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寫在甲午戰爭爆發110周年(2)
送交者: 鐵十字騎士 2004年08月08日15:46:5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戰術策略篇】

自秦始皇一統中國以來,各封建帝國不斷東征西討,得來的藩屬、疆土被末代王朝清政府在數十年外交動盪中幾乎丟失殆盡,惟有朝鮮尚在手中。作為大陸擴張的戰略支撐點,倭寇對此垂涎已久。沙俄大修西伯利亞鐵路,意欲染指中國東北進而接近朝鮮。英國擔心遠東利益受損,對朝鮮也分外關注。

各方的經濟、政治利益不能通過外交手段平衡,必然會爆發戰爭。倭寇判斷,歐洲正處於均勢,短期內並無戰亂,若待西伯利亞鐵路通車,東方的爭奪戰必將爆發。所以,舉國上下厲兵秣馬,加緊備戰。對此中國並非一無所知,但以為沙俄意在朝鮮,英、日不忍其獨吞,而沙俄又不願英日、結盟,故有矛盾可加以利用,遂一相情願“以夷制夷”,幻想英、俄調停製止戰爭,因而未作開戰準備。

1894年,朝鮮“東學黨”農民起義爆發,倭寇終於覓得“千載良機”,大肆出兵並竭力引誘中國。7月25日,倭聯合艦隊在朝鮮西海岸中部的豐島海域不宣而戰(倭國特色),突襲中國運兵艦隊。此戰倭寇完全是早有預謀,參戰的“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艦均為倭寇主力艦,在性能上處於絕對優勢。當時北洋水師派遣巡洋艦“濟遠”率“廣乙”、炮艦“操江”,護航運載900清兵的輪船“高升”號。該輪是英國籍,清軍租用。“濟遠”立刻還擊,但是敵強我弱,只能且戰且走。“浪速”號艦長東鄉平八郎(倭寇猛將,十年後在對馬海峽大敗沙俄)命令“高升”號投降但遭拒絕,遂將其擊沉,爾後放下小艇,下令艇上士兵攜帶槍枝,屠殺浮在海上的清兵。“廣乙”重創後擱淺焚毀,“操江”被俘。事後,由於英國商船被擊沉而引起國際關注,中國企望英國介入。但倭、英間早已達成默契(再次失算),8月7日英國等宣布中立。

倭寇處心積慮要“聚殲清國艦隊於黃海”,終於在9月17日的鴨綠江口大東溝洋面上捕獲戰機。聯合艦隊的第一游擊隊一馬當先,由坪井航三少將指揮,以17節高速向北洋水師衝刺,聯合艦隊總司令伊東佑亨坐鎮本隊,航速13節緊跟在後。上午10時30分,北洋水師發現了來意不善的聯合艦隊,立刻起錨迎敵,先排成雙縱陣,然後再往兩翼展開變成橫陣。中午12時50分,兩軍相距5000米時,北洋水師旗艦“定遠”先敵開火,但震塌了艦橋,正在指揮戰鬥的丁汝昌跌落甲板,身負重傷。不久,信號裝置又被第一游擊隊快速而密集的炮火摧毀,北洋水師陷入群龍無首的窘境。“濟遠”在此時加速脫隊,成為後人爭論的另一話題。此外,第一游擊隊還擊沉了“超勇”、“揚威”兩艘舊艦。

第一游擊隊向北洋水師右方機動,北洋水師各艦連忙轉向。由於失去了旗艦的號令,船艦機動力又不足,再加上排成橫陣的艦隊要做轉向實在為難,隊形轉了個彎就開始分崩離析。下午2時30分,當第一游擊隊繞到北洋水師右翼時,聯合艦隊本對也跟上,形成夾擊之勢。殿後的舊艦“扶桑”、“比叡”,速度較慢而遭重創。在本隊旁邊,還有搭載督戰的軍令部長華山資紀中將(日後的首任台灣總督)的“西京丸”以及小炮艦“赤城”。該兩艦險些遇難,但是吸引了北洋水師的火力。“致遠”艦奮戰不懈,彈藥耗盡且遭受重創,管帶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衝撞主力艦“吉野”,在距離約100m時被魚雷命中,鍋爐爆炸迅速沉沒(有文獻稱是發射管內魚雷被引爆所致),全艦官兵246人壯烈殉國。因“濟遠”、“廣甲”退出戰鬥,第一游擊隊盯住“經遠”,環攻不已。,“經遠”艦在管帶林永升指揮下以一敵四、奮勇作戰,不幸被魚雷擊中要害逐漸下沉,官兵拒不棄艦仍發炮不止,直至完全沉沒,全艦官兵231人為國捐軀。

至此,北洋水師只剩下“定遠”、“鎮遠”、“靖遠”、“來遠”,而倭寇除“比叡”、“赤城”、“西京丸”3艘弱艦撤退外,9艘主力俱在。在黃海大戰後期北洋水師失去統一指揮時,“靖遠”艦管帶葉祖珪毅然下令升起指揮旗指揮全艦隊繼續作戰,承受了日艦炮火的集中打擊(共中彈110處)。下午3時20分以後,第一游擊隊纏住“靖遠”、“來遠”,本隊5艦全力圍攻“定遠”、“鎮遠”,想要一舉擊沉長久以來的心腹大患。兩艦不愧為德國貨,堅固耐用,雖然彈痕累累而且不時發生火災,但是裝甲沒有被貫穿,炮械也都沒有損毀。倭寇旗艦“松島”被“鎮遠”的305mm巨炮引爆了副炮彈藥,傷亡超過百人,船身傾斜五度,完全喪失戰鬥力。5時45分,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下令“停止戰鬥”,歷時近5小時的黃海海戰結束。

黃海海戰是迄今為止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戰,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近代化蒸汽裝甲艦隊的大會戰。參戰雙方投入了火炮、魚雷等近代海戰武器,戰列艦、巡洋艦等各司其職,運用大編隊、分散、協同等機動戰術。關於縱陣、橫陣的對決,結果證明還是縱陣比較可靠,橫陣不僅容易混亂,而且艦身的橫截面不足,能配置的火力有限。在當時的海戰模式中,艦隊隊形一定不能出錯,否則不僅很難機動以搶占有利位置,射擊時也會因為距離遠近不同,或者各艦射擊範圍互相干擾而無法整齊地下達開火指令,不能集中火力打擊敵方;面對整齊的倭寇艦隊,北洋水師諸艦後來各自為戰,難免一面倒。當然,這其中也有失去旗艦的影響。此外,聯合艦隊的裝備較北洋水師的先進。在黃海海戰中,倭艦航速與火炮射速的優勢顯露無遺。北洋水師各艦多半中彈上百枚,有的甚至超過二百枚,而倭艦最多也不過三十餘枚。

黃海海戰後,“定遠”、“鎮遠”還在,加上其他5艘巡洋艦,仍有一定的機動作戰能力。但倭寇無須再戰已獲得制海權,登陸遼東,占領旅順,進而合圍劉公島軍港。北洋水師消極避戰,最終“鎮遠”等10艘艦被俘,編入聯合艦隊,只有康濟艦被允許懸龍旗,載着丁汝昌、劉步蟾等六具靈柩和水師官兵悽然遠去......

甲午戰爭對中、倭而言都是個轉折點,也是兩國截然不同命運的分水嶺。原本清朝致力于洋務運動,一時間似乎頗有作為,國家、民族的前途似乎也有了希望;倭國雖然也拼命西化,但是總覺得狹小貧瘠的荒島難有前途,面對一海之隔、曾經強盛的龐大王朝,不免有些畏懼。待戰勝之後,倭國正式取代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強國。自此,中國人在倭人眼中,淪為愚弱不振的廢物,輕蔑地戲稱為“????”。可以說,甲午戰爭是中國民族自尊心崩潰的起點。另外,在戰役中沒有付出多大代價的倭國,竟然開價2億兩白銀(還遼再加3千兩)。清政府被迫債台高築,無法翻身,其影響足以延至今日。相反,倭國在獲得與“投資”不成比例的巨額回報後,從此邁向世界一流工業國。

貫古通今,不難發現:

(1)政治腐敗: 滿清末年可謂內憂外患,對內:權貴當道,尸位素餐,反對變法,鎮壓起義,無以團結人心共赴國難;對外:自大無知,閉目塞聽,虛存幻想,不思進取,豈能撥雲見日爭取主動?

(2)戰略短視: 自購入“定遠”、“鎮遠”後不再新添大艦,妄圖僅憑每年軍演“有效嚇阻”。明知中倭間早晚一戰,也不大力發展軍械工業,以致不但無力自造戰艦,連維修保障極其勉強,彈藥儲備更是不足,如此怎能應對長期戰爭。

(3)作戰消極: 海戰時不爭制海權,一味“避戰保船”,僅將戰艦用於運兵護航;防禦時坐以待斃,屢屢痛失良機,將士主動請戰卻堅決不從。

(4)內部紛爭: 軍閥作風,為派系鬥爭保存實力,李鴻章將艦隊視為一己之私,龜縮港內、無所作為。丁汝昌未受過正規海軍訓練,只因為是李的愛將,被任命為水師提督。紀律廢弛,“炮上曬褲”已成中外笑柄。

嘗聞洋人吃飯慣使刀叉,竭力撕扯牛排之狀,形同山野猛獸。倭人自謂東洋,顯然深得其實,所以每每遇人鞠躬、微笑,不過掩飾狼子野心罷了。對牛彈琴固然是錯,與倭論理更是錯上之錯。征夷抗倭古來有,中日友好世間無!在“自衛隊”鐵蹄踏遍全球的今天,我等切不可心存僥倖,當須嚴陣以待方能立永世而不倒!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隱瞞50年的中國軍隊傷亡內幕
2003: 究竟誰是韓戰越戰的最後勝者?
2002: 台海局勢
2002: 中國陸、海軍地面壓制火力發展跨海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