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歌哥:【 憶秦娥 . 婁山關 7個版本毛澤東手跡 賞識 】
送交者: 歌哥 2016年04月07日19:28:27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悲壯 恢弘 婁山關 蒼山 殘陽 佳句傳】





 


 

以上3曲 憶秦娥


 

毛 澤 東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公開發表 最廣為流傳的版本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憶秦娥.婁山關》手跡大約書於1962年或更晚,這幅作品被書家視為毛澤東草書精品。
書家評這幅手跡“和而不同,違而不犯”,自然流暢,毫無雕鑿,乃書法之上品。

 

    據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回憶,有些書贈身邊的工作人員,有些書法大家求毛澤東墨寶,
毛澤東都欣然應允,命筆贈書,
故而一些真跡流傳至今。

毛澤東生前多次手書《憶秦娥 .婁山關》,現有多件(至少7版本)真跡傳世。

 

 

版本 2

 

版本3

此幅和下幅 極為相似 同一時間 先後兩幅??

而且 婁山關戰鬥發生在 1935年

這兩幅卻落款一九三四(年), 筆誤 ???

 

版本4

這幅 也許當時走神或突被干擾?  詞牌寫錯了, 憶秦娥 誤寫為 菩薩蠻

注意: 第二句  梧桐葉下黃花發

 

版本5

注意: 梧桐葉下黃花節

 

版本6

 

 致 葉大夫書

版本7

這幅 可以確知 是 毛澤東所書

 

梧桐葉下黃花發”版本,另一稿作“梧桐葉下黃花節”。

經過廿多年反覆斟酌,毛主席在正式發表時將此句改為“長空雁叫霜晨月”。

 

-------------

 



 

【賞析】



毛澤東 這首《憶秦娥·婁山關》被有些大家稱為 毛短句小令中的傑作,
詞的後八個字 更是 震古爍今 空前絕後, 據說 周恩來 就十分欣賞此詞。

《憶秦娥·婁山關》是毛澤東的得意之作。他非常看重自己的這首詞,
曾經把郭沫若《喜讀毛主席(詞六首)》中關於這一首的注釋全部刪除,
然後以郭老的口吻,親自寫了一段解釋。


這是毛澤東對自己詩詞罕見的 自注自解 最長最詳盡的一篇。

從毛澤東自己的解釋來看,《憶秦娥》作於1935年2月底重新攻占婁山關之後,
並非寫於實施了戰鬥的25日當天, 更不是1935年1月遵義會議之前第一次攻占婁山關時。

不少人曾將此令與李白同牌詞,《憶秦娥》竟相比較。
據說《憶秦娥》詞牌為李白所首創, 但有異議, 堅持李白者 一個硬理由就是: 

舍白其誰, 除了太白 誰能寫出這樣的極品呢!

李白原詞是: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這是一首好詞,尤其最後八個字為王國維所激賞,認為 “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
(即登臨之詩詞 李後再無能高者, 令後人閉嘴關口), 說的是不錯。 


下為毛澤東的《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顯而易見,毛詞脫化於李詞, 韻腳一樣,風格迥異,一為高古悲慨,一為豪邁沉雄。
毛詞最妙處也在後面八個字, 據作者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
一到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他自以為頗為成功的這兩句的。


此刻登高遠望 看群山湧來 夕暉紅映, 聯想紅軍 於逆境血戰 出生入死 血染山河

自江西蘇區遁來, 血漫湘江, 浴火遵義, 艱難險峻, 九死一生, 出路何方?
遵義會議剛畢, 復出重掌指揮權, 摒棄了那些書生意氣 和二杆子的胡作非為

自己的正確主張和路線 有可能執行, 得以從新開始, 走出險境, 走向勝利和輝煌。


婁山關勝利 是紅軍從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以來 節節失利損失慘重後的第一大戰和大捷。

戰後硝煙 蒼山夕陽 浮想戰前披星戴月 行軍赴戰 馬蹄聲聲 軍號噠噠

情景交融, 昭顯此詞格調之悲涼, 氣韻之慷慨, 意境之闊大, 畫面之壯美,
色彩之艷麗,它的情感, 力度, 深度 空前絕後 無二可及。

李白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發思古之幽情, 嘆息雲煙過眼。
而毛澤東是一個親馭戰爭的統帥, 從戰鬥打響到勝利奪關前, 心弦是緊繃的, 

遵義會後 首役土城之戰失利之後 能否打下婁山關 至關緊要!

眼下 婁山關大捷 

使幾年來的 胸痞塊壘 窩囊壓郁  豁然迸裂開朗 隨戰煙消散 心潮澎湃 欲駐不能。


單就這首憶秦娥來說, 尤其是這個結尾八個字, 是絕對超過了李太白的。



。。。。。。。
 

讓我們來看一下詩人自己對這首詩的解釋
(毛主席在1962年5月9日讀了郭沫若對這首詩的注釋後,
覺得郭老不了解當時戰事心境, 故將郭沫若寫的內容全部刪去,
並以郭沫若的口氣在清樣的四邊空白處寫了一段對這首詩的自注性文字):


“我對於《婁山關》這首詞作過一番研究,初以為是寫一天的,後來又覺得不對,
是在寫兩次的事,頭一闋一次,第二闋一次,我曾在廣州文藝座談會上發表了意見,
主張後者(寫兩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寫一天),可是我錯了。這是作者告訴我的。

1935年1月黨的遵義會議以後,紅軍第一次打婁山關,勝利了,企圖經過川南,渡江北上,
進入川西,直取成都,擊滅劉湘,在川西建立根據地。但是事與願違,遇到了川軍的重重阻力。
紅軍由婁山關一直向西,經過古藺古宋諸縣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個地方,
叫做‘雞鳴三省’,突然遇到了雲南軍隊的強大阻力,無法前進。

中央政治局開了一個會,
立即決定循原路反攻遵義,出敵不意打回馬槍,這是當年2月。在接近婁山關幾十華里的地點,
清晨出發,還有月亮,午後二、三時到達婁山關,一戰攻克,消滅敵軍一個師,
這時已近黃昏了。
乘勝直追,夜戰遵義,又消滅敵軍一個師。此役共消滅敵軍兩個師,重占遵義。

詞是後來追寫的, 那天走了一百多華里, 指揮作戰, 哪有時間去哼詞呢? 南方有好多個省,
冬天無雪, 或多年無雪, 而只下霜, 長空有雁, 曉月不甚寒, 正像北方的深秋,
雲貴川諸省,就是這樣。‘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兩句,據作者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
多年的景物觀察,一到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
就造成了作者以為
頗為成功的這兩句話。由此看來,
我在廣州座談會上所說的一段話,竟是錯了。解詩之難,由此可見。”


 

 

紅軍兩次攻打並占領婁山關


1935年1月7日紅軍長征途中占領遵義。

1月9日紅軍以猛烈火力從關南發起總攻,迅猛殺上婁山關,戰鬥大獲全勝,為遵義會議的召開作出了重要貢獻。

2月25日凌晨, 紅三軍團在軍團長彭德懷的率領下, 再度向婁山關挺進,

指揮紅一、三軍團,與敵軍為爭奪關口展開激戰, 殲滅敵軍4個團。

隨後又乘勝追擊, 擊敗敵軍2個師, 黔軍被殲滅600餘人, 紅軍傷亡100餘人, 取得紅軍長征以來的首次大捷, 

毛澤東在婁山關上感慨萬端, 吟出了長征中最為悲壯的著名詩句《憶秦娥·婁山關》。

 

----------

 

這首詞寫於二渡赤水之後的婁山關戰畢 (當天西夕), 是紅軍自長征以來連連失利損失慘重後的第一次勝利,

也是長征以來他有心情寫的第一首詩詞之作, 及其有關長征的五篇詩詞的首篇。

( 1 《憶秦娥.婁山關》,2《十六字令三首》,3《七律.長征》,4《念奴嬌.崑崙》,5《清平樂.六盤山》。)

 

以下批註寫在《憶秦娥.婁山關》詞 那一頁的 天頭上

毛主席自註:

“萬里長征, 千迴百折, 順利少於困難不知有多少倍, 心情是沉鬱的。

過了岷山, 豁然開朗, 轉化到了反面, 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由此看來,這首詞,表面寫景,而實際上是內心深處的描寫, 這種蘊含,即詞的虛處, 着而不露。

 這首作品, 是借景抒情, 把若干年來自己和紅軍的跌宕坎坷歷程,很含蓄委婉地流露出來,

將那麼悲壯慘盪的經歷用最優美浪漫的詞句和意境澎湧宣泄, 確為上乘極品之作。

 

 

 

【小生 撰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英豪 唱:【夢裡全是桂花香】
2014: 紅豆
2013: 英豪:【Caro Mio Ben】(我親愛的)
2013: 娜佳:送給媽媽的歌:《歌唱二郎山》
2012: 山丹丹、陳佰山:二人轉《牆裡牆外》
2012: 【2012高山年慶】震山雷學唱 《Nella F
2011: 原創詩作:【哥哥,你是火】 作者:點
2011: 【家在心裡】BY 磬音/游鳳老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