特區的出入境管理法規和政策,對兩岸之間的人員往來做一定程度的區隔。

君不見,港澳回歸後其人民的生活水平並未受到影響嗎?

當然,有人會擔心,此一時,彼一時也,屆時中國大陸不再需要港澳的“一國兩制”作為台灣回歸的樣板示範,過河拆橋,此前種種的對特區的優惠政策可能一掃而光。再者,一旦將來中國走向民主,在“人權乃天賦之權”的大旗之下,全體國民應一視同仁,這種區域性的特殊政策很可能遭到廢除。

不錯,確實是存在這種可能性。但是此種擔心完全可以通過目前的統一談判,達至法律解決。諸如台灣地區出入境管理法案,明確定義該法案只有在半數以上台灣居民動議通過,才能進入修改程序形成新的法案,並再次付諸台灣全民表決。

3) 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台灣人:台灣的原住民不是大陸移民,與中華文化無關,就連台灣的名稱都叫福爾摩薩。大陸中原移民在台灣繁衍生息數百年,已經演變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台語不是閩南話的簡單傳承。台灣人太多的苦難都是與中國本部有關,到了台灣人對中國說不的時候了,到了“去中國化”的時候了。

大陸人:去中國化?不要數典忘祖了!難道你們使用的不是漢字,說的不是中國話?福爾摩薩,那是當年沒有對台灣實施過一天有效統治的葡萄牙人在數百年前的一種稱謂,現階段的國際間的正式稱謂都是台灣。不錯,台灣的原住民中有馬來人種,但是考古發現也證實了確有大陸的古越人渡海到台灣。

雙方的立論不論正確與否,其實與台灣的統獨沒有根本的關係。

台海兩岸的統獨實際上為四方面因素所左右:

(1) 兩岸的經濟軍事實力

(2) 國際外部環境的態度(尤其是美國)

(3) 大陸民意

(4) 台灣民意

因此,台灣人就是說下大天來,證明自己和中華文化無關,大陸不想讓你獨立你就獨立不了;大陸人就是把所有的證據都擺在台灣人鼻子底下證明從幾千年以來,台灣就和中原文化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台灣人不想回歸你就不能硬來。

難道當年的英國人美國人不知道美國的語言文字和英國的關係?當然知道。但是還是一個要留一個要走,最後還是誰的拳頭硬誰說了算,口舌之爭於事無補。

(4) 台灣獨立和國民政府遷台

台灣人:都是國民政府惹的禍,如果不是國民政府從日本手中接收台灣,後來又從大陸敗退台灣,台灣早就被美國接管了。

歷史是不能重演的,沒有如此之多的假設用於對歷史的意淫。

退一步講,如果歷史能夠重演,當時在大陸主政的不是國民政府,那很可能是一個遠比國民政府更加強大的政府,對台灣的接收可能比國民政府做的更好更快。種種因素迭加的結果,二戰之後,國民政府是一個極為虛弱的中央政府,財政崩壞,軍隊軟弱,人才匱乏,政府對日占區接管能力不足。

再退一步,中國在二戰後四分五裂,重新進入軍閥混戰的割據局面,沒有能力從日本手中接受台灣。美國可能會讓日本繼續統治台灣嗎?不會。因為二戰結束時,美國對日本是採取壓制的態度,對曾經孕育了軍國主義的日本充滿了戒心。美國可能會讓台灣人自己管理台灣嗎?不會。因為日據台灣50年,台灣人頂多是做做基層小官,或者是技術官僚,整個台灣缺乏管理全部台灣島的人才,這就是殖民地的悲哀。美國可能會自己管理台灣嗎?不會,因為台灣太大了,美國一時間是不可能籌備出足夠的人員對台灣島實行有效的治理。

況且,美國當時的戰略重點在歐洲,後來因為韓戰的突然爆發,才多少把注意力放多一點在亞州。

(5) 大陸給了你們如此之多的好處,為什麼還是想獨立呢?

大陸對台商的優惠政策和兩岸貿易的長期逆差,對台灣經濟的幫助極大,但是普通百姓是體會不到這些恩惠的,因為這些抽象的經濟數字只有對少數的精英分子有意義,而精英們的興致是如何帶領台灣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以便讓自己在台灣共和國史上留下大名。

試圖以金錢上的恩惠來誘使台灣回歸的想法,非常類似於古代的“朝貢”制度的動機:天恩浩蕩,四方來朝。可惜,結果也類似。

(6) 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相當一部分台灣人如同鴕鳥一般,一頭扎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閉着眼睛嚷嚷着要獨立,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甚至新加坡總理訪台的好言相勸,也被當做多管閒事,破口大罵是“為中國捧卵葩”,小國寡民心態昭然。安知台海問題不僅僅是兩岸之間的問題,它確實是關繫到周邊國家的國家利益,而且是世界潛在的戰爭熱點之一。

為什麼不能學會理性思考呢?街頭叫囂和鄉下粗口可能贏得選票,但是對台灣的獨立進程毫無助力,徒然讓台灣的形象在國際上失分。

相當一部分大陸人從來沒有考慮過台灣人心中的感受,有意無意之間流露出以大吞小的心態:獨立麼?那不是以卵擊石,大軍一到,玉石俱焚!甚至對主張台獨的李登輝和陳水扁時時刻刻加以人身侮辱,冠以種種稱號。要知道,他們兩人畢竟是被大多數的台灣人選舉出來的總統,如此謾罵,他們的選民做何感想?


五 戰爭是民族興盛的必然之路嗎?

對於統一派有關台灣獨立將會拴上中國未來向海洋發展的大門的觀點,我基本上不能贊同,這種觀點是冷戰思維的繼續。

不錯,現階段美國確實是在某種程度上對中國實施圍堵政策,有意無意地想辦法拖慢中國崛起的步伐,這其間除了對中國極權統治的防範心理之外,更多的是國家利益的角逐。台灣問題的懸而未決,中國必然要付出相當的精力來應付解決,國家經濟成長的步伐必將大大放緩。

但是,即使中國統一了台灣,衝出了所謂的環太平洋的第一島鏈,我們能做什麼呢?去挑戰美國在太平洋的霸權嗎?去切斷日本的海上經濟生命線嗎?

以我的觀點,在一個相當長的將來,中國與美日發生正面大規模戰爭衝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這種高烈度戰爭的代價實在是太高昂了,我們地球脆弱的生態圈根本承受不起。想當年,前蘇聯與美國劍拔弩張,幾度接近戰爭邊緣,卻又懸崖勒馬及時止步,就是因為雙方都不能承受如此高昂的戰爭代價。

如果真的有一天,中國強盛到相當的程度,並且走上與美日對抗的不歸路,很可能也是走洪七公與歐陽鋒華山之巔口舌比武的路子--建立在相互威攝基礎上的軍備競賽,路數如同當年的前蘇聯。結果很可能一樣,最終經濟崩潰。

因此,在前蘇東集團崩毀後,鄧大人很理智地說了一句:韜光隱晦,決不當頭!就是清楚地認識到,如果與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發生正面衝突,其代價是我們不能承受的。

實際上,二戰之後,尤其是前蘇東集團成為歷史之後,以戰爭作為國家間解決紛爭的手段少之又少了,尤其是大國之間。以德日為例,這兩個國家是挑起二戰的罪魁禍首,拓展生存空間,保障經濟運輸生命線是其主要的戰爭動機。戰敗的結果,生存空間卻被大大地壓縮。然而,幾十年過去,德日兩國卻通過和平競爭,居然走到了世界經濟大國的前列,其經濟實力的排名遠遠高於其二戰前的水平!

戰爭實在不是一個民族走向興盛的必然之路啊。

可能有人會說,我們中國人不是好戰民族,可是如果我們的經濟發展到了開始威脅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的時候,由此引起的摩擦很難保證美國不先對中國動武。

不錯,在某種程度上這個情形很象65年前的美日關係。日本正處於上升時期,以咄咄逼人的姿態不斷地向美英法在亞洲的利益挑戰,逼得原本對日本持中立立場的美國逐漸改變了對日本的政策,最後雙方的關係變成了准敵對國的關係。即便如此,美國並未對日本有任何戰爭計劃,是日本首先打響了對美國的第一槍。

今日的世界潮流,國與國之間仍然存在着地緣政治及經濟糾紛的矛盾,但是解決的辦法已經由60年前的動輒訴諸戰爭的簡單直接對抗方式轉變為談判協商協議等非對抗方式。當然,這種非對抗協商的結果,不可能是完全意義上的公平合理,國家的經濟軍事實力必然對這一結果產生影響。但是,無容質疑,最終的結果一定會為各方所能接受。

再以美日關係為例,戰後日本從一片廢墟中重新站起,努力打拼經濟,在六十年代末,已經開始在世界經濟之林占有了一席之地。等到進入八十年代末,更是對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一時間,美國遍地都是日本車,打得美國車廠滿地的找牙。隨着美日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相當多的美國智囊人物拋出“日本威脅論”的論調,甚至日本人自己也出了一本書,叫“日本對美國說不”!

以美國在日本各地的駐軍,想要來硬的還不容易?可是沒有,吵架歸吵架,談判歸談判,貿易還是要做,駐軍還是要駐,一切全部都控制在理智範圍內。時至今日,雖然兩國的貿易摩擦仍然不斷,但是已經控制在雙方都能接受的程度。

有人會說美日是盟國,美國需要對日本加以扶持。這話大致還是冷戰思維的延續。當今世界,美國扶持日本對抗誰?俄羅斯?中國?以美國的軍事實力,根本不用扶持代理人就可以搞定了吧。

日本在長達30年的趕超過程中,已經學會了使用經濟手段來到達先前用戰爭手段所要達成的目的。如投資東南亞,以保障自己的海上經濟運輸生命線以及獲取當地的工業原料等,這些都是當年日本發動並參與二戰的主要目的。

事實上,目前的中國政府也對此看得清清楚楚,君不見,每次中美之間爆發齷齪,中國不都忍了嗎?!不忍不行啊,人家是老大,規則是人家定的;人家又是警察,連帶監督你執行規則。做出些有利於自己的舉動,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權當作辛苦費好啦。

記得當年的宋朝,每年都要進貢給北方的強鄰一筆銀絹作為孝敬,自遼金至蒙古,莫不如此。每次主動興兵去打人,總是被人揍的鼻青臉腫,回頭孝納如故,到最後乾脆斷了那個念想,與其破費錢財去打仗,還不如花錢買平安來的好些,費用又低,還不冒風險,所以有宋一代的四百年間,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老百姓有好日子過的時期,沒有爆發過一次全國規模的農民起義。

挺沒志氣的,是吧?那就準備打仗吧。可是,兵者凶也,自古以來,一將成名萬骨枯。除非走投無路,平頭百姓哪個願意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去博取那飄渺的功名利祿?

慎言戰,動輒祭出武力阻止台獨的法寶是有違人性的。


六 獨立是台灣未來發展的唯一選擇嗎?

分析一下台灣獨立的代價:

1) 戰爭代價

獨立過程中,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很有可能會引發台海戰爭,對於台灣來說,其代價之高昂是難以估算的。

2) 軍費代價

獨立後的台灣與龐大的充滿敵意的中國相鄰,其國防上付出的代價一定是驚人的。

3) 經濟代價

大陸經濟對台灣經濟的依賴程度遠遠小於後者對前者的依賴程度。大陸對於獨立的台灣,只要簡單地切斷兩岸的經濟往來,對於台灣的經濟平衡和發展就是致命一擊。

既然有如此之多的不利因素,為什麼台灣一定還要獨立?並且台灣草根階層的一半以上,也極力贊成台灣獨立。

簡單而言,可以歸結於民粹主義。展開來說,話就長了。

對精英們而言,“寧為雞首,不為牛後”,作為台灣國開國元老的榮耀,成為一國首腦活躍在廣闊的國際舞台的誘惑,台灣經濟奇蹟的成就感,“出埃及記”史詩般的使命感。這些遠比統一之後,淪落為一個地方政權的首長更加具有吸引力。

對草根們而言,擔心統一後大陸窮人來搶飯碗,鄉土文化衍生的排外思想,自己或親人在國民黨主政時期受過迫害,對日據時期的懷念,在大陸經商失敗等等。

無容質疑,台灣的政治和知識精英們對台灣前途負有很重要的責任。真正的大政治家和大學問家,是會本着對台灣的人民和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審慎地觀察,細緻地推敲,耐心地引導,努力地探索,為台灣的最終出路尋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這裡容不得半點私心雜念的干擾,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意孤行,率意而行,快則快矣,然於事無補,而且還會將台灣人民帶入萬劫不復的危險境地。

如果捐棄前嫌,不做雞首牛後的無謂爭論,與大陸協商組成一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兩岸合作,打拼經濟,今後是合是散,全賴屆時的情勢決定,不是很好嗎?為什麼一定要只爭朝夕,搞出一個名堂出來?

世間萬物,決不僅僅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實在是有太多的中間色彩,渲染大千。


七 我對統獨之爭的心路歷程

十幾年前,我從大陸來到北美,此前在大陸雖然也曾和台商共事達2年之久,但是對台灣的文化和傳統了解並不很多。那時英文不好,了解時事都是依靠中文的媒體。第一次聽到台灣播音員的聲音,心裡感到非常彆扭,播音的腔調怎麼如此古怪?還“李總統登輝先生”,別不彆扭啊?

時間長了,慢慢地習慣了。等到觸角逐漸伸展到了北美社會的方方面面,才發現先於大陸人到達北美的台灣人對我們這些後來者做了多少貢獻:圖書館的中文書,公園的中國園林,星羅棋布的華人超市和餐館,這些都給了我們這些初涉海外的大陸人很多的幫助和安慰。

甚至我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在台灣人的公司,雖然薪資的水平遠遠低於正常標準,但是周喻打黃蓋,這是兩相情願的事情,起碼我有了帶薪學習的機會。

時間一長,也有了台灣人來做朋友,大家除了口音不同之外,實在是看不出彼此之間有什麼差異。他們或許思維更傳統一些,我們可能眼界更寬廣一些。

此前在大陸時,如果提到統獨之爭,我一定毫不遲疑主張統一。多年的民族主義的愛國教育,大一統的光環炫耀,當然是要統一了,那時祖國更加強大,我作為其中一員也很光榮啊。

等到近距離接觸到台灣朋友,我發現他們心中和我們的想法很不一樣,他們也有自己的尊嚴,也為自己幾十年的奮鬥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他們的潛意識裡還是想和大陸有所區隔,以彰顯他們的成就。設身處地地想想,他們的想法沒有什麼不對。

顯然,無論統獨,這是海峽兩岸的人民的一個共同的命題,單從一個方面去思考是不對的。

這樣,我由最初的統一派轉變成為統獨兩可派,不預設立場,海峽兩岸走向統一還是獨立,要視情勢的發展,要靠兩岸人民去協商解決,急統急獨,都是最壞的選項。

儘管我成了事實上的統獨中立派,在涉及到兩岸之間的爭執,我還是或多或少地會站在大陸一邊,這是因為生我養我的那片土地對我深深打下的烙印。因此,統獨之爭中任何對大陸的謾罵和污辱,我心裡都不能處之泰然。同樣,統獨之爭中任何對台灣的謾罵和污辱,來自台灣的人民也不會逆來順受。這種無理性的相互攻擊,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能散播仇恨,製造隔閡,並且使得立場中立持理性觀點的人們頭腦發熱捲入糾紛。

八 有關統獨之爭最後的話

相互接觸,加深了解;尊重對方,傾聽心聲;設身處地,推心置腹;互通有無,密切合作;不急不徐,水到渠成。

台海兩岸最終走向獨立還是統一,如果能夠為兩岸人民的大多數人所認同,就是兩岸人民的最佳選擇。

我個人對於兩岸未來前途的期許是,1) 從現在到可以預見的將來,台灣不能獨立,任何急獨的行為都可能引爆台海衝突的火藥桶,並造成全世界的震盪和不安;2) 兩岸應該相互放棄敵意,通過對等談判,組成一個文化和經濟的共同體,其緊密程度應該高過目前的歐盟水平,名稱可以是中華聯邦什麼的,兩岸的外交及國防等國家主權保持現狀,仍舊由兩岸的政府各自控制,雙方建立聯盟互信機制;3) 今後視兩岸及國際情勢發展,兩岸人民共同決定雙方的關係再靠攏一步或者再疏離一些或者保持原狀。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 寫在“統獨之於兩岸民眾之我見”之後

日前,阿唐一個不忍,拋出了自己的統獨觀念--“統獨之於兩岸民眾之我見”一文。此前,儘管阿唐已經做好了此帖可能為兩岸人民共擊之的心理準備,等到反對的浪潮真的鋪天蓋地地席捲而來之際,還是不禁內心惴惴,欲哭無淚。

沒奈何,俺也鼓足勇氣,模仿仁人義士的一聲斷喝: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接着拋灑俺的理念。

一 統獨之爭與愛國主義

目前,有一種輿論瀰漫在台海兩岸。在大陸,凡不支持統一的人,似乎就有賣國的嫌疑;在台灣,凡不支持獨立的人,似乎就有賣台的嫌疑。

暫且不論上述觀念是否正確,單單就有關統獨的觀點而言,兩岸的分歧何其之大也!

不追求統一,就真的是賣國賊,軟骨頭,甚至是上海人嗎?有人撰文質問阿唐,你是否是怕老婆的上海人,不然你的骨頭為何如此的軟弱?

我的回答是,1) 我不是上海人,我也不怕老婆;2) 上海人不一定都怕老婆,怕老婆的上海人不一定都是軟骨頭;3) 高聲叫囂為統一而不惜一戰的人不一定敢真的走向戰場,審慎地看待兩岸統獨的人不一定不愛國。

阿唐的確沒有走上過為國而戰的戰場,但是阿唐的老父卻經歷過韓戰的洗禮並且榮立戰功。以家族傳承而言,還算是有資格說一點愛國的言論。

二 統一是有關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大是大非的問題嗎?

如果坐視台灣獨立,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將受到極大的危害,西藏,新疆和內蒙必將步台灣後塵而獨立,連鎖反應將置中國於四分五裂的危險境地。

在邏輯上,似乎這是一個必然的推論。

但是,中國的確放棄過自明朝起就為中國有效管治的西南邊陲的江心坡地區及南坎,似乎並未引發任何後續風潮,而且大多數的中國人民並不知曉。

這幾片土地約相當於台灣的一倍,在1960年中國與緬甸劃界時被放棄。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己去檢索確認。

可能有人說,中國當時放棄在緬甸的領土,是為了消滅在這片土地上經營的國民黨殘餘軍隊(見柏楊著作《異域》),再說,台灣之於中國的重要性也是西南蠻荒之地所不能比擬的。

以阿唐的理解,大是大非的問題,應該是一個原則問題,意味着沒有價錢可講,不存在孰輕孰重的探討餘地,無論以任何理由放棄自己的固有領土,似乎都是有餑清論。因此,此一時彼一時的說法,是不能自圓其說的。

引伸一步,如果領土完整是一個國家對外交往不可逾越的底線,那麼前不久簽訂的中俄和中越邊界協議,都是不可能通過的,因為中國同樣放棄了一些一貫宣稱擁有的領土。主權與領土的完整,從來都是相對的,是國家實力和國際關係的具體體現。

三 “二二八”中台灣人也殺了外省人,單單譴責國民政府是不公平的

不錯,在早期的騷動中,的確有外省人被殺,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軍隊介入的口實。

正如16年前的北京春夏之交的騷動中,同樣發生過軍人被殺及焚屍的現象,但是無論如何,這些都不能成為軍隊開槍鎮壓的理由。手執武器組織起來的軍人是國家的重器,其職責是在對外戰爭中保家衛國,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把槍口對準自己手無寸鐵的子民。

四 台灣民眾真的與統獨關係不大嗎?

不錯,在很大程度上兩岸的統獨實質上是中美之間的角力,台灣的力量影響不大。

但是我們因此就可以忽略台灣人的感受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試想,如果台灣人民也願意統一到一個中國的旗幟之下,美國能擋得住嗎?

因此,大陸如果真的想要把台灣統一過來,必須先學會去尊重對方的想法,打消台灣人民對統一的顧慮,用心思去傾聽他們的心聲,而不是靠武力恐嚇來達到嚇阻台灣獨立的目的。

孫子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是為至理。

五 台灣的回歸與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

台灣獨立,並與美日緊密結盟,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也不一定是負面的影響,關鍵在於中國與美國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如果中國與美國是尖銳對抗的敵對關係,台灣當然就是對方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橫亙在中國的大門口上;如果中國與美國是既合作又對抗的夥伴關係,台灣的作用實在不大,最多是牽制中國對美國多做一些讓步而已。

台海統一,如果在過程中觸發了中美戰爭,我個人不看好中華民族能夠火中涅磐;如果在統一後,引起美日對中國迅速崛起的強烈反制,我個人也不看好兩岸整合後的實力可以抗衡西方世界的一同打壓。

台灣的回歸與否,實在不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決定因素。我們的復興之路應該是,對內而言,是凝聚國民的向心力,普及教育,淨化吏治,建立高效廉潔的政府機制;對外而言,是融入國際經濟循環體制,以儘可能柔軟的身段,淡化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差異所帶來的疑慮,建立起中華民族在世界之林的和平向上理性負責的形象。

六 統獨之爭的聯想

目前網上關於統獨之爭的主流聲音似乎是,如果身為大陸人就一定要搖旗吶喊“為了台海統一不惜一戰”,否則就是沒有骨氣的漢奸賣國賊,人人得以誅之?!

感遭如是,忍不住要大放厥詞,談一談由這次的統獨之爭引發的聯想。

1) 多一點寬容

總的來說,我們的民族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缺乏思想寬容精神的民族之一。

2226年前,阿唐的老祖宗統一了中國本部(即目前中國疆域中去掉東北,西北,西南的部分),其幅原之遼闊及人口之眾多,世界上只有大致同時期的羅馬帝國可以相比擬。

為了統治如此龐大的一個國家,秦始皇繼續採用在民風淳樸的秦國施行多年的嚴律峻法,對全國實施高壓的軍事管治。至鋼則易折,結果,二世而亡。

漢承秦業,汲取秦亡的教訓,相當長的時期里,採取了不同於苛秦的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懷柔政策,從而緩解了社會各階層的緊張關係。同時,在思想領域裡,漢代雖然沒有走到秦代的“焚書坑儒”的極端程度,可是卻推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起自於春秋戰國時代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思想大爭鳴時期,至此正式結束。顯然,這是與大一統的政治體制相適應的一種思想文化政策。

從此,在中國長達2000年的封建統治中,除了蒙元時期,尊儒基本上成為歷朝歷代的國策。

有一種觀點認為,2000年前中國龐大帝國的極權統治,是一種早熟政治的形態,套用一句馬克思的經典理論就是,上層建築遠遠高於其經濟基礎的發展。這種早熟政治的代價就是,對自由思想的鉗制。

世界歷史上,這種對思想領域的禁錮行為,只有中世紀歐洲的教廷可以相互比擬。但是因為歐洲是多國林立,治權與神權分離,古希臘古羅馬的思想火花得以星星點點,不綴不滅,最終在工業革命到來之際,燃燒成燎原大火。

中國長期以來對思想禁錮的結果,就是思維的單一性和同一性,缺乏寬容精神。思想領域裡的任何異樣的火花,都被視為異端邪說,遭到一致駁斥和壓制。

2) 大一統的代價

2000年以降,中國本部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統一的狀態。為了管理如此龐大的疆域,中央政府採取了官僚體系與社會士紳相結合的統治結構。

舉例而言,政府的基層權力機構的最底層是縣一級,這一級的官僚是由政府任命,吃國家奉祿,大致的編制是幾十個人,所管轄的人口從數萬到數百萬不等。最高長官是知縣,他肩負縣長,法院院長,檢察院院長,財政局局長,民政局局長等職務於一身,旁的不說,單是刑事案件的偵查訴訟審理判決和實施,就能把他給累死。可是事實上,知縣們做的優哉游哉,好像也不比現在的公僕們更忙。

為什麼?因為不在政府官僚機構編制之內的士紳階層,不僅在基層教化人民,而且事實上排解了大多數的民間糾紛。

所謂的士紳階層是由退休的官僚,有功名的讀書人和家道殷實在地方有影響的地主組成的,他們實質上構成了社會權力結構的最基層單位。

士紳階層憑藉傳統的習慣和道德的威望,教化鄉民,排解糾紛。而知縣的職責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上訴法庭,負責重大案件的審理以及士紳處理不公的覆核。

這種官員人數與其管轄範圍的不成比例,導致其管理方式的模糊性和簡單化。

例如,人口和田畝的準確數字,一直是困擾歷朝政府的一個難題,這還是與征賦納稅直接相關的國計民生的大事情。

因此,為了便於簡單管理,大部分的朝代都採取了禁錮農民於土地的政策,嚴格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動,無形中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公元後前1500年的世界史中,中國憑藉大一統的社會組織,整合起全國的經濟力量,疏通江河,開鑿運河,抵禦游牧民族的侵略,保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中國本部經濟文化的發展空間,遙遙領先於世界上同期的其它國家。

後500年的世界史中,中國的大一統所付出的代價一一顯現:固步自封,鉗制思想,歧視自然科學,對外來文化和思潮採取不問不睬的態度,閉着眼睛高唱泱泱華夏一統千秋,對外關係上滿足於天朝朝貢制度。結果就是,同時期發生在西方的文藝復興,資本主義萌芽和地理大發現,在中國本來也是有機會發生,卻坐失良機,任憑風水之輪轉往西方。等到西方列強前來扣關,老大中國表現出來對外部世界的無知和困惑,實在是慘不忍睹,隨之而來的種種屈辱和不幸,時至今日仍然在中國人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3) 大一統的困惑

大一統的正面意義,除了前文提到的公元第一個千年對中國經濟的整合效應之外,大致上可能還有保證了中華文明的一致連續性,此外,還有什麼呢?

中國的兩千年統一史中,也穿插了幾個分裂時期,漢後的三國魏晉南北朝,唐後的五代十國,固然由於頻繁的戰亂帶來了社會生活的動盪,但是也大大地促進了思想的進步和人才的流動。

以三國時期為例,基本上沒有發生君王對臣子的大規模殺戮行為,不是不想,是做不到,因為還沒等殺,待宰之人已經跑到敵國去了。於是,為了延攬人才,各國君王不得不爭着禮賢下士。

有宋一代,君王對讀書人極為禮遇,終其一朝,未曾濫殺一位士大夫。此固然與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有關,然宋朝時代中國本部未能統一,大敵當前,容不得皇上恣意妄為,未嘗不是一個重要原因。

而統一的明朝,朱皇帝前後誅殺功臣及其親友達數萬人之多,開國元勛近乎一掃而空。其後更是動輒在朝堂之上,公然脫下朝臣的褲子打板子,令斯文掃地一至於斯。

當然,也有人撰文說,中國之所以在2000年來的大部分時間維持了一個大一統的局面,是有其必然性的。如自然地理的相對封閉性,周邊文化的相對落後,整合中國本部的經濟力量對縱貫全境的大河治理的需要,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不相重疊等等。如此說來,大一統的命題確實是中國人的一個困惑。

4) 全民皆兵同仇敵愾的誤解

很久以來,我的思維中都存在一個誤區:中國本部在與北方游牧民族的對抗中,屢戰屢敗的原因在於,漢奸太多,民風軟弱,倘若全民皆兵,同仇敵愾,以中國之大人口之多,每一個中國人就是吐一口吐沫不就把侵略者給淹死了?!因此,很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慨。

等到書讀得多了,正統觀念在各種信息的蕩滌之下,漸次淡薄,我發現自己的觀點實在有待商榷。

首先,希望一個農耕民族全民皆兵是不現實的,一個相對周邊國家高度發達的農耕國家,其社會分工已經極為明確和細緻,握鋤頭的手去拿兵器,實在是生疏的很。

其次,長期以來的中庸教化,都是讓子民們做順民,向溫良,怎麼可能一夜之間喚起他們心中的野性,變得民風強悍起來呢?

再次,國家過大,君國不分,草根百姓們實在難以湧起對國家認同的忠貞感。而同時期的游牧民族則很容易地凝聚在規模小得多的以血緣為紐帶的氏族周圍。

又次,冷兵器時代,游牧民族在與農耕民族的對抗中,具有天然的優勢。游牧民族的生活模式決定了其全民皆兵的特質,上馬兵,下馬民。其落後的生活水平練就了其吃苦耐勞的品質,對後勤的依賴極小。長年的部落間的衝突,造就了其高度的機動能力,靈活的戰爭藝術,呼嘯而來,絕塵而去。對於以步戰為主的中原農耕民族,贏了追不上,敗了逃不了,因此,中原文化對於游牧民族的戰爭中,以守勢為主,實在是有其不得不為之的苦衷。

最後,有組織的軍隊與倉促上陣的烏合之眾的戰爭,結果只有兩個字:屠殺。當然,有人會說,組織起來的民眾可以採取游擊戰襲擾戰,不正面與入侵的軍隊對抗,而是採取對其後方軍需供應線實施側擊的間接手段。不錯,在金宋對抗的初期,黃河流域的百姓們就組織起了無數的義兵與金對抗,抗戰的旗幟大概飄揚了二三十年,最後還是掩旗息鼓了。整體無序抵抗的百姓與整合一體的國家之間的對抗,前者根本不可能有成功的機會。

多說一句,八年抗戰,八路軍的敵後武工隊就是採取的全民抗戰的路子,隱形於民眾之中,當時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是“人民群眾就是我們的萬里長城”。通常的辦法是,穿便衣,打黑槍,埋地雷,摸崗哨,完了事往老百姓家裡一藏,很像是今天的伊拉克的局勢。日子久了,鬼子也急了眼,凡是懷疑藏有八路便衣的村子,如果不交出人來,就實行三光政策,以恐怖對恐怖。

這樣說,很可能又被磚頭砸得滿天包:敵我不分,是非不明。我只有一句分辨:戰爭是軍人之間的事情,沒有必要把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卷進來。老百姓可以對侵略者採取不合作態度,但如果要求或者驅使每一個平民都去逞匹夫之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世界上的很多民族大概都會滅絕的。

打開中國地圖,新疆的北部有一個地名:準噶爾盆地。歷史上曾經有一個赫赫有名的準噶爾汗國,作為蒙古部族的一支,最強盛時期幾乎囊括全部的新疆及蒙古高原,與清廷屢屢對抗,時服時叛,抵抗得異常堅決。最後,滿族軍團對準噶爾實施了血腥的滅族政策,殺光了全部的準噶爾人。從此,準噶爾民族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只留下一個單純的地理名詞,在戈壁沙漠的瑟瑟寒風中憑弔曾經的輝煌。

5) 道義的慷慨與責任的沉重

自古以來,中國的政壇和思想界就活躍着一個流派--清流。他們都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時刻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抨擊時弊,指點江山,唱唱高調,在道德上的修養似乎極高。

這一股流派發展到明朝,達到其鼎盛時期,他們不顧生死與宦官作對,對皇權約束,端的是驚天地泣鬼神。

明嘉靖年間的“大禮儀”事件是一個典型的範例。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死,無子,興獻王長子(世宗)即皇帝位,下令禮臣議其生父尊號為皇考,朝臣爭論激烈。嘉靖三年(1524年)四月,世宗再次打算追尊其生父母為皇考及皇太後,朝臣二百餘人跪於左順門前力爭不可,因為在名分上其叔父孝宗及妻才是世宗的父母,世宗大怒,下獄者一百三十四人,廷杖而死者十六人。

呵呵,真的是有骨氣啊,寧願被皇帝的板子打死,也斷斷不能容忍皇帝稱其生父為皇考!可是等到明末清初的改朝換代之際,明朝士大夫中的漢奸之多,歷代王朝無出其右。這就是清流們的所謂道義?

晚清的曾國藩和李鴻章是大清得以度過太平天國之亂的中興名臣,影響中國歷史達半個世紀之久。

今天,大概沒有人會對曾國藩的道德人品提出疑問,一個嚴於律己,時時刻刻不忘修身養性的大政治家,他的道德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極大,毛澤東在信仰馬列之前,直言曾文正公是他的偶像。

但是,晚年的曾國藩捲入了“火燒望海樓”的天津教案,被清流人士罵得狗血淋頭。

天津教案的起因是西方傳教士與中國百姓之間的衝突,這種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誤解和矛盾,因為鴉片戰爭後中國對外交往中的屢屢挫敗,在士大夫中醞釀發酵,愈演愈烈。事件發生後,在部分對西方文化心懷不滿的清廷官僚的推波助瀾的慫恿下,最後演變了火燒教堂和在街上隨意捕殺外國人的暴民事件,牽涉到了好幾個國家的公使及僑民。

曾國藩在審理此案中,頂住了朝野間的巨大壓力,基本上按當時的國際法則處理了相關的中方人員。

在接到朝廷上諭後,曾國藩就知道他惹上麻煩了。在清流輿論與國家利益間,他的選擇非常困難。他完全清楚,如果選擇站在士大夫一邊,做出有利於中方的判決,以他平定長毛的威望,輿論會把他捧上天的,朝廷局於物議,也不會把他個人怎麼樣,但是,由此引發的後果,一定就是因為清廷又一次地藐視並踐踏國際公法,遭致列強對中國的再次用兵。如果按照國際慣例及公法主持公道,難免會為人非議,朝廷基於輿論,也不會對他公開褒獎。

在大聲空議和忍辱持正之間,曾國藩作為晚清最偉大的政治家,做出了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的選擇。事後,也確實被清廷從直隸總督貶回到了兩江總督。

直至最近,李鴻章才逐漸由誤國殃民的賣國賊形象恢復到其本來面目--晚清中國的中流砥柱。

近百年以來,中國人一提起李鴻章,一定會將其與晚清簽訂的一系列士大夫們認為的喪權辱國的條約聯繫在一起,因為李鴻章是其中絕大多數條約的主要談判人。野史上居然演繹出戲子在給老佛爺演戲時,伏屍死諫的故事:“楊三已死無蘇丑,李二先生是漢奸!”

呵呵,一個國家在與外敵戰敗後,就把全部的過失和責任都推卸在負責戰後談判的一個人身上,什麼吃裡扒外的漢奸,沒有骨氣的賣國賊。試想,李鴻章在談判中,為什麼要出賣國家利益呢?難道真的貪圖了外國的什麼好處?還是屈服於外國的強勢逼迫?

今天的人們應該清楚了,如此重大的國際間的談判是不可能出現私相收授的台下交易。李二先生也不可能懼怕什麼外國蠻夷的強勢手段,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列強們在檯面上還是非常遵循國際之間的慣例公法,斷斷不會出現僧格林沁鞭打拘押英法聯軍的談判使者巴夏禮,從而導致談判破裂,英法聯軍直入北京城,演出了一幕火燒圓明園的悲劇。

甲午戰後的馬關條約,是日本指名要求李鴻章掛帥談判的。為什麼?因為當時的中國,其軍事柱石基本上維繫在李鴻章一人及其背後的北洋軍上了。中日甲午之戰,實際上是北洋一軍,抵禦日本傾國之力!

拳匪之亂,庚子之變,事後的善後還是要仰仗這位垂垂老矣的賣國賊出來收拾殘局,這位馬關條約後被貶到兩廣總督任上的年逾七旬的老翁以老病垂死之身與列強周旋,力排眾議,在保全國家體制和絕大部分主權的前提下,與列強簽署了《辛丑條約》。條約甫定,他便吐血去世。

我實在是看不出來,這其中李鴻章有什麼動機有什麼理由要出賣自己的國家。

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是坦坦蕩蕩的真漢子,為了民族和國家,踏踏實實地履行了他們肩上的重擔。

6) 輝煌武功下百姓的悲哀

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幾次以輝煌的武功震懾外族的時期,如漢武帝擊破匈奴,隋唐盛世時的四面擴張,滿清的最後輝煌。

漢武帝幾度三番對匈奴用兵,打得襲擾中國本部長達幾個世紀的匈奴人遠遁漠北,在歷史上每每為國人稱讚。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漢武對匈奴及嶺南百越用兵數十載,不僅耗盡了高祖和文景二帝三朝的積蓄,而且還對本朝的百姓極盡盤剝之能事,窮兵黷武,民不聊生。武帝之後,再經兩朝方始復原。

不錯,從整個民族的榮耀角度而言,漢朝的大名威加海內,有一句名言是“犯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最後打得匈奴抱頭西竄,遠遁歐州,殘餘匈奴的兵鋒所及,導致一系列民族被迫向西遷移,雪崩效應的結果竟然導致強盛一時的羅馬帝國的最終覆亡,西方史書記載為“上帝之鞭”。

漢代傾數朝百年之力,終於把北方強鄰徹底打垮,此後,中國本部的農耕文明對漠北草原的治理依舊是有心無力,續匈奴之後,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不斷地在這片廣漠的高原上興起,歷史一遍又一遍地重演故事:漠北南下的游牧民族與中原定居的農耕民族的衝突。

每一次漢民族的強力反擊之後,不消百年光陰,游牧民族捲土重來如故。

我的意思當然不是鼓吹不抵抗主義,而是說,窮中國百年之力對北方游牧民族的斬草除根的戰爭行為,根本是得不償失,由於自然環境帶來的生存環境的制約,雙方根本不可能完全吃掉對方,以蒙元的強悍不是同樣要保持中國本部原有的經濟生活方式嗎?

因此,漢武帝的赫赫武功,在某種意義上,實在是虛幻的很哪。

7) 自我炫耀的光環

提起蒙元的武功,想起了一件可笑的事情。自古以來的朝代稱謂,每一個讀過書的中國人都是琅琅上口:秦漢隋唐宋元明清。

實在是不懂為什麼蒙元也變成了中國的一個朝代?這是中國本部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完全占領,蒙古統治者們依賴的官員和軍隊,基本上是蒙古人和中亞的色目人,與中國本部尤其是江南精華地區基本無關,讀書人失去了科舉晉身之路,就把心思用來編編小曲寫寫故事上面。蒙古人不講中國話,不習中國文化,甚至統治方式也與中國的傳統差別極大,把中國人尤其是南中國人納入社會階層的最底部,根本無緣參與國家的治理,中國本部整個成為了蒙古民族及其手下的中亞官僚集團的納稅機器。

把蒙古人建立起來的大元,堂而皇之地納入大中華的朝代序列,實在是有些汗顏。試想,如果二戰的結果是軸心國勝了,中國全部為日本占領,難道日本國也成了中國的一個朝代?日本天皇也變成了大中華的什麼世祖?

更是讓人忍俊不禁的是,我們的歷史書上,把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在中西亞和歐洲建立起的幾個金帳帝國,一併納入了蒙元的版圖。拜託,蒙元只是那幾個帝國名義上的共主,它們之間的征戰殺伐,從來沒有停止過。

即便歸於一國,榮光也是屬於今日偏居一隅的蒙古國,與曾經被征服的中國本部何干?

這裡多說一句,滿清時代,中國本部也遭異族統治,不過,滿人自覺漢化了,以至於滿文化自身幾乎已經被淹沒了。因此,把滿族納入大中華文化圈,還講得通。

8) 對歷史進程的曲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中國的歷史教育對歷代農民起義大加吹捧,記得阿唐念中學時學歷史,對五代十國南北朝不甚了了,卻對那無數次的農民起義倒背如流。

農民起義的歷史作用被人為地拔高到近乎無限的高度,儼然成為了中國歷史進程的主角。

我們的教科書上可曾提到過歷次農民起義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破壞以及貌似公允的口號下掩藏的血腥行為?

提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人物--唐朝的黃巢,他率領的農民軍隊幾乎把唐朝整個推翻。黃巢是一個讀過書的私鹽販子,乘晚唐社會動盪之際揭竿而起,寫過一首流傳很廣的殺氣騰騰的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由於長期戰亂導致社會經濟崩壞,黃巢的軍隊找不到足夠的口糧,於是發明了一種巨舂,專門用來為他的軍隊製造軍糧。《舊唐書》記載云:“賊圍陳郡三百日,關東仍歲無耕,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明白了嗎,把周圍的老百姓抓來,扔進巨舂里磨成肉糜,以充軍糧,真的是做到了吃人不吐骨頭!

中國歷史上的無數饑饉時期,“人相食”的記載不絕於史書。但是,把食人流水線化,黃巢是唯一一人。

再說一個,與李自成齊名的張獻忠。明末,張獻忠據四川成立大西國,自立為帝。不知道是否由於常年的戰爭生涯造成了他心理上的失衡,他開始恣意殺人取樂,甚至把自己的老婆和兒子也殺了,並且刻石以記: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具體殺了多少人,永遠是一個謎。但是清初四川的人口減少到如此程度,清廷不得不頒布“湖廣填四川”的詔令,填補天府之國人口的空缺。

如此種種的暴行劣跡,何來對歷史的推進作用?

9) 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思考

2000年以降,中國本部的經濟重心逐漸由關中平原向東轉移至黃河流域,又逐漸轉移至長江中下游流域。

這其中有近數千年中國氣候變遷的因素,也與人為的破壞有關。

秦在關中經營了數百年,建立了完善的水利設施,戰國時期的關中地區的農產豐富,大大高於關東六國的平均水平,也保障了日後楚漢之爭中,劉邦的後勤供輸。

漢末及其後大分裂時期,關中的水利設施屢遭破壞,經濟的重心轉移到了黃河流域。

隋唐盛世之後五代十國,中原地區成了南北往來的殺戮場,甚至黃河都被人為改道去淹沒敵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接下來的遼宋大戰,遼金大戰,金宋大戰,蒙金大戰,尤其是蒙古滅金的戰爭,同是游牧民族出身的金國抵禦的異常兇悍,每一城的爭奪都是屍橫盈野血流成河,整個黃河流域變成了血腥的修羅場,社會經濟摧殘殆盡。如果不是留在關外的金人部落延續火種,大概就不會有後來的滿清帝國的輝煌了。蒙古滅宋,除了前期在四川和襄陽的爭奪激烈之外,對江南地區的征戰卻是勢如破竹,一鼓而下,因此江南的經濟基本保全,至此,中國的經濟重心完成了最後的轉移。

論述至此,估計磚頭瓦塊已經如雨。不過,從一個很長的歷史長河的視野看過去,順勢昌,逆勢亡,的確如此。中華民族柔韌的生命之力,是中華文化得以延續繁衍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10) 選擇性回顧歷史

中國人大概都知道中國對日本的文化輸出,潛意識下面有一種施恩的驕傲心理。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現代漢語中的社會和人文科學方面的名詞和術語的70%都是自日本引入的?我們今天使用的服務、組織、紀律、政治、革命、政府、黨、方針、政策、申請、解決、理論、哲學、原則、經濟、科學、商業、幹部、健康、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法律、封建、共和、美學、文學、美術、抽象等等詞彙,全部來自日語。

中國的古漢語是單字結構,如日,月,帝,民,火,國,城等,甚至動詞也是單字為主,如行,走,投,奔,持,呈等。這種單字結構在書面表意時,完全可以勝任,但是在日常口語中,因為大量的同音字的緣故,就不太適用了,事實上,歷來中國的口語與書面語的差別都是很大的。

近代,中日兩國先後開始翻譯西方的科學文化書籍,日本比中國起步略早。這一時期,中國的翻譯界的代表人物是嚴復,他創造了大量的新詞用以翻譯科學及人文術語,其中有複詞也有單字。但是歷史最終選擇了日本的譯法,嚴復的創造逐漸被歷史遺忘。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嚴復使用了文言體裁翻譯西方作品,過於追求文體的雅致,從而導致了字面意思的模糊性;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晚清大規模的赴日留學現象。

不誇張地講,沒有日本就沒有中國近代的國民革命。不僅國民革命的代表人物,如孫中山,蔣介石,閻錫山,蔡鍔等,在日本旅居或留學,就是武昌起義中的大部分中下級軍官,也都是自日本回歸的留學生。他們基本上主宰了中國政壇軍界達20年之久。

幾乎每一個中國讀書人大概都知道中英《南京條約》,這是近代中國的第一個對外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就一步一步淪入殖民地半殖民的的深淵云云。但是,大概沒有幾個人讀過有關該條約的具體條款,這裡,是其主要內容:

1.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係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其中600萬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元償還商人債務。

4.割地。清朝政府將香港割讓給英國。

5.另訂關稅則例。清朝政府將以公平的原則頒布一部新的關稅則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納。

6.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今天審視這一條約,只有割讓香港一款,損害了中國領土的完整;至於戰敗賠款,實在是天經地義;其它各款,不過是強迫愚昧的清政府遵循當時的國際通商慣例罷了。甚至百年來英治之下的香港,對於中國進步的正面意義,自不待言。

至於漢朝對于越南的用兵,隋唐對於高麗的征戰,更是一筆帶過,語焉不詳。

行文至此,似乎去統獨之爭的話題遠矣。

拉拉雜雜地說了許多,不外是想要說明幾點: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一些寬容,少一些狹隘;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多讀一點書,少下一點結論;自己的日子要過好,別人的生活也要顧忌。

我們的教育體系的確存在着某種偏差,一個調子,一個觀點,一個角度,遮遮掩掩,以偏概全,注重傳授,輕視思考。

世界已經變了,打打殺殺已經過時了,打拼經濟是第一位的,如果中國的經濟變成了世界老大,台灣,蒙古,朝鮮,中亞,南亞還不搶着回歸或結盟?就連身在空門的達賴喇嘛都放棄了西藏獨立的主張,因為他清楚地認識到脫離了中國的西藏是不可能在經濟上自立的。一個佛門人物,都知道經濟的重要和妥協的必要,我們為什麼不能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一定要分分鐘較量出一個高下出來,而且不惜一戰以求一逞?!

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浴火重生,願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發揚光大,願泱泱華夏之風再次吹拂於世界之林,與兄弟姐妹民族一同攜手共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反擊(修正版)
2006: 警惕“對日新思維” 的新變種
2005: 海嘯災難與海平面升高密切相關
2005: 美智庫:解放軍可延緩美軍援台
2004: 走投無路的“投”——評陳水扁“公布兩
2004: 公投的石頭砸了陳水扁自己的腳。
2003: 抗美援朝的意義——回“外交敗筆-抗美
2003: 以司馬昭的社會壟斷和反壟斷理論指導中
2002: 醜陋的日本人和中國人中的醜陋者
2002: 面對WTO和超級大國,進攻是最好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