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跟帖
啊,那是指示里面的内容啊。进来看:
送交者: 袈裟道人 2008月09月30日19:52:48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好像有一个“城市老爷卫生部”的说法周老虎 于 2008-09-30 19:50:17
http://www.hrbmu.edu.cn/xq/yjs/jnhyd.html
http://www.hrbmu.edu.cn/xq/yjs/jnhyd.html

(ZT)我们和哈医大一同成长
——纪念哈医大建校八十周年
六二年级校友会
我们是国家刚刚度过三年自然灾害的1962年入学的医本十三期卫本十期的学生,在校五年的学生生活,系统地受到了医学基础知识教育,为我们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五年我们曾经创造过辉煌,是我校历史上素质较好的年级之一,这让我们引以自豪。在庆祝母校建校八十周年之际,让我们感谢母校培育之恩,衷心祝愿哈医大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医科大学中再创辉煌。
一、上大学干革命
入学伊始我们便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在入学教育的座谈会上,时任基础部主任的王孝铭教授问大家:你们上大学为了什么?有的同学回答当大夫,有的回答学知识,王教授大声地说:“上大学干革命!”我们牢牢地记住了王教授的教导,成为了六二年级的座佑铭,1963年我们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大家在刻苦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热情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做好事,许多同学主动到病房为患者服务,为病人理发、洗头、洗脚,扶病人做检查,有的同学利用假日去帮助农民掏大粪、割草、锄地,大家都以为别人做好事为荣,形成了良好的助人为乐的风尚。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期的刘灿虎、梁秀金同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校多年来发展的第一批学生党员。这两位同学还被评为哈市三好学生,梁秀金还代表哈医大参加了当年全国学联学生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期同学们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的热情。1963年我们的老校长季钟璞教授,率高教部卫生司来我校检查工作,我们期40余名同学接受了基础各学科的考核,取得了优异成绩。
我们六二年级除了学习成绩优异,文体活动也全面发展,我们期拥有体操、举重、田径、篮球等体育健将5名,在历次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上名列前茅,李庆芳创造的哈市高校男子标枪、姜丽华创造的女子百米校记录至今无人打破。以三班创编、五班合唱伴唱的舞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参加了哈夏音乐会,演遍哈市各大专院校,受到广泛赞誉。
1964年下半年,我们期全体参加了农村社教运动,在崔凤淳副书记的带领下,赴克山县的4个乡,历时六个月,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访贫问苦,发动群众,学习党的政策,做群众工作,体验了广大农民的艰苦生活,在劳动中学习了农业生产知识,磨练了吃苦耐劳的意志,政治思想普遍提高,在半年社教中40余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我们期也卷入了这场动乱,我们期是在哈市大专院校中最后参与运动的,直至1966年8月5日我们才被迫停止课间实习。 1967年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期提前恢复了生产实习。我们期没有人参加打、砸、抢和武斗的。
二、全部分配到农村
1968年毕业分配时,我们六二年级全部分配到农村,因为要贯彻毛主席的走“六二六道路”。有的同学直接分配到生产队,挣工分。农村缺医少药的现实教育着我们,为广大人民解除病痛的良知鼓舞着我们。我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立志扎根农村,开始了我们做医生的生活,住茅草房,睡土炕,自己摇辘轳担水做饭,身背药箱走乡串户,坐着爬犁雪夜出诊,步行几十里赶赴临产妇女的家,在农民的火炕上为病人做手术。自己动手粉刷墙壁及改造卫生所。坐着马车去采购药品、器械。几年的艰苦磨练,提高了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了诊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业务水平,人人成了多面手,全科医生。有的到上级医院或回哈医大进修学习,逐渐钻研某一专科技术,有的结合临床开展科研工作。多数人成长提高成了基层医疗单位的骨干,担任各级医疗行政机构的领导或医院的院长。如:段金田任克山县医院院长,邵铭华任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百佳医院院长,李福生任鹤岗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周生任伊春市林业中心医院副院长,高春华任牡丹江市林业医院院长,程其盛任省农垦总局医院副院长,于治州任黑龙江省医院院长,刘革任哈市第八医院院长,马然任哈市第四医院院长,杜仁智任哈市第三医院书记、院长,李家萍任哈市第一医院副院长,王春茂任松花江地区卫生局局长,刘桐林任肇州市卫生局局长,葛源庆任依兰县卫生局局长,赵荣敏任哈市道外区卫生局副局长,王金印任哈市卫生局医政处长,王薇任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林祥任省卫生厅纪委书记,李江东任省干部疗养院副院长,刘毅光任哈铁疗养院副院长,王莉任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李丰任省军区医院院长,吕宝华任铁力市中医院副院长,冯应奇任安达市医院副院长等。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在基层勤勤恳恳为老百姓解除病痛,为我省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为哈医大医疗、教学、科研贡献力量
恢复研究生制度之后,我们期许多同学首批报考了硕士研究生,他们是王维治、韩德恩、孙振华、王晓东、王羲、牟敦学、关洪昌、贾尔民、崔浩、汤凤彩。他们中绝大部分都回到了哈医大。
部分留校及后来陆续调回哈医大的十三期同学许多人刻苦攻读外语,达到四会水平,相继出国留学或研修,他们是:谭玉英、关洪昌、刘灿虎、谷鸿喜、柳英侠、张凤蕴、赵育松、韩德恩、赵士斌、隋丽华、崔浩、王滨友、刘铁夫、贾尔民、汤凤彩,绝大多数学成后按期归国,学以致用,发挥着骨干作用。六二年级毕业生先后有58人在哈医大工作,有的担任了领导职务,如:沃震钟任哈医大副校长,张景春任哈医大工会主席,姜常胜任哈医大教务长(后调任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赵士斌任哈医大教务长,王玉华任哈医大第一医院副院长,张国柱、张殿忠任哈医大三院副院长,张凤云任哈医大二院党委书记,刘宪冬任二院科研科长。 23名同学担任各科室主任、副主任、支部书记,19名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中15人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们是:孟繁超、谭玉英、王滨友、谷鸿喜、韩德恩、崔浩、刘铁夫、王维治、王文秀、赵育松、吕淑兰、陈昭彦、赵士斌、隋丽华、王爱民。他们都成为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承担十五、十一五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并做出了突出贡献,如韩德恩成为肝移植的带头人,陈昭彦多次参加肾移植,谷鸿喜两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曾被评为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省高校教学名师,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王维治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成功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及专著《神经病学》。 2006年王维治和谷鸿喜被评为哈医大教学名师。
六二年级的同学们与哈医大一同成长,走向成熟,许多人已经退休,但是大部分人仍然工作在医疗卫生战线上,为人民健康继续工作着。
在庆祝哈医大建校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忘不了我们的年级主任老师,他们是:李秉孝、袁有和、路奎彦、周洪儒、赵志海。,祝愿他们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责任编辑:孙宝元)
2006年8月31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快过节了,上个菜:改良东坡肉
2006: ZT: 棋王争霸
2005: 新球季 最佳5人大預言
2005: matthaus:从胡凯说开去——大家一起聊
2004: 小常识: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_ 兼
2004: (ZT) 李元伟直指中国篮球症结:长期封
2003: 去波特兰看世界杯
2003: 中国女足队员收入揭秘(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