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在沖繩尋找中國痕跡(圖)
送交者: _5000 2012年10月23日13:41:21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在沖繩尋找中國痕跡(圖)

 

 

 

  民居屋頂趴着一對獅子    方言中不少閩南語發音


  中國傳統文化對日本影響甚大,在橫濱、神戶、長崎等城市至今仍保留有原汁原味的中華街。當《環球時報》記者來到位於日本西南的沖繩,卻感到這個日本最南端的縣(相當於我國行政區劃的“省”)處處凸現着中國痕跡,仿佛一座巨大的中國城。

 

  中國傳入的獅子成了沖繩標誌


  沖繩最著名的建築是琉球王國時代的王宮———首里城。首里城以紅漆為主,南北走向,正殿的穹形設計是典型的唐式大門,雕梁畫棟,金龍盤旋,不同於本島古樸素雅的審美觀,儼然一副金碧輝煌的皇家氣派。乍一看,頗有點中國故宮的建築風格,只不過這“沖繩故宮”最多只有中國故宮面積的幾十分之一。難怪日本人到了沖繩都說覺得像是到了異國他鄉。確實,人們在這裡感受的不是日本文化,而是中國文化和琉球文化的結合。殿內掛有“中山世土”等牌匾,更透出濃濃的中國氣息。沖繩的古典舞蹈據說是琉球王朝為在此接待中國使者而創的。


  沖繩的民居門口或屋頂上一定有一對沖繩人喚做“西煞”的獅子。它的本名其實就叫“獅子”,用沖繩方言發音就變成了“西煞”。沖繩人相信“西煞”是他們的守護神,可以除妖降魔,招來幸運。從中國傳過去的獅子們,在沖繩自由發揮,形態各異,成了沖繩的標誌。各種旅遊紀念品也做成了可愛的獅子造型。

 
 
 


  “除了豬叫聲什麼都吃”


  沖繩是空手道的故鄉。空手道如今已是世界聞名的搏擊術。它融合了14世紀從福建傳來的中國武術和古代琉球拳法獨創而成,又稱為“唐手”,50個基本招式都是以福建方言命名的。沖繩方言中至今仍保留有不少中國話的說法,比如“四海之內皆兄弟”等,還有不少類似閩南語的發音,讓記者仿佛見到了久違的老鄉。


  沖繩的美食也令人垂涎。本土日本人不吃的豬內臟、豬腳、豬頭肉是沖繩的特色菜。沖繩人調侃自己說“除了豬的叫聲以外什麼都吃”。沖繩烹飪風格也比較接近中國菜,以紅燒和爆炒居多,炒苦瓜、炒絲瓜這些日本人看起來很稀罕的沖繩菜,卻讓記者感覺特別親切。


  沖繩人相信中國風水


  更有意思的是,記者在不少街頭都看到“泰山石敢當”的石碑。中國的風水思想影響沖繩不足為奇,難道連這也原封不動地照搬?找個當地人一問,果然,沖繩人認為住宅當道不吉,按照從福建傳來的方法,在三岔路口立一塊“泰山石敢當”的碑便可以擋煞。


  不光是風水思想的體現,沖繩人的社會活動到現在仍然延續了不少從中國傳來的舊曆傳統。本島的日本人在明治時期之後就不再過舊曆正月,而把元旦當成唯一的新年。沖繩的大多地方卻仍堅持過兩個新年。初一和十六拜神祭祖的習慣更和閩南地區如出一轍。本島人掃墓參拜祖先通常是8月的盂蘭盆節,沖繩人卻是在“清明祭”。 沖繩的墓也不像日本本島的那樣狹小,而是三面砌石,有的還蓋有屋檐,很講究氣派。清明時節拖家帶口在墓前飲酒作樂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沖繩風景,仿佛把踏青和祭祖的古老中國風俗合為了一體。


  在沖繩的幾天,記者發現沖繩人的性格也頗具中國古風,大方而豪爽。據當地朋友介紹,沖繩人結婚時一般都要大宴賓朋,越熱鬧越好,這一點很像中國人的傳統。而日本本島人一般都要精確地計算出席人數。過年過節時,沖繩人穿起古代的表演服裝,打起花鼓,扭起秧歌,跳起獅子舞,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中國的哪個村莊呢。

 

《環球時報》版權作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也談書法和藝術創新(一)臨帖怎麼來的
2011: 狸貓請進來
2010: 生為中國人,大獎也
2010: 野火:靜謐的日本(隨筆)
2009: 中國古代的地圖是什麼樣子的?
2009: 還是性格孺弱啊,這個社會不同情弱者。
2008: 民主黨初選和大選,清一色非裔支持奧巴
2008: 我真的很想改投馬肯一票
2007: 北大畢業生覺得海外華人很可憐
2007: 黃梅戲 白居易 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