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中国1949年后粮食价格的演变
送交者: `嘻嘻 2011年10月18日23:03:54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中国1949年后粮食价格的演变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docin.com豆丁网

2009年9月25日 ... 根据国家《关于提高粮食统购统销价格的通知》, 黑龙江省于1966 年8 月将高粱、玉米、
谷子、小麦、水稻、大豆等6 种主要原粮的全省平均收购价格提高
...
www.docin.com/p-33538744.html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解放后粮食价格的演变

时间:2011-02-21 08:13来源:佚名 作者:佚名 点击: 31 次

  1953年11月19日,政务院规定,当年秋粮计划收购价格基本上按照现行收购牌价。统购价格在一个粮食生产年度内必须固定,取消收购季节差价。

      1954年6月1日,上海开始实行粮食统购价格。起点价格是当时的收购牌价,每50公斤:粳谷为9.10元,小麦统购价9.80元。由于上海的小麦价格水平较高,至6月22日降为9.60元。1955年6月3日,小麦统购价又降为9.40元。9月18日,粳谷统购价格也降为9元。

      1960年,国家为了鼓励农民增产粮食,实行超购加价奖励10%,当年共发放奖励款465.7万元。1961年,国家提高粮食统购价格,上海每50公斤粳谷:10.20元,小麦为11.30元。同时取消上年的超购加价奖励。1965年,国家再次实行超购加价奖励,加价幅度12%,当年上海郊区共发放奖励款881.4万元。

  1966年,国家提高粮食统购价格,上海每50公斤粳谷:11.4元,小麦为13.10元。同时取消超购奖励。

  1971年,国务院规定实行粮食超购加价,加价幅度为30%。

      1979年,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地、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海每50公斤粳谷统购价为:13.6元,小麦统购价格提为15.80元,同时将超购加价幅度扩大为50%。

  1984年,国务院决定,上海郊区从秋粮开始实行“倒三七”比例价,粳谷实际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18.36元。

  1985年,粮食改为合同定购。合同定购价仍采用比例价,但将粳谷的比例价调整为“倒二八”,实际收购价为每50公斤19.00元;小麦按“倒四六”收购,实际价格为每50公斤20.50元。

  1987年,粳谷实际收购价格提高为每50公斤20.75元。

  1988年,小麦实际收购价格提高为每50公斤23.10元。

  1989年,粳谷实际收购价格又提高为每50公斤26.80元。

  同时又将小麦实际收购价格提高为每50公斤24.6元。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来源:中国读史网,原文地址:
http://www.cndsw.cn/a/ysms/yeshi/201102/1667.html

————————————————————————

 

中国1979年将粮食收购价提高21%——每公斤粮油收购价在此

1979年国家将粮食收购价提高21%,同时提高了油脂收购价格。

提高后的收购价为:

每公斤

小麦0.334元,

玉米0.234元,

大豆0.46元,

红高粱0.218元,

谷子0.232元,

稻谷0.27元,

卫生油1.68元.

————————————————————

 

链接在此:

 

http://njdfz.nje.cn/UpLoadFile/html/%E5%B8%82%E5%BF%971-4%E5%86%8C/html/DNoame150.html

 

  • 第二篇(粮油征购)第五章(收购价格)-苏州地方志

    昆山国营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1950年下半年小麦平均收购价为9.25元
    ,籼 ... 1966年9月,粮食统购价格第二次全面调高,麦类每50公斤调高为11.33元( ...
    www.dfzb.suzhou.gov.cn/zsbl/1396227.htm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 第一辑物价演变农副产品价格 - 淄博市情资料库

    提高后的收购价为: 每公斤小麦0.334元, 玉米0.234元,大豆0.46元,红高粱 0.218元, ...
    1960年销价每支1.60元, 1966年0.42元,1970年0.18元;链霉素 100万单位针剂, ...
    www.zbsq.gov.cn/bin/mse.exe?seachword=&K=c37...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 上一记录 - 细览页面

    小麦,1965—1985年收购价格(统购价)共调整3次。1965年每50公斤11.60元,1966
    调高到13.50元,1979年调高到16.70元,1985年调高到21.3元,1985年比1965
    ...
    61.191.16.234:8080/was40/detail?record=2&channelid=1619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陈仓区经济物价管理_陕西陈仓区概况介绍大全_宝鸡市概况_陕西市区 ...

    2 days ago ... 收购价格(亦称采购价格)。1950年3月,县贸易公司按折实单位每百斤小麦 ... 销价和
    农村返销粮价,均按收购价销售。1966年,对小麦、玉米、谷子、
    ...
    www.sanqinyou.com/shaanxi/info/11101621342827447.html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您的位置:首页 > 陈仓区概况介绍大全 > 陈仓区经济物价管理

    陈仓区经济物价管理

    2011-10-16 21:34:28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12次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0)

     民国初,本县物价由商界同业公会议商。民国三十五年(1946)2月,县设物价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物价由县工商科兼管。1952年,由市场管理委员会管。19年9月15日,县设物价管理委员会。1967年12月15日,物价交县革委会生产组管。19年物价划归县计委兼管。1978年11月29日,复设物价管理委员会。1984年6月23 日撤销物价管理委员会,设立县物价局。

    第一节 物价制定与调整

        民国时期,市场物价由工商业资本家与经营者自定,商品无统一价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52年,本县有国家牌价、私营工商业者协商价、集市贸易价三种

    1953~1957年,有统一计划价、工商业协商价、议购议销价、集市贸易价4种;

    1958~1965年,统一实行计划经济价格;

    “文革”中,一切价格均由国家和各物价管理部门掌握;

    1977~1987年,全县有统一计划价、浮动计划价、工商业协商价、议购议销价、集市贸易价5种价格

        一、农产品价格

        1.收购价格(亦称采购价格)。

    1950年3月,县贸易公司按折实单位每百斤小麦收购价10.39元,玉米7.20元。

    1953年11月按质分等确定,每百斤(下同)二等小麦收购价10.3元,二等玉米6.95元,中等露仁高粱6.4元,大豆8.7元,中等油菜籽14.8元,二等芝麻籽14.8元。

    1960年,对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收购价分别调为11.9元、8元、11.8元、23.2元。

    1965年10月,对小麦、大米、稻谷糯米、玉米、高粱、红小豆、巴山豆、豇豆、荞麦、豌豆等收购价以中等价为准,将上、下等各上调高5%。

    1979年5月,对粮食收购均调高20%,超购部分在执行收购价基础上再加价50%。

    1983年,对油菜籽收购实行在交售任务以内,40%按原定价,600%按超购价收购,交售任务以外的一律按原定价收购。

    1984年,秋粮收购实行30%按原定价收购、70%按超购价收购的政策。1985年,全县粮食收购实行合同定购后,收购价格未变。1986和1987年,除小麦、玉米执行统一计划价格外,其余粮食均执行集市贸易价。

        2.调拨和销售价格。调拨价格分上调(亦称接收价)、下拨(亦称供应价)和互调3种价格,其计价是按收购价加固定综合费用。销售价格,本县从1949年10月以后,即对粮食购销差价掌握在5%左右,

      1955年扩大到8%,每百斤小麦销售价9.15~10.82元,玉米7.15元。1964年,每百斤小麦销售价调整为11.90元、玉米(中等)7.56元、谷子7.80元、高粱(中等)6.98元。

      1965年,对城镇粮食销价和农村返销粮价,均按收购价销售。

      1966年,对小麦、玉米、谷子、高粱销售价按中等,每百斤分别调高为13.8元、9.6元、9.4元和8.8元。

        1979年,国家对粮油收购价提高后销售价未动,出现大倒挂。倒挂金额统一由国家补贴,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负担。是年,除国家补贴外,县财政负担倒额45.32万元。次年,负担52.9万元。

        1985年4月1日,对酒精、溶剂、粮药、味精、淀粉等工业用料销价,实行议购议销价。

        鲜蛋、菜油、猪肉、羊肉销售价由县物价委员会制定。

      1963年,以上4种食品虢镇市场每斤售价分别为0.95元、2.2元、1.5元、0.95元,赤沙市场每斤分别为0.84元、2.1元、1元、0.85元,县功市场每斤菜油2.15元、猪肉1.1元、羊肉0.85元。

      1964年,羊肉销价调低12%,虢镇、第六寨、坪头、大王、县功、南皋村、新街市场菜油每斤售价由0.75元调为0.81元,小磨香油提高到0.98元,花生油提高为0.85元,黄豆油和卫生油分别提高0.825元和0.72元。

        1979年,再次提高猪肉、羊肉、牛肉、鲜蛋、家禽、鲜鱼标准级县城销售价格。猪肉二级(取板油、带骨)每市斤1.05元,牛肉混等净肉0.81元,羊肉混等净肉0.91元。

     1958年5月20日,猪肉销价放开,随收购价变化而升降。

        二、消费资料工业品价格

       1.本县工业品出厂价,由省、市、县三级按商品等级分别确定。65度秦川大酒、大西凤酒、西虢白酒出厂价由省确定。秦川大酒每吨1730.32元,1962年调整为1935.38元。每瓶1982年6月15日定价1.851元,1985年县物价局调整为精装每瓶2.37元,盒装每盒4.15元,组装每组6.1元。大西凤酒初期每吨1148.16元,1962年调为2464.36元。皇后御酒1985年每盒为4.37元;白厂丝、单丝被面、春花绸、羽纱由省外贸公司、纺织品工业公司定价。1982年,白厂丝每公斤45.24元,单丝被面每条13.2元,春花绸每米2.12元,羽纱每米2.92元;425号水泥由宝鸡市物价局定价,每吨92.65元,1986年调为102.65元;机砖由省建材厅定价,每万块400元,1983年调为310元,1985年实行300~400元之间浮动价;小四轮拖拉机由省机械工业厅定价每台4650元,1984年调整为4100元,并允许在15%上下浮动,绵丝加底男袜(24~26厘米)由县物价局定价,每双0. 86元,70p弹力女袜每双2.13元,70p弹力男花袜每双2.033元,1013— 70p弹力男花袜每双2.16元。

        2.消费工业品销售价均由物价部门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1953年4月,对纸张售价调低10%,碱面调低6%。5月,火柴每箱由27.3元调为23.3元。1955年9月,对进口毛纺织品调高5%。1965年4月,天津28型飞鸽自行车由177元调为148.1元,永久11型黑色自行车由167元调为152.5元,南京642型胶木壳电子管收音机由106元调为81.3元。1978年8月,对丹东产红旗牌,广州产广州牌、西安产延安牌、上海产海狮牌17钻全钢三防男手表每只由110元调为90元。1979年2月,对进口手表统一调低22%,对维棉布及制品分别调低25%和10%。1980年8月,榆林产6502纯毛提花毯由49.4元调为65元,香港产半钢不防水液晶显示石英五功能电子手表由80元调为65元、六功能由88元调为65元,日本产十功能全钢防水液晶显示石英电子手表由186元调为150元。1981年10月,对进口涤纶织物调低15.3%。11月,对涤纶布、中长纤维织物调低14.69%。1983年1月,对涤纶混纺布调低28.07 %、纯棉布调高21.2%,再次调低国产手表售价。
        三、生产资料价格
        1.钢材、石油、煤、水泥、电等工业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均由国家统一管理。
        电:1952年自行发电,每度0.8元。1958年大电网供电后每度0.25元(其中动力用电0.13元),1966年调整为民用电每度0.2元、工业动力用电每度0.085元、农用动力0. 06元。1978年对高扬程农用抽水用电调为0.04元、0.03元、0.02元三级。
        钢材:1963年每吨560~620元,1978年调为635~740元。
        水泥:1963年每吨48~65元,1978年调为72~92元。
        煤:1963年每吨18~24元,1978年调为24~36元。
        石油:1973年每吨700元(66号),煤油每吨610元,柴油每吨430元(零号),润滑油每吨1280元(15号)。1984年下半年,对计划内用油执行国家价,计划外用油实行议购议销价。
        2.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价格。
        农药.1605农药每吨,1964年由2万元调为1.6万元,进口1605由3万元调为2万元,进口1059由3.55万元调为2.5万元,敌百虫、六六六农药调低18.77%。
        化肥:地方产碳酸氢铵、磷肥每吨,1977年由150元调为140元。1984年2月取消计划外高价进口尿素,按货源渠道、数量、价格水平加权平均,全省统一价格为:编织袋尿素每吨540元,硝酸铵每吨由310元调为360元。
        三、饮食价格
        饮食业价格,民国以前由经营者自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物价部门核定毛利率。1965年,核定最低为1.4%,最高不得超过15.5%。1966年8月,调整为最高不得超过33%; 1980年10月10日调整为28~30%。
        四、服务价格
        民国时,旅社、浴池、理发无统一价。建国后,洗澡,男大池每次每人0.2元、盆池0.45元。1966年,男大池调为0.15元、盆池0.35元。1982年10月,男大池调为0.25元、单盆0.45元、男淋浴0.25元、女淋浴0.3元。住宿,1973年,3~4人房间每床每天0. 95元,8人房间每床每天0.85元;1985年5月24日,客房套间单人间为15元,单人间为10元、2人间9元、3人间8.4元、9人间8元。理发,1982年,冷烫带做每次44元,冷全烫40元,冷烫刘海1.2元,加一个夹0.2元,半烫带做2.2元,电化烫带做2.5元,电化烫2.1元,电化半烫1.2元,电全烫带做2元,全烫带做1.8元,烫辫梢1.2元,单做代洗0.6元,做前花0.15元,补烫每夹0.1元。1985年7月,成人理发(含刮脸、剃须、剪发)每人每次0.3元,推、剃光0.25元。
        五、农产品比价(均以1953年小麦国家收购牌价为基数)
        1953年,小麦与玉米、高粱、大豆、比价分别为1∶0.7、1∶0.6、1∶0.8。
        1956年,小麦与玉米、高粱、谷子、大豆、油菜籽、棉花比价分别为1∶0.7、1∶0.6、 1∶0.6、1∶0.8、1∶1.4、1∶6.8。
        1961年,小麦与玉米、谷子、高粱、大豆、油菜籽、棉花、生猪比价分别为1:1.2、1:0.8、 1∶0.7、 1∶1.2、1∶2.2、1∶6.8、 1∶4.7。
        1966年,小麦与玉米、谷子、高粱、大豆、油菜籽、棉花、生猪比价分别为1∶3、1:0.9、 1∶0.9、 1∶1.4、 1∶2.2、 1∶8.5、 1∶4.7。
        1979年,小麦与玉米、谷子、高粱、大豆、油菜籽、棉花、生猪比价分别为1:1.1、1:1.1、 1∶1、 1∶2.2、 1∶3.5、 1∶13.3、 1∶6.1。

     

    第二节 物价监督与检查
        1962年,县物价委员会对粮食、棉花、针棉织品、絮棉、食盐、鞋、酱醋、肉食、油、副食等18种与职工生活直接有关的商品价格进行摸底调查和监督检查,查处部分地区违犯规定擅自提价的错误做法,纠正了县百货公司错计差价、迟调、错调、漏调的120种商品价格。
        1965年12月,在全县审价时查出县供销社错价商品13986种,错价率达25%。查处县商业系统迟调、漏调商品786种。查处64个卫生单位中药收费高出规定20%以上,饮食业短斤少两,克扣顾客粮食3000余斤,非法收入5600元。
        1978年,全县聘请义务物价检查员118名,查处差错价格及不合理收费项目104价(次)。
        1985年,天王、阳平、马营、县功、拓石等10乡镇设群众义务物价检查小组,虢镇火车站、李家崖设职工义务物价检查站。次年,全县出动622人(次)组成181个团(组),对全县物价进行检查,共查处违纪金额14.27万元。其中没收非法收入4.76万元,罚款4251元,退还用户7.15万元。
        1987年,在企业对物价自查自纠的同时,全县抽调814人(次)组成193个团(组),以查大户、查批发垄断性行业、查生活日用品、查大宗饮食、查紧俏耐用消费品、查化肥农药、查钢材价格执行情况为主,共查价格25.7价(次),查出违纪金额28.28万元,处理违纪案件124起。其中没收非法所得17.92万元,罚款5.4万元,退还用户4954元。
        1988年1~10月,全县物价平均涨浮达25%以上,特别是6月20日~7月20日期间刮起的“抢购风”时,物价成为职工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县人民政府除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物价管理外,物价管理部门集中力量,分四次对流通领域里就地转手层层加价、将计划内产品转计划外销售、搞价外收费等进行重点检查。同时还对36个乡镇、35个县级部门的56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清理整顿。此次检查,共处理违纪案件25起,收缴违纪金额28.53万元,退还用户3.97万元。10月份后,全县物价渐平稳。
        1989年,全县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400起,查处违法金额178万元。其中没收非法所得175.75万元,罚款2.17万元,退还用户1173元,罚没款收缴入库176.23万元,入库率99.29%。是年,县物价部门对部分农产品成本、收益作调查:玉米每亩成本(当年)84.74元,较往年63.07元上升34.36%;纯收入51.62元,较往年60.55元减少14.75%。小麦每亩成本77.25元,较往年64.63元上升19.53%;纯收入80.68元,较往年24.58元增长228.23%。油菜籽每亩成本86.95元,较往年85.59元上升1.59%;纯收入63.71元,较往年亏损56.23元。育肥猪每头平均成本331.26万,较往年354.1元下降6.45%;纯收入73.85元,较往年96.51元下降23.48%。总趋势是:成本在升,收入在减。

    ————————————————————————————————

     

    http://www.zbsq.gov.cn/bin/mse.exe?seachword=&K=c37&A=1&rec=206&run=13

    当前单库是 高青县情资料库 高青县志(1840~1985) 点此打开全库目录


    第十一卷 工商 物价 计量
     第三类 物价

    第一辑 物价演变 农副产品价格

        1933年, 青城县籽棉每担15元,小麦每斗(约30斤)15元,大豆每斗1.3元,谷子
    每斗1元(以上均为银元) 。

    从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农产品价格稳定,粮食平均
    每公斤0.28元.

    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农副产品供求矛盾突出,国家牌价
    场价
    差距甚大
    , 市场物价猛涨,如小麦市场价每公斤10元,玉米每公斤7元,胡萝
    卡每公斤1元。

    1961年, 国家将粮食收购价上调168%。

    1962年,随着农业生产的恢
    复, 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回落。

    1966年,粮食收购价再次上调。

    石萨一70年代,小麦
    市价每公斤0.70元左右, 籽棉市价每公斤1元左右。

    1978年后,为调动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 国家有计划地提高了粮食、棉花、食油、猪、羊、牛、蛋、水产品等18
    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

    1979年国家将粮食收购价提高21%,同时提高了油脂收购价
    格。

    提高后的收购价为: 每公斤小麦0.334元, 玉米0.234元,大豆0.46元,红高粱
    0.218元, 谷子0.232元,稻谷0.27元,卫生油1.68元.

    1985年,粮油收购执行合同订
    价,小麦、玉米、谷子订购数的30%按牌价,70%的加价物价50%,折算后的收购价为:
    每公斤小麦0.452元, 玉米0.312元,谷子0.312元;卫生油订购数的60%按牌价,40%
    的加价50%。

    粮油销售价格不变,亏损由国家补贴。
        1979年11月,提高了猪、羊及禽、蛋、水产品、蔬菜、牛奶等8种副食品的零
    售价格。猪肉销售由每公斤1.44元提高到1.92元,鸡蛋由每公斤1.52元提高到216
    元。
        棉花,1978年前,每担皮棉国家收购价为1035元,是年调为115元.1979年,国家
    规定每担由115元调为132.5元。高青县属北方棉区,再加价5%,实际调为1382元。
    并对超出定购基数部分加价30%。  1980年,  本县皮棉收购价每担由1382元调为
    153.1元,超购加价政策不变。1983年,棉花收购实行"倒三七"比例加价(收购量的
    30%按牌价, 70%的加价30%)。1984年,调为"倒二八"比例加价。是年,本县皮棉收
    购价每担折算为180.79元。
        工业产品价格  本县工业品的购销按渠道经营,价格执行国家规定。66-70年
    代, 生产资料及日用工业品的价格在稳定中略有上升。1966年,为促进农业生产,
    标准化肥价格下调10%,尿素下调16.7%,化学农药下调5%-30%.70年代,水泥及钢材
    价格上涨。从1981年开始, 对一些工业品价格作了调整。是年11月提高了烟、酒
    销售价格, 降低了涤棉布价格。1982年,石油、棉布等提价,国产手表、化纤布、
    录音机、黑白电视机等降价。1983年,对小商品价格逐步放开、实行市场调节,规
    定企业定价的商品范围只限于小百货、小文具、小针织、小食品、小杂货、民间
    小五金等379种。1984年, 对24种主要百货、五金交电商品实行浮动价格,以国家
    规定价格为准, 在10%以下的幅度内由企业自行掌握。1985年,提高煤炭、火柴、
    纺织品、铁制用品的价格,放开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电风扇等商品的价格。
        医药价格  建国前,中、西药价格由私营药店自定,西药价格远高于中药。40
    年代,在本地买一支2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相当于30公斤大豆价格。建国后,国家对
    西药价格统一管理,西药价格有所下降。50年代,40万单位的青霉素每支2.40元。
    从60年代开始, 西药价格除少数未作调整外,大部分品种价格下降,如青霉素针剂
    40万单位的价格, 1960年销价每支1.60元, 1966年0.42元,1970年0.18元;链霉素
    100万单位针剂,每瓶由1960年的2.30元降至1970年的0.24元。西药片剂到1970年
    降价30%-50%。1976-1985年, 西药售纤变化不大。中药购销价格60年代后逐步上
    升。70年代价格上升幅度较小,80年代变动较大。1983年,国家对中药实行工商企
    业协商定价, 购销双方,包括工商之间,工贸之间,批发企业之间,国营同集体、个
    体经营者之间执行协商价格。以1960年为基数,到1985年,中药零售价增长最低的
    为56%。如地骨皮, 1960年每公斤1.60元,1985年为6.00元,增长了275%;全蝇1960
    年每公斤16.64元,1985年为146元,增长了777%。
        劳务行业收费  建国前,理发、维修、搬运、文艺演出等服务行业的价格,一
    般由同行公议而定。建国后,收费标准由工商、物价等管理部门核定。5萨一70年
    代, 服务性行业的收费总的情况是价格偏低。如理发,每人次0.15-025元,戏票每
    张0.20元,电影票每张0.05一0.10元。从建国至1980年变化甚小。80年代初,采取
    劳需双方自愿商定办法,劳务收费有所提高。到1985年,非商品收费经核定提高较
    大,如理发每人次0.50元,电影票每张0.30元。同时提高了运输、装卸、门诊挂号、
    手术治疗等收费标准。

    ————————————————————————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老农夫: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  
    2010: 毛泽东,刘少奇手拿宪法维权
    2009: 热爱民主自由的新一代中国公民就是能保
    2009: 房峰辉政变之后的中共政权
    2008: 秦河: 评《水浒》,批杨佳
    2008: 张轶东:结束中Gong的一党专Zheng是中
    2007: 反对哭哭啼啼的纪念南京屠杀70周年
    2006: 美国人为什么爱国?
    2006: 邱晓华究竟得罪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