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中國古代的“上帝”是基督教的上帝嗎(ZT生命季刊,供參考)
送交者: nngzh 2019年05月22日08:24:53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中國古代的“上帝”,是基督教的上帝嗎?
2018/12/19 18:08:18
讀者:5111
■吳家望

生命與信仰  第35期 2018年11月

中國古代的“上帝”,是基督教的上帝嗎?

 

文/吳家望

 

近來,我們看到不少評論和爭議,探討基督教的上帝和中國古代的“上帝”的關係。不少好心的人,包括人文、宗教、哲學等領域的學者,有基督徒,也有無神論者,引經據典,著書立說,認為中國古代的“上帝”,就是基督教的上帝。此外,也有人將中國古代的一些經學書卷(例如“老子”)與聖經相提並論。“為什麼偉大的上帝不是中國人的上帝?”是一個觸心腹、動感情的問題,所以他們的說法甚得人心。

從希伯來聖經開始

希伯來聖經是上帝最初為希伯來人所寫的,要通過他的子民希伯來民族向人類啟示他自己。聖經的第一句話是“起初,以羅欣姆創造天地。”“以羅欣姆”原文是 Elohim,代表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從無到有創造天地萬物的超自然創造者。“以羅欣姆”這個字也可以用來代表其他的超然或自然的神明。

可能是因為“伊羅希姆”一字代表太多神明,聖經《創世記》第二章開始用 “雅巍以羅欣姆”(YHWH Elohim),毫不含糊地來稱呼這位天地萬物的創造者。YHWH是四個沒有母音的字,發不出聲音。猶太人相信,根據誡命,他們不能妄稱上帝的名,所以他們不願意加上母音,發聲讀出“雅巍”這個字。他們看到YHWH時,就敬畏地讀為 Adonay(“阿多乃”),意思是“我的主”。

隨着歷史變遷,包括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希伯來民族和其他民族有了深遠的語言、文化交流。到了公元前200年,有七十二位聖經學者一舉將希伯來聖經翻譯成希臘文(即七十士譯本,LXX)。當他們看到“以羅欣姆”這個希臘文中陌生的字時,就從希臘文中找到一個最適合代表最偉大神明的字 Theos來替代。和以羅欣姆相似,Theos可以代表創造天地的上帝,也可以代表不同的神明。此外,為了保持希伯來聖經的傳統,LXX 將YHWH翻譯為希臘文的kurios(主),而不是“雅巍”。

又過了幾百年,福音傳到了歐洲。以建築風格聞名後世的的哥德(Gothic)民族,在第四世紀將聖經譯為哥德文(東部德文的前身),成為“哥德聖經版本”(Gothic Bible)。因為他們最高的神明叫做Guth ,所以他們將“以羅欣姆”和“Theos”譯為Guth,也就是德文Gott  和英文God 的前身。

後來,多數英文聖經譯本將YHWH,從希臘文的urios,翻譯為“Lord”, 也就是中文翻譯的“主”。少數英文版本和中文聖經一般,將YHWH音譯為“Jehovah”。

我們終於明白了,人類的語言是有限的,沒有適合代表超自然上帝稱呼和名字的詞語,所以只能用他們所崇拜的神明的名稱來代替。當人們學習了聖經,認識了超自然的、天地萬物的創造者,潛移默化,他們所替用的詞語,例如“上帝”、“神”、“Theos”、“God”這些字,已在他們心目中生根,可以用來代表聖經里的“雅巍以羅欣姆”,不至於影響人們對天地萬物創造者的敬畏。

中國古人敬拜的上帝

有人說,數學家是古板不重感情的人。數學家說,你要證明A等於B,你需要證明A和B 所有的屬性都相同。但是,你要證明A 不等於B,你只需要一個A不同於B的例子就夠了。今天我們就模仿數學家,舉一個例子來反證,中國古代的“上帝”與基督教的上帝有本質上的差別。

中國古代非常注重供奉神明,周朝的《周禮》記載祭祀天帝的程序、內容之詳細,古今中外沒有可以相比的。歷代最有威望的學者,鞠躬盡瘁,為《周禮》註疏,成為偉大的經典。

《周禮·天官冢宰·大宰》記載:“祀五帝(唐賈公彥疏):“五帝者,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參考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註疏”)

後來的《晉書·天文志上》和《史記正義》等都對這段話有更詳細的解釋,不在話下。我們看到,中國人古代所敬拜的“上帝”都有名有姓,聲色俱全。

漢朝的《史記》記載:“秦襄公祠白帝,宣公祠青帝,靈公祭黃帝、炎帝。漢高祖曰:‘天有五帝,而有四帝,何也?’乃立黑帝祠。”所以,作為“天子”的漢高祖數了一下,覺得不對,便以敬畏之心,自己補造了一個“黑帝”。

隋朝王劭所撰《隋書》八十卷中的“禮儀一卷”這樣記載:”《禮》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所以配上帝也。’......  五時迎氣,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屬,非祭天也。天稱皇天,亦稱上帝,亦直稱帝。五行人帝亦得稱上帝,但不得稱天。” 所以,這青、赤、黃、白、黑五帝,都得稱“上帝”,連稱“天”都不行!

據說,被稱為“中國天主教之父”的意大利宣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是第一位嘗試將Deus(聖經拉丁語Vulgate譯本中希臘字“Theos”的譯文)譯為“上帝”的人。Deus  一詞代表原始印歐(Proto-Indo-European)民族信奉的最高神明。利瑪竇從“天”、“天主”與“上帝”三個候選詞中,選擇了後者。利瑪竇這樣翻譯,“以表示至高無上、全能全知的神,希望‘經過一個解釋和說明的過程,賦予它們真正的符合天主教概念的涵義’。”(參考天主教“信德網”)後來,羅馬傳教士中有不小的爭議,最後教庭禁用“上帝”一詞,改為“天主”。所以,“天主”教聖經“思高譯本”的第一句話是:“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

確實,“史無先例”,要將“雅巍以羅欣姆”翻譯成中國人能夠懂得的中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利瑪竇盡了最大的努力,可佩。他給中國基督徒背上一個“包袱”,也無可後非。但是,每個華人基督徒都必須明白,利瑪竇所“冠戴”的、中國古人所崇拜的“上帝”,不是基督信仰中創造天地萬物的耶和華。

聖經的上帝

猶太人從早起到睡覺,一天至少兩次要朗讀聖經上的一句誡命:“你要聽,以色列啊,雅巍我們的以羅欣姆,是獨一的雅巍;你要全心、全性、全力愛耶和華你的以羅欣姆。” (原文直譯,申命記6:4-5)   英文譯文(ESV)是:“Hear, O Israel: The LORD our God,the LORD is one.“  這句誡命稱為“示瑪”(shema),因為它的第一個字是“示瑪”,意思是“你要聽”。“獨一”一字的原文是ehad,意思是“一”,或者“唯一”:“我們的以羅欣姆”是獨一無二的!耶穌在教導時,稱這句話是“第一重要”的誡命(馬可福音12:29)。原文 “雅巍”和“一” 之間省略了系動詞“是”。當耶穌引用這句最重要的誡命時(馬可福音12:29),希臘文原文是  κυριος  εις  εστιν,有動詞“是”(εστιν)連接,意思是“耶和華是一(εις,eis,一)”。

“耶和華是一”又是什麼意思?回顧《創世記》,耶和華造了亞當夏娃後,對他們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2:24)。“成為一體”的原文就是“一” 。所以,“一”具有“整體”、“合一”的意思。“耶和華是一”就是說,耶和華是獨一的整體。

耶穌也教導,“ …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εις)的了。”(馬太福音19:5-6)所以,希臘文的“一”和希伯來文的用法相似,有“合一”的意思。

《以賽亞書》這樣說:“…使天下萬國都知道,唯有你是耶和華。”(37:20) 這裡,“唯有”一字的原文是一個名詞 ,意思是“獨一”(alone)。耶穌說: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約翰福音5:44)

希臘文“獨一”(monos),讓我們聯想到我們很熟悉的英文詞 mono,意思是“唯一”。  所以,耶和華既是“整體、合一”的上帝,也是“唯一”的上帝。

在摩西時代,迦南、埃及地帶,假神無數,遠不亞於中國古代的五帝。耶和華頒布了十誡,其中第一誡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上帝”,第二誡是“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麼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埃及記20:3-5)

“獨一”神的觀念貫穿了整本聖經,再清楚不過。我們不可以以“國粹”為榮,認為中國古代的“上帝”就是聖經里的上帝,什麼古代“青紅皂白”的“上帝”都可以跪拜,漫不經心地就觸犯了耶和華最重要的誡命。

賜生命的上帝

要認識“獨一真神”,我們必須再跨出一大步。伊斯蘭教的大學者們都希望耶和華就是他們的上帝“阿拉”。但是,他們知道他們理虧,因為他們不承認耶穌基督是上帝。 基督教著名異端“耶和華見證人”儘管口口聲聲“耶和華”,但是因為他們不承認耶穌是上帝,結果被世人唾棄。中國古人的上帝,雖然五彩繽紛,但是沒有耶穌,也沒有生命。

保羅說:“然而我們只有一位(eis)上帝 (Theos),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我們也歸於他。並有一位(eis)主 (Kurios),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借着他而有的,我們也是借着他而有的。”(哥林多前書8:6) 

今天我們沒有篇幅來詳細探討“三位一體”的獨一上帝。但是,我們現在所討論的內容,已經足夠讓我們體會到,沒有耶穌的上帝,絕對不是我們所信的上帝。中國古代的上帝是沒有耶穌的上帝,不是聖經里的上帝。企圖把耶穌加到“老子”之類的古書裡去,或者說孔子也信基督教的上帝什麼的,都是很可笑的。

耶穌不止一次說,“父在我裡面,我也在父裡面。”(約翰福音10:38,14:10)從人間數學“集合論”的角度來認識這句話,A在B裡面,B在A裡面,所以 A=B,這樣,耶穌就等於是父神。 但是,聖經這句話說的不是數學的道理,而是超自然的真理。父神是真神,耶穌也是真神,雖然兩位都是真神,但神仍是獨一的(monos)。

耶穌知道我們不懂這超自然的真理,就反問:“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嗎?”(約翰福音14:10) 耶穌繼續解釋說: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他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裡面。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還有不多的時候,世人不再看見我,你們卻看見我,因為我活着,你們也要活着。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裡面,你們在我裡面,我也在你們裡面。”(14:16-20)約翰說:“凡不認子的,就沒有父;認子的,連父也有了。論到你們,務要將那從起初所聽見的常存在心裡。若將從起初所聽見的存在心裡,你們就必住在子裡面,也必住在父裡面。主所應許我們的就是永生。”(約翰一書2:23-25)

將上面這些經文連接起來,我們看到,耶穌在父裡面,我們在耶穌裡面,耶穌也在我們裡面,真理的靈(聖靈保惠師)從父神那裡來,要在我們裡面,我們在耶穌裡面。  保羅下面這段話比較深刻一些,但是非常重要:

“如果上帝的靈住在你們心裡,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基督若在你們心裡,身體就因罪而死,心靈卻因義而活。然而叫耶穌從死里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裡,那叫基督耶穌從死里復活的,也必借着住在你們心裡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羅馬書8:9-11)

“上帝的靈”就是“基督的靈”,就是“耶穌的靈”(參使徒行傳16:6-7);聖靈是真神。父、子、聖靈,三位一體,是獨一的(monos)真神!

耶穌受難前向父神禱告說:“認識你是獨一的(monos)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翰福音17:3)耶穌受難與復活後,成了罪人得到救贖的唯一的“道路、真理和生命”!(約翰福音14:6)

 

吳家望 來自中國大陸,曾獲數學、神學學位,現居美國。


0%(0)
0%(0)
      又一個我們村大媽 - trmc 05/22/19 (269)
        猿老看走眼了:是靖兒!:)))! - 凌吉可 05/22/19 (25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憶童年(一)
2018: 不要從指錯走到定罪——願彩虹勇士們各
2017: 祂確以憐憫為懷
2017: 講章:歷史——創世紀第二課(12:1-3)
2016: 《使徒信經》五 並非偶然
2015: weak網友以創世紀19:5為例談了一些對
2015: 親愛的主內弟兄姊妹,長周末
2014: 駁斥重生先於信的荒謬,以弗所書2:5的
2014: 《十字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