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屠殺路德的老任!
送交者: oldfish 2020年12月19日01:04:59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任不寐 反對異端——簡述馬丁-路德的基督論

反對異端——簡述馬丁-路德的基督論

任不寐

基督論(Christology)在路德神學中,比在任何宗派里都更為重要。路德宗的神學從根本上說是基督中心論的,即基督是聖經和神學的中心,在於回答耶穌自己提出的問題:“你們說我是誰”(馬太福音16:15,“我是誰”因此是我給《新語文讀本》設計的第一課)。離開這個中心問題,聖經、基督教和路德神學都是不可理解的。路德在傳講約翰福音16:3、以弗所書1:22,歌羅西書2:3等經文的時候,首先提出了他的基督論;而在教導三大公信經的時候,他進一步完善了基督論,並將基督論視為抵抗各種異端的基石。這也意味着,所有主要異端,都是從基督論開始進攻的——蛇彎曲神的道,異端彎曲神的兒子,為一切詭計之通例和宗旨:all heresies militate against the precious article of Jesus Christ。其中比較邪惡也常見的辦法,就是在基督的位格和神人二性上起爭端。路德在宗教改革之前,在他早期的一篇講道中提綱挈領:the devilhas been active and in active to this day in attacking Christ either in His Person or in His work. Now he dose not wantto allow that He is God; then, again, he dose not want to allow that He is man. A third time he dose not want to allowHim to perform His office in our behalf and to redeem us from sin through His blood。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並且是我的救主,這是基督論不可分割的三個方面(He is God and man and has redeemed me through His blood fromsin, death and devil )。魔鬼對基督論這三條進攻路線,我們比較熟悉也一直經歷的是第三條:它和它的兒子一直在控告基督已經赦免、救贖和使用的弟兄,其本質是廢棄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贖工作。而前兩項可以合併為基督論(狹義),這是我們今天重點要討論的。

1、舊約中的基督

路德用很多精力闡述舊約中的耶穌基督,這對理解基督的神人二性是至關重要的。在1535年的聖三一節(the festival ofthe Holy Trinity),路德侍奉約翰福音3:1-15,清清楚楚提出了舊約中的基督這個概念,並將之等同於“主的使者”(Angelof the Lord)。他說先祖雅各區分了三位一體上帝中的三位(創世記48:15f.),He calls the Lord Christ an “Angel” 。按猶太人領受的啟示和誡命,敬拜天使是瀆神的大罪(違背第一法版),因此,舊約中雅各等先祖Angel的敬拜,只能是耶穌基督。而在新約聖經中,耶穌常常說自己是父所差遣的(約翰福音20:21),正如舊約中的“耶和華的使者”(以賽亞書61:1,63:9;瑪拉基書3:1)。路德結論說,在舊約很多相關經文中,“神”和“使者”同時出現,在於同時強調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先祖和先知都有類似的經驗和見證。路德繼續說,但在舊約中,基督不是總是以“肉身”的方式顯現,儘管有時候,以人的樣式出現。這恰恰說明,基督的人性和神性從始至終同在。《迦克墩信經》之“不相混亂,不相交換,不能分開,不能離散”,這個基督論的四面圍牆,若僅僅適用於聖誕之後的“基督”,就是更狡猾的異端而已。三年前,1532年的五旬節,路德講論約翰福音3:16--21,從聖靈的角度已經見證了“基督從始至終都是一樣”這個真理。聖靈解釋舊約和整本聖經,都是一個目的,就是讓我們認信基督。由於這樣的緣故,路德在舊約中到處看見基督:I see nothing in Scripture exceptChrist Crucified。 這正如耶穌自己教導的。1543年,路德用撒母耳記下23:1-7來講論基督這個“人”;而在馬太福音耶穌的家譜中,路德看見耶穌在“人性”上的歷史淵源;特別是,基督要拯救罪人並降生為人的神性大愛(1522)。只有基督將上帝啟示出來,只有聖靈帶領我們認信基督,這真理始終如一。

2、基督論是奧秘

路德首先將道成肉身視為超凡奧秘(sublime mystery),類比三位一體:after the article of the Trinity the one of theincarnation of the Son of God is the sublimest (1545)。1541年聖誕節的一篇講章中(約翰福音1:1-4),路德說,Incarnation是不可能完全被理性理解的。這就意味着,在道成肉身教義上的偏執和強解,只能給魔鬼留地步,導致極端宗派主義和各種異端。路德建議“神學理性”到此止步:Reason stumbles at this article when it tries to measure andcomprehend it with its wisdom……I would probably be as shrewd as any heretic if I wanted to be criticize these words:“The Word was made flesh.” Here one must believe, not see, measure, or comprehend(1541)。在基督論上的極端保守秀和傳統秀,其實和異端完全一樣,或者說,所有的異端都是從極端發展起來的;而所有的極端起初都是這樣的:根據我的理性分析,我對三位一體和基督論有着比別人更多的智慧和更驕人的閱讀能力以及大公傳承。在很多時候,在這兩條教義上,多說比閉嘴更容易導致異端,而且,當這兩項教義爭端取代基督中心的時候,已經成為教會的敗壞,魔鬼就必然使用言詞爭辯取代福音正道。我們清清楚楚地看見,加爾文主義和召會之間的相咬相吞,就這樣在反對異端中成為異端。不過1537年的一篇講道中,路德提到“童女懷孕”的神跡,也在於為基督“無罪的人性”作證(路加福音1:26--38)。這也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就是我們只能在理解耶穌是和我們完全一樣的人的同時,正視耶穌同時擁有不完全一樣的人性——只有他是無罪的(詩篇45:2;希伯來書4:15;彼得前書2:22;歌羅西書2:9)。而這一點,仍然超越我們的神學理性。或者說,這只是聖靈的工作(1538,馬太福音2:1--12)。就基督的神人二性廢話越多,就越是在講自己根本不知道的東西。道成肉身的真理奧秘,連天使都感到驚奇,也讓神學理性為自己的愚蠢和驕傲深感羞恥(約翰福音1:1--14,1522)。道成肉身是可以apprehended,但是不可以comprehended。人類語言在基督論上應該自知貧窮(約翰福音14:13--14,1537)。

3、二性不可分裂

知恥之後,路德“被迫”討論基督的神人二性。所謂被迫,乃在於面對異端的挑戰被迫應戰。首先是老異端,即亞流派(Arians,阿利烏派,偏執人性)和幻影說(Docetism,偏執神性,參考Nestorius),在這方面,路德主要的方法是固守大公傳統。路德強調二性的不可分割性:“這個人就是上帝”(以賽亞書53:2;約翰福音14:6,9;詩篇2:7;撒母耳記下23:1--7;加拉太書4:8--9;創世記6:5--6;約翰福音15:17--25);耶穌基督就是神的殿和神的像(約翰福音1:1--14;約翰福音2:21,歌羅西書1:9--20)。在基督里,God-man是不可分割的(羅馬書1:3--4,1515--1516)。路德提醒他的控告者,注意nature和person的不同。Person是不可分割的,nature可以勉強分別論述。但我們的救主只能是person意義上的基督,如身體和靈魂不可分割,祂是唯一的救贖主(約翰福音3:13,1538)。路德對那些偏執一性誇誇其談盲人摸象的神學秀士講了一個比喻:Furthermore, when a woman has given birth to a child is alive and perfect, it has a body and a soul. Yetthe mother dose not say that she has given birth to two sons, to two children or two persons, but to only one child. Thechild has two natures and yet is one human being, in which one nature is not like the other. 在這種意義上,所謂“基督人性被造論”或“基督人性非造論”不過是赤裸裸的假問題——因為上帝是完全的上帝,祂的工作也是完全的,根本不存在與person分離出來的獨立的nature,而這“部分”的存在成為神造或非造的對象。他們在爭吵根本從未獨立存在的東西。路德甚至說,即使是死亡,也沒有將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分離,“their union permanent and forever”。在這方面,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之間的關係,高於靈魂和肉體的關係——死亡可以讓靈魂和肉體分開,但不能讓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分開。1543年路德在注釋撒母耳記下23:1--7是說,Christ's death, then, is the death of God。 願路德的看見能拆開兩位割頭扭頸的公牛:“Note well the word of the evangelist. He will not let the natures be separated in the Person who is true God andman”(約翰福音1:1--14,1541;約翰福音6:57,1531)。紅布燒掉,恢復和平。俄利根曾將基督神人二性的不可分割性比喻為一塊燃燒的鐵,但是召會的公牛和加爾文分子都想火中取粟,指點我們其中的鐵是被造的,而其中的火是非造的。鹹豬手烏撒的決鬥,可以休矣。

4、反對Schwenkfeld

路德的基督論要被迫面對新異端,這些新異端與老異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首先的論敵就是Kaspar Schwenkfeld,他對基督人性的特殊性強調過了頭,因此成為路德信條譴責的對象。有趣的是,“子化論”者特別願意引用《施瑪加登信條》對the Schwenckfeldians的批評來為他們的“基督人性被造論”背書。《協和信條之共同宣言》(The Epitome of theFormula of Concord XII 20--27;The Solid Declaration of the Formula of Concord XII28--34)繼承了路德在施瑪加登信條中的基本觀點,宣告該異端的觀點之一是: that all those have no knowledge of the reigning King of heaven, Christ,who regard Christ according to the flesh, or His assumed humanity, as a creature, and that the flesh of Christ has byexaltation so assumed all divine properties that in might, power, majesty, and glory He is in every respect, in degreeand position of essence, equal to the Father and the eternal Word, so that there is the same essence, properties, will,and glory of both natures in Christ, and that the flesh of Christ belongs to the essence of the Holy Trinity。不過這裡有幾個問題需要仔細地澄清。第一、這裡的引文都是以“不可分離”為討論前提的。SDVIII是SDXII的基本前提。如果離開基本前提,結論都可以逼近異端。第二、SD的相關論述,主要目的是為路德宗的聖禮神學辯護,這是必須正視的基本語境。如果離開基本語境,所爭辯的問題就可能是偽問題(針對加爾文主義、捍衛聖餐神學的“基督論”,這個主旨在MartinChemnitz的著作中同樣明顯)。第三、路德宗重點在於強調“基督同時是完全的人”,而不在於強調“基督的人性是被造物”。這完全是兩個問題。請注意,引文將講的是“基督”,而不是“基督的人性”。易言之,這段文字完全不支持“基督人性被造論”。

不僅如此,路德和Schwenkfeld爭論的焦點根本不是“基督人性是否被造”,而是“基督是否被造”。路德在Christopher B.Brown編譯的小冊子(Disputation On the Divinity and Humanity of Christ,February 27, 1540)中特別指出:Schwenkfeld and his frog-and-mouse warriors foolishly scoff that Christ according to his humanity is called a creature.事實上,路德認為用“creature”來談論基督,甚至談論基督的人性,都是一種愚弄;除非你賦予它一個完全新的意義。Therefore heresy lies in meaning [sensu], and not in words。不僅如此,“基督按其人性是被造的”,與“基督(的人性)是被造的”,這不是一個概念。換言之,你說的被造必須有具體的語境和所指,否則就會給魔鬼留地步。而堅定不移地持守神人二性不可分離之基督論,是勝過一切異端的寶劍:That article of faith shall remain, that Christ is trueGod and trueman, and thus you shall be safe from all heretics, and even from Schwenkfeld, who says that Christ is [not] a creature,and that others teach falsely, though he does not name those who teach wrongly. This is the malice of the devil。換言之,如果離開基督論的根基,無論你主張基督或基督人性的受造與非受造,都是異端,都是撒旦的小花招。我們應該這樣向他們宣告:"You, wicked man, are a liar! We do not say that Christ is merely a creature, but that he is God and manin one person. The natures are joined personally in the unity of the person. There are not two sons, not two judges, nottwo persons, not two Jesuses, but because of the undivided union [unitam coniunctionem] and the unity of the twonatures there is a communication of attributes, so that, what is attributed to one nature is attributed to the other aswell, because they are one person." 今天,有人斷章取義引用路德的觀點,與起初Schwenkfeld彎曲教父的觀點如出一轍:教父在一種特定的意義上使用creature(堅決反對基督是被造者,同時承認耶穌是完全的人);而Schwenkfeld反其道而行之。而今天挑起爭論的罪惡在於:大公教會沒有任何人主張基督是被造的,也沒有人否認基督是完全的人,“基督人性被造論”這個奇思妙想,除了割裂基督,就只能分裂教會。

5、反對加爾文主義

路德基督論在很大程度上是聖餐論的基礎或辯護。作為Sacramental church的堅守者,路德及路德教會一直面對聖餐論上的人本主義、象徵主義和理性主義神學。染指其中的包括兩個看似對立實質一脈相承的兩大陣營:天主教-教皇制與茨溫利-加爾文。路德強調人神二性的不可分割性,主要為Real Presence這個聖餐論服務的——如果耶穌的神性和人性是可以分開的,那麼,餅和酒同時是基督的身體和血這個信仰,就同樣被棄絕了。1527年路德在一篇講章中特別強調基督神性是無所不在的,而這個無所不在不以離棄其人性為前提。即使童女懷孕,基督的神性在馬利亞的腹中,同時也與父神同在。1528年和1544年路德進一步展開了他的聖餐論辯護,特別否定了來自茨溫利陣營的指控:你們混淆了神人二性,你們主張兩位基督。只有一位基督,神人二性永遠在其中。1528年路德在其關於聖餐的著名論文中,特別提到,完全理解聖餐中基督神人二性的同在,即基督的真實臨在,超越我們理性的能力。這時候,我們只能像摩西和尼哥底母一樣,完全順服聖經(出埃及記3:5,約翰福音3:5,3:16)。路德注釋約翰福音1:51和創世記28:12--14的時候,提出了這樣的概念:In Christ extremes, heaven and earth, are united。這也是路德教會對聖餐的共識。加爾文對“聖子永遠生出”的教義是三心二意的,被改革宗人士奉為最完全、最正式的改革宗基督論教義綱領的Second Helvetic Confession,則公開反對基督中神性受過苦(哥林多前書2:8;羅馬書5:10;約翰一書1:7),這實際上已經開始超越了查爾西頓會議的三角籬笆(不混淆、不改變、不可分);並為加爾文主義“帶領聖靈”衝出聖經,衝出教會開闢了道路;而他們的聖餐神學,不斷向自由世界挺近。

6、F. Pieper的基督論

F. Pieper在Christian Dogmatics中,將路德宗的基督論分成三個基本主題:基督的位格(the Person of Christ),基督的樣式(the states of Christ),和基督的工作(the office of Christ)。可能有人注意到,在第三個問題上,我與Pieper的觀點是不同的;不過這並非本質的區別,實際上,我將第二個主題和第三個主題合併在一起了。與我們今天的話題有關的是第一個問題,或者說狹義的基督論。這包括以下幾個基本論題:第一、基督的神性(the true deity of Christ);第二、基督的人性(the true humanity of Christ);第三、位格的聯合(the personal union);第四、屬性的交通(thecommunion of natures);第五、本質的交通(the communion of attributes)。最後兩個問題是路德神學特別強調的,以此與改革宗相區別;而這兩個論題恰恰又是從第三個論題出來的,因此Pieper批評茨溫利和加爾文主義者或者自相矛盾,或者公然說謊。而這五個論題,都是反對召會及某些加爾文主義者“基督人性被造論”這個偽命題的——基督是完整的基督,是根本不能分裂的。

不過我們可以重點評介一下Pieper關於基督人性的論述。Pieper的論敵主要是Docetists和各種Arians,Unitarians,以及Rationlism,Pelagianism他的主要論據是the Son of Man。但是,Pieper花了更多的筆墨論述基督的人性的獨特品質(peculiarities of Chirost human nature)。基督人性的獨特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The human nature of Christcame into existence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the Holy Ghost。道成肉身是聖靈的工作,這與其他肉身不同;同時,只有耶穌是童女懷孕而生。這就是信經的告白: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第二、the sinlessness of the Humannature of Christ。只有耶穌是無罪的。而這個啟示的邏輯結果,必然是基督的人性是不朽的或不死的(immortality)。因為如果說死亡是罪的工價(創世記2:17,3:17--19;羅馬書5:12,6:23),那麼無罪的耶穌就不會付出這個工價——除非這是自願的代贖,Christ died because He willed to die(約翰福音10:18;哥林多前書15:3;馬太福音20:28;提摩太前書2:6;希伯來書2:14)。第三、the impersonality of the human nature of Christ。這一點尤其重要——耶穌的人性不是獨立於神性單獨存在的,因此,單單提出“基督人性被造論”,置教父和路德的具體語境於不顧,只能出於魔鬼的狡猾。耶穌從母腹開始就被聖靈充滿,就被稱為救主(路加福音2:11)。換言之,道成肉身之後,道和(此)肉身更不可以分離而論(希伯來書2:14)。當然,強調基督人性的獨特性,另外一邊的邊界是Schwenkfeld,這一點,我們已經借着路德交代過了。

7、知道主義源流

歷史真是充滿了弔詭,日光下並無新事。事實上,割裂基督的神性與人性,或單單提出“基督人性被造論”,這種斷章取義的“傳統主義”不過是早期席捲教會的諾斯替主義的迴光返照。諾斯替主義(gnosticism),有人翻譯成神哲派,不過也許用“知道主義”更符合聖經。這種知道主義在外邦文化中就是希臘的理性主義和印度的悟性主義,在教會中就是諾斯替主義。所謂知道,源出智慧樹(創世記2:17,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希臘人將ַדּ ַעת轉為“智慧”,印度人將之翻作“佛”、“菩提”,中國人定義為“悟”。知道主義不是靠啟示和聖經認識神,而是靠樹下幻想或仰望星空或做夢或推理定義神。知道主義的神學有三個特點。第一、縱向人本主義——我知道神,這個神學的方向永遠是從我到神。“知道主義”並非真的知道,只是靠自己對神和基督的幻想來建立教義,並強迫教會臣服他們的偏執——以偏概全,斷章取義、肢解基督。第二、橫向吃人主義——我永遠比你更知道神,因此,我要歸正和呼召你——歸正宗和召會都有這個特點,即在神論和基督論上“我知道了”,而且我比你們都知道的更多,更純正。 第三、定向非基主義——我挑起的話題在客觀上壓過教會對十字架的仰望,或勾引信徒聚眾注意他的神學廣告或重大發現,使信徒的福音熱情超過了對十字架上基督和祂的基本真理的注意,反而被極小的事,或根本說不清的事所擄掠。撒旦使者在各各他的外圍打響熱戰,結果讓基督徒然死了;這的確是一種神學賭徒的行徑,世人聚焦瓜分耶穌衣物的兵丁,卻置十字架上的流血犧牲以及復活的基督於不顧。這是更為狡猾的非基主義。近年挑起爭端的人基本上屬於這個異端,無論是挑戰者還是應戰者。坦率地說,我個人為路德和Schwenkfeld的爭辯多少感到遺憾,雖然我理解他情非得已;因為那些言詞爭辯可能引起的漏洞和紛爭比解決的問題更多。事實上,路德正在被濫用,起初是被“加爾文”,後來被“李常受”。

面對這類紛爭,我們只要簡單退守到基督神人二性及其不可分割的立場上就足夠了;再多說就毫無意義。最簡單的基督論一直攻無不勝。如同“奉基督的名趕鬼”。最早的知道主義者塞林圖(Cerinthus)就主張耶穌和基督是分開的,耶穌是人,而基督是神靈。知道主義是哲學和神學的苟合,總體上說,在神論和基督論上堅持二元主義。這種二元論在馬西昂那裡表現為舊約與新約的二元對立,在孟他努那裡表現為個人感動和聖經啟示之間的二元對立。查士丁等護教者繼承使徒約翰的傳統,堅持耶穌基督始終如一:耶穌基督在道成肉身之前就是人類的教師。反知道主義教父(Anti-gnostic Fathers)和亞歷山大學派都繼續更堅決地反擊二元主義,因此完善了三位一體教義。知道主義在三世紀用歸謬的方法反擊教父神學,這種新思想就是神格唯一論(Monarchinanism),在這種背景之下,亞那他修、信經和奧古斯丁出場——這些努力的方向之一在於宣告“道”或“子”是有位格的,並且“聖子永遠生出”。在邏輯上,“子”的位格化已經終結了基督的神性和人性的分裂。基督說:我必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話是真實可信的,祂所賜給我們的武裝已經夠了,如果我們自己一定要在全副武裝之上再披盔戴甲,就只能陷入更複雜的圍困之中。這讓我想起耶和華神對基甸說的話。基甸原計劃帶領一萬兵馬與敵人爭戰,但“耶和華對基甸說,人還是過多”;“耶和華對基甸說,我要用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們,將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餘的人都可以各歸各處去”(士師記7:3--7)。按神的吩咐,“其餘的人”散了吧;願你們平安。

任不寐,2014年2月28日

附錄:不寐之夜的相關討論

因為冬天已往2014--02--13 22:56:42 區分啟示的完備性和理解的完備性,實在非常必要;正如區分路德神學和路德主義一樣,也是非常必要的。聖經說,凡事看得合乎中道,這是神的智慧,也是神的命令。另外,最近有人在熱衷推動討論基督人性的被造,不知牧師能否對此有所評論。謝謝!

平安。這個問題很大,我考慮下一周“問答與回應”以專題的方式介紹一下“馬丁路德的基督論”,特別是馬丁路德論舊約中的基督。關於相關的討論(附件收到),我的建議如下。第一、不能離開聖經討論教義,不能用教義論證教義,用傳統論證傳統;也不能 傳統與聖經並行,甚至在實質上,將傳統放在聖經之上。與其“干啃傳統”,不如“干啃聖經”。因為再偉大或純正的傳統,只能是從聖經來的,並只能是對聖經的某一種角度的理解。教義永遠小於聖經,宗派教義尤其如此。我們只能在堅守教義的同時繼續向上帝“開放”。正因為如此,聖經以歷史敘事而非系統教義和邏輯論文的方式賜給了我們。這是聖靈最好的啟示,但願我們不要忘恩負義,駱駝吞進去,蠓蟲濾出來,丟棄魚和麵包,卻鼓石而歌;或者退而求其次,又將糞土放在鮮花之上。願所有糞勇前進着的神學都抱羞蒙虧,早些悔改得以自由。與此相關,單單引證舊約中的“預表”(箴言8:22)是不能用來建立教義的,也如有時候大衛可以預表耶穌,但不是說大衛就是耶穌。因此不能從智慧被造直線結論基督=智慧=被造。

第二、語境、言詞與邏輯。首先,引證傳統要警惕斷章取義和割裂語境。一方面,至少路德的傳統從始至終反對分裂基督,反對離開神性談人性,離開人性談神性;偏執人性或神性,都出於魔鬼(這才是路德神學的精髓)。另一方面,如果“基督的人性”不在舊約中,上帝就不可能說人話;神不可能按自己的形象造人,耶和華不可能是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上帝……其次,要注意人(human)、人性(human nature)、肉身(flesh)、人的樣式(the likeness of men)這四個概念。一方面,這四個概念的側重點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即使教父也存在語言使用的盲點,就是在使用其中一個概念的時候,實際上是在說另外一個概念,或者包含另外一個或幾個概念。其中“人性”和“肉身”的關係,類似“聖靈”和“五旬節的聖靈”之間關係。舊約中基督的人性是一直存在的,如果基督的人性只是某一時段與神性共存,這在邏輯上就是謊言;不僅與教義的否定部分衝突,也與“從古至今到永遠一直一樣的基督”和“亞伯拉罕之前就有我”等經文衝突。不僅如此,當有人偏執“基督人性被造”之時,他略去了主動者。這話的意思本是:基督人性是被神造的,基督人性是被三位一體的神造的,基督人性是被三位一體的神按基督的人性造的……這裡面擁有一種理性無法擺脫的同義反覆。如果沒有“按基督的人性”這個概念,聖經很多經文都是不可理解的(在所有被造之先,在祂裡面,借着祂、靠祂、借祂、為祂等等);而若基督的人性只是“後來”被造的,或者聖子從起初沒有人性,那麼聖子和聖父就不可能是兩位,只能是一位了。所以,神人二性的討論,應當是以三位一體為邏輯前提。

最後,我建議弟兄姐妹遠離這些爭論。使用聖經根本沒有的神學術語(“人性”、“被造”、“基督人性被造”)進行你死我活、曠日持久的爭辯,這本身就是試探,只能敗壞捲入和聽見的人。教義爭辯是不可能有結果的,因為誰都沒有直截了當的聖經根據,都是對“相關經文”的二次推演。大公教義最後成為傳統,主要依靠的是順服和信心,而不是權力和理性。既然聖經沒有清清楚楚地提出和重複這些“專有名詞”,一方面是神不需要我們定義祂;另一方面,我們也根本沒有能力完全按神的心意去論述之。所以從使徒行傳開始,傳福音和得救從來不以“三位一體”、“神人二性”為出發點和前提,儘管你的道理包含相關教義信息;傳道和傳教(義)還是不同的。至於有些邪教將宗派教義視為得救的前提,用教義取代基督,更是瀆神的。不過這可能正是有些人特別熱衷教義爭辯的原因之一,或者為了宗派既得利益,或者為了名利之徒的未得利益——在大戰風車中教義成了肉身,成就一些“神學秀士”。偏執性的神學爭辯最終結果,只是將爭辯者中心取代基督中心,“我”取代“這個人”(基督)。但這個“我”實際上只是抓鬮瓜分耶穌衣服的兵丁,是神學賭徒,他咋咋呼呼舉起來的教義,最多擁有的只是耶穌衣服的碎片或複製 照片;他卻總是宣布並勉強所有人相信:這是上帝的兒子,這衣服是被造的。

lutheran:神學賭徒的試探還在這一點:他高舉耶穌衣服的碎片,用極小的事奪去了人的注意力,讓人不看此時此刻十字架上的基督。 這是一種更巧妙的方法,讓耶穌徒然死了。一個耗盡腦汁、糾集教會浸淫耶穌衣角的人,也不可能有時間認罪悔改重生成聖得救。 神學賭徒如同馬大,為很多傳統的事焦慮憂煩,但不可少的那一件,那上好的福分,卻丟棄了,並將別人的福分一併奪去。


0%(0)
0%(0)
  三寶可以報門派。我們照單抓藥。哈哈!  /無內容 - oldfish 12/19/20 (71)
    三寶派別大致如下: - 克利西亞 12/19/20 (72)
      難怪哦!  /無內容 - oldfish 12/19/20 (44)
      Typo: 同江反李  /無內容 - 克利西亞 12/19/20 (64)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12月19日 免於懼怕的應許
2019: 今日靈修:一條又新又活的路(ZT生命季
2018: 文士:他們本該更明白
2017: 改變美國,政治不是唯一途徑:看看Chic
2017: 基督徒的沉默和妥協縱容惡事泛濫:幼兒
2016: 女人的後裔與蛇的後裔再思
2016: 阿古L邏輯中“無能”謬論的破產
2015: 那時,主耶穌同他有能力的天使從天上在
2015: 人當以訓誨和法度為標準——說說東方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