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阿里的中國基因
送交者: 枯藤老樹 2014年09月19日02:50:1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和其他多數在中國獲得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不同,阿里巴巴從來不是一個簡單複製美國模式的獲益者。中國現實社會中的小企業信息不暢、信用系統缺失、資金成本高、物流落後等一道道壁壘,反而成就了阿里巴巴獨特的商業空間。它把互聯網的平台精神發揮到極致,串聯起了不同層級消費者和創業者的需求。作為一個最有勇氣面對現實問題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的中國式基因最為突出。


B2B打通的信息流


今天讓那些認識馬雲的人再去回憶他創業時的故事,難免有事後諸葛亮嫌疑。馬雲創業時的激情,他描述網絡社會到來時的激動和投入,會讓人感覺他的雙眼好似越過眼前談話的人,直接投射到一個未來社會的圖景里。他不懼和任何人打賭,網絡將會深刻影響我們的現實生活。


雖然冒着這樣的嫌疑,克里斯·安德森的回憶還是不乏價值。他作為互聯網創新理論“長尾效應”、“免費模式”等的闡述者,長期擔任美國《連線》雜誌的總編輯,既是互聯網的業內人,又是中國商業社會的一個局外人。馬雲以及阿里巴巴的成功,讓克里斯·安德森感到既吃驚又着迷。


克里斯·安德森與馬雲相識較早。1999年,安德森擔任《經濟學人》雜誌亞洲商務主編,駐任香港。馬雲是他在那兒認識的第一批活力四射的人中的一位。“我見到馬雲時有三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首先,他是我見過的最瘦小的成年男人。馬雲個子不矮,但非常瘦弱。我懷疑他根本不到80斤,而且大部分重量還在頭部。他的頭大小正常,不過跟他瘦弱的體形比起來,顯得相當大。其次,他的英語無可挑剔,他所有的重量都集中在大腦里。他智慧過人,非常健談,對互聯網的潛能異常熱情,這些特質在當時的中國大陸人身上並不多見。”不過,如果與同一時期創業的互聯網大佬張朝陽、王志東、丁磊比較,馬雲對互聯網技術不懂,也沒有光鮮的教育背景,連“土豪”也算不上。他在某種程度上與他後來服務的中小企業主類似,有的是接觸外部世界的熱切渴望,超強的學習能力和非常“接地氣”的做事方式。


雖然只籌到50萬元人民幣的創業經費,馬雲那時就認為未來公司應該放眼世界,它的名字應該是高度國際化的。馬雲在美國一個飯館吃飯的時候,也不忘問問身邊的服務員,是否聽說過阿里巴巴的故事。最終他發現阿里巴巴的故事被全世界人熟知,而且發音也是一樣的,這符合他對一家國際化公司的設想。在1999年與安德森見面時,馬雲希望知道安德森對他的新公司“阿里巴巴”的看法,馬雲說:“你知道,它代表着‘芝麻開門’。”


安德森那時對於中國大陸這個新興的“世界工廠”有所了解。他在廣東省蓬勃發展的工業區待過很長一段時間,參觀那裡的工廠,了解業務的發展。這時西方國家紛紛把製造業轉移到人力成本低廉的中國內地,“物美價廉”成了中國產品的代名詞。當時典型的合作模式是:西方公司代表通常是先飛往香港,雇用中介機構在中國內地尋求合適的製造企業合作。在約定見面時間並獲得相應文件後,公司代表會乘坐火車到達深圳,租車前往工廠參觀。每次參觀的過程都大同小異:帶着翻譯和工廠的人一起喝茶,互相熟悉,瀏覽工廠簡介,去為參觀特意打掃乾淨的工廠車間實地考察。接下來幾天簽訂合同、準備信用證、交換銀行賬戶細節信息。不過,這都還是最容易處理的部分,在這之後要面對漫長的指導工作進程,包括無數份圖紙與說明傳真、通常會出現大量誤解和翻譯錯誤。然後還要多次往返公司本部與中國工廠之間,檢查樣品,修正錯誤。折騰了幾個月後,如果運氣足夠好,才終於能進入實際生產環節。


中國做外貿生意的小企業非常活躍,可是他們對外推銷自己的渠道非常有限,因此香港的中介經紀人生意紅火。而每年春秋兩季舉辦的廣交會,也只有規模較大的國有外貿公司才能進入。對於大量中國中小企業來說,成為世界的工業產品供應商所要跨越的門檻非常大。小企業往往是從大企業那裡拿到一點訂單,產品利潤被壓得非常低。於是一些勇於“觸網”的企業,在第一次使用阿里巴巴時,不太敢相信西方公司的報價。對方的報價“至少是我們之前賣價的一兩倍,有時能達到五六倍”。


馬雲讓買賣雙方到阿里巴巴來交易,實際上是在網絡世界裡充當了中間人。只不過這個中間人既不靠屏蔽信息抬高產品價格,也不急着收佣金。傳統經濟形態里,大企業比中小企業有着多方面的優勢,而由於中國中小企業有着很強的模仿生產能力,對他們來說,技術往往不是障礙,難的是獲得通暢的信息。阿里巴巴藉助互聯網抹平的,正是不同等級的企業在信息上的鴻溝。馬雲接觸互聯網,並不是因為他懂技術,而這在後來的發展道路中,反而成了馬雲的優勢。他從來不受技術局限,只是把互聯網當作工具,目的是為了拓展現實世界中的商業空間,傳統商業世界的空間有多大,馬雲用互聯網都有可能觸及。而如果只是盯着技術本身,一家完全局限在互聯網範圍內的企業,發展的空間反而侷促。中國的中小企業大量存在,對他們來說,在市場上尋找生意機會是一項成本巨大的活動。因此他們需要的服務空間也是巨大的,馬雲建立的互聯網服務讓中國的中小企業變為了“小微跨國企業”。馬雲一直強調未來的商業世界是一個小型的世界,曾經像恐龍一樣龐大的企業將會被解體。


阿里巴巴的創業地點在杭州,浙江活躍的民營經濟也給了阿里巴巴極好的推銷土壤。有意思的細節是,當阿里巴巴的推銷人員去拜訪客戶時,那些已經獲益的小企業主會和銷售人員偷偷談話。因為他們並不想被同行知道,自己那些突然增加的神秘訂單,是怎麼得到的。《亞洲商業》雜誌用形象的語言比喻阿里巴巴對商業的影響:一聲芝麻開門,沉重的石洞門緩緩開啟,裡面的珍寶熠熠生輝。這雖是天方夜譚里的故事,但一位中國企業家正將之變成現實。


今天人們很容易理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這十幾年裡,互聯網應用方面存在的巨大商機。可是在馬雲創立阿里巴巴時,他所做的B2B在當時是一個很不被看好的領域。不被看好的原因很簡單——美國互聯網公司的這條路沒有走通。而在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模仿高峰期,這幾乎就是決定性的理由。1998和1999年,美國的互聯網行業正處在發展高潮,當時關於電子商務的發展還很模糊,也沒有定義出B2B(企業對企業)、B2C(企業對個人)、C2C(個人對個人)這三個方向。當時亞馬遜已經有了相當的營收,後來成為B2C的領軍企業;eBay成為C2C裡邊的代表性公司。而美國出現的B2B公司類型,並沒有摸索出一條穩步成長的道路。


1999年時已經不理性的互聯網行業,只要符合風投設想的類型,非常容易拿到熱錢。在曾經深入採訪阿里巴巴的財經作家鄭作時看來,馬雲在這裡起步並不是因為他天生聰明,而是他不具備像別人那樣的技術條件,使投資人可以信任,把錢拿來讓他燒。而這種劣勢卻最終成就了馬雲。因為馬雲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互聯網是用來賺錢的,通過賺錢才能實現理想,而不是像很多公司那樣,用大把燒錢來吸引眼球。


“馬雲和我們都是做小公司出身的。”阿里巴巴的一位高層如此解釋,為什麼在2000年中國互聯網公司都還是一片鶯歌燕舞的時候,阿里巴巴就開始考慮艱難困苦的賺錢過程,因為“花着投資人的錢,我們自己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做小公司出身”讓馬雲知道心疼錢,這也使得理想一向遠大的馬雲,非常注重每一步發現的可操作性,會去衡量投入回報比。鄭作時也注意到,資本沒有過早來臨,也使阿里巴巴與很多曇花一現的公司不一樣。互聯網高潮時不少人衝着一筆錢去臨時組個團隊,而馬雲和他的創業團隊已經結成了一個幾乎是生死相依的同盟。對投資者來說,他們就是一個整體。在這個前提下,投資者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利用這個整體,另一種是放棄這個機會。所以當資本來臨時,馬雲並沒有慌亂擁抱,而是非常謹慎地進行挑選,看投資方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野心和理想。


馬雲的運氣也確實是好,2000年3月10日,孫正義第一筆資金2000萬美元到位。幾乎就在孫正義的資金到位兩周后,納斯達克指數就從最高點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漫漫熊途。兩年之中幾乎所有中國互聯網公司都無法得到任何投資,而阿里巴巴卻始終糧草充足。阿里巴巴當時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一個叫作環球資源,一個叫作美商網,兩者的基地分布在香港和舊金山。《福布斯》記者朱斯廷·都伯力克在考察後發現,與中國當時極具競爭力的製造業類似,阿里巴巴的優勢首先體現在成本上,辦公場地只是硅谷租金的一個零頭,人力資本也非常便宜。再加上孫正義的2000萬美元,使得阿里巴巴熬過了世紀之交的互聯網寒冬。


阿里從“淘寶”里淘到的寶


與馬雲交往過的人,都會對他作為理想主義者的天馬行空印象深刻。但是阿里巴巴推出的產品,卻是非常符合“屌絲”們的需求,簡單易懂。比如阿里巴巴的即時通信工具(IM)能夠實現實時中英互譯,因此工具兩端的人可以使用各自的語言交流。通常,幾分鐘後買家就能得到答案:“我們不能生產”或者“我們能夠生產,這是下訂單流程”;“我們已經製造了相似的產品,這裡是具體報價”。


實在地感受市場需求,也正是馬雲與eBay在中國市場上大戰時,馬雲打敗這家數倍於自己的跨國企業的關鍵。美國的eBay剛創立的時候,是傳統跳蚤市場的互聯網化模式,即eBay的早期用戶主要從事的是二手物品的交換和交易。到了2003年eBay開始收購中國的易趣並準備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eBay平台上的小企業賣家達成的交易額,已經占據了eBay成交額的三分之一。正是因為eBay把其未來發展瞄向中小企業的舉動,讓馬雲敏銳地感覺到eBay對阿里巴巴B2B業務的嚴重威脅。為了把戰火引向eBay的主戰場即C2C業務,阿里巴巴於2003年創立了淘寶。


左:易趣網前首席執行官惠特曼女士;右:前《連線》雜誌主編克里斯·安德森,互聯網“長尾理論”的闡述者


“你還記得1999年的網絡生存測試嗎?”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在接受本刊採訪時,提到曾經轟動一時的互聯網策劃事件。1999年9月,由十幾家媒體和8848網贊助了一場網絡生存測試,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各選出4位自願者,被異地“發配”到這三個城市12個完全陌生的房間裡。他們的生存空間為酒店標準房,有基本的生活工具,但沒有生活飲水和食物,與外界的溝通是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


在這72小時中,主辦者提供1500元現金以及限額1500元的信用卡,還有當地ISP的上網賬號和密碼,看測試者如何通過網絡來保證生存。這次測試引發的轟動,正好說明電子商務在中國是個多麼新鮮的話題,測試者能逛的網上商城有限,銀行卡在網上支付時很不順暢,而送餐來的少數商家,還是在活動前才倉促“上網”。人們的網購意識和商家的網上配套服務,在十來年前的中國很淡漠。汪向東說,那時大家最大的疑惑就是,“我連眼前能看得見的人賣的東西都不能相信,怎麼去相信網上看不見的人呢?”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教授、電子商務專家方美琪向我們提到,國外在電子商務之前有目錄購物的習慣,然後逐漸過渡到電子商務,有個緩慢發展過程。而中國的電子商務越過了很多中間層次。互聯網的新技術從產生到應用,再到變成一種商務模式,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產生新的需求,需要有個時間過程。馬雲的阿里巴巴B2B之所以成功,在於它雖然領了潮流之先,卻也只比潮流早了半步。如果在市場完全沒有基礎時貿然投入,互聯網企業也很可能因為過於領先而夭折。


而馬雲與eBay爭奪的零售業市場,因為在中國傳統領域裡生產企業和品牌商的弱勢,反而使得電子商務有了比發達國家大得多的空間。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施煒向我們分析說,中國企業在線下的銷售成本比較高,比如一個服裝企業想要進入商場售賣,商場的扣點平均占到零售價的30%。這樣的企業還得是名牌,否則是進不去商場的。如果是企業自己開店,租金比例也很高,要占到零售價的20%。所以中國的服裝業,線上的流動成本要比線下便宜零售價的20個點。正望諮詢總裁兼首席分析師呂伯望向我們提到,中國雖然是個製造大國,但商品銷售的控制權掌握在渠道商手中,一般的品牌商或製造商相對於渠道商和零售商來說,沒有足夠的談判籌碼。美國的情況就很不一樣,由於知識產權保護,美國同一類商品的生產廠家有限,品牌商對價格有控制權,所以商品低價競爭的空間很小。再加上美國的商業地產往往建在遠離城市中心的地區,價格不高,這些都使得美國商品的線上線下價格差異不大。


施煒說,中國很多中小城市的商圈普遍都比較集中,商圈的地價就會變得非常昂貴,這些都增加了線下銷售成本。總的說,“淘寶”的成功與國內龐大的商戶群體有關係,這個規模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中國的產能過剩、庫存過剩,中國製造大多是低端製造,量特別大,而這些小企業限於自身問題,有很多事情是做不了的,比如進入渠道的障礙很高,還需要龐大的隊伍管理,電子商務提供了一個很便捷的方式,阿里幫助他們解決了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泄洪”的通道。中國消費者對價格十分敏感,淘寶上同類商品的多家價格競爭,非常符合中國人的購物心理。呂伯望認為,作為世界製造中心的中國,是一個經濟與社會基礎設施、秩序和規則還遠不夠健全的社會,加上一個步入小康正在發生消費和生活方式升級轉型的年輕消費者群體,造就了今日中國為世人驚嘆的電子商務行業。阿里巴巴在引流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同時,也成就了它自己。


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劉鷹告訴本刊說,電子商務的發達,歸功於中國的後發優勢。美國在現實中的服務業非常強大,不同區域都能找到品牌差不多的商圈,有着非常健全的大工業時代的供應鏈。互聯網進入零售業後,人們發現商業和文化的未來不在熱門產品,不在傳統需求曲線的頭部,而在需求曲線那條無窮長的尾巴,也就是克里斯·安德森總結出來的“長尾理論”,即互聯網時代最大的財富孕育自最小的銷售。谷歌就充分發揮了自己作為搜索平台的作用,免費使用,提供優質服務。馬雲則把互聯網的精髓用到了零售業中,搭建交易平台,提供優質服務,馬雲聚集了無數企業的“小”,成就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大”。


而阿里巴巴不僅看到了市場空間,也很注意解決自己原本不擅長的技術問題。2005年,阿里巴巴與互聯網行業中最具技術基礎的雅虎合作,合作協議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阿里巴巴可以使用雅虎開發的所有互聯網技術。不僅如此,在2007年,他們還宣布與微軟合作,從而獲得了軟件領域的頂級技術。通過這兩次合作,使得阿里巴巴一下子從一個技術應用型公司變成了掌握一流技術的公司。互聯網的工具性在阿里巴巴體現得如此明顯,他們利用互聯網做服務業的思路一直未變。


2013年11月28日,英國彼得伯勒亞馬遜商城的員工為迎接一年中最火爆的購物日“網絡星期一”做準備


“淘寶”的社會學意義


阿里巴巴在發展策略上深入肌理的中國基因,也表現在淘寶調動了中國廣泛的消費者和微小創業者。淘寶因為促進了一個大群體的就業,已經成為公眾生活的一部分,徹底地融入整個經濟。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邱澤奇向我們分析說,淘寶更像是一個集市貿易。超市買菜和菜市場買菜是不一樣的,超市是定價的,但是菜市場是可以討價還價的,淘寶更像是後者,但它的討價還價和eBay又不一樣,它就是用來做交易的,而不是跳蚤市場那樣,賣完了就沒有了。


可是中國文化中對賣家是不信任的,總說無商不奸,而賣家對買家也不信任,因而中國傳統的集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保障制度就是熟人之間的信任保障。尤其是農村的集市,買家是天天都來的,如果一個人的信用有問題,就會影響他的生意。同樣的問題在淘寶上怎麼解決,這就有了阿里巴巴重要的創造——支付寶,支付寶就是一個保人,像是傳統農村社會中的德高望重的鄉紳一樣。邱澤奇說,馬雲利用了中國社會的一個特徵,成了企業優勢。淘寶繁榮的另外一個重要基礎就是中國社會的差異性,城鄉差異、地區差異都反映在消費的差異性上,這使得商品本身的需求就多樣化了。而差異性也給商品的豐富性提供了足夠條件。有不同的需求,也有不同的商品。淘寶成功的第三個重要的條件物流,中國傳統的物流非常欠缺的,我們不缺人力,但是我們的交通條件可能不夠。淘寶等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近些年物流業的發展。而美國社會已經在競爭後形成了幾家大的物流公司,它們運輸條件好,成本高,很難像中國新興的物流公司那樣,在“最後一公里”層面上去解決問題。


邱澤奇做過淘寶店主的研究,他說,淘寶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勞動力結構變化後的需求。“從社會學角度,我們看的是人群關係,我們會觀察哪些人被捲入其中。我們發現店家這個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十幾歲到30歲,初中畢業、高中畢業或者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的,這對於社會是有貢獻的,每一個店家都是一個家庭。買家是在擴展的,賣家是在輪換的。”


種種原因帶來的電子商務的興盛,使得中國電子商務的網絡零售在2013年超過了美國,今年上半年仍然在高速增長。汪向東說,由於中國農村的網民占比較低,淘寶模式在農村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汪向東帶領的中國社科院團隊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了“網商發展指數”,最近又將這款數據工具發展為“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發展指數”(aEDI)。汪向東說,有了這個指數,全國各縣級建制只要在阿里平台上有購有銷,相關數據就可以匯集成為這樣定量顯示的結果。“這裡有兩個信息很重要,一個是被測度的縣在全省和在全國的排序,另一個是網絡銷售和網絡採購的情況。從網絡購銷中派生一個新概念,叫地區的‘電子商務逆差’,對地方政府的官員觸動很大。這些數據時時在線,定期更新,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它體現出不同縣在電子商務上的真實交易情況。”汪向東注意到,阿里巴巴作為一個企業組織大會,有多個縣的書記、縣長帶隊來參加,地方政府非常看重電子商務給他們帶來的機會。而龐大的阿里巴巴集團為雲計算、大數據業務提供了大量的試驗田,當阿里巴巴的團隊早年並不清楚大數據思維時,就知道這個寶藏一定會實現它的價值。像“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發展指數”的推出,使得大數據像水和電一樣擁有着公共產品的特性。阿里巴巴B2B和淘寶平台支持了1200多萬人的就業,這也使得阿里巴巴深深嵌入了中國社會的經濟生活,人們對它的要求不僅是一家賺錢企業,也看重它承擔的巨大社會責任。


馬雲強調,所有阿里巴巴經營的項目都是所謂的“一等產業”,即幫助客戶賺錢的項目。阿里提供的平台給買賣雙方都帶來好處,它自己在客戶賺錢的前提下,贏得了超過了40%的利潤率。財經作家鄭作時說,如果這樣的利潤率存在於經營一般消費品的公司,恐怕這家公司已經面臨怨聲載道的局面了。但是平台的好處是給社會帶來增量效應,帶動就業的同時阿里也獲得了高收益。


從數據上看,2013年前9個月,阿里B2C及C2C業務占營收近83%。核心業務依然是C2C淘寶和B2C天貓。有分析師估計,天貓去年的交易額增長或為100%,淘寶則可能低於40%。電子商務是目前阿里巴巴的主要資產和收入來源,中國農村市場的電子商務空間,成為人們看好阿里巴巴核心業務的一大背景。


阿里帝國的邏輯


馬雲很少為他的理想勾畫一幅具體圖景,他似乎總是想不明白阿里巴巴的最終目標,阿里巴巴即使盈利巨大,他也會說這些對於他的理想來說,目前賺的僅是零花錢。而馬雲也意識到這正是互聯網時代的特色,他覺得企業有了具體的目標反而容易失敗,沒有目標才有利於下一步的探索。當阿里巴巴做B2B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C2C的龐大市場。當阿里巴巴為了解決支付問題開發支付寶的時候,也沒有想到它會向金融方面跨界發展。


北京大學教授邱澤奇分析說,當支付寶作為保人,手裡會積累一筆錢,這筆錢其實是用了它的信用,當它手裡有這樣一筆沉澱資金,同時擁有中小企業的數據資源,它自然可以往互聯網金融的方向來發展。數據的優勢使阿里可以做到精準小貸。阿里清楚知道它要貸款的企業過去幾年的經營狀態,不需要做任何的徵信工作,阿里自己就有數據。當支付寶的沉澱資金足夠大時,如何利用這筆錢,成為一個新問題。而之所以有餘額寶,在於中國的利率非市場化,處於壟斷地位的銀行為提高存貸利息差而壓低消費者的存款利率,廉價吸納消費者手中的資金。同時,中國人有存錢的傳統而不願把錢用於消費,用於錢生錢的投資呢,並沒有多少投資渠道或投資工具可供選擇。餘額寶給了老百姓把自己所存的錢變活的機會,利息比銀行存款高,風險不大,存取甚至比銀行還方便,這是老百姓選擇餘額寶的一個簡單邏輯。


所以,回顧過去十幾年阿里巴巴的發展道路,它基本都是在中國傳統社會不完善的縫隙里,一步步找到新的商機。互聯網技術又將分散的若干小需求,匯集到了阿里巴巴的大平台上。互聯網世界贏家通吃,馬雲和他的團隊若想一直領先,就必須處於奔跑的狀態下,找到新的爆發點。比如中國私營公司原來沒有外貿權,這樣明顯的體制缺陷卻成為創業者推動事業成長的絕佳機會。中國現實社會中的徵信系統沒有統一,阿里創造了支付寶;支付寶的沉澱資金看到了中國利率非市場化的局限,於是產生了餘額寶。阿里團隊沒有因為能預見到的困難而不去做事情,馬雲總說,事情做大了,怎麼都好辦。每一個丞待解決的問題,都成了阿里孕育的下一個商機。


阿里投入大量資金做的雲計算和互聯網基礎設施,也是在為下一步的爆發點鋪路。


從做電子商務開始,馬雲就把電子商務的核心分成三塊: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馬雲有很實際的一面,在中國信用環境不好的年代,馬雲在做阿里巴巴B2B業務的時候,小心翼翼地避開了後兩塊。到了2004年,馬雲團隊認為中國人在經濟水平提高中進入了信用重建期,解決網上貿易中的物流和資金流的時機到來,阿里巴巴進入C2C領域,正是一個可以着手的地方。支付寶成功解決了資金流的問題,但是把物流的問題也牽扯了進來。支付寶的一位高層曾說,在有了對買家和賣家的糾紛解決機制後,支付寶在運行中的實際賠付中發現,對於日處理近千萬訂單的阿里巴巴而言,物流已經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短板。買家和賣家的糾紛,基本都集中在貨物在物流中受損。


但是馬雲一直強調阿里自己不做物流公司,當“菜鳥物流”出現時,阿里巴巴仍然沿用了一貫的互聯網思維,把中國現有的物流體系利用起來,實現智能化的大物流。現在已有的不同物流公司各自都有自己的系統,自己的一套車隊,一套派送人員,一套分揀系統,存在資源極大的浪費。馬雲的想法是,倘若阿里能夠將各家的訂單集中起來,在一個統一的骨幹網絡中派送,未來將能實現中國任何兩個城市之間購物的24小時必達。另一方面馬雲也要降低物流費用,“大家知道中國整個GDP中18%來自物流,但是發達國家在12%,這6個點如果降下來,對整個國家經濟效益是非常高的”。


阿里物流戰略主要分成兩條線進行:第一條線是“天網”,主要是梳理、規劃、搭建阿里物流網絡,通過互聯網形式對倉儲物流服務進行數據化管理,也因此誕生了物流寶。第二條線是“地網”,也就是前不久剛剛成立的CSN(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阿里希望通過投資的形式建立幹線倉儲,進而圍繞天貓和淘寶扶持下游的快遞企業發展。按照菜鳥網絡最新的戰略規劃,菜鳥網絡2014年將全面接入阿里電商業務,並在天網(物流數據)、地網(倉儲物流中心)、人網(服務站、自提點)三網同時發力,與阿里電商業務全面打通。未來的菜鳥網絡很可能每天支持着以億為單位的包裹同時運,在機場、高速公路、鐵路、倉儲中心形成的網絡上奔流不息,像一幅人體的血液運行圖。


而阿里這兩年發起的一系列收購,則是為移動互聯時代布局。中國互聯網發展了20年,已形成幾大寡頭主導之勢。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三家公司分別領先於電商、社交和搜索領域,它們被合稱為BAT,英文中的蝙蝠之意。為了保住壟斷性地位,近兩年來BAT三家分別展開地毯式收購,以擴大外延。自2011年以來,中國互聯網併購與合作的數量比過去10年總和還多。在PC上阿里做的是買流量和導流量的生意,但是在移動端,流量是分散的,很難買過來。所以阿里對網絡流量入口的需求變得更為強烈。


互聯網總在革自己的命,互聯網企業的危機感,也如影隨形。隨着阿里巴巴帝國的逐步擴大,新的利潤來源不斷開發,原本曾作為核心資產的B2B占比在逐步減少。但是誰也料不准,在今天的趨勢中,又是哪一種模式會引發顛覆性的變革。


不過如果回到本文開頭,克里斯·安德森的故事還沒有講完。作為互聯網理論的全球領軍人物,安德森在思考下一步互聯網引發的社會趨勢。他預測3D打印技術普及後,將是對傳統製造業重資產的一種顛覆。3D打印使得DIY(自己動手)運動普及,人們僅僅憑藉自己的頭腦這個輕資產,就可以把創意高效地變為現實。安德森認為,新一波“創客運動”中的重大機遇就在於保持小型化與全球化並存的能力。在與馬雲認識十來年後,住在加利福尼亞的安德森已是《連線》雜誌的主編。當他帶着幾個孩子一起做機器人自動駕駛儀項目時,登錄阿里巴巴網站,希望能夠找到大批賣廉價小型電動機的製造商。很快他就從東莞一家特殊發動機製造商那裡訂購了自動化飛艇的電動機,說明了所需的軸長、線圈數量和電線類型。“10天后,模型機就已經送到了我的手中,等待檢驗。必須承認,我真的驚呆了,我居然找到了一家中國工廠為我工作!”他認為老舊模式會就此終結,“送到我家門口的那個大盒子裡蘊藏的經驗清晰無誤:全球供應鏈已經進入網絡時代,不僅面向公司,也面向個人敞開大門。這是一場工業革命得以發生的最後一塊拼圖,阿里巴巴絕對是創業者快速、低成本進入生產環節的便捷之道。這是一條貿易的新康莊大道,完全適合DIY運動的微創業者。”安德森所體會到的模式,馬雲稱為“C2B”——客戶對企業。馬雲說:“如果我們能夠鼓勵企業接受更多跨界小訂單,就能獲得更高的利潤,因為這些小訂單都是獨特的非商品產品。”中國的一部分小企業已經轉入定製生產,人們曾經過於擔心的低價同質競爭、創新不足等問題,在發展中開始出現分化。


馬雲和他的阿里帝國仍然處在時代的前沿,在PC時代積累起來的電子商務優勢,將隨着阿里巴巴的上市迎來全球空間。而在移動互聯時代,阿里巴巴參與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中國社會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價值觀上
2013: 月餅堆積不用愁 教您九大創意吃法 組
2012: 俺以為,胡溫很快就要退出歷史的舞台,
2012: 釣魚島吃緊,溫家寶公開承認毛澤東是共
2011: 中國為什麼非要大一統呢?
2011: 資本的本質
2010: 鄧派照片證據:毛確實不高,高是宣傳出
2010: 落基山人: 中日對決戳穿了中國強大的謊
2009: deliver: 談談薄熙來的掃黑和野心
2009: 習近平的面相 (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