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楊光:習近平的基因決定論與血統主義價值觀
送交者: 一片冰心 2014年10月15日17:20:2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楊光:習近平的基因決定論與血統主義價值觀  

 

基因決定論

 

習近平不是遺傳學家,但他像遺傳學家一樣,習慣於拿“基因”說事。更過份的是,他喜歡把不同種類的內政與外交問題歸結為(或轉變為)所謂“血液”和“基因”問題.以下是今年以來習近平在公開場合關於“基因”問題的“系列重要論述”(此為仿中宣部用語):

 

今年一月,習近平在接受美國《赫芬頓郵報》專訪時說,“中國不追求對外霸權,因為中國人沒有實施這種行為的基因”;

 

四月,習近平視察新疆軍區某紅軍師,他“叮囑部隊領導,要把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五月,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六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強調指出,“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

 

六月,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六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說:“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中國人的血脈中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

 

九月,在看望北京師範大學師生時,習近平說,“我很不贊成把我們一些非常經典的古代的詩詞、散文(從課本里)都給去掉,加入一堆什麼西方的東西。我覺得‘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這些詩詞都好。(應該)從小就嵌在學生的腦子裡,成為終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習近平的上述言論若出自歐美領袖之口,很可能會引起軒然大波,因為這些言論涉嫌種族主義或文化沙文主義.習近平談到了“霸權基因”、“侵略基因”(新華社將相反者稱之為“和平發展基因”)、“紅色基因”、“民族文化基因”,這些個“基因”均被他說成是存在於“血液”或“血脈”之中,或乾脆“嵌在腦子裡”的某種東西,而主語則是籠而統之的“中國人”或“中華民族”。他把這樣一個龐大群體的和平主義立場、道德善惡取向、文化教育狀況,乃至政治制度都當成是某種應該“代代相傳”的生物遺傳性狀,這樣明目張胆的“基因決定論”言論實在是令人不安。

 

種族主義?

 

所謂基因,即攜帶生命遺傳信息的DNA序列。貓之為貓,虎之為虎,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之基本區分,均由基因所決定。當然,人類不同族群的基因差異有其特定意義,但其意義不宜誇大,也不宜政治化,更不宜以基因差異來分析人類社會的賢愚與美醜,甚或拿來闡釋不同人種(或族群)之間的文化道德優劣以至社會制度高下──這就是典型的種族主義論調了,希特勒納粹主義和美國3K黨便是如此。

 

顯而易見,習近平的秘書班子是極不稱職的:如果習近平的“基因論系列論述”由秘書所撰,說明這個秘書居心叵測,有坑害首長的嫌疑;如果是習近平本人率性直言,這種沒經過大腦的蠢話至多只能私下說說、偶爾說說,公開場合三番五次宣揚“基因決定論”,秘書們居然不作任何提醒,也不在宣傳造勢上替總書記把一把關,難道是存心要讓“習大大”以種族主義面目到國際上去出洋相嗎?

 

就事論事,說中華民族沒有“侵略基因”、“霸權基因”,那麼,哪一國、哪一族又有這種可惡的遺傳基因呢?也許,習近平的本意是要暗諷日本、德國有侵略他國的罪惡歷史(但哪個民族又沒有對內對外不太光彩的歷史?),英國、美國、俄國有在全球或地區稱霸的負面記錄。但是,近幾個世紀以來,實用主義者用利益衝突和戰略均勢理論,制度主義者用制度變遷理論,馬克思主義者用歷史辯證法和階級鬥爭理論,神秘主義者用偶發因素和天象異變理論來解釋國家之間的戰爭與和平,唯有赤裸裸的種族主義者才會用、也才敢用所謂“民族基因”來詮釋“侵略”和“霸權”。

 

“紅色基因”?

 

至於“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代代相傳”,更是要讓人笑掉大牙。被習近平稱為“紅色”的那些東西,不管是指紅色思想、紅色制度還是紅色革命,其發源地都在歐洲: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發源地在德國,工人階級政黨的發源地在英國,無產階級革命的發源地在法國(巴黎公社),共產主義運動和極權社會主義制度的發源地在俄國。對中國而言,“紅色”體制乃是百分之百的舶來物,而且談不上是深思熟慮的引進品種,而是隨着“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稀里糊塗給送過來的不祥之物。請問,這些“紅色”的“西方的東西”跟中華民族的“基因”又有什麼關係呢?

 

“民族文化基因”一說,倒還勉強有一點道理,因為語言文字、文化典籍、文明教化作為民族文化的主要載體,確有代代相傳的基本特徵。但“文化基因”也只是一個蹩腳的比喻,改“基因”二字為“傳承與發展”更通用,也更貼切。況且,只是從中小學課本里去掉幾首古詩詞,增加一點“什麼西方的東西”,也完全不必上綱上線到“去中國化”的高度。中華民族作為人類歷史上文化發育最早的民族之一,除了當今莫名其妙的“三個自信”之外,也多少應該有一點文化開放的自信,好的拿來,壞的趕走,兼容並蓄,不必害怕並排斥什麼“西方的東西”。

 

雖然筆者同習總書記一樣,也“很不贊成”學校課本里去掉古典詩詞、散文,但我認為“古典”與“西方”不必人為對壘,要給中華古典讓路,只需從教材里去掉那些泛政治、泛意識形態化的“紅色”垃圾足矣。中共官員們大可不必那麼人格分裂,一邊做着“裸官”,把“紅色後代”全都送到有“霸權基因”的西方國家去接受教育,一邊向去不起西方的平民子弟強行灌輸“紅色基因”,逼着我們像小白鼠一樣試驗“轉基因教育”,這未免也太不厚道了。

 

血統主義!

 

習近平是不是種族主義者,尚可存疑,因為他的“基因”決定論也許只是用詞不當,並非真的認為一個國家的內政外交均由其“基因”好壞先天決定。但習近平是一個血統主義者,則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君不見,習近平談及“基因”問題,幾乎每次都要扯到“血液”、“血脈”上面,這大概是他血統主義觀念的無意識流露。至少,一個不認同血統主義的人是不可能像他這樣把這類詞語經常掛在嘴邊的。

 

文革初期,一名出身於中共高幹家庭的老紅衛兵撰寫了一副舉國聞名的對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橫批“基本如此”,一時間血統論在中國大行其道,甚囂塵上。那場打着階級鬥爭招牌的文明浩劫,不過是一場愚昧野蠻的血統戰爭,“紅五類”猶如納粹治下的雅利安人,“黑五類”則如納粹治下的猶太人。“親不親,階級分”的階級劃分依據直截了當就是血統,而非馬克思原典意義上的所謂生產關係.

 

“西糾”、“聯動”等老紅衛兵組織都是由“大院孩子”、高乾子女組成。血統決定社會地位和政治身份的理論是這些自視高人一等的“紅色後代”最拿手的鬥爭武器;“老子打天下,兒子接政權”是他們一致同意的革命口號。在那個瘋狂年代,正處於受教育關鍵階段的“紅二代”們鮮有不受血統論影響者。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雖然早已被毛澤東打成“反黨集團”,但從思想上、感情上,習近平仍然屬於那個血統論時代,屬於那個時代的高乾子弟血統主義集團。據聶衛平回憶,少年習近平雖不是老紅衛兵組織的活躍成員,但也曾參與過老紅衛兵與新紅衛兵之間的派系武鬥。到了鄧時代,平民出身的文革造反派被劃入“三種人”行列,遭到政治報復;而高幹出身的老紅衛兵、當年的“聯動份子”們卻從文革罪惡中輕鬆脫身,且華麗轉身,受到革命先輩的破格重用,此後大都成了或掌舵國企、或理政一方的政商兩界風雲人物,薄熙來、習近平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習近平曾經是血統論的受害者,因父親被打倒吃了不少苦頭。但他更是血統論的受益者,其從政生涯的高起點──工農兵大學生一畢業就直接給軍委領導耿飈當秘書,以及從政履歷的每一步,直至爬上政壇最高峰,無不與其“紅二代”血統密切相關.

 

無論如何,“打天下,坐江山”、“紅色江山代代傳”的血統主義價值觀,才是資歷平平、政績也平平的習近平能有今日地位的主要政治基礎。其實,血統主義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恐怕也還是中共政體的基本政治路線。從毛時代至今,中共藉以對人民進行分門別類統治的政策工具,無論是階級政策、民族政策,還是戶籍政策,落到實處,最終都會異變為某種形式的血統政策:階級是血統的,民族是血統的,戶口也是血統的,攤上了某個好血統,你才可以享受某個好政策。中國人的生老病死、教育就業、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從來就沒有建立起一套以平等的公民身份為依據的通行標準。上好戶口、入好學校、進好單位、有好收入、過好生活,歸根到底需要有一個“代代相傳”的好血統.“拼爹”之風不僅是刮遍全國的壞風氣,更是六十年一貫的惡制度。作為血統主義的最大獲益者,習近平們對血統主義惡制習焉不察,習以為常,以至在公開場合“基因決定論”、“血脈傳承論”脫口而出、振振有詞,也就不奇怪了。

 

二○一四年九月十二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在人類社會在處於動物階段的時候,公有
2013: 習總允許高調紀念自己的父親,實乃臭棋
2012: 中國:存在一個殘暴的掠奪集團 (上)
2012: 外交部應該清洗,最好把這個李大牙也送
2011: 關於【舟+宗】
2011: 向嘻嘻學習小學文字知識更可以涉獵百科
2010: 錯誤百出的《08憲章》,值得一獎嗎?
2010: 星期五傍晚5點進,排隊2小時觀1小時德
2009: 中共60年:法西斯加黑社會(圖)
2009: ccpccp: 比較一下中美兩國的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