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ZT: 不是紀念的紀念,從中印邊界之爭說開去……
送交者: 體育老師 2020年07月06日10:14:0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不是紀念的紀念,從中印邊界之爭說開去……


Original                                                                                             我是哪吒                                                                                   


哪吒看天下    


7月3日是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陳寅恪先生誕辰130周年紀念日。

七月的天空,似有晨星於微茫中依稀閃爍。

漫說本不該講他,不討巧,不夠鬧, 弄不好還會被扣上“厚古薄今”的帽子, 遭眾人白眼譏笑。

只是猶豫中偶見網友們在群里熱議此刻正劍拔弩張的中印局勢,遂想到1962年中印之戰前夕的一則塵封往事……

幡然悔悟,今日不談陳寅恪,更待何時?!

“中印爭端”爭的就是領土,你說是你的,我還說是我的呢,因而構成 “爭議”。怎麼爭?可不能上來就打,還得講個師出有名,先禮後兵。

1962年,印度的尼赫魯網羅了一大批印度學者皓首窮經,擺出了印度應該擁有爭議領土主權的所謂“證據”,來勢洶洶,不可一世。

面對印方“學術侵略”中央一度一籌莫展,偌大的中國居然一時間找不到可以應戰的歷史學家。最後還是毛澤東經過一番苦思冥想後,突然靈光乍現:

“你們去找陳寅恪。”

說時遲那時快,陳寅恪旋即披掛上陣,先生旁徵博引,窮理盡微,一會是古代圖志典籍,一會是清廷與印度、西藏的往來信函……三下五除二,便把中印的邊境劃分說的清清楚楚,而且還舉出足夠證據說明

“麥克馬洪線”本身就已經侵占了中國領土!

1962年的中印之戰叫“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那其中最關鍵的“自衛”二字,便是陳寅恪替國人爭來的。

多說一句,此後數年,中蘇關係突然惡化,關於“庫頁島”的歸屬問題又爭得不可開交。還是陳寅恪應外交部之請再次出山,從學術層面論證了庫頁島自古便是中國領土……


好吧,如果此公不算“國之重器”,舉國上下則無重器可言。

其實,單說陳寅恪兩軍陣前,一言定邊界,還不能完全說明先生學識之深,要知道,當年中央政府請他出山時,陳寅恪早已雙目失明,他全憑記憶完成了史料考據。

好吧,如果此公不算“鴻儒碩學”,舉國上下則無博士可列。 

有意思的是,陳寅恪砥志研思、治學一生,與王國維、梁啓超、趙元任並稱為“清華四大導師”;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並稱為“清華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然而終其一生,陳寅恪確實未曾獲得過 “博士”頭銜,成為中國學術界的一朵“奇葩”,一則美談。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生於官宦之家,祖父陳寶箴曾任晚清湖南巡撫,父親陳三立與譚延闓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亦是"維新四公子"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之譽。 

出身於這般人家,想不發光都難,更何況陳寅恪自小就顯露出了“學霸”模樣。

1902年,年僅12歲的陳寅恪與魯迅同船東渡扶桑,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學習。三年後因病回國就讀上海復旦公學 

1910年,陳寅恪再度邁出國門,踏上遊學之路。多年之後,陳寅恪的學生季羨林一再誇讚老師“先生之後,再無來者”,單看陳寅恪的求學歷程,你就會明白,如此“過譽”並不突兀,陳寅恪的功成名就一般人決計無法複製:

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美國哈佛大學、德國柏林大學……陳寅恪這一圈學下來,可謂是一路開掛,沿途開花。

很抱歉,請恕哪吒才疏學淺,實難在學術層面對陳寅恪先生予以置評,光是他研習的那些語言,就足以令吾輩瞠目結舌,不明覺厲: 

英、法、德、日、西班牙文、意大利文自不用表,陳寅恪且掌握了藏文、蒙文、突厥文、回鶻文、吐火羅文、西夏文、滿文、朝鮮文、佉盧文、梵文、巴利文、印地文、俄文、古波斯文、希伯來文、東土耳其文等等等等諸多小眾語言。 

為作此文,哪吒下午查閱文獻資料,有說陳寅恪掌握了23種語言,也有說達30種之多……竊以為,到底是23還是30哪裡還重要?!重要的是陳寅恪能讓吾輩領略到什麼叫做真正的“高山仰止”! 

他沒兩把刷子,心高氣傲的毛澤東又豈能側目待之?! 

當然,這都是後話,首先覬覦陳寅恪的還是南海先生梁啓超,1926年,遠在德國遊學的陳寅恪收到清華大學發來的一紙聘書。

一年前,清華發生了一件對中國學術影響至今的大事:“清華國學研究院”宣告成立。清華老校長曹雲祥對此期望甚高,千方百計積極物色國內著名學者來校任教。

然當曹雲祥看到梁啓超的舉薦材料,立時反對:“這個叫陳寅恪的怎麼連博士都不是啊~”

呵呵,你猜梁啓超怎麼說的?

“我梁啓超也算是著作等身了吧?但我可以負責的說,把我所有的著作加到一起,怕是也沒有陳先生區區三百字有價值。”

於是,陳寅恪成為了當時期唯一沒有取得博士學位的國學院教授,後來還修煉成了“清華園活字典”、“清華四大導師”、“教授的教授”。

何謂“教授的教授”?

據說陳寅恪授課時,季羨林這樣的迷弟姑且不提,胡適、吳友蘭、吳宓……甭管清華還是北大的教授學者,都湧來聽他講課。

也難怪,陳寅恪講課“書上有的不講,別人講過的不講,他自己講過的也不重講”,如此乾貨滿滿的國學課,豈有不火之理?

陳寅恪某次課上欲講白居易的《長恨歌》,遂在黑板上寫下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哪知道光句首的那個“漢”字,一講就是三節課……

陳寅恪系清華大學中文、哲學、歷史三系合聘教授,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香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六所名學。

僅憑這份履歷表,你就知道後人要超過他簡直痴心妄想。

對了,一直沒有說,這麼彪悍的一個學霸,在多所大學深造過,怎麼就沒有拿過一個博士學位?

呵呵,答案很簡單,但足以令人五體投地:

“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陳寅恪輕描淡寫地解釋道。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這是千年前范仲淹對博學鴻儒的的詩意禮讚。講真,唯有在陳寅恪、胡適、王國維、傅斯年、章太炎……這些國學大師的背影里,你方能品味到:

先生,舊時之師者,是一個稱謂,是一份修為,更是一種境界。

前面說過,在學術層面哪吒斷無資格對陳寅恪先生做出任何褒貶,我唯有通過幾件小事中他人對陳寅恪的態度予以側面說明。

劉文典先生,中國古籍校勘學一代泰斗,素來以“狂”著稱,沒錯,就是那個擔任安徽大學校長期間,踢過蔣介石一腳的牛人。他在西南聯大與陳寅恪共事期間,曾經這樣說過:

“在聯大陳寅恪每個月應該拿到400元,我呢?夠資格拿40元,至於那個人,我看給他4元錢都是浪費。”

哈哈,“那個人”是誰?沈從文。

另一件是說某日本知名學者因為在某領域遭遇學術難題,百思不得其解,遂輾轉找到陳寅恪。陳寅恪倒好,分分鐘搞定,搞得人家頂禮膜拜。以致於整個日軍侵華期間,不斷有日本學者聯繫駐中國日軍,希望軍方對陳寅恪予以格外保護。

這下好了,日軍占領北平期間,不僅沒有騷擾陳寅恪及其家人,而且還三番五次地往陳家運送生活物資。

不過這裡哪吒還是要說個公道話,送歸送,但陳寅恪一概不收。據說那時期陳家有一“,這邊日軍往裡面送麵粉、餅乾、罐頭什麼的,那邊陳寅恪帶着家人往牆外狂丟……

無需詫異,其父陳三立就是“七七事變”後絕食報國,憂憤而死,這樣的“嗟來之食”換做是我,怕也是難以下咽。

儘管1949年後,陳寅恪因為刻意遠離政權而飽受指責,但在我看來,先生的愛國情懷是不爭的事實。你看看,他給自己的三個女兒分別取名為陳小彭、陳美延、陳流求,出自哪家典故?

唉~《馬關條約》!清政府當時屈辱地割讓了澎湖、琉球……

但你知道的,樹欲靜而風不止,身處於時代的漩渦中,沒有任何一葉扁舟可以去往自己想要的彼岸。

那場晦澀難說的政治運動到底還是呼嘯而來,先開始還有陶鑄硬氣保着陳寅恪,後來陶鑄自己都被打倒,陳寅恪的噩夢遂滔滔而來。

斯時,陳寅恪在中山大學授教,他也是太不“懂事”,據說康生到廣州去拜訪陳寅恪,老先生糊塗,竟然閉門謝客,不見就不見吧,還奉贈一首諷刺詩:

“閉戶高眼辭賀客,任他嗤笑任他嗔”

一把年紀竟還是書生意氣!那是“任他嗤笑”的小事嗎?康生一聲令下,你不是想出版《論再生緣》嗎?我看還是算了吧~

其他的著作出版也一併停擺。

這才開始哦,接下來,真正打倒陳寅恪的行動一步步展開:

一九五八年,中山大學的學生給陳寅恪貼過一張大字報,說他在講授“元白詩證史”一課時,他曾考證白居易《琵琶行》詩中的那個妓女有多少歲,在長安屬第幾流妓女?

還有更荒唐的,中山大學貼出大字報,首先認定陳寅恪的罪名是以治病為由非禮女護士。

嗚呼哀哉,陳寅恪一個年逾七十的瞎老頭子,因為腿疾七年間不能站立,而且還患有陰囊炎,竟然像打了雞血一樣去調戲照顧他起居的女護士?!

你知道的,在那個時期,這種“風流”事最來勁,遭人嫉恨,你也說不清,然後,然後你就完蛋了……

陳寅恪無法站立,自然無法接受批鬥。你別急,人家有的是辦法,你眼睛瞎了,但耳朵不聾啊,批鬥者們居然將高音喇叭綁在陳老的床頭,沒日沒夜地播放對他的“控訴”,讓他片刻不得安寧……

人都這樣,陳寅恪的藏書自然也不能倖免,就連陳家的銀行戶頭也被凍結,一家人的生活沒有着落。 

“因心臟病需吃流質,懇求允許每日能得牛奶四支(每四元八角)以維持生命,不勝感激之至。 

你能想象嗎?這是一代國學宗師,學貫中西,精通30種語言的陳寅恪,在他為這個國家劃清楚“麥克馬洪線”後,用漢語為自己的家人寫下的“乞命書”,而他的要求僅僅是讓一家四口能喝到牛奶,而且還是申請動用自家戶頭裡的存款…… 

告訴我,你能想象嗎? 

對了,還有更讓人無語的,這份可憐兮兮的《申請書》……

最終無果。 

一年以後,1969年10月7日,飽受迫害的陳寅恪暴發腸梗阻,腸麻痹,不能救治、病逝,,享年79歲。

據三女兒美延回憶,陳寅恪彌留之際,什麼也不說,只是眼角不斷默默地流淚,他的遺言只有一句話:

“我的藏書一本都不要給中山大學。”

不敢想象,陳寅恪離開時心裡聚集了多少的恨啊~

45天后,陳寅恪的結髮妻子唐篔女士也隨他而去,一對中國知識界的才子才女、金風玉露從此駕鶴西去,不顧人間……


2003年6月16日,陳寅恪夫婦的墓重建於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當代藝術家黃永玉親筆為墓碑撰寫了十個大字: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你知道嗎?這行碑文取自於當年王國維先生投湖自盡後,陳寅恪為他撰寫的墓碑挽文,造化弄人,不曾想,70多年後,又回到了自己的墓碑上。 

回想當年,陳寅格為王國維紀念碑銘雖然僅253字, 卻三見獨立,四見自由,更引用了亨利的“思想不自由毋寧死”。其結句為:“先生之著述,或有時而不章。先生之學說,或有時而可商。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說的容易,行的斷腸。 

最後說一句,1988年,學術界舉辦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會上許多學者都表達了一個類似的意思,說陳寅恪雖不承認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但他的治學之道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樸素的辯證法,因此“與馬克思主義有相通之處”。 

陳寅恪先生若有在天之靈,不知又會作何感想?!

明天(7月3日)是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陳寅恪先生誕辰130周年紀念日

我不認識他,也沒資格讀懂他,但我很懷念他。

明日之簽


【後記】

說個插曲,陳寅恪因疾不能參加批鬥會,不得不由歷史系系主任劉節(陳寅恪學生)代為挨批,身心飽受摧殘。當時有人在台下起鬨:“劉節,你什麼感受?

劉節答道:“我能夠代師挨批,光榮!

卡夫卡說:“邪惡能夠誘惑人類,但不能成為人類。”


  ——王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勿忘國恥!盧溝橋事變82周年
2019: 港燦們,問個我想不明白的問題:屈原為
2018: 死亡設計 -- 也談一下王健之死
2018: 記念77抗戰爆發81周年。
2017: 郭文貴爆料的思想越來越有深度了。但還
2017: 郭文貴爆料的目地是始於報私仇,終於公
2016: 小思:希拉里矇混過關桑德斯乾等半天
2016: 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不懂國家到底是什麼
2015: 溪谷閒人:人民公敵毛澤東,十惡不赦。
2015: 香椿樹1:資本與選票分離造就了希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