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萬維讀者網 > 詩詞歌賦 > 帖子
從陳師道的《春懷示鄰里》來說明如何欣賞一首古詩也自有門道
送交者: 曹雪葵 2017年11月24日01:35:53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前日讀了一首好詩,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寫的《春懷示鄰里》,全篇為:

斷牆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著塵沙。
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細品之餘,自忖何不把如何欣賞古詩的點滴心得寫來,或對喜愛古典詩詞的網友有助,不亦樂乎?於是才有了這篇小文。

如何能完全讀懂且能欣賞一首古詩?其實就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這首古詩進行輪番的透視。果然得珠玉,則煜煜亮眼,不幸遇粗石,必黯黯無光。今番就以陳師道這首七律為例來詳細說明。

第一層透視 讀一首古詩先要讀懂字詞的含義:

1- 剩欲:“剩”字用得是不是有點兒怪?其實“剩”作副詞用時還有“更、更加”和“儘管”等含義。

宋代詞人歐陽修用“剩”和“把”組合成“剩把”這個詞,表示“隨便怎麼樣把...”的意思。他有這麼一句詩:

憑君剩把芳尊倒。(宋歐陽修)

若把“剩”和“欲”組合成“剩欲”,則可理解為“非常想要...”宋代詩人陸游非常喜歡用“剩欲”這個詞,只舉一例:

晨過天慶(宋陸游)
蘿月掛團璧,松風號急灘。孤燈經院曉,殘雪醮壇寒。
剩欲閒扶杖,何妨醉墮冠。詩成興不盡,萬里跨青鸞。

2- 網開三面:典出《史記.卷三.殷本紀》之“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

譯成現代漢語大致是這樣的:“商湯外出,看見一人四面都圍着網來捕獸,那人還禱告說:‘只要是地上跑的獸,都被我捕到網裡來!’夏湯說:‘天啦,你這麼捕捉,獸都要絕種了!’於是讓他把三面都打開,只留下一面有網,並替他禱告道:‘想往左逃,就往左!嚮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認從天命的,才被我捉住!’諸侯國聽到這件事,贊道:‘湯伯的仁德最寬厚,竟能惠及禽獸。’”

有人把“不用命”譯成“不要命的”,個見以為太粗淺,不像商湯說出來的話。

3- 趁:“趁”字的本義是“追、隨、趨”。

4- 兩衙:“兩衙”這個詞若與“蜂”字連起來用,則有頗多逗趣的典故和含義。不過得先從“衙”字說起:

“衙”指舊時的官署。人們一看到“衙”字,眼前立馬浮現出七品縣官開堂審案的排場:縣官坐在中間,兩邊各排着一列衙役,個個手拄殺威棒,大喊一聲“威武”。和“衙”字組成的詞自然都與這個情形相關,如:

衙門:就是縣官審案的大堂,另外還特指“六扇門”這種抓捕、審問、關押犯人的地方。

衙退:就是“退衙”,唐代詩人白居易有句詩:

使君知性野,衙退任閒行。(唐白居易)

唐代詩人李洞也有句詩:

朝回座客酬琴價,衙退留僧寫鶴真。(唐李洞)

逗趣的是,咱們中華古人早就發現“蜂”的習性頗與人類社會相似:群蜂早晚都會聚集一次,簇擁着女(蜂)王,聽從號令,就像衙門裡的衙役在大堂上排班參見縣官一樣。這個現象被稱為“蜂衙”。還是宋代詩人陸游有句詩:

微雨晴時看鶴舞,小窗幽處聽蜂衙。(宋陸游)”

推而廣之,“衙退”二字自然也可以形容群蜂參見蜂王之後分散而去的情景。宋代詩人錢昭度有句詩:

黃蜂衙退海潮上,白蟻戰酣山雨來。(宋錢昭度)
--- 古人還認為蜂若聚合在一起就意味着潮水要上來了,而螞蟻若在地上攢成一堆則要下大雨。筆者幼年在地里玩兒,凡見到螞蟻扎堆成團,總是趕緊回家,過不了多一會兒,雨真得會來。但對蜂聚則潮至的現象,則感受不深,當地人也沒這個說法。還有

衙集:也形容群蜂飛集而來。

那麼“兩衙”到底指的是什麼?如果說到人類社會,就是指大堂上衙役排列在縣官兩邊的場面;如果指蜂的世界,則一是指群蜂簇擁着蜂王的時候,二是指群蜂晨昏兩次會聚到蜂王那兒報到的習性。

5- 南鄰:查資料,陳師道寫這首詩時常與鄰人寇十一來往,“南鄰”指的應該就是他。

6- 只今:指“現在、如今”,李白有“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 宮裡人”的詩句

7- 容有:“容”作副詞用有“或許、大概”的含義。故“容有”可理解為“也許還有...”

能一直跟着筆者讀到這兒的網友,耐性值得讚嘆。這麼幾個字竟然說了大半天。其實欣賞古典詩詞玩兒的就是“咬文嚼字”,不耐煩咬文嚼字又何必欣賞古典詩詞?有人說,俺欣賞詩詞,欣賞的是詩意!詩意是如何表達出來的?用句子表達出來的對不?而句子又是什麼組成的?是字詞。

第二層透視 再從字面上讀懂全篇每一句話的含義:

斷牆著雨蝸成字,
--- 雨後,斷牆上蝸牛爬過,它留下的痕跡,就像一個個讀不懂的篆字。(所以蝸牛爬過的痕跡又被戲稱為“蝸篆”。)

老屋無僧燕作家。
--- 僧化緣在外,老屋只有檐下的燕子,在自顧自地過着一如既往的日子。

剩欲出門追語笑,
--- 其實我蠻想出門跟大家一起說笑一回,

卻嫌歸鬢著塵沙。
--- 可又怕回來後鬢上會落滿外面的沙塵。

風翻蛛網開三面,
--- 風把蛛網的三面都吹開,(讓善良無辜的蟲兒多幾分自由。)


雷動蜂窠趁兩衙。
--- 雷卻為蜂陣助威,排成兩衙。(準備去摧殘無力自衛的叢花。)

有人把上面這句理解為褒義,說是作者羨慕那群蜂因為有蜂王做主還能排列成衙。個見以為比較牽強,很難和全篇的詩意融合。難道陳師道要找個有勢力的人作靠山好作威作福?這與他“卻嫌歸鬢著塵沙”的清高自潔的性格相互衝突。所以這句還是理解為貶義為宜,一方面是他期待的“蛛網開三面”,另一方面是他不甘心遇到的“蜂窠趁兩衙”。世上不但沒有三面打開的網,反而處處是六扇門緊閉的衙門。

屢失南鄰春事約,
--- 屢次未能應允南鄰之約一起賞春,深以為憾,

只今容有未開花。
--- 但時尚未晚,現在應該還有含苞未放的好花。

第三層透視 再透過每句的字面含義,來感受全篇所包含的寓意

一個相同的句子,讓不同的讀者來讀,會感受到不同的寓意;甚至讓相同的讀者,在不同的時空或心境中再讀,也會感受到的與先前不同的寓意。筆者讀陳師道這首詩,感受出的寓意自然也是一己之見,不必與其他讀者相同。

要真正理解一首古詩的寓意,對作者本人及其寫詩時的處境都要有所了解,否則只能望文生義地猜測。筆者對陳師道及其詩作了解甚少,查資料:此詩大約作於1100年春,當時的陳師道家居徐州,生活清貧,聊以讀書作詩自遣。逐句讀來:

斷牆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 “斷牆”和“老屋”渲染的正是清貧,“僧”則是作者對自己清苦困境的自嘲,僧讓人想到清心寡欲、缽食稀粥的生涯。“無僧燕作家”暗喻“僧”常要到外面奔波,只剩下燕子竟然成了老屋的主人。

剩欲出門追語笑,
--- 這句的詩眼是“追”字。渲染的是萬般無奈地求人幫助,還要給人笑臉。“剩欲”二字最令人心酸,其實是“不得不欲”啊。

卻嫌歸鬢著塵沙。
--- 而這句的詩眼是“嫌”字,說明作者內心裡其實是多麼厭惡讓社會的污濁來沾染自己的清高品格。

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
--- 這兩句應該就是作者“出門追語笑”的不同遭遇。網開三面的好待遇他是否碰到過?而窠趁兩衙的惡陣勢他又碰到過幾回?這些都只有作者自知了。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 尾聯這兩句能讀出作者強自解脫的無奈,既然出門“追語笑”總是“著風沙”而歸,那麼踐南鄰春事之約不是聊可消愁?字裡行間頗含着絲絲期待。

第四層透視 欣賞古典詩詞,總要從藝術角度對作者用筆的高妙之處來體味一番

詩題為:“春懷示鄰里”。從“鄰里”二字看,不是寫給一個人,而出面邀請他的“南鄰”只是鄰里之一。這首詩婉轉地向鄰里說明了不能應約的無奈,也順便表達了自己清苦奔波的生活和心情。尤其是尾聯對鄰里約會的珍惜,一句“只今容有未開花”的寬慰會讓鄰里覺得貼心。而全篇渲染出來的這種感人的效果,都與作者的筆力密不可分:

1- 意境老辣蒼野,蘊化夢之諧,請見首聯和頸聯:

斷牆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 著雨牆斷,“蝸成字”寫出來的是什麼暗示?僧去屋空,“燕作家”又看中了老屋哪一處風水?作者自嘲般地寫來,筆觸正是蒼野老辣。

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
--- “蛛網”和“蜂窠”一方面渲染出老屋的破舊荒涼,另一方面又映射出神秘。網開三面放走的那一對蝴蝶是不是梁山伯和祝英台?而蜂王的小女兒又是不是《聊齋》裡的“綠衣女”?以蜘蛛之貪婪,恨不得網盡飛肉,豈會網開三面?那蜂王排衙,又要指派鷹犬綁架何人?此亦真亦幻,堪稱化夢之筆,惹人聯想,而一首好詩的最基本特徵就是能惹人聯想。

另外,此聯的“網開三面”和“蜂趁兩衙”在作者筆下娓娓道來,毫不突兀,也足見融典之妙。

2- 用筆峭拔生奇,有點金之力,請看頷聯和尾聯:

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著塵沙。
--- 出句的“欲追語笑”俗得掉渣,而對句的“嫌著塵沙”卻雅得清澈,讓全篇的格調陡然拔高,這就是點石成金的筆力。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 出句的“失春事約”不乏遺憾,而對句偏說“有未開花”,出人意表,讓人期待,這就是峭拔生奇。

3- 借這番逐聯比較還發現:作者在章法上也突破了律詩常見的“起承轉合”或“首聯鋪墊、頷聯描景、頸聯敘事、尾聯興嘆”的常見路數,偏讓描景、敘事、議論三者交叉,而將傷懷暗寓其中,讓讀者自己感受而嘆。請看:

斷牆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描景
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著塵沙。--- 敘事
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 描景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敘事

最後,第五層透視 逐字核查全篇的格律(常見有人賞析一首詩,總把格律放在首位,實無必要。無論寫詩還是讀詩,需要首先感受的還是詩意。而格律則特末事爾。):

斷牆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著塵沙。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這首詩平起(首句不入韻),用平水韻六麻韻,全篇合律。除尾聯外,前三聯都採用對仗。

須提醒注意的是:古人對仗所採用的標準與咱們今人不同,今人對仗的標準是:不但上下句詞性要相對,語法結構還要相同。如綠島兄大作中的

青嶺蒸騰雲繞霧,金沙翻卷水融丸。

青嶺vs金沙 都是“形容詞+名詞”組成的偏正詞組
蒸騰vs翻卷 都是“聯合動詞”
雲繞霧vs水融丸 都是“主謂賓結構”

而古人就不然了,講究的只是字與字相對,但每個字都要分清“虛實死活”,如陳師道這首的頷聯“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著塵沙”,其中

出門vs歸鬢

出和歸都是“活虛字”,可以相對;門和鬢都是“實字”,也可以相對。但從語法上看,則

出門而去 vs 歸來時的鬢角上

這二者的語法結構毫無相同之處。可見古人對仗時只着眼在字面上的“虛實死活”,而不考慮語法,因為那時語法還沒被總結出來。筆者以前寫過一篇小文:

評詩:古人不懂語法,只按字之“虛實死活”來對仗

感興趣的網友不妨一看。

一首古詩,若經過上面五層透視之後,猶未見明顯瑕疵,則實屬好詩。當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我經過的聖弗朗西斯科
2016: 芬蘭筆記
2015: 中詩英譯《詩經 豳風 七月》
2015: 火雞駕白雲 代我去感恩
2014: 美麗的密雲-4
2014: 活動,按律賦詩:想得美
2013: 七律-秋晚
2013: 【釵頭鳳】題梵高名畫《星空》
2012: [鶯啼序] 酒歌
2012: 風月兄【鶯啼序】大作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