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信仰,是道德之本
送交者: 湘君 2004年11月11日12:37:18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信仰,是道德之本

湘君

信仰是道德之本,沒有信仰的道德,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理由其實很簡單。舉個例子,不應撒謊,大概是每個社會都有的一條道德規範。如果
這條規範只是空泛的道德,那麼當一個人從撒謊中得到現實的好處,而且也知道他的
謊言不會被別人識破時,他就不會去遵循這條規範,因為違背這條規範對他沒有任何
壞處。但如果道德背後有信仰支撐着,那情況就不一樣了。事實上,許多人撒謊或者
作了別的缺德事後,雖然除了自己,沒有其他人知道,可還是會覺得良心不安,這良
心,就與信仰掛上鈎了。空泛的道德,讓人面對別人,面對社會,而良心卻屬於自己,
屬於神靈。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這良心過不去的,正是這神明,也是自己,這
個,就與信仰有關了。

信仰,不一定是宗教的,也會有世俗的,比如我們曾經有過的共產主義信仰,就屬於
一種世俗的信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信仰
也曾經宏大而堅貞。然而,世俗的信仰有其致命的問題,那就是,當信仰的目標過於
遙遠時,便不能吸引人,我想不會有多少人會對幾千年以後才能實現的某種社會制度
有興趣;但如果信仰的目標太近,又容易幻滅,比如在中國已經建成的所謂社會主義
社會。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秉持的也可以說是一種現實信仰,因為目的是要建立某
種現實中的社會制度,最後的幻滅也是理所當然的了。信仰一旦破滅,由此信仰支持
的一套道德規範也就隨之土崩瓦解。

宗教,一定是信仰,宗教的信仰,卻能夠持久,由此支持的一套道德規範,也不那麼
容易瓦解。這裡,以基督教為例。

基督教信仰能夠在這個世界長盛不衰,除了西方社會在政治經濟上的發達而導致的文
化上的強悍以外,也有基督教本身的原因。首先,當代基督教教義適合當代社會,與
現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地方很少。其次,當代基督教是一種人性的宗教,這種人性,既
表現在不要求禁慾,雖然也提倡奉獻,但卻是比較人道的奉獻等等,更表現在其教義
基礎,是出於人性自私的本能,那就是個人的得救,基督教的一切觀念都是以個人得
救為基礎的,其着眼點在個人。

過去我們有過一種所謂的共產主義道德,這樣的道德,毋寧說是一種偽道德,因為它
提倡的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從根本上是違背人的本性,沒有可能的,因為沒有
一個人可以真正做到。而基督教的道德則可以概括為:客觀為別人,主觀為自己(好
象很多年以前國內有個關於人生的路為什麼越走越窄的討論,也提過同樣的口號),
在利己的動機下,表現出一種看似無私的行為。當人們行事的時候,面對的不只是社
會,更要面對自己與神明,從而使人的道德達到較高的水準,也使得整個社會的道德
規範得以維繫。當然,基督教還使具有真正信仰的人解決其人生的終極問題,這個很
玄妙,也與道德無關,就不多說了。

在目前的中國社會,缺乏的也許並不是道德,而是信仰,或者也可以說缺乏的是有信
仰支持的道德。在坑蒙拐騙的背後,普遍缺乏良知與良心,整個社會都急需建立新的
信仰。湘君個人認為,當代基督教信仰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可能有人說我們可以
恢復我們自己的傳統美德,可是傳統已經過於古老,缺乏對現代社會的吸引力,而且
若缺乏信仰的支持,恢復道德傳統也不是件容易事。再者基督教的道德與中國的傳統
道德並不矛盾,許多的觀念都是想通的,兩者可以並行不悖。

因此,湘君很讚賞遠志明和其他基督教傳道人在中國所做的工作,在目前的中國,拯
救世道人心也許比單純的政治改革更為重要。

二00四年十一十一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如何看待“中國主義”進入全球的視野?
2003: 讓貪官現形的十大偶然現象
2002: 流行語新辭典- 海龜和回國訪問必備
2002: 添時、利地、移民—十六大議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