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市场经济非社会主义
送交者: 斯威齐 2006年06月05日16:59:23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与被视为"右派"经济学家的哈耶克等人所提出的"市场经济唯资本主义论"不同,被看做美国"左派"经济学家的保罗•斯威齐(Paul Sweezy)提出:市场经济非社会主义。

斯威齐说:"一个学派--我自己一度属于这一学派--认为,社会主义的明显特点是,第一,决定性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第二,全面的计划经济。此外,还有一个没有明说但常常是不言而喻的假设:上述意义的社会主义一经牢固地确立起来,那么它自己内部的动力就会自动使它向共产主义迈出下一步。"他认为,如果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以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和全面计划经济为特征的这么一种社会,那么,这种社会并不一定是从资本主义通向共产主义旅程上的中途站。如果以这种社会必将自行向共产主义发展的理论作为根据,那就会导致方向完全相反的运动,"即重新建立阶级统治"。因此"一开始向共产主义长征的革命政府完全不应当把这种对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概念当作完成事业的目标和衡量标准。"(保罗•斯威齐、夏尔•贝特兰:《论向社会主义过渡》商务印书馆1975年出版第169、177页。)

他强调,尽管没有国家所有制和全面计划经济,"要把资本主义抛在后面,甚至只在长征途上迈开头几步,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不足以说明某个社会就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社会,即不受倒退威胁并在走向共产主义的征途中能够进入第二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补充另外一些内容,甚至补充更多的内容。"这"另外一些内容"是什么呢?斯威齐认为,既然要防止的主要危险是出现新的国家资产阶级和倒退到象资本主义社会那样的阶级统治,显然就有必要"由直接的生产者来支配他们的生存条件,因此首先要支配他们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不过,他承认"这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不意味着什么还没有现成的答案。无疑,这个问题的确是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真研究中极需深入考察的一个课题。"(《论向社会主义过渡》,第178页)不过,斯威齐为这个问题提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具体来说:

第一,必须公开宣布平均主义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路线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的原则。但是一定不能从纯粹物质的意义方面来理解平均主义。那是平等的一种表面形式。"基本上说造成资本主义不平等根源不光是在于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这种情况,而且也在于工人缺乏管理生产资料所必需的知识。"因此,"仅仅改变生产资料在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不能消除这种状况的,还必须通过社会的其他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包括整个教育制度,以及生产和管理的组织形式在内。"

第二,正如工人应当参加管理那样,管理人员也应当参加劳动。决不应当忘记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消灭一切这类的差别。

第三,所有的生产者必须有参加讨论和进行批评的充分自由。

第四,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决定性的手段将是彻底消灭整个那种以获得和花费货币收入的方式进行分配的制度。在这方面可以立即从免费保健和免费教育这类事业开始,然后逐渐扩大到其他部门的物品和服务行业,最后做到完全免费,按需分配。这当然意味着要消灭即使只是作计算形式的一切价值和商品关系,而代之以贝持兰称之为社会经济计算的某种东西。斯威齐认为,如果一个社会正朝着这个方向有了很大进展,那末,"这才是不折不扣的社会主义.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走上通向共产主义的大道。"(《论向社会主义过渡》,第182页)

总之,斯威齐认为,"我们肯定需要完全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永远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而且它运行时所根据的规律和原则,和资本主义是南辕北辙,根本不同。"因此,"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是使人不仅能够掌握和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而且能够为了满足自己作为人的真正需要而掌握和安排自己的整个一生。这就意味着"包括在生产资料方面取消私有财产以及由之而来的收益,在一切事情上都有高度的平等,按计划而不是市场的盲目力量分配资源,尽快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令人讨厌的差别,以及最终以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取代一切货币关系和商品关系。"(《论向社会主义过渡》,第150页)不过,在商品货币关系问题上,斯威齐强调:"市场关系(这当然也意味着货币和价格)在社会主义之下是长期内不可避免的,这就对于社会主义构成经常性的威胁,并且,要是不严加限制和控制就会导致堕落和倒退。"这意味着"我们并不是说为利润而进行的生产可以立即取消,更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在不久的将来可望把市场关系取消,我们说的是,必须系统地限制为利润而进行的生产并把它迅速局限于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市场关系必须受到严格监督和控制,以便使这种关系不会象会扩散的癌那样发展得不可收拾,致命地破坏社会主义政治肌体的健康。"(《论向社会主义过渡》,第36页)

基于上述观点,斯威齐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进行了抨击。他认为,中央集中管理的计划制度在50年代和60年代进入了危机时期,我认为其所以如此,是同新的国家资产阶级的兴起和群众脱离政治有关。为了摆脱危机存在着两个在政治上截然相反的解决办法:其一是削弱官僚政治,让群众过问政治,并将越来越大的建议权和责任交给工人自己。这是导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道路。另一个办法就是更多地依靠市场,不是把它作为暂时的退却(如在列宁领导下实行"新经济政策"那样)。而是把它作为表面上导向更有效率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步骤。东欧各国采取了后一种办法,这些国家的统治者们把"经济企业内部越来越多的权利交给了经理人员。越来越少地依靠中央计划对他们进行指导和控制,而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的超越个人意志的压力。"(《论向社会主义过渡》,第39页)

这佯,"企业归企业自己管理,通过市场进行协调,依靠物质刺激--把三个因素合在一起,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强大的趋势走向一种经济秩序,不管人们愿意怎么称呼它,反正这种经济秩序是越来越象搞资本主义。"(《论向社会主义过渡》,第4页)如果企业是由一小撮着眼于通过为市场生产商品来获得最大限度利润的人们所管理,那么基本上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发展与之相应的法律形式,不过考虑到历史背景,他们可能不会公开地把"私有财产"的字眼写在法律上。

针对西方某些经济学家通常用"市场社会主义"一词来概括上述事实的做法,斯威齐特别强调指出:"'市场社会主义'一词本身是自栩矛盾的,因为市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机构。而社会主义则是一种以有意识的管理来代替无意识的、盲目性的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名词就不合适了,它所指的现象也是自相矛盾的,而恰恰是这一内在的矛盾在迫使市场社会主义走向资本主义。"(《论向社会主义过渡》,第6页)

斯威齐认为,捷克的制度在60年代末,还是通常称之为"市场社会主义与那种中央集权的混合物",而南斯拉夫则沿着市场社会主义的方向走得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远。"包括苏联自己在内的整个东欧集团一直是而且现在还是沿着与捷克和南斯拉夫同一方向在前进。这就是经济改革运动的真正含义所在,这个运动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速度影响着这个集团的每一个国家。"斯威齐说:"在这里,应该强调指出,没有迹象表明捷克的改革者们--在这个问题上甚至包括南斯拉夫人在内--是有意识地要走向资本主义,也没有迹象表明,当他们说是在争取实现民主的社会主义时他们是虚伪和不老实的。……我们的论点是:那些在行动上是加强市场,而不是与市场进行斗争的人,不管他们的动机如何,都是在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是在发展社会主义。"(《论向社会主义过渡》,第10-11页)

如果可以把斯威齐的上述观点用一个词组来加以概括的话.那么我们认为用"市场经济非社会主义论"这一词组是最恰当的了。对于斯威齐的市场经济非社会主义论,我们认为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以下三点:

第一,认为将社会主义理解为国家所有制加计划经济只是一种传统的,并且又难以保证向共产主义社会(第二阶段)发展的理论。主张不折不扣的社会主义应该是由直接的生产者支配他们的生存条件,支配他们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即工人不仅占有,更重要的是管理生产资料和消灭一切商品货币关系,从而一切产品按需分配。另外,以"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取代一切货币关系和商品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

第二,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期难以避免的商品货币关系对社会主义构成一种导致资本主义复辟的经常性的威胁,从而在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时必须明确地认识到是一种"暂时的退却"。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与市场进行斗争,以便使商品货币关系不会象扩散的癌那样发展。否则,加强市场,就是在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是在发展社会主义。

第三,认为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永远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从而与资本主义没有任何的相同之处。

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在回答是否有可能创设市场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都给予了断然否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市场与社会主义处于政治和经济领域中的两极,市场与社会主义在市场社会主义这一术语中的结合,纯属胡说八道,因为这两个术语是彼此矛盾的。"(埃斯特林、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日报出版社。第7页)

(选自《市场经济宏观分析》,方兴起著 页数:445页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中国文革研究网扫校)

------------------
www.counterpunch.org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民主运动的丧钟
2005: 谁是六四悲剧的第一推手?
2004: 天佑中华123:重读焦国标的《致美国兵
2004: 六月,神曾在喋血中诞生
2003: 谁出卖了中国?
2003: 从胡锦涛欧洲行看中国外交
2002: 贫困是否滋长恐怖主义
2002: 论中国的民主和民主教育—为纪念“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