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是人,總有七情六慾,有情就有生氣的時候。
就連《聖經》裡面也要談論生氣,比如:“你不要心裡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等等,可見:生氣是人在使用自己負面的能量來對待人生,有愚和毒的成分在裡面。
生氣是人生中時常發生的事情,而中國人愛生氣更是頻繁發生的事情,從人群居住的地位環境因素來講:中國人口居住太密集,人與人生存的空間距離太緊張,大家從動物界裡面就能看到這樣的情況,在鳥類集中的地方,鳥兒們總是爭吵,熱鬧,追逐個不休,而人口密集的地方就有可能造成爭鬥不休,吵吵鬧鬧,喜熱鬧,互相攀比和炫耀,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生氣,即所謂人比人,氣死人也,這就是導致中國人愛生氣的地理因素。
我們每個人,存傳着祖輩的基因而來到這個世界上,在歷史的長河中,猶如一條小溪匆匆的進入這條河流,從中國人為什麼愛生氣的歷史角度來講,這條河流充滿了歷史的悲情感在裡面,百多年來的炮聲和欺壓,戰亂與貧窮,使我們氣虛,氣虛則易怒。而自信和底氣仍然待需一個發展的積累的階段來得以實現, 這就是導致中國人愛生氣的歷史因素。
從使命感來講,中國人的生存是最富有使命感的,因為生存在相對貧窮的環境裡面,每一個人的所謂個人奮鬥和努力,後面都有着一個家庭,親朋好友,一個村莊,甚至一個姓氏家族的共同期盼,共同犧牲和艱辛在裡面,所以說,一個人的成功,或者失敗都不免會牽動一個小群體的喜悅,驕傲,或者失敗和悲憤。因此,一個人的奮鬥並不成其為真正的個人奮鬥,更不可能是獨行俠或者逍遙士,自由地來往於這個世界上或又無緣無故地了無終影,如果一個人希望破滅了,就有失望憤怒的情緒產生,而這樣的情緒又可以感染至周邊的關聯者,這樣下來怒氣就會變成N倍。這就是導致中國人愛生氣的使命感因素。
既然講到個人奮鬥的身後有着無數的犧牲者和奉獻者,那麼,對於奮鬥者本身而言,這個世界必然就是一個重人情的世界。人,不能孤獨而活,而有了感情,距離太近又必然產生矛盾和分歧,而矛盾和分歧不能達到理解和協調的時候,必然要吵架,生氣,而越是講人情重的環境,不利的一面就是為人情所累,為人情所生氣,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好朋友之間都是如此。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大家都愛用這樣的一句話:“距離產生美”。在另外一方面,既然有為人情而奮鬥的因素在裡面,如果情況變得對自己不利了,也會因內心產生內疚而導致對外界環境生出怨氣來為自己開脫的緣由。這是導致中國人愛生氣的人情因素。
大家有目共睹的是,中國近30年來變化很快,經濟發展快速且穩定,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家對於物資追求的欲望越來越具體,越來越高質量,那麼尋求成功的道路上重手段自然比自我擔當和犧牲來得更現實,更能達到既定的目標,而只以勝敗金錢論英雄這樣偏向和功利的原則去衡量一個人,容易讓更多通過努力而沒有達到目標的人產生怒氣和不公平的情緒。這就是導致中國人愛生氣的社會因素。
既然求變的心態隨着經濟的增長而增加,那麼在信用上誠信度有沒有增加呢?這是個問題。搞市場經濟,很多時候搞成了惡劣市場,大家不停地提倡誠信,有時候變得就是沒有什麼在吆喝什麼,反覆承諾有信用,結果錢一到手之後就失去了信用,在這樣沒有信用的環境裡面,反覆幾次下來,使人容易失去信任,使人容易緊張,更使人容易生氣。缺乏誠信的社會環境也是導致中國人愛生氣的因素。
每個人對於自己沒能達到預期目標的時候,難免要失望,而對於中國人來講就更容易生氣,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中國人在行事的時候,喜討口彩,絕對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對於可能出現的失敗結果,根本不做理智性的“假如”設想,只走獨木橋,只有拼個魚死網破的絕然狀和對未來一定就美好的一方面估計。缺乏雙向的評估也是導致中國人愛生氣的因素。
常言道:人活一口氣。人活着不可能不生氣,不能生氣的人肯定不在常態,然而,愛生氣畢竟不是好事,常怒使人不理智,不理智肯定就不智慧,不智慧難免就要干蠢事。而與生氣相反的情緒狀態則是笑,愉快,開心等。愛笑,其實也並不是件好事,多笑被稱為“痴”,且心散,神不定。比較理想的狀態就是寧靜,沉靜,心平氣和,如我們中國人早就提倡過的一樣:寧靜致遠。
這個,也得講究個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