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第27章《陷井中的千军万马》(一百个人的十年)作者:冯骥才
送交者: 上海读者 2008年11月27日18:49:28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第27章《 陷井中的千军万马 》(一百个人的十年)作者:冯骥才 1970年17岁  男H省农场某团某连知青   第二天醒来一看全傻了— “小镰刀精神万岁!”— 把大蒜和鞋油搅合一起叫她吃— — 胡志明小道— 如花似玉非常好看的姑娘— 怀疑产生了— 当时流行的一首《知青歌》 —— 我们是国家的功臣!   一九七○年五月十七日,我们在M市火车站兴冲冲登上列车,奔赴遥远的北大荒。车站 上 一片连哭带叫,知青从车窗里伸出手,死死抓着站在月台上那些送站的亲人的手臂,直到 车轮 启动也不撒手,维持秩序的人手执小木棍,使劲打才把他们的手打开,真像生离死别一 样!这 之中唯有我是另一个样子,我特别兴奋,起劲地敲锣打鼓,拼命喊口号。那时我刚十 六岁,浑 身带着在红卫兵运动中激发出的热情,脑袋里只有“在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这 几个字,其 它什么具体的东西也没有,只是一团火热的、膨胀的、闪闪发光的感觉。再加上 人在少年时那 种离家出走闯一闯的傻乎乎的愿望。一路上兴高采烈,敲敲打打,又喊又叫, 列车走了两天两 夜,没到站嗓子就没有声音了。   列车在深夜到达农场车站。一开门,漆黑一片,哗哗下雨,极冷。我们是从炎热的M市 来 的,身上还穿着衬衫呢!赶紧从行李包里拉出军大衣穿上。下了车,在站台昏暗的灯光里, 只 见大家一片绿,全都穿上了棉衣。冷雨却沙沙打在棉衣上。   我们是给大卡车运往农场的。农场似乎很大,好像没有边儿。它们按照军队的方式,一 个 连队一个地方。我们的卡车每到一个连队,便下来一些人。我在第X连下车,一同来到这 个连 队的知青大约有六十人。我们被领到一个很冷很黑的大房子里睡下。由于天黑,什么也 没有看 见,只觉得满地泥污。太累了,倒下立刻睡着,连梦也没做。第二天醒来一看,傻 了!我们全 傻了!   哪里是房子?原来是个极大的老式帐篷,缝缝补补,撒气漏风,帐篷里边也满是烂泥, 长 长的野草居然从床底下长起来。这就是我们长久的住处了。吃饭要天天踩着烂泥走出一百 多米 到伙房去,我这才明白为什么临来时学校再三叫我们准备高筒靴。一看这情况,几个年 岁小的 学生就哭了,扭身要回去。但怎么可能回去呢?这大帐篷有两个,每个住三十人,相 距五十 米。当天夜里,大家躺下,谁也不说话,渐渐就有了哭声。先是女知青哭,后来男知 青也哭, 最后两个帐篷的哭声连成一片。在这荒凉的野地里,哭声和风声水声一样,谁理 你?那时我们 才十六七岁呀。   我们大多被分配在“农业连队”干农活。这儿的农活可不好干。没有排水系统,到了收 割 时,赶上大雨,地里成了汪洋,机器下不去,割麦子就得用“小镰刀”解决问题。干活也 是突 击式的,天亮时露水一干,马上下去割,因为麦子沾露水不好割;这样一来要干到天黑 露水下 来时才收工。一天干下来人都快散了。割大豆时就更难了,那是在九月份,地里全是 水,夜里 结上冰,一脚下去,全是破冰碴子。所以,毡袜、皮靴、绒裤全得穿上。但干起活 来,太阳一 晒,上边反而热得穿单褂。上热下凉,那难受劲儿就甭提了。后来许多知青关节 炎、肾炎、风 湿病都是这么得的。可那时没人退缩。舆论强有力,懒汉是可耻的!我们的口 号是“小镰刀万 岁!”“磨断骨头连着筋!”有时完全可以用机器也偏不去用,因为用“小 镰刀”才可以“颗 粒归仓”,那股子精神真了不起,尤其女孩子们更不容易。农场的老职工 大多是转业兵和从山 东、四川来的重劳力,根本不懂得照顾女孩子们。女知青们来了例假, 不好意思说,照样把双 腿插在刺骨的冰水里,默地忍着干活。现在想起来都心疼她们。   至于生活的艰苦,你根本无法想象。   举个例子吧。知青得了病才能有资格享受一次“病号饭”。这“病号饭”不过是用豆 油、 葱花和大盐粒子炝锅,再倒进去开水煮一碗汤面。有一次,只剩下一碗“病号饭”了, 两个知 青为了争这碗面,一个知青就啐一口唾沫到面里,他想用这办法独吞这碗面,另一个 知青马上 也啐一口,说:“我不嫌你,咱们就一人一半吧!”这一碗破面汤,不过是让肚子 舒服一点 吧。(转贴者:农场、兵团的知识青年还能“摊到”如此美的“病号饭”,完全插队的知识青 年呢?不要说“病号饭”,就是“不病号饭”都没有啊!)   那儿人的饭食一向很粗。一个馒头半斤重,一个包子三两重,一两个月吃一次猪肉;(转 贴者:这就是毛当年同样是乡下知识青年中“三、六、九等”的“等级”问题了,乡下去农 场、兵团的,与完全插队生产队的相比较起来人们抢着去!不但可以开“工资”,并计算“工 龄”而且一两个月还可吃一次猪肉,吃饭由“食堂”保障,不像完全插队的,连起码的吃饭问 题都根本无法解决,这就是毛当年乡下青年的日子)吃 猪肉那天呵——我那时没有照相机,真 应该叫你看看那些孩子一张张心花怒放的脸儿!那脸 儿才叫漂亮好看呢!没肉吃怎么办?猫 肉、兔肉、鸟肉、老鼠肉……有一次我们的拖技机压 死一条蛇,大伙就用小刀把蛇切成一断断 的。我在地上找到一个破罐头盒,里边放点水,点 着树枝,把蛇肉一块块煮了,那滋味真是鲜 美极了。回去讲给伙伴们,人人听了都咽口水。   这儿的自然环境还不错。山上是原始森林,地上是“水泡子”,水草茂盛,一碧千里, 非 常开阔,绝对没有污染。如果你做旅游者看一看,当然很好。如果叫你像我这样生活八 年,恐 怕——别说不好听的话——恐怕你早跑回来了吧!   就说天气吧!冬天最冷的时候,耳朵和鼻子冻得“邦硬”。有时老职工搞个恶作剧,拿 起 洋镐对知青说:“这镐刃上怎么有点甜呢,你舔舔!”如果这知青傻冒,一舔,舌头就粘 上 了。再一拉,舌头准掉一块。这时必须赶快到屋里去,叫别人哈气,帮助“哈”开。逢到 “刮 烟泡”——那种雪后的大风,常常在风口的地方把雪立起三米多高,扰得周天寒彻,漫 空迷 雾,往往使人迷路。迷路的结果大半是把人冻僵冻死。   我说艰苦,你别以为我们就会喊爹喊妈,叫苦连天。一次我们从山里干活回来,车坏 了, 徒步走了一百多里路。路上渴急了,大伙就嚼树叶,我忽然看见地上车辙沟里积着一些 雨水, 便趴下去,挥手轰走水面上的一层小飞虫,去喝雨水。我这个创造发明得到大家一致 称赞,大 家便都这样喝个痛快。嗓子得到滋润,便又唱歌又呼口号又念语录,一鼓作气回到 农场情绪依 然十分高涨。   可以说从文革初期到这时,我还没有丝毫的反省意识。   文革初,我们批斗一个老教师。她原先是个老校长,反右时被划为右派,在学校做清洁 工。在逼她交待问题时,有些顽皮的同学就叫她大口大口不停地吃大蒜,她说受不了,便叫 她 搅合鞋油一起吃,再把蘸了稀泥的葡萄叶子塞进她嘴里。那时我们决不会认为是在迫害 人,相 反觉得我们很英雄,很正义,立场坚定。这便是当时学生们的自我感觉。(转贴者:所以说, 那些高叫毛主义的未经历文革者,为了瓜分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今天故意高举毛旗、或者干 脆举起江青旗大叫毛时代如何×、如何×。……,他们应该被强迫从美国滚回来,到我们的边 缘山区去参加“革命”5年以上,尝尝毛“当年”打击红卫兵的味道后,再……)   在我来支边之前,还参加过动员别人插队支边。记得我们到一个不肯放子女走的“钉子 户”家中做工作。所用的办法是“熬鹰”,也就是白天黑夜不停地动员,软说硬说,不让他 们 睡觉,直到把他们熬垮,点头同意了,马上给他们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这法子真有点缺 德!记 得这家该走的是个女孩子,母女俩住一间平房。我们七八个人都挤在他们家,连水缸 边都坐上 人了,你一句我一句直到深夜,这母女俩就是不说话,我实在熬不住,不知不觉睡 着了,天蒙 蒙亮时醒来一看,嗨!被动员的和动员的全睡着了,东倒西歪,一片鼾声,大伙 全垮了。当 然,最终她们还是被我们征服。但我哪里会多想一想,毛主席的号召既然这么伟 大,为什么又 要用这强制的手段呢?(转贴者:毛救星从来就是这样对待老百姓滴。)   有时,没有思想也就没有痛苦。   所以我一直是快乐的,意气风发。   那时我们的业余生活主要是批判会,这也是唯一的文化方式了。干了一天活儿后,晚上 就 被连部集中起来,搞大批判。对于我们来说,写大字报是练书法,写批判稿是作文章,唱 《东 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是唱歌曲;我们也写诗,当然都是按要求写的了,绝对没 有个人 的诗句。尽管这种文化生活充满政治,但也可以人尽其才,一样干得有声有势。我们 是绝对不 准看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之外的任何书籍的。偶然有人从别的连队偷偷借来一本小 说,大家都抢 着看,但千万不能叫连队领导知道。记得有一本外国小说《俊友》,莫泊桑写 的吧,传到我手 里是吃晚饭的时候,我瞪着眼一直看到夜里两点,两点半另一个知青就起来 接着看。书的利用 率可是极高的。   要说到看电影,那简直是我们的节日!一部电影从师部借来,就一个个团部传着放映。 多 是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各连队的知青都来了,好像一个大聚会。老朋友见见面,也可以认 识些 新朋友。记得一次听说要放映香港片子《杂技英豪》。知青早早地聚在广场上,从天擦 黑直等 到夜里三点。片子一送到,广场欢声雷动,那声音撼山动地,不知是表达一种满足还 是一种饥 渴。还有一次看朝鲜电影,电影里下大雪,广场上也下大雪,但没有一个人离开。 电影里人进 了屋子,我们却在大雪里站着。这感受真是奇特又奇妙极了。   我们有大块大块空白的时间,又寂寞又孤独,爱情便出现了。连长像个封建时代的管 家, 常常晚上到桥头和道口去堵那些外出散步的男男女女。有时还躲在解放牌卡车的车楼子 里,监 视我们的一举一动。但我们有一条由帐篷后面通往森林的秘密小路,是知青们恋爱的 幽径。知 青们都爱称它为“胡志明小道”。(转贴者:再聪明的莫过于人类了,“地下党”的工作方 法,就这样被“发扬光大”,其实,毛当年,无论宣传工具如何厉害,毛太阳也必须是早晨出 来,晚上下山的,天黑了,人民就可以暂时躲过那夺人命的那么10来个小时)这小道弯弯曲曲 穿过一片开花的草地,还有许多 小白桦树遮遮掩掩,又美又静又神秘,许多知青把伴随着心灵 颤栗的足迹留在那小道上了。   我不能漏了这个细节,这很重要——从连队的大院子里远望,有一棵枫树。它长在平坦 坦的草甸子上,周围没有任何别的树,只它一棵,也许因为它所处的地势好,单独地生存下 来。它又矮又大,由于太远,平时看起来模模糊糊;可逢到秋天,它红极了,像一束火把, 非 常吸引人。有时心情孤独,看它一眼,似乎就好受一些。它好像是一种寄托,一种期望。 有的 人心里有苦难言,就跑到那树下呆一会儿,静一会儿,哭一会儿,便会好些。于是人们 都说它 能消解痛苦,非常灵验。我吗?我——今天我特别不爱说我自己。我只想说,近来很 奇怪,我 常常恍惚间想起这棵树来。我说不定哪一天我会专为这棵树跑回去一趟呢!什么?你 说我的眼 圈有点红?我昨晚又睡晚了。   我们的知青生活的重大转变是忽然出现一个意外事件。一个老职工与一个女知青关系暧 昧,他晚上控制不住,钻到女知青帐篷里,被当场抓住。虽说这事在连队里炸了锅,又决不 这 么简单,在给这老职工办学习班时,一打一逼,他交待出自己的风流艳史,居然还有不少 女 人!有女职工,也有别的女知青。这时人们就把疑点放在我女朋友身上。我的女朋友是副 班 长。那时帐篷里很冷,一个烧“半子”(一截树干立着劈成四半)的汽油桶根本不顶用。 我那 朋友就住到这老职工家里,跟他的女儿作伴,不过是图个暖和。中国人在这方面既有兴 趣又有 想象力,于是就在我朋友身上打个问号:难道他眼前放着一个有眉有眼的大姑娘会不 动心?   你问我这朋友?她是个很好的姑娘,我与她从小同学,互相印象都好,但我那时受传统 教 育很深,男女之间特别封建,表达非常隐晦。一次我被氯气薰着,她来看我时,马上把自 己身 上的大衣和手套给了我,那可比现在年轻人随随便便一个吻强烈得多了。但这事一出, 无论对 我的打击还是舆论压力就太大了……我还是先不讲我自己的事吧!   这件事之后,跟着又出了一桩类似的事。连部一看问题不小,加紧一抓,揭发检举,知 青 揭发知青,老职工也相互揭发,居然涉及几十人!所牵扯上的知青大多是女孩子。连部就 把那 些有事的男的关起来打。说是搞“群众专政”,实际上是“逼、供、信”。这样,不管 是老实 供认,还是屈打成招,反正愈揭人愈多。我们惊讶了,姥姥啦!这不成流氓窝了?尤 其是那些 女孩子最不能同情,她们是给知青丢脸!那时我们还有一种很强的集体尊严与荣誉 感,对上山 下乡运动还抱着理想精神呢!   有一个女孩子是B市来的。她也是怕冷——。你在这里,根本想象不到那儿的冷是什么 滋 味!她借着去马号买奶,在马号里多呆一呆,暖和暖和。卖奶的老职工就献殷勤,给她热 奶, 好言安慰,小恩小惠,再采取手段,终于把她弄到手,这姑娘怀了孕。人人骂她,谁也 不去 想,这个姑娘个子高,又苗条,如花似玉,非常好看;那老职工又矮又丑,还是独眼。 这姑娘 怎么会看上那老家伙?谁也没有同情她,都认为她无耻,给知青丢脸!她到师部医院 打孩子 时,医院不留她住;从医院回连队的路上,长途车不叫她坐。因为医院护士和汽车上 卖票的都 是知青,没有人怜惜这个“轻贱”的女子。一次,这姑娘与另一个知青吵嘴,立刻 好多人一拥 而上,把她的上衣撕得粉碎,里边全露出来了。当然是为了羞辱她。从此这姑娘 颓废了,接二 连三,跟了好几个。最后团长看她长得特别好,占为己有。好好一个姑娘毁 了!(转贴者:这 是人类中最反动落后的最高指示的伟大胜利和必然结果!反问——如果是人类中最进步的,怎 么现在全世界人民都不“坚决”去“执行”呢?反对和抵制这类反动最高指示的人群里,表现 最突出的,就是那些贪后逃出国门,却躲在国门外通过互联网高叫毛主义万岁的卑鄙者。当 然,也同样包括国内的吃“毛主义”饭的那帮子“批发”百姓去吃亏、吃苦,自己却……的× ××)   从这事,我眼前遮上一层黑雾。   这样的事闹出来,往后便层出不穷。有一个团的招待所所长、参谋长和团长,把许多女 知 青调去,说是给她们好工作,不干农活,有吃有喝,实际上三个人轮流干。一百多女孩子 叫他 们玩了。其中有个高干子弟告到中央,才把那几个家伙毙了。(转贴者:那个高干子弟从此也 有了年轻的“政绩”。如果没有反动的最高指示,就不会有这类事情发生的“机会和环境”, 因此就也没有了这类年轻的“政绩”。)   自从发生这件事,我们才对那些无辜的女知青寄予同情。她们离乡背井,无依无靠,孤 独 难熬,没有出路而充满绝望,才被人使用小恩小惠与手中权力欺负与迫害。还有那些为了 上大 学和想离开这里的,只好委曲求全,责任又怎么能放在这些可怜无助的弱女子身上?   由于同情心产生,怀疑也随着产生。   这期间,社会的不正之风到处泛滥,也刮到了连队。我从M城探亲回来,送给连长一本 年 历,其实我并没有别的意思,不过在这偏远的地方很难见到这种年历。(转贴者:前门进来的 也……,后门进来的也……。就在这样的“社会的不正之风到处泛滥”中产生了,以致于今日 已经被无限“放大”了)连长为此居然把我 调到农场小学当教员。一本年历不是瓦解了他,而 是瓦解了我;神圣感没了,嫌恶感来了。 我这才开始降温。我也真够笨的。   我更笨的则是一直到一九七八年才返回M城。我几乎是最后一个离开连部的。当地人都 戏 称我是“珍贵动物”了。   从七五年,知青可以选调上大学和办理病退返城。上山下乡这场运动走向分崩离析。当 时 流行一首《知青歌》。开始只是偷偷唱,渐渐连长听到也不管了,歌词已经记不全了,反 正有 这么几句:   告别了妈妈,再见吧故乡,还有那金色的学生时代,只要青春进入了史册,一切就不再 返 回;告别了妈妈,再见吧故乡,我们去沉重地修理地球,那是我们的神圣天职,我可怜的 命运 哟!   歌词挺粗糙,流传却很广。唱起来十分的忧郁,很适合我们内心低落的情绪,所以大家 总 在唱。当领导的都很灵,从这歌中听出一种不吉祥的东西。中央开始组织各地的慰问团来 看我 们。我还记得哈尔滨慰问团带来了“消炎药片”,天津慰问团送给每个知青一件绒衣, 上海慰 问团赠送什么已经忘了。(转贴者“上海读者”写:忘的好!毛四人帮的玩意,黄鼠狼给鸡拜 年,没安好心!) 但我们有意带他们参观那些最脏最破、条件最差的住房,还 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厕所—— 这里的厕所是用木头和草围当做墙,没有上下水,只挖一个坑, 大小便多了,冻成一个冰砣 子,最上边是个冻得硬硬的粪尖,上厕所必须带一根棍子,先把 粪尖打断,否则扎屈股……   他们看了很惊讶。但最多只是说几句好听的话劝慰罢了。谁都知道,他们来是为了安 抚, 而不是安慰。每个人心里那只眼睛都睁开并且愈来愈明亮了。   我和R两个人在帐篷里,脱光衣服,相互找病。我忽然发现他的胳膊有点弯,他写信给 家 里一问才知道从小摔断过。他就用这个“理由”办回城了。我把他送走,在荒野里一站, 才着 着实实感到一种被遗弃感。而实际上早在七○年我们就被遗弃了,只不过我们当时是一 群傻 子!   在农场最后的日子,一般人绝对受不了。   我们刚来时晾衣绳上晾满衣服,现在零零落落,寥寥无几;过去打饭时要排很长的队, 最 后只剩下几个,好像破衣服上几个没掉的扣子。在大帐篷里,如果不认真看往往就看不见 人。   从公路通往连队的道儿,来时只是一条细细的小路。八年里被我们沉重的脚步踩成一条 三 米宽的大道,但人们一个个走了,道路又变窄了。“胡志明小道”已经被野草埋了起来。 每当 我感到孤独和寂寞之时,就跑到那棵红枫下坐一坐,但这枫树已经不灵验了,无论我怎 么落 泪,也难以摆脱心里的苦闷……   有背景,有门路,有办法的人都走了。最后我还是经人指点,用四支挂面收买了医院的 化 验员,把化验单改了,这才返回M城。你看,我这八年不过仅仅值四支挂面的价钱。是呵, 此 时已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三十日,眼看就是一九七九年了。六十岁的老妈妈见我回来,高 兴得 居然像小孩那样双脚离地蹦了起来。但谁问过我在那生活了八年的地方,我们留下了什 么?   我们连的知青还算齐齐整整,六十个全都活着。旁边连队的一个姑娘,出窑往外挑砖时 忽 然窑塌了,活活砸死在里边。人弄出来早已经烧成煳干,不敢叫她家里来人看,赶紧埋在 荒地 里了。最惨的是一次森林大火,团长指挥知青去灭火。森林大火,别看白天都是烟,晚 上看像 点天灯一样,全是火,几百度高温,人一进去就烧化了。绝对不能哪儿有火扑那儿, 只能在外 边打出一条防火通道。但这团长是蛮干,结果烧死了四十多知青。森林里着火,火 是追人的, 比老虎还猛烈;男的跑得快,烧死的大部是女孩子。可是……谁对这些无辜的白 白死在里边的 孩子们鞠过一个躬呢?   如果这些女孩子知道知青最终都返回到自己爸爸妈妈的身边,她们岂不更是自觉悲哀? 如 果她们阴间有灵,准会发出凄惨又愤怒的呼号!(转贴者:当年活着返城的,看到今天那帮子 所谓的毛主义者又再高叫,甚至在攻击当年的“知识青年返城”事情,都……!)   在我即将离开农场那些日子里。知青们已然怒不可遏。一个团部里爆发了知青焚烧劳资 科 长家里房子的事。因为到处传说这科长收取知青们的礼物堆成了山。后来,知青返城不再 要医 院证明,也无须理由了!   知青一走,另一个悲剧就出现了。那就是有些知青在当地有了女朋友。他一走了之,把 苦 难结下的果子交给了女友。这很像那支歌曲《小芳》。于是有人自杀。有一个当地的女孩 子在 遗书上写道:“我劝本地青年千万别爱城里的知青!”于是又引起当地人对知青的反 感。苦难 是一种传染病。谁知文革的遗害究竟有多大?(转贴者:万岁爷造孽,将贻害百姓50年以上)   你问我对自己知青这段特殊经历怎么看。说实话,我很矛盾,一直矛盾着,这辈子甭想 解 开了。我想,你问任何一个知青,他也会给你同样的回答。   从悲观的角度看,八年的艰辛苦难还在其次。我们十几岁就被赶到边疆,如今四十多岁 了。心里带着很多阴影,身上带着许多伤病。许多人身体早早垮了,像肾病、胃病、腰背 病、 风湿病,终生终世也不可能甩掉了,这也其次。最主要是我们失去学习的机会,很多知 青有才 华,但知识不够,没有学历,虽然现在还算正当年,却无法和大学生、研究生们相竞 争。是 呵,我们是被糟蹋了。   从乐观的角度看,八年困境锻炼了我们,我们什么都经受过了;最冷的天气、最苦的生 活、最累的工作,都受过了。我们还伯什么?我们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对困难不犯愁,承受 力 强,还能应付各种难题。我刚返城时,电力局招人,去了一百人,大多数是知青。当时电 力局 想在院子里盖几间平房办公,缺木匠,立即有十多人说,我们都是木匠。再一问,全是 知青。 知青个个是好样的。他们都在文革的“老君炉”里炼过,岂不神通广大?然而,最使 我感到自 豪的是,每一个知青都已经明白,他们为国家承担过什么——   实际上,红卫兵运动之后,也就是七○年,国民经济完全搞垮了。国家已经没有力量给 两 千万知青安排工作,放在城市又不安全,怕出乱子,这才想出“在广阔天地里大有做为” 的冠 冕堂皇的口号,把我们放逐四方。于是我们这支曾经为他们冲锋陷阵、赤胆忠心的千军 万马, 统统落入安排好了的陷阱里。尽管我们曾经悲哀之极,尽管我们吃了苦头,但连国家 也挑不动 的担子,叫我们十几岁孩子们瘦弱的肩膀扛住了。是我们撑住这倾斜的柱子,才避 免了国家大 厦的坍塌。你说,难道我们不伟大、不是功臣、不是货真价实的国家栋梁?尽管 这一切一切, 都是事后我们才明白的。   可是,我有时又想,我们这自封的功臣又能被谁所认可。就像前边说的,谁去面向那大 火 烧死的四十个女孩子的地方鞠一个躬呢?   我的话说得差不多,现在轮到你说一说了!   历史已经全部记住,就看人们自己是否把它忘掉。 (转贴者:以一个上海平民的身份,将此段转贴同时也献给那个在台湾的“李敖”)
0%(0)
0%(0)
  老东西,别挡道!  /无内容 - 万尊 11/28/08 (273)
    愿意放弃国外舒适阔日子回国上山下乡务农或当平民农民工吗?  /无内容 - 上海读者 11/29/08 (196)
    你这口气怎么这么像恶霸城管?  /无内容 - 井蛙 11/28/08 (215)
    冯骥才这本书为他自己立了个耻辱柱, 这是他始料不及的  /无内容 - lesson 11/27/08 (274)
      毛文革为他自己立了个耻辱柱, 这是lesson始料不及的  /无内容 - 上海读者 11/27/08 (243)
      齐婕,再问您,愿意放弃国外的舒适阔日子回国上山下乡务农吗?  /无内容 - 上海读者 11/27/08 (235)
      您又是什么出身呢?红色接班人吧?扪心自问吧  /无内容 - 上海读者 11/27/08 (361)
        我的反共爷爷当年留学和海龟的过程 - 齐婕 11/27/08 (315)
          再,上代人的光荣,是上代人的,好汉还不提当年勇呢,不要说上代  /无内容 - 上海读者 11/27/08 (221)
          好文! 把上海读者“刮“ 得不轻! - lesson 11/27/08 (299)
            lesson,您要是看上人家红色公主,就不要搞网络文革了 - 上海读者 11/27/08 (233)
          不错,“蒋腐败”与“毛文革”都是中国百姓的敌人!您红色公主?  /无内容 - 上海读者 11/27/08 (284)
            老农民出身! 最看不起尔等”高贵者“!  /无内容 - lesson 11/27/08 (314)
              记住当年的教训啊,女知识青年可不是lesson您的私有啊  /无内容 - 上海读者 11/27/08 (271)
                想必你现在是艾滋的潜伏期吧?!要不, 如此前言不答后语 - lesson 11/27/08 (302)
                  lesson,我与人家红色公主聊,您怎么抢着回答?怕什么?  /无内容 - 上海读者 11/27/08 (301)
                    给你一点满足感  /无内容 - lesson 11/27/08 (215)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7: 谈谈怎样混进和支付美国的名校(3)
2007: [原创]朱巨龙评传略(zt)
2006: 胡哥的反围剿战,中国的宿命
2006: 政治精英的共和契约就是“最完善的民主
2005: 胡祈:假如汪精卫曲线救国成功了?
2005: 张三一言:左景这边独残【为境外左派人
2004: 恐惧、报复与自杀
2004: 中国应向美国学什么
2003: 论坛网友性格大全
2003: 闲谈中国问题和专家们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