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儒粉詭辯孝道震驚世人
送交者: 樊斤品 2017年04月14日17:40:5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儒粉已經墮落為無恥狡辯者,和中醫粉一樣地無恥無知。請看《這才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實含義 誤解了好多年!》這篇詭辯奇文,見http://mp.weixin.qq.com/s/afJOvBU6DCAA1L_6auCwOQ

   

 “夫孝,德之本也”,此是說,孝的本質在於仁德。胡說八道。應譯為“孝是德的根源、基礎。”也就是說,無孝就無德,有孝不一定有德。也就是說:孝是根,德是樹幹。1993年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本孝經》,范又琪把“夫孝,德之本也”翻譯為“孝是道德的根本”。

    

古中國人無本質的觀念,只有根本樹幹枝葉花果的觀念。中國人是以樹木的生命觀來看世界的,沒有古希臘哲學的本質(或理念)現象觀。如,落葉歸根,《道德經》強調“歸根”,人應回歸到自己的起點——復歸於嬰兒。老子是以生命循環的觀點來看世界的。又如莊子說,人要象叢林不成材就可以長壽,他們都是以生命循環的觀點進行的類比思維。

    

眾所周知,中國文化的特點是由象形文字決定的。象形文字是對具體物象的描擬。古人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體字組合為一個復體字,便產生了象徵某種意義的象意字(又稱“會意字”)。每一個象意文字都有“本義”和“延伸義”; “本義”只有一個,“延伸義”往往有多個,這些“延伸義”大多是類比思維的結果。

    

在古漢語中,“本”是“木”和“一”構成的,指的就是樹木的根;其“延伸義”就是生命或者事物的起點、根源,所以,才有“不忘本”的說法。與“本”相反的是“末”,“末”也是“木”和“一”構成的,此字的“一”在上面,指的樹木的樹梢。在“本末”這一範疇中,古中國人認為“本”比“末”重要,即樹跟比樹梢重要。這來自他們經驗。古中國人在農林生產的時候,往往去掉桃樹棗樹等樹的樹梢,讓它們橫向生長,同時在樹木的根部施肥;這樣,果樹就會高產。古人把這經驗推廣,認為“源”比“流”重要,所以強調“開源節流”;“父”比“子”重要,所以所以強調“子為父隱”,人死了埋入祖墳即落葉歸根。這就是孝道的起源。可見,孝道是類比思維的產物。而且類比思維的結論只是一種可能性,所以,孝道不是真理。

    

在古漢語中,“孝”是“老”和“子”構成的。“老”在上,“子”在下,說明了孝道的前提是等級制——一個居高臨下,發號施令;一個俯首帖耳,言聽計從。古人以為,“老人”的經驗完全勝過“兒子”,所以,兒子必須效法老子。所以孔子強調“無改於父之道”

    

“不能幹偷雞摸狗、違反法律的事情,要勤儉持家,孝養父母,這就是庶人之孝。”“儘管每個人的境界和志向不同,遵從孝道的方式不同,但是孝的根本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去除私慾,順乎天理。”這是典型的胡說八道。

    

孔子包庇偷羊,主張“父子相隱”,比偷雞摸狗更惡劣。說孔子要去私慾,是在偽造崇高。孝道絕沒有去私的意思,恰恰相反,是為了成就長輩之私,做到老有所養。遠古的時候,無用的老年人,往往被子女所拋棄,趕到山洞等死,這在中國是有考古證據的。儒教提倡孝道,就是要求子女來贍養老人,為國家推卸養老責任提供了藉口。當然深得君王的喜歡,而且儒家提倡君王有72妃子,成就了君王的私慾,就更得帝王的歡心了。作者把孝撥高到博愛或大公無私的高度,是無恥的造謠。

    


作者把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翻譯為:“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娶妻的時候沒有稟告父母,是沒有盡到後輩的本分。

    

這是胡說八道的翻譯。

   

 1988年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書全譯》在第503頁的此段話的翻譯為:“不孝順的情況有三種,其中以沒有子孫為最大的不孝。舜沒有事先稟告(父母)便娶妻,就是為了怕絕後。”

    


附錄:《這才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實含義 誤解了好多年!》

   

 千百年來被嚴重誤解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實含義,你知道嗎?

    在探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實含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孝的本質,及孝的目的和意義。

    孔子在《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中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聖人的寥寥數語,道明了孝的本質、目的、以及意義。

    一、孝的本質

    “夫孝,德之本也”,此是說,孝的本質在於仁德。一個遵從孝道的人,一定是個有仁德的人;一個沒有仁德的人,一定不會遵從孝道。由此可知,一個內心失之仁德的人,其無論對父母和先人表現的多麼孝敬,如給父母拜夀、祭祖等等,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此是說,遵從孝道要從愛惜自己的身體開始。因為自己的身體是父母所生,如果身體受到毀傷,會令父母傷心難過。因此,人們愛惜身體的真正意義並不是為了保護這個皮囊,而是在於培養自己的仁德之心,進一步說,就是要自重自愛,不能與他人打架,不能吸毒,不能邪淫,不能違法犯罪等等。

    二、孝道的目的

    孔子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此是說,遵從孝道在於使自己成為有道德、被後人所學習和效仿的聖賢;“母因數貴”,這樣也等於彰顯了父母的德行,這才是孝的最終目的。

    通過這個道理也可以得知,一個人如果敗道傷德、違法犯罪、臭名昭着,其無論把父母照顧和奉養的多麼好,給先人的墳墓修的多麼豪華,也不能算做孝。

    三、孝道的意義

    孝的意義在於“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人無德不立。一個人能夠仁德居心,遵從孝道,在家庭就能夠愛護家人、孝養父母,而不會成為不孝的逆子;在工作中就能夠盡職盡責、忠義行事,而不會成為自私自利、貪贓枉法、出賣國家和民族的漢奸;對於自身,則可以成為頂天立地的聖賢君子,而不會成為只知吃喝享樂、危害社會的敗類。

    四、孝道的境界

    因為每個人的心志不同,其孝的境界和層次也不盡相同,對此,孔子在《孝經》中將孝道分為四種,即“天子之孝”、“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

    對於天子之孝,孔子是這樣講的:“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意思是說,人們能夠以天下為家,視天下民眾如同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一樣,加以恭敬和愛戴,而不敢怨恨和輕慢;通過仁德教化百姓,並成為天下所有人學習的典範,這就是天子(聖人、明君)之孝。也就是說,聖人之孝是以仁慈博愛,造福天下所有眾生為孝道的。

    對於普通百姓之孝,孔子是這樣講的:“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此是說,作為普通百姓,做事要合乎天理,恪守本分,不能有貪心和非分之舉(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要安分守己,不能幹偷雞摸狗、違反法律的事情),要勤儉持家,孝養父母,這就是庶人之孝。也就是說,庶人之孝是以一身、一家之安樂,以孝養父母為孝道的。

    儘管每個人的境界和志向不同,遵從孝道的方式不同,但是孝的根本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去除私慾,順乎天理。因為一個人若是不能克制和去除私慾,即使是庶人之孝也是難以做到的。

    常人是以生兒育女,每日和家人在一起,滿足家庭成員的私慾為孝道的。君子則不然,孔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室至而日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此是說,君子所遵從的孝道,並非僅僅局限於自己的家人,而是心懷天下,仁慈博愛,把天下所有人當做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姊妹的。因為這種孝可以使人類變得更加的仁慈和博愛,而不會變得自私和狹隘,所以君子之孝是大孝。

    如果人人遵從這樣的孝道,人與人之間、家與家之間、國與國之間,就不會再有戰爭和矛盾衝突,如此天下一家,人類社會也就實現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大同世界。反之,如果人們失之仁德,以孝道做幌子用以維護某種狹隘的私利,那麼,這種孝道就違背了聖人的思想,此不僅不能稱為孝,反而是一種罪惡。

    綜上所述,孝道實是個人立身處世、成聖成賢的基礎,也是家庭和諧,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世界永久和平的基礎。

    下面進入今天的重點,探討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實含義。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經過資料考證,這段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娶妻的時候沒有稟告父母,是沒有盡到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因為舜娶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偏見,稟告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

    經中明明寫的是:“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有人卻偏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解釋為:“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這種脫離仁德——孝的本質,以形式論斷孝道的錯誤詮釋,導致許多人誤認為不結婚、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若是按照這種邏輯,一個人無論是地痞流氓,還是騙子無賴,只要給他爹媽生個娃,就算是大孝了嗎?這顯然與孔夫子“去除人慾,順乎天理”、“三綱五常”的精神思想是相違背的,也是說不通的。

    因此說,後人以訛傳訛,將“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是對聖人理論思想的歪曲和誤讀。

    如果人們非要依文解義,從形式上解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是三不孝。“無後為大”,是指沒有後德,不能被後人所尊重、學習和效法。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秋念11:共濟會的中國戰略
2016: 台灣政府與現行政治體制是台灣騙子產業
2015: 毛澤東的制度不可能成功
2015: 褐藻糖膠————抗————癌、腫瘤、
2014: 彭濤:反黑箱服貿與台灣民主的陣痛
2014: 胡溫習李志在打造千年帝國
2013: 秋念11:朝鮮,東西方哲學的最後一戰
2013: 習近平今年之內法辦溫家寶
2012: 海伍德家人為什麼要撒謊
2012: “左”派右派無大害,無惡不作是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