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转贴:大陆自动驾驶一瞥
送交者: 求真知 2020年07月05日12:46:15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滴滴近100亿搞的自动驾驶,却被修车大爷秒杀了?

IT高管会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电动车公社 Author 社长




来源:电动车公社,ID:EVgongshe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要说这两天汽车圈关注度最高的事,当属在上海进行的正式上路的自动驾驶网约车。

 


有了央视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加持,配合上朱广权的段子,滴滴这次绝对是赚足了大家的关注度,微博话题的阅读量一度超过1.3亿,评论区更是火到爆炸。

 


但在央视总台多路记者的体验中,这台自动驾驶网约车的表现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甚至还出了不少洋相。


我完整看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直播,今天就跟大家回看一下,主要要跟大家解决3个问题:


1、直播过程中到底出了什么洋相?

2、为什么会出洋相?

3、自动驾驶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这次讲的东西会比较基础,主要给大家扫个盲。如果对自动驾驶感兴趣的社友们比较多,下次我再专门写文章给大家更详细讲。

 




01.滴滴都出了什么洋相?



“我看我们的车上已经有两位乘客了,我们现在倡导绿色出行,今天我是拼了一辆车。”

主持人的一句玩笑话,带出了绝大多数人的疑问:


说好的自动驾驶呢?!为什么还有司机在现场?车上两个人,难道能支持拼车?我想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问。

 


其实,坐在主驾驶的是一位滴滴安全驾驶员,有点类似于驾校的老教练。

 

不过,安全驾驶员和老教练还是有些区别的:他不会和大多数驾校教练一样,对自动驾驶车这个新学员指指点点,只会在突发情况下接管车辆,保障自动驾驶的出行安全。

 

而这个指指点点的任务,就落在副驾驶的滴滴测试员身上了。

 

测试员主要负责记录驾驶过程中的意外状况,再传给后台指挥中心的测试工程师,来为自动驾驶的算法进行进一步优化。

 

简单来说,这就像驾校教练在带学员,告诉学员该怎么开车,和我们学车的过程是一样的。

 

只不过这个学员不是人,而是冷冰冰的数据和机器。连接数据和机器的桥梁,就是这两位安全驾驶员和测试员了。

 

既然是个新手,就难免犯错误。

 

我们来看看,它都做了些什么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在央视记者的第一次体验中,从确认出发,到车辆真正起步就花了3分钟。如果是人类驾驶员,一颗一星差评,是绝对免不了的。

 


为了安全起见,全程的车速基本维持在30km/h的左右,最快也不过53km/h,和前车的间距也拉得比较大,基本是普通司机的2倍。

 

根据后排的信息屏显示,距离终点3.8公里的路程需要10分钟,平均20km/h的时速和人类司机相比,还是慢了不少。


社长的小伙伴表示,作为一个底层的沪C郊区人民,像这种偏僻路段,平均时速跑到三四十轻轻松松,但明显滴滴用的是更保守的方式。

 



但是在这种相对平缓的速度下,还出现了惊魂一刻:根据后排显示屏,车在直行的时候,险些与对向左转的抢行车辆发生擦碰,几乎是贴着通过的……

 



看来对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来说,它并没有很好地预判并作出反应,是个看淡一切的耿直boy。

 

下一秒的镜头,就是由于无法保持在车道中央,安全驾驶员小哥人工介入操作方向盘了。


之前社长在暴雨天评测威马EX6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就是由于天气,摄像头无法100%识别出两侧的车道线,导致车辆跑偏。

 


在央视记者的第二次体验中,也同样遇到了一些突发状况。


比如遇到停在路中间修车的三轮车老大爷,这时候车内屏幕里出现的是一个方块,(遇到自行车会识别成自行车的模样,而这辆三轮车识别的不是三轮车的模样),似乎是系统并不能准确识别三轮车这样的物体,只是当成一个普通障碍物来处理。


此时车也停了下来,足足过了半分钟,车才向左变道继续往前走后来测试员解释说,有人蹲在地上修三轮车算是复杂场景,机器需要学习,所以向后台指挥中心报送了数据,直到收到后台的行动指令,这辆车才知道需要变道超车。

 



接下来,遇到一台路边停靠下客的车,似乎是担心对方强行变道抢行,车居然停得稳稳的,等待了好几秒后才继续行驶。


或许是因为30km/h的车速过慢,没过多久旁边出来一辆车变道进来,出于安全考虑自动驾驶车辆直接刹停,并且在快刹停的时候打方向避开了一个水坑,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


比起追尾来说,社长更担心的是被追尾……事实也证明了后车在追上来并排观察了几秒(似乎想理论一下),然后才加速驶离。

 


总的来说,虽然这是一台已经上路的自动驾驶车辆,但在某些程度上,还是像一个刚考下来驾照、一切以安全为重的新手司机,还有些畏手畏脚。

 




02.为什么会犯这些小错误?



其实刚才社长也提到了,自动驾驶车辆学习驾驶能力的过程,和人类是基本一致的。


人类驾驶员,要通过视觉感知到交通信号灯和周围车辆、行人的状态,再通过大脑判断下一步要做的动作,最终传递到手脚,控制车辆。


比如看到前面红灯亮了,脚就会放在刹车上开始减速,到跟紧前车的位置把车停好。

 



老司机和新手的区别,无非是眼睛看得更远、大脑反应更快、手脚控制更精准而已。


滴滴的自动驾驶网约车,想要具备自动驾驶能力,也得具备眼睛看得清、大脑算得对、手脚行得准这三点。

 


单单说它的“眼睛”,就有好几双:


车顶不断旋转的“顶灯”,是探测半径100m的激光雷达,前车前方的视野,老司机也看不到,但它能;


周围的7个高清夜视摄像头,配合车辆周围的激光雷达,能像苍蝇的复眼一样360°无死角;


还有沃尔沃XC60本身就配备的毫米波雷达和前后左右四个摄像头,原车就能做到让车辆维持在车道正中央行驶。

 


至于它的“大脑”——位于后备厢下方的计算中心和控制中枢,脑海中有着高精度地图的它,在记录下20个传感器的数据后,还会和它全球的100多个兄弟一起深度学习。


那为什么这次的自动驾驶车辆会发生那么多意外?其实也不难理解。


没按照车道行驶,是被雨水蒙蔽了“眼睛”,看不到路啦;看到修车的老大爷停在路中央,是“大脑”之前没见过,判断不出来该怎么办,需要有人教它;而等了3分钟才启程,是“手脚”不听使唤了……

 



那么,怎么才能让它变成一个老司机呢?


道理依然和人类一样:能够看到一切的物体,并做出最正确的反应就可以了。


而这,需要的是一颗拥有足以处理一切的强大“大脑”。


但在目前的条件下,想创造出类似人脑学习方式的脑科学人工智能,还是天方夜谭。

 


所以,包括自动驾驶和阿尔法狗在内的所有人工智能,采用的是另一种方式:海量数据的深度学习,也就是AI大佬Gary Marcus所说的“一种对样本数据做分类的统计方法”。

 



没见过三轮车?没见过老大爷?没见过蹲着修车的老大爷?这都不要紧,下次就知道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有超过50%的订单可以捕捉到新的数据,从而逐渐升级算法。


对于每年累积一千亿公里的滴滴出行来说,只要跑的里程足够多,就能穷举出所有的意外状况。下次?就不会再有下次了~这个50%,也会慢慢降到40%,30%,20%,直到无限趋近于0。


但只有深度学习还不够。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它依然需要后台指挥中心测试工程师的支持。


这时,还有V2X技术可以提供帮助:vehicle to everything,车路协同,又被称为“路上的眼睛”。

 



只要在每一个路口的红绿灯装配探测用的摄像头,并及时把数据传给后台指挥中心,便可以由指挥中心提前向车辆下达指令。车辆也能在遇到类似的意外之后,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以,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的这次首秀表现得像个新手,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们需要的,仅仅是等待,给它足够多的时间去成长和学习。

 




03.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实话说,按照这次的表现,现阶段是无法大规模推行自动驾驶网约车的。位于上海嘉定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占地面积也只有100平方公里左右,只占上海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的1.5%。

 


但社长却想跟大家大胆预测一下,10年之内,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放开,技术迭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自动驾驶会从部分场景开始,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毕竟,100%遵守交通规则的自动驾驶车辆会更加安全,在V2X车路协同和5G的加持之下,还能通过合理规划路线、“蹭绿波”等方式减少拥堵,从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也会更加节能环保。


以前40分钟才能到家,现在只要不到半小时;就连车辆的能耗,也会降低20%-30%。

 


社长敢说,用不了几年,有着固定路线、固定车道优势的公交车,就会率先实现自动驾驶。公交车上的抢方向盘、路怒等行为,会在一夜之间消失。


网约车作为公共出行的补充,也会进入人类司机+自动驾驶的混合模式。


在自动驾驶可用的范围之内,采用自动驾驶;当自动驾驶鞭长莫及的时候,由人类司机提供服务。


私家车也会逐步开始搭载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更方便的日常生活。人们完全可以把家搬到空气更清新的郊区,用自动驾驶上下班,在路上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家人也不再需要因为只有一台车谁送谁而烦恼。

 



车,不再是一个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交通工具,而是办公室和家之外的第三空间。


这条路的尽头,就是自动驾驶无限光明的未来。

 




写 在 最 后



其实,滴滴并不是国内唯一一家开展自动驾驶网约车运营的企业。


目前,国内在做自动驾驶方向的企业,还有数十家。


早在去年10月份,文远知行就联手高德打车在广州开启了无人车载客试运营,百度Apollo也在今年4月份在长沙通过百度APP提供了免费搭乘服务。


社长当时特意让长沙老家的朋友去试乘体验了一下,他告诉我,“作为老司机,会觉得有点智障。”百度的无人车同样出现了很多滴滴出现的问题。

 


不过我们也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必须给它时间,等待它愈发成熟的那一天。


当然某种程度上,这些企业也迟早会凭借着中国巨大的新车保有量和复杂的路况,在和国际上的自动驾驶巨头waymo、特斯拉、AutoX等等真正相抗衡。未来究竟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不过对于滴滴来说,最近有几件事尤其值得玩味


一是凭借着疫情期间申请的抗疫贷款,在全国多地疯狂补贴乘客端,打车只要5折左右,而给司机的佣金却和之前没有变化,还是抽成30%。这也就是说,滴滴在用对乘客端20%车费的补贴,来保持巨额的日活和单量。这毫无疑问,是不可持续的。


二是滴滴总裁柳青在接受CNBC,也就是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采访时表示,滴滴的核心业务(网约车)已经盈利,或者说有些薄利了。至于今年倒贴钱是怎么赢利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而此前的7年内,亏损的金额是500亿

 


三是滴滴最近在疯狂扩展业务线。除了传统的专快车、出租车、豪华车、代驾之外,顺风车已经逐步恢复运营,和人人车合作的二手车入口也已经开放,包括滴水贷在内的消费金融(社长还收到过滴水贷的推送)和其他金融产品也已经就位。除此之外,还在积极试水跑腿、货运、社区团购等业务。


四就是这次自动驾驶网约车的正式亮相了。受这一消息影响,股市中的无人驾驶板块也集体走强,涨幅也在5-10%不等。

 


此前也一直有传言,说滴滴在为IPO上市做准备。


在这个时间节点,匆忙放出这样的一个大招……狗头

 


不过无论如何,社长只希望两件事:


自动驾驶会在推动下更快前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以及,滴滴能做到此前承诺的那样,让大部分任劳任怨的滴滴司机,能够转变身份成为安全驾驶员,安全监控员,数据测试员,在新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用特殊条款,“回报”他们7年来的汗水。


而且,在上海地区7-10K的薪水,也可以说不算低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9: 领袖的心,市井的命
2019: 转贴:《牛虻》作者在纽约的晚年
2018: 川普堕入了金正恩的外交陷阱 ?
2018: 焦虑的王健4月专访内容曝光
2017: 论“爱国侨胞”
2017: 郭文贵7月4日美国独立日谈美中差别,真
2016: 谢田:中共智库对印度崛起的误读
2016: 中国以“煽颠”罪钳制言论自由
2015: 溪谷闲人:怎样回答“你的目的是什么”
2015: 一场股灾就把党国所谓的盛世打回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