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黄爱国:暴力革命或和平演变不是“时机”问题
送交者: 黄爱国 2005年11月02日11:14:51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总有人讨论在中国大陆“暴力革命推翻中共政权”的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讨论不符合我们对中国民主事业的的追求。

讨论“暴力革命推翻中共政权”的时机是否成熟,关于“暴力革命推翻中共政权”已经是前提,也是目的,讨论的的仅仅是“时机”问题。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体制是中国民主运动的前提和目的,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可以是非暴力的,也可能是暴力的,但我们首先主张的是非暴力的,而预设“暴力革命推翻中共政权”作为前提,然后讨论“时机”是否成熟,显然与中国民主运动的目的不符。

预设了“暴力革命推翻中共政权”的选择,然后讨论“时机”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最后一定是不断地去“投机”尝试,即使“投机”成功,最后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胡祈《王炳章能不能成为孙中山第二?》,整篇文章谈的就是一个“投机”暴力革命的问题,总结起来不外乎:孙中山“投机”暴力革命成功了,王炳章“投机”暴力革命不成功也不会成功,而作者胡祈已经看到了“投机”暴力革命没有希望,因此决定放弃这种主张。

我不认为王炳章主张“暴力革命”,王炳章探讨的是如果中国人民选择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中共政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立场和策略。不过,我确实认为孙中山推翻满清政权的“暴力革命”是一种“投机”。

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前提和目的都不是“建立共和”,否则后来孙中山就不会同意国民党搞一党独裁。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的前提和目的,就是推翻满清政府的“外族统治”,在满清政权最弱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暴力革命条件成熟了的时候”,孙中山的“投机”暴力革命取得了成功。

在孙中山组织《同盟会》初期,大清政权准备立宪,朝廷的许多大官如奕匡,袁世凯等开始支持立宪运动,朝庭也准备由政治上闭关转变向开放。如果象今天的中国民主运动是以在中国大陆实现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和目的的话,那么打着“共和”旗号的孙中山应该怎样选择呢?

孙中山的选择是:在朝庭派出五大臣准备去西方各国进行政治考察的时候,革命党制造了炸弹爆炸事件,吴樾被当场炸死,五大臣中载泽受轻伤,绍英受重伤,其他随员受伤者十余人。第一次由清政府派出的考察宪制的活动半途夭折,朝庭的宪制改革被迫推迟。(请听《走向共和》录音剪辑中有关“孙中山炸弹阻大清立宪”的片段。)

height=40 type=audio/mpeg

从这里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的目的并非为了“共和”,而是为了“推翻满清”。为了实现“推翻满清”,朝庭准备考察西方宪制以便政治体制改革,口口声声说主张“共和”的孙中山却用炸弹来阻止。反过来,孙中山选择用炸弹来阻止朝庭为政治体制改革做准备,而不是选择用和平的手段来参与、促进和结束朝庭的封建统治,说明了孙中山暴力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共和”,而是为了“推翻满清”,而朝庭准备立宪改制虽然提供了和平走向共和的机会,孙中山却认为那会影响其用“暴力革命”来“推翻满清”的“时机”,孙中山好不容易等到的“成熟”的“暴力革命”时机,会因为朝庭立宪改制可能成功而变得“不成熟”了。总之,在孙中山的思想中,“推翻满清”比“建立共和”更优先。

今天的中国大陆虽然与一百年前处于完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在一个问题上可以类比:中国共产党政权内部有一大批人,在中央有,在地方也有,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他们要求削弱中共中央集权,加强地方自主,特别是以江泽民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早已“只做不说”,按照江泽民的话来说叫“闷声大发财”,而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则不同意这样做。

照理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张民主政治体制的中国民主运动应该是见到了中国和平演变进入民主政治体制的曙光,理应采取“融入现实、参与改良、促进变革、渗透中共、瓦解专制和开垦民主”的和平策略。但是,虽然现代社会孙中山搞的那种摆炸弹的做法已经完全不可能有人接受了,我们看到了以“推翻中共”为前提和目的的势力却大肆推出针对没说、却“闷声”做了许多的江泽民发动攻击,无疑这是在帮助胡锦涛去加强中共的中央集权,也就是帮助胡锦涛去加强共产党独裁专制。

在那些以“推翻中共”为目的的人看来,江泽民“闷声”所做的,对“推翻中共”不利,因为在江泽民的“闷声”政策下,中央集权不断削弱,地方自主权越来越多,地方势力越来越强,地方越来越不服从中央指挥,和平演变将有机会在中国大陆得以实现,虽然对“实现民主”有利,却对“推翻中共”,或者干脆一点说,是对“搞乱中国”不利,因此我们没有见到孙中山的那种炸弹,却见到了“反江”,“否江”,“反腐败”,向中共中央“上访”,和“暴力革命的条件在中国已经成熟”等一些列的行动和说法。

今天所发生的事情与一百年前所不同的是:孙中山明确地提出“驱逐鞑虏”表明了自己的目的就是“反清”,孙中山虽然标榜自己是为了实现“共和”而其实并非如此,他要建立一个“汉人”的中国的主张确实非常明确的,而今天在表明目的就是“反共”,虽然标榜要在中国大陆实现“民主”,这些人不但不允许不同意见,还要推动“邪教乱中国”,他们的的“反华”主张却是非常明确的。 胡祈的文章在最后表达得淋漓尽致,他写道:“中国目前根本没有革命起义的基础,所以天天想革命的本人,也不打算革命了,只能在互联网上搞华夏世界,最终消灭华夏中国。”(正义党 黄爱国)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论民主的“解套”
2004: 美大选前中国的赌注稳赢不输!
2003: 杜导斌被捕与一个左派的思考
2003: 狂赌大赢的悲喜剧
2002: 坚守中国贞操的七大理由
2002: 西方文明很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