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ZT: 中國人為何為朝鮮戰爭感到自豪
送交者: 飛星 2010年02月20日10:19:0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人為何為朝鮮戰爭感到自豪

                                               ------小小軍事迷shadow

 

    美國擁有非同尋常的勇氣,並且在朝鮮戰爭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今天美國的勇氣不僅沒有減小,而是倍增了,所以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新的重大威脅。

  朝鮮戰爭表明,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中國改善安全態勢的唯一正確應手,消極等待和無所作為的觀點是錯誤的,妥協和退讓也是沒有出路的。

  一、美國勇氣的決定性作用

  有一種荒誕不經的"斯大林陰謀說",這一說直指斯大林和金日成合謀發動朝鮮戰爭,拖中國下水,從而導致中國長期作為冷戰的骨幹和前哨,受到美國幾十年的圍堵和遏制。也許真的有一些雞毛蒜皮的證據指向這一論點。但我要提醒這些專家和學者注意以下事實:中國的老毛在建國之前就旗幟鮮明,提出了着名的外交三原則:"一邊倒、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蘇聯無須任何陰謀詭計,中國已經決定與她接成同盟,並於1950年2月雙方就已經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而在冷戰的另一方,1947年喬治凱南就完成了《蘇聯行動的根源》的着名文章,落實了"遏制戰略";更早在1946年,杜魯門就在去富爾頓的火車車廂里,與丘吉爾共同刪定了《和平砥柱》的反共演說稿。在1945年,不幸患了失語症的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就在美國新聞界面前宣稱"決不與中共合作",當時美國還在準備充當國共兩黨的內戰調停角色。沒有朝鮮戰爭就沒有中美對抗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夕的1949年,據南北雙方的資料,北方宣布南方有1836次越界挑釁,而南方則反過來說北方有300多次越界軍事行動,其衝突規模大的有從瓮津半島的團級交戰到開城的師級交戰。歷史的是非恐怕永遠都沒有一個法院能夠作出終審判決。雙方的不信任和敵視,使得在軍事上的信任和緩和措施無從談起,但終於爆發大戰形成一場豪賭,並且牽連日廣,這恐怕是雙方都自認為有王牌和必勝信念所致。如果哪一方認為自家沒有過硬的王牌,恐怕朝鮮戰爭終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北方的王牌在於自認為軍隊戰鬥力強,而且民心有利,許多南方的戰俘就參加了對南方的後續戰鬥,人民戰爭和瓦解敵軍的法寶也不是中共所獨有,這一問題(戰俘)後來成為停戰談判的一個死結。

  而南方則認為有美國的鼎力支持,所以有恃無恐,有狐假虎威的現實可能性,其勇氣明顯是來自美國的原裝正貨,後來在停戰達成協議之後,對着志願軍,南方還叫囂"單獨北進",美國製造的勇氣實在是非同尋常。美國的勇氣並非虛幻的空頭支票,而是實實在在的精神和物質鼓勵。當時不僅在南方有駐軍顧問團,更有杜魯門主義的鼓舞。而且美國在此前希臘和土耳其的行動也作出了光輝的榜樣,而蘇聯並未加以援助。這樣的誘惑對南方而言是難以抵擋的:即在美國的幫助下,有可能最終打贏內戰用武力統一半島。而實際上在希臘建功立業的范弗里特也再次奔赴朝鮮,準備再立新功。這樣的如意算盤幾乎成功,假如中國當時不介入後期戰鬥的話。

  歷史不能重演,沒有人知道如果美國不是勇敢得太離譜:把第七艦隊開進海峽、而且侵朝美軍在平壤以北的某個地方停止推進的話,中國最終是否會痛下決心介入朝鮮戰爭。從當時美國的全球表現來看,在歐洲完成了希臘和土耳其的干涉行動,沒有聽到蘇聯和東方陣營的武力發言。這種成就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所以對美國的勇氣起到了極大的鼓舞作用。

  在東亞,美國不僅大肆援助法國在印支的軍事行動,自己也頗有躍躍欲試的衝動,第七艦隊進海峽和仁川登陸並不是一個偶然。而朝鮮戰爭早期南方的潰退,並不是沒有準備,而是敵人超出想象的厲害和自家軍隊太熊,這和老蔣曾經指望在幾個月內消滅共產黨的失算沒有什麼不同。而蘇聯確乎不打算直接介入朝鮮戰爭,美國後來對中國不介入則十分篤定。

  去掉美國在亞洲採取攻勢戰略的大前提,在朝鮮半島這樣一個局部,去求證到底是誰更具有侵略性的話題,是沒有太大意義的。美國式勇氣產生並不是沒有根據的,"技術兵器是第一戰鬥力"的觀點,永遠都有市場,是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另一個版本。直到今天,台灣和菲律賓還不停地從美國進口勇氣。

 

  二、朝鮮戰爭的進程和深遠影響

  朝鮮戰爭中,第二次戰役結束以後,美國曾經呼籲停火。一些西方的戰略家到今天還假惺惺地斷言:中國失去了在沒有失利的情況下結束戰爭的機會;這是典型的阿Q精神勝利法,"你們畢竟也犯了不小的錯誤"。

  值得指出的是:一些中國的學者竟然也錯誤地接受這一論調。至於後來在朝鮮戰爭的戰線拉長以後,志願軍所遭遇的補給困難,特別是在後兩次戰役中出現較大的損失,更助長了一些人的僥倖心理。

  然而必須指出,沒有這樣的犧牲和過程,美國就一定會認為他們還有王牌未出盡,也一定不會有真正的停戰和和平。而當時中國戰地指揮官和老毛的判斷認為是美國的緩兵之計,是爭取時間的手段,是極其富有洞見的。結合後來在停戰談判中,美國提出的所謂"海空優勢補償論",就可以看出我們的敵人是如何的頑強,你不打他就不倒。

  在朝鮮戰爭中,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承擔了62億元人民幣的戰費,向朝鮮戰場輸送了56萬噸作戰物資,36萬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付出了血的代價,15萬人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我們的主要對手美國則耗費了830億美圓的戰費,7300萬噸作戰物資,合計有109萬敵軍被中朝聯軍痛殲(包括斃、傷、俘,其中美軍39萬)。極大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給美國不斷膨脹的勇氣和雄心,劈頭蓋臉澆上一盆冷水,使冷戰終於能夠降低熱度,相應地冷下來。為新中國贏得了和平建設環境和寶貴的時間。

  朝鮮戰爭的勝利,大大地鼓舞了蘇聯的雄心和勇氣,放棄了在四十年代的"韜光養晦"政策,改採取積極的攻勢戰略。從柏林牆事件、古巴導彈危機、插手中東與美國的"填補真空"策略(也稱艾森豪威爾主義)針鋒相對,冷戰真正地具有了歐洲中心的性質和相當程度的對抗性。亞洲成為非主要目標,正是中國從朝鮮戰爭收穫到的一枚意外果實。中國介入朝鮮戰爭,並取得最後勝利,對美國的心理打擊是極其巨大的。直到今天一些西方人還在為朝鮮戰爭的失利耿耿於懷,試圖把它解釋成所謂的"代理人戰爭",以此來刻意貶低中國人民保家衛國和幫助鄰居打強盜的戰爭正義性,求取心理平衡和抵消失落感。

  五十年過去了,沒有任何有力證據支持這一說。"斯大林陰謀說"大致上就是上述說法破產以後,作為這種思路的頑抗表現和曲線求證的結果,同時"中國吃虧論"也是這一學說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這是下棋有時遭遇到"我要和他不肯"的無奈。有關中國決策的真實考量,當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決議中,有"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的精確定義語句。而共產黨在民間的一些宣傳則更加形象,我們老家至今還有人記得當時的宣傳詩:"美帝國主義,真是不講理;打過朝鮮來,想占中國地"。共產黨當年不僅重大情況讓人民知道,還費心費力讓人民記住。有人說,朝鮮戰爭導致日本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這一說是有根據的,但並不是決定性的。

  實際上在1947年秋季,共產黨在戰場上大舉反攻以後,美國就已經不對老蔣抱任何希望了,就開始在認真考慮扶持日本了。1948年發生過北平100多位教授,集體抗議美國扶持日本的事件,朱自清就是其中之一。朝鮮戰爭的失利不過使得美國加快了這一進程,舊金山單獨和約的簽訂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日本確實是得利者。

  差不多與此同時,在中國人民的熱情支持之下,越南擺脫了法國的殖民統治。直到1965年,美國大力介入越南戰爭,實行南打北炸。中國派出防空、工程部隊進入越南,幫助他們抗擊美國強盜,最多的時候,有17萬人在越南,有5000多人的傷亡,2000多人付出生命。中國援助越南大量物資和裝備,計有500多萬噸的糧食,足夠武裝200多萬人的武器裝備,價值近200億美圓。很多人因為越南後來的反目而懊惱,實際上支持越南對美國的打擊,並不是一筆生意,同樣是實現了國家利益,而且明顯優於中國在朝鮮的直接出兵的效果。

  在越南戰場上中國人所付出的血的代價就很小,和朝鮮戰爭相比,美國的勇氣多麼難以凝聚,不僅沒有國內的支持,而且以前的盟國也冷言冷語。中國則前所未有地處於一個進退自如的、而不是朝鮮戰爭時期那樣必須破釜沉舟往上沖的位置上。

  這兩場局部戰爭的結果是:法國的戴高樂推出了五個世界之說,這五個世界是:美洲世界、蘇聯世界、歐洲世界、中國世界和其餘部分的第五世界。而尼克松後來也提出了所謂的五大力量中心之說,他嘴裡的五大力量中心是:美國、西歐、日本、蘇聯和中國。中國進入西方大國領導人的法眼,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和自強不息精神的寫照,是中國共產黨人、老毛和整個中華民族的榮光,從百年屈辱中走過來的古老民族,再次發出逼人的光芒。沒有人敢於忽視中國的存在,沒有敢於盲視中國的立場和利益。這一切正是從朝鮮戰爭開始確立的。

  美國總統杜魯門曾經對他的國務卿當面宣讀備忘錄,聲稱"蘇聯只聽得懂一種語言,即你有多少個師",那麼美國能夠聽得懂的又是一些什麼樣的語言呢?

  三、戰爭為什麼總是不能避免 

  在朝鮮戰場上,美國人拒不相信中國將會介入,所以最終未能避免中國的介入。

  1962年,印度不相信中國敢於反擊作戰,導致中國最後非動手不可。1979年,越南不理會中國的再三警告,導致中國只好真的來一次自衛還擊,最後才真的老實下來。這些如果沒有外來勇氣的作用,本來都是可以避免的戰爭悲劇。其中最叫人生氣的是印度,自家的軍隊菜得一塌糊塗,還要到中國邊界耀武揚威。1962年10月-11月,中國使用兩個地方軍分區3萬多人的兵力,所進行的一次反擊作戰,就導致印度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這樣的實力為什麼還具有這樣的勇氣,其勇氣來自何處?

  1950年,印度趁朝鮮戰爭爆發之機,大舉向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中國一側推進,侵占了中國的大片領土,並於1954年在該地區設立非法的"東北邊境特區"。1959年,印度認為機會已到,西藏叛亂剛剛平息而且中國遭遇大旱災,開始在朗久製造衝突。在中印衝突發生不久,美國總統就訪問印度,表示要以真誠同情代替過去的指責,要加強經濟援助,在過去12年裡,美國援助印度共17億美圓,在以後的4年裡,援助將達到40億美圓。美國真的是說話算數,在中印邊境衝突後不久,美國就把當時最先進的飛機提供給了印度。1962年10月底的幾天之內,美國援助印度的物資就達1000多噸。蘇聯也不甘落後,在1959年中印邊界衝突之後,蘇聯不僅公開站在印度一邊指責中國,而且給印度15億盧布的貸款。這樣的物資和精神鼓勵所能產生的效果,實在是非同一般。

  1979年,越南也一樣認為中國絕對不敢拿它這麼樣,在邊境製造事端,在國內搞反華排華。我個人相信,假如中國真的順從越南的意願,把廣西、雲南劃給它,越南不見得敢接受,這兩個省人口也不算太多,大致上只和越南的總人口差不多,工業基礎也不太好,只比越南強一丁點,新國家很難搞清楚最後是誰領導誰。越南的如意算盤是希望在中國邊境製造壓力,並成功利用蘇聯在北方的牽製作用,和藉助勃列日涅夫的"亞洲集體安全體系"的威力,搞一個印支聯邦出來。中國反覆規勸越南不要異想天開,可越南就是不相信中國會出手。老鄧實在是忍無可忍,這一次戰爭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告訴越南:"如果中國動手,蘇聯是不會幫忙的"。所以戰爭一定要進行一定時間,即至少要讓蘇聯有足夠時間作出反應,故此戰爭進行了四周;戰爭的強度要足夠對越南形成實質危險,所以至少也要拿下諒山形成威逼河內的態勢。中國作到這兩點而蘇聯還沒有行動,這一下越南徹底清醒了。以後的邊境戰鬥說穿了就是越南有點面子下不來的習慣動作,中國拿下者陰山、法卡山以後的戰鬥,可以說是拿越南當免費的陪練。

  美國與他們完全不同,是專家治國。認定中國不會干預朝鮮,是因為專家認為干預的最有利時機已經過去。所以放心大膽地往中國邊境推進,還有"不小心"的飛行員順便給中國來幾次下馬威,反正中國又不敢怎麼樣。我不知道這些所謂專家,對中國剛剛熄滅的抗戰硝煙,有沒有一丁點記憶。日本在三十年代初就已經攻破了中國的長城防線,到四十年代中國更是大半國土淪亡,但他們最終也沒有能夠攻破中國人"心上的長城"。在華北敵後的500多個縣裡面,共產黨人領導的人民戰爭在蓬勃開展。對日本侵略軍來說,治安好的縣份最好的時候也沒有超過2%,所以日本鬼子養成了一個良好習慣,"特別喜歡"住炮樓和碉堡。日本鬼子的炮樓,就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精神最偉大的歷史豐碑。今天,據說山東某地又修建了"炮樓",供人們參觀,這個地方尤其應該請日本右翼分子和美國的智囊專家,來看一看,這樣也許有助於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和中國人民,使他們的想法更接近實際一些,儘可能少地作出害人害己的錯誤言論。

  在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之間,中國民眾中接近10%的人,慘遭滅絕人性的侵略軍殺害,350萬人在戰場上流血犧牲,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奮鬥一天也沒有停止過。直到把日本帝國主義者從他們所龜縮的炮樓里,趕出國門。直到今天,還有一些心術不正的人想要來試一試,中國人民是不是可以威脅的,這只能說明他們的無知和愚蠢。中國最終不得不介入的朝鮮戰爭,也正是這種愚蠢和盲視所導致的結果。

  四、美國勇氣的倍增

  朝鮮戰爭過去接近50年了,但在朝鮮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陰魂還在中國的周邊遊蕩,繼續破壞中國人民的和平和安寧。那些宣稱"向不可能的事情挑戰"的人,其勇氣依然是從美國進口的。那些要聯合日印夾擊大陸的高招,在歷史上曾經幾乎成為現實(1959年印度就曾經鼓動老蔣出兵開闢第二戰場被拒絕)。今天美國自身的勇氣不僅倍增,而且還大量向外輸出,日本、台獨、菲律賓、印度都有出色的表現,其勇氣無不與美國相關聯。

  對我們自己來說,也有非常重要的經驗需要總結。如果沒有朝鮮戰爭的奮力一擊,盲目地等待條件成熟,後來的越戰恐怕就很難避免直接捲入,遭遇美國更大的勇氣和更大的損失、流更多的血。

  今天如果我們在台灣問題上後退,恐怕在西藏問題上還是要繼續後退,直到中國被有心人分成七塊而後止。這決非沒有根據的瞎說,美國一些人除了聲稱要"保衛台灣"以外;還於1995年在參院通過決議,稱西藏是"被占領主權的領土";此外疆獨分子也一樣是西方的寵兒。目前"七塊論"在美國及其盟友那裡的落實情況,第一步明顯是三步走戰略和分成四塊。有些人對台灣英雄的能力嗤之以鼻,但他們的後台就不是這樣實力不足了,前鋒(台獨)舉"義旗",中軍(美國)傳將令,敵營(大陸)有內應。對一些台獨人士而言,形勢完全稱得上一片大好。如果還有固執地認為可以不予理會,那就有點掩耳盜鈴的味道了。

  實際上台灣已經成為中國求取正常發展道路和避免被動捲入常規軍備競賽的戰略要點。中國國際地位和安全態勢的惡化,在九十年代有兩個大的台階,第一台階是以1991年的"蘇東波"事件為標誌,這一事件的結果是中國不再是美國的反蘇盟友,按照美國戰略家的說法是"中國牌"變得毫無價值,作為這種意志在現實中的反映,主要事件有"銀河"號事件和美參院通過決議稱"西藏是被占領主權的領土",是以試圖干涉中國主權和羞辱為主;第二台階是科索沃戰爭,俄羅斯實施徹底的"韜光養晦"戰略,美國實現了徹底的戰略東移,中國所受到的戰略壓力突然增大,這一次作為美國的決心和信心的體現,"誤炸"大使館和"保衛台灣"的叫囂,都已經在事實和法理上構成對中國主權的侵略。應該說,中國對這兩次失落是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而且在應對措施上也是零散的和沒有固定方向的。

  一些人還主張大舉開放市場,以收買西方的資本家來作為打破制裁的主要措施,並且這個政策在實際執行上也頗有成效。作為這種思路的發展高潮,是1999年4月的消氣外交;作為認識錯誤的極端,是告訴西方,中國打算通過改革變得跟西方一樣民主和法制。

  這種思路的荒謬性,在10年後的今天來看就無比清晰了。而消氣外交的結果,無疑加深了俄羅斯對中國政府的疑慮,對俄羅斯選擇"戰略投降"提供非常大的推動作用,而科索沃事件本來更有希望作到"戰略防禦"甚至是一定程度的"防禦反擊",這一下中國可是徹底盼到了當"出頭鳥"的機會。這是多麼沉痛的事實。今天政府在許多問題上縛手縛腳,感到施展不開,那是倉促上陣去對付別人的"十年磨一劍"的緣故。而今天一些國人對台灣問題有深沉的無力感,這並不是沒有依據的,十年的失落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跨越的。經過五十年的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大為增強,技術和裝備也有長足的進步,和西方的差距是縮小了許多而不是相反,但是美國的勇氣反而倍增了。在國家安全態勢方面,和朝鮮戰爭時期相比,反而有所惡化。

  老毛當時就可以自豪地宣稱"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並用實際行動證明之。在一些人十分篤定中國失去介入良機的時候,以英勇無畏的氣概跨過鴨綠江,把侵略者從邊境線趕回三八線。而當時西方一些人士的反應,大體上可以與中國一些人士在使館被炸後的反應相比美。十年的失落是沒有辦法完全找回的,所以錯誤的決策將會付出原本可以避免的代價,今天來談論台灣解決的好方案,已經沒有了,錯誤的代價只有用更大的犧牲來抵補,要麼是我們的子弟兵作出更大的犧牲,要麼是收回更破敗的台灣由台灣同胞遭受更大的損失,二者必居其一。指望我們的敵人的仁慈和善意是更加錯誤的想法。追趕戰略已經無法生效了,那只能是把我們國家的發展,引向敵人希望我們走上的歧路上去。

  在今天,決心再次成為比什麼都重要的東西,中國出現跳躍式的國力和軍力上升是難以指望的,所以在適當的準備之後,就應該毅然行動,而且絕對不能是拖泥帶水的,一定要堅決果斷毫不動搖,並用盡一切必要的手段求取最後的勝利,同時讓那些堅決與中華民族為敵的人付出重大代價。歷史是多麼的殘酷,終點又回到了起點,五十年後的中國政府再一次失去戰略迴旋餘地,又一次面臨破釜沉舟的抉擇。這就是朝鮮戰爭的英雄們所體現出來的燭照後人的非凡勇氣,這也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寶貴精神遺產,對後人的啟示。這同時也是一些強盜唯一能夠懂得的語言,從而使他們學會與所有弱小民族和平共處的關鍵。對着抗美援朝戰爭英雄的業績和氣概,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利氣餒。

《朝鮮戰爭》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毛爺時代的河南書記害死多少人!! 只
2009: 如果是美國擊沉了“新星”號
2008: 為了台灣統一,中國人民願付出多大代價
2008: 台灣只有“台獨”才有“尊嚴”?
2007: 從“漢城”到“首爾”
2005: 中國今後擴張的海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