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正經事業: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送交者: 生命季刊 2024年04月26日02:36:42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正經事業(上)

——提多書系列文章之三

 

文/何春勛

生命季刊專稿

 

音頻為吳昊弟兄朗讀

 

提多書3:1-15

 

第二章的信息最後保羅對提多提到,基督徒活在世上有一個榮耀的盼望,就是等候主的再來,我們既然已經得救成為聖潔神的子民,在那些日子裡就要熱心為善。這就引出第三章的主題:行善,第三章第八節和第十四節行善這個字,中文翻譯成做正經事業,意思就是去做正經、良善、完美的好事。

 

這個翻譯很貼近原文的意思,因為行善這個字並不局限於出錢出力幫助人。做正經事除了人外表的一些良善的好行為,也加上人內心正經善良的思想和觀念。行善這個字適用於所有的教會,所有的信徒。保羅要求提多去提醒眾人,可能是跟革哩底許多人過去不聽話、懶惰、叛逆說謊的性格有關。我們來看保羅如何對提多說明這個主題的內容。

 

“你要提醒眾人,叫他們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提多書3:1-2)

 

頭兩節有兩個眾人,第一節的眾人是前一章說的,教會中的老年人,老年婦人,年輕婦人,少年人,僕人,也就是革哩底教會中所有的人。第一節還提到另外一種人,就是做官的掌權的。提多要提醒教會中所有的人如何面對治理百姓的羅馬政府,對在上掌權的人要存什麼樣的態度呢?基本上就是順服,跟一般人民一樣,大家都遵守政府的法律規章,按照政府的法令做事,該納稅的納稅,該盡義務的盡義務。尊他的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指的是政府施政,要求百姓去做的事是善的,是對的,教會就要跟社會大眾一樣,遵從去做。

 

第二節提到的眾人是指世人,基督徒對待教會外面所有的人,態度就是溫和有禮貌;對人不要惡言相向,要避免和人爭吵,要有體諒人的心;總要有風度,凡事講理。革哩底的風氣不好,民眾習俗敗壞,教會面對社會就要和平對待,避免紛爭。這一個教導非常吻合耶穌基督曾經講過的話: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

 

基督徒是一群分別為聖的人,因着信仰的關係,他們的思想態度行事為人跟世人不再一樣。革哩底人因為民族性以及流傳的陋習,造成他們跟羅馬政府之間緊張的關係,也造成當地社會上人際之間的不安寧。

 

革哩底教會建立後,一些當地的人信主進入教會,提多有責任提醒他們改正過去不良的習性,逐漸擺脫那些多年來流傳下來惡劣的稱號。讓教會成為一個清流,做出正確示範。他們要像羊一樣在狼群中傳福音,不但讓更多人能聽見福音,信主進入教會,也讓眾人能看見基督徒仁愛善良的見證,以致牽動革哩底社會風氣的改善。

 

“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樣私慾,和宴樂,常存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提多書3:3)

提多還要在教會中推行一個正確的觀念,不論是保羅、提多、其它同工或革哩底人,任何人原本都是罪人。若不是因為神的恩典和拯救,保羅和提多跟革哩底人是一樣的,保羅提醒提多不要忘記這一點。他列出六項罪人原來的光景:

 

無知:缺少對神和屬靈事情的認知,對罪惡無感,不認為自己是罪人,不知道神的神性和將來的審判。

 

悖逆:不聽神的話,悖逆神的旨意,不服從神的律法,所作所為遠離神的道路。

 

受迷惑:因着罪惡風氣的敗壞,受到錯誤言論的引導,不能分辨是非對錯,以致迷失方向,陷入罪惡。

 

服事各樣私慾,和宴樂:服事是被捆綁住的意思,人在罪惡中迷失,被私慾綁住,沉迷在享樂之中,滿足欲望,心中沒有神。

 

常存惡毒嫉妒的心:意思是惡毒和嫉妒占據了人的心,影響着每天的生活。

 

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別人厭惡你的行為舉止,你也恨惡別人,大家互相瞧不起,彼此對立。

 

罪人的光景從古到今都是一樣,沒有因為時代進步改變而有所不同。保羅有非常清楚的論述:“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祂叫你們活過來。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慾,隨着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弗2:1-3)

 

“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和祂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祂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借着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提多書3:4-5)

 

照着神的公義審判,罪人原本的結局就是沉淪,沒有指望。儘管有人想要借着修行、禁慾,行善積德或是尋求偶像交鬼各種的方法,他們仍然沒法逃脫滅亡。而神公義的另一面就是恩典慈愛,照着神的憐憫,罪人得到了拯救,並且借着水和聖靈的洗得到重生,因着信擁有一個新的生命,就是神所應許永遠的生命。

 

基督徒都要建立這個正確的神學觀念,因為他們的信仰思想言行舉止都是建立在這個根基上。沒有這個根基,他們的光景就跟一般沒信主的人沒有兩樣。第四到第七節的經文就是一段完整簡潔的救恩神學,包含神的拯救,神的慈愛,神的憐憫,神的恩典,三位一體,基督救主,人因信稱義,人重生的洗,聖靈的更新,聖靈的澆灌,永生的盼望,人成為神的後嗣等。這一段神學觀念講到神為什麼要拯救人,如何拯救,神拯救人的時間和過程,以及人被拯救的結果。這就是耶穌基督福音的綱要,也是我們信主得救的人應該具備敬虔真理的知識。提多書的關鍵詞“顯明”,在第四節出現,神對人有救恩的計劃,但是如果沒有向人顯明,人不會明白,也沒法接受。

 

“聖靈就是神借着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好叫我們因祂的恩得稱為義,可以憑着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3:6-7)

 

三一真神的真理最直接引用的就是這一節,神、基督、聖靈三個位格以不同的形式同時向人顯明。神借着基督將聖靈降下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聖靈澆灌並不是局限在使徒行傳第二章所說聖靈降臨的那個時候。這個厚厚澆灌的意思是沒有限制地傾倒在所有的基督徒身上。沒有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聖靈非常豐盛地澆灌充滿我們。關於稱義得救,這裡強調一個根源就是神的恩典恩賜。保羅在以弗所書2:8,9說得很清楚: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人的信心是神所賜的,聖靈澆灌也是神的主動。一個因信稱義得救,被聖靈充滿的人就成為神的後嗣,這是救恩神學中關於人得救後的結果。保羅在加拉太書第三章11-29把這個真理解釋的很清楚。

 

從加3:11,沒有一個人靠着律法在神面前稱義,這是明顯的,因為經上說義人必因信得生。”到加3:29結論,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着應許承受產業的了。”

 

稱義得救和成為神的後裔是根據一個確據,就是那永生的盼望。一般人只有一生,而基督徒除了有一生,還有永生。也就是說基督徒信主得救的時候,永遠的生命就開始了,當他們在世上的生命結束後,他們仍然有一個復活的盼望,繼續在永生里。(待續)

 

何春勛 來自台灣,芝加哥北郊葛霓華人教會牧師生命季刊特約撰稿人。


 

閱讀作者更多文章:

提摩太后書系列

創世記系列

出埃及系列

馬太福音系列

加拉太書系列

歌羅西書系列

提摩太前書系列

帖撒羅尼迦前後書系列

但以理書系列

以斯拉記系列


 

閱讀本刊更多文章,請點擊

生命季刊主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為愛驅使,付上愛的代價
2022: 查經分享:撒母爾記上第二十八章
2022: 叫人出死入生的真理
2020: 阿民念主義者不得救嗎?(zt供庸俗化TU
2020: 主日敬拜:《隱形的爭戰;以弗所書第六
2019: DRAM和NAND閃存等存儲芯片價格的急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