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落基山人: 再論秦始皇,隋煬帝,毛澤東
送交者: 落基山人 2009年12月23日10:45:2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再論秦始皇,隋煬帝,毛澤東



筆者在寫完那篇小文《開國後毛澤東的歷史貢獻2》後,有朋友有不同的意見,其實這很好,萬維論壇是自由的論壇,有不同意見可以相互切磋。


只是,筆者多少覺得朋友的文章有些斷章取義。因為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不等於長城,隋煬帝也不等於大運河,毛澤東也不等於原子彈。筆者在那篇小文中也從沒有這麼說過。就歷史來看,秦朝的滅亡也不是因為修長城的緣故,隋朝也不是亡於大運河的修建,毛澤東的過失也不是因為造原子彈。


所謂的秦長城,不過是將原來已有的幾段長城連在一起而已,其建造規模比原來各國修的長城要小得多。原來在北方,燕國和趙國都修了很長的一段長城,以拱衛自己國家的邊境。就秦軍的戰鬥力而言,秦軍也不必太在意長城的修建,秦將蒙恬率大軍30萬與匈奴對峙,已經很給匈奴人面子了。秦國也從未有過如漢朝一樣的用女人換和平的策略。我們看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其原因也不是因為長城,而是因為他們耽誤了時間,按秦法是要處死的。因此,秦法是秦國滅亡的一大原因。而所謂的孟姜女哭長城,是傳說,是後人發泄對秦始皇的不滿而編造的。


秦國滅亡的原因是其建國後,改革的力度過大,也過於強硬。秦帝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用郡縣制的中央集權統治萬里之大國,用秦國的國內法當作國際法來統治原來的六國,這些力度過大的改革是其滅亡的原因。大秦帝國16年而亡國。


因為,老子說過,治大國如烹小鮮,孔子說過,過猶不及。改革者應該非常的小心謹慎。中國歷代的改革者大多沒有好下場,如漢代王莽的改革,如宋代王安石的改革,如明代張居正的改革。


統一文字和統一度量衡其實也是很大的改革。記得筆者初到美國的時候,因為美國的度量衡是英制,溫度為華氏度,所以一直就在換算,根本不知道華氏95度,華氏100度是什麼概念。還有重量的磅,磅還好,是9兩,與中國的一斤差不多,少一點,還算有點概念。再就是英里,也要換算,1.6個公里。還有英尺,也很麻煩,很長時間不適應。那在秦朝的時候,其他六國的人肯定也不適應。而文字的統一就更麻煩了,你一個讀書人,一下子就變成文盲了,太可怕了,還要重新學習。而且,是變成你秦國的文字,篆書。


更嚴重的是郡縣制。郡縣制表面是中央集權,其實非常的脆弱,首先是你的部下不高興,因為你沒有分封他們,他們的權力與利益小了,心懷不滿。所以我們看到,後來項羽劉邦出來的時候,秦軍好像一下了就變了,戰鬥力不強了,那個威名赫赫的秦軍在15年之後就變了,變的也太快了吧,戰鬥力下降也太快了吧。其原因,就是那些的將士們,心懷不滿,不願意作戰。因為打了勝仗,也不會受封。而秦國原來是給將士們封地的,殺一個甲士,就有封地。


而秦法的問題就更大了。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法制國家,法大於一切,包括王在內,都在法之下。這隻有在秦國能做到,其他六國都不行。因此,秦法以嚴厲著稱。後來商鞅要逃跑,也因為下面嚴格執法而沒有跑成功。所謂商鞅作法自縛,還被後人恥笑,這真是後人不懂秦法的本質,也是中國在秦國之後,再也沒有成為法制國家的一個明證。


秦始皇不懂變通的是,在秦國行得通的法,在六國就不一定行的通。但秦始皇還是來硬的,一定要將秦國的國內法運用到國際上,當成國際法來用,結果當然就是逼迫六國造反。


秦國改革力度過大,過於強硬是其滅亡的真正原因。


我們再來看隋朝。隋朝統一中國後,有了非常多的改革項目,如三省六部制,租庸調製,科舉制。這些的制度,都被後代的各朝代繼承下去了。但隋朝37年便亡國了。


大家也許覺得那個租庸調製沒什麼,其實在當時是非常大的一個改革,是稅法的一個重大的改革。因為隋朝是鮮卑族後裔的軍事貴族建立起來的,這些軍事貴族的權力與利益非常的大,有很多的封地和莊園。而租庸調,其實行的前提是國家分配給老百姓土地,所謂的授田,與共產黨後來的土改差不多。只是隋代,包括後來的唐代所授的田要比共產黨授的田數多的多,也許是那個時候人口還比較少,地還比較多的緣故。漢代也有授田制,所以說,共產黨的土改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中國歷史上的帝王早就這樣幹了。


隋代的授田是一個男丁80畝,女人60畝,一家就有140畝地,若在共產黨土改的時候,他們就是地主了,應該槍斃了。還有20畝的永業田,是不收回來的,因此一家人一夫一妻,加一起有160畝地。那140畝,當男人女人人死了以後,國家要收回的。然後,小孩子成年後,國家再重新分配給土地。這種授田制,肯定要觸犯那些軍事貴族的利益,因為土地是有限的,所謂的打土豪,分田地嘛。因此,當時國家與貴族的利益衝突很嚴重。而租庸調,是稅法的改變,比較靈活。只是,沒有分田,你如何收稅?授田是前提。

科舉制也是非常大的改革。唐隨隋制,也是科舉制。從此,中國才有了1300年的科舉制,被西方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科舉制的目的,也是為了打破隋代的軍事貴族的壟斷地位。那個時候,當官是要看出身的。平民百姓是沒有機會做官的。隋文帝開始設科舉制,目的就是要打破貴族的壟斷,讓出身低下的百姓能有機會進入政權中來。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當然,貴族們都抨擊和討厭這個科舉制。因此朝廷與貴族的爭鬥越發激烈。


隋煬帝時代,隋代的滅亡與大運河有關,但更主要的是征服高麗的戰爭。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是為了征服遠在北方的高麗,為了運兵運糧。隋煬帝還御駕親征高麗,可幾次的征討都大敗而歸。幾次征伐,靡費巨大,又無功而返,朝廷的威望大為降低。又加上以前的改革積累的矛盾,於是,從民間到貴族都怨聲載道,民怨沸騰。大隋朝也就滅亡了。


後來高麗的征服是在唐高宗,即武則天的時代完成的。


我們再來看毛澤東。


毛澤東為什麼要不惜代價搞中國的重工業與軍事工業?因為毛得出的結論是,落後就要挨打。這話是真理。因為毛看得很清楚,中國在近代為什麼屢遭列強的欺負,原因就是落後,主要是中國沒有工業化。


而日本為什麼也可以欺負中國,原因是日本完成了工業化。日本人,一般將抗戰,說成是中日的第二次戰爭。第一次戰爭指的是中日甲午戰爭。而中國人往往忘記了抗戰與甲午戰爭的關係,但日本人沒有忘記。


如果,中國人在甲午戰爭中獲勝,那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後來的抗戰,中國也不會遭受那麼大的損失與屈辱。甲午戰爭的失敗,有偶然因素在,但與日本明治維新成功有關。日本的改革快於中國的改革,因為日本有700年類似分封制的形態,這種形態非常易於形成君主立憲制,形成議會制,而日本還恰好有一個無權但又有精神號召力的天皇。日本實在是太幸運了。


中國的工業化本來與日本人幾乎是同時起步,從1860年代開始,但到了20世紀2030年代的時候,日本用了50多年的時間,已經完成了工業化,把中國遠遠甩在了後面。中國人在2030年代的時候,幾乎還是什麼都不能生產,尤其是軍事工業。日本人就是看到了中國的虛弱,才敢發動戰爭的。


大躍進後餓死人,有偶然因素在,是中央與地方都沒有想到和預料到的,否則無法理解農民沒有起義。因為大躍進,老毛在上面吆喝,底下就奉承,虛報農業產量,連那個中國第一海歸的錢學森都在為毛唱讚歌。結果是,誰產量高,中央就收得高。可實際上,沒有那麼高的產量,那些地方的幹部就開始搜刮農民,與現在的地方官虛報GDP是一樣的。搜刮的結果是,農民家裡原來一般都有一定的存糧,可都被地方官給搜刮去了,所以,一旦有一點的災害,農民就完了。像四川,本是天府之國,可四川餓死人最多,難以理解。而中央將糧食收上去之後,就出口到東歐,為了買工業的東西。中央的糧無法回饋給百姓,因此就餓死了人。


老毛的錯誤在,太性急,太好大喜功。趕英超美也是這個思想。但老毛力圖將中國在最短的時間內工業化,這沒有錯。否則,中國如何在美國和蘇聯的夾縫中生存呢?


至於,到底餓死了多少人,筆者還存疑,三千萬?那時候是6億人,平均20個人中要餓死一個,這是真的嗎?


農業是為了工業的發展,在共產黨中國早期的土地法大綱中就明確指出來了。


至於說,一個民族為了發展,要有人犧牲,這是連美國人都懂的道理。美國人在二戰開打後很長時間處於中立,就是因為美國看到歐洲的戰爭與美國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德國有能力打到美國本土嗎?沒有。德國連英國都占領不了,何況遠在大西洋那邊的美國。但美國最後還是參戰了,為什麼?日本是一個因素,但還有別的因素,包括羅斯福的判斷。美國在二戰中死亡士兵達40萬人,代價也很大。但美國的獲利更大。戰後的美國成為世界霸權,其代價就是這40萬美國軍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從來都是如此。


美軍在日常訓練中,其死亡率要遠高於真正的戰爭,因為美軍的訓練幾乎就是實戰。美軍的訓練死亡率大概是千分之四,遠高於中國軍隊的訓練死亡率。


美國在二戰後成為了世界警察,美國在韓戰中死亡了3萬到5萬人,這個數字一直有爭議。美國在越南戰場死亡5萬人。其實,韓戰與越戰都與美國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那美國人為什麼還要犧牲?美國人的命賤嗎?當然不是,是因為美國吸取了二戰的教訓。二戰前,如果當時的英國和法國能積極干預的話,可能就不會爆發二戰,全世界的人也不會深受其害。因此,美國在二戰後的教訓就是要積極干預,即遏制政策,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中。美國軍人的死亡,是為了將來的人少死。那麼這些的人就是為了美國,也是為了世界而死,他們死得其所。這就是犧牲精神。美國現在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也是這一遏制政策的體現。

美國將防線放到了人家的家旁邊,甚至是家裡面。試想,如果中國的戰機,在美國加州的旁邊飛行巡邏,那美國人會怎樣想和怎樣感受呢?美國當然是霸權。美國會為了這個霸權犧牲一些美國人的。


沒有了犧牲精神,一個民族就完了。中國古人講,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因為有老毛的底子在,鄧小平才敢於削減軍事經費,裁軍,來保證中國經濟的發展。可到了93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美國人的表現使得中國軍人震驚,到了96年的台海危機,美國人派了一艘航空母艦就把中國搞定了。中國人那個時候才又驚醒了,不能再採用老鄧的策略了,必須加強軍事實力,否則什麼改革開放,什麼都會沒有了。還好,江澤民的一個貢獻就在於,聽了軍人的話,開始了中國又一次軍事上的趕超。否則,到了今天,中國的海軍拿什麼去護航?中國的大國戰略,拿什麼去實現?中國當然要造航空母艦。


只是,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與軍事趕超要有一個比較好的平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我們為何必須反毛(二)
2008: 關於毛澤東的嚴重錯誤之“大煉鋼鐵” 
2007: 中國病了,病得胡言亂語——07年中國語
2007: 於丹老師,孔莊之道,可以休矣!
2006: (ZT)崛起的中國的故事
2006: 家有醜事,救命!印尼98年屠殺華人 華
2005: 華夏中國毀滅地球?
2005: 人妖顛倒是非混淆的《人妖之間》
2004: 無人機一去不復還?
2004: 獨裁的阿米蒂奇的離任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