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中國人的帝國心態和宗族心態
送交者: 古井 2007年04月05日09:44:0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在學術刊物上讀到這樣的話:“中國的是帝國的心態,為穩定可以犧牲經濟發展”。 這句話不但解讀了數千年中國歷史,也指出近百多年中國巨變的方向。

該文是談英國兩百多年前工業革命初期的政治變遷。它拿帝國來對照民族國家。前者不必面對境外的競爭者,天下惟我獨尊。因此,統治權力的維護成爲頭號大事。作者拿中國和羅馬帝國爲例,以說明英國有著截然不同的考慮。

兩百多年前的英國,只是歐洲諸國的一員,富強關乎民族存亡的問題。統治者考慮問題,著眼點在國外,因威脅主要在那裡。這種民族國家的心態,是槍口對外,儘可能團結國內所有階層所有人,有時不惜讓他們分享權力,只要能增強國力,爭得世界霸主地位,榮華富貴享用不盡。從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英國正是這樣做,國力變成全球第一。這時期,也是英皇室權力似有似無的時候。

中國爲保權而犧牲經濟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根據史學大師傅築夫的研究,東周起皇帝便推出“抑商政策”,從此實行兩千多年。皇帝的算盤是商業不發達反而容易統治,如有富可敵國的大商家,很容易出現其它權力中心,社會便會發生巨大變動,反而不利安定。

帝國心態貶商爲末業,恐其發展會動搖國本。不如“扶農”作爲立國的根基。這是假設沒有外敵的心態,到十九世紀終於碰壁。此際帝國之夢醒來,發現強敵環伺,甚至兵臨城下,都是富有且具現代戰鬥力之強權。這接近二百年的中國史就是調整心態把中國打造成民族國家的歷史。再固步自封,再不槍口對外,中國就只有走上滅族喪國之路。

又想到周行宗法制度,以家族治天下。史家黃仁宇教授曾利用《三言》話本為資料做研究,結論是中國人做生意直至明代仍只與家族中人拍檔,同鄉合夥的很罕有,和陌生人合股則決無。宗族是中國人的生存工具。目前考古學掘出最古的是“仰韶文化”,已有九千年歷史,裡面便有宗族的證物。但宗族只是生存組織,不是拓展工具。宗族是小群體,人才有限。太重人情又難以發展理性。所以用於農耕和做小生意尚可,要大規模生產和做遠程貿易,便呈組織力不足及法理不明之缺。

西人之組織,得力於西方社會五百多年前開始醞釀的兩個理念:法律和理性。有法律,公司就能使用陌生人,突破小群體的限制;有理性,公司就能計算,能實驗,產生止於至善的能力。法律令公司可以無限大,理性令公司常改善,能夠避免犯同一個錯誤。所以,中國人的現代化,在國家是拋棄帝國心態,學習做一個民族國家。在社會則是放棄宗族心態,學習公司制度。這是因為現代中國人的任務不能單是生存,還要能發展。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就121骷髏頭閒談中西文明的殺生嗜血習
2006: 寫在胡錦濤訪美之前:怎樣和美國人打交
2005: 讚賞和支持焦國標的人倫底線
2005: 連戰到訪:中共突逢歷史良機
2004: 張越圍巾事件:中國民族主義太強烈
2004: 擦屁股的哲學意義
2003: 美國急於宣布的“勝利”是個什麼東西?
2003: 紛紛雨落清明時
2002: 中國用四大發明做了什麼?
2002: 六四” 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