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贏在起點與贏在終點 一一 東方還是西方?
送交者: 仁愛 2019年02月24日19:35:08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東方文化(中國和印度佛教)本質上是向內的,西方文化(希臘和羅馬)文化是向外的,這是指思維的起點和它的方向性。


講東方文化我們很容易想起老子的自然之道,它似乎是外指的,但它完全是通過內證獲得到,絕非來自於思辨。大乘佛法也一樣,它們不是像西方文化那樣通過理性外推,然後通過外在的實證來確認。


對中國文明的思維方式影響最深的有兩個源頭,一個是黃帝內經,一個是易經。黃帝內經365兄應該很熟悉,它研究人自身的生命現象到底是什麼一回事,我們這裡只指出它的一個特點,即它是內指的、向內的思維方式。易經思維更廣闊,它是天人合一的,但易的樞紐,是人的參與,即人參與到萬事萬物的變化之中,比較容易理解的比喻是"蝴蝶效應",難點是如何讓人能夠mentally變成一隻"蝴蝶",因為常態中人的意識處於一種混沌態。所以易經的運用的一個先決條件是人的狀態,這決定了易的思維必須是內指的。


儒家的《大學》講"格物致知",連累到朱熹和王陽明。王陽明格竹子是因為朱熹指錯了方向。當代有人指出"格"是"感格",但"物"是什麼也沒有講清楚。以我個人的看法,格物就是通過易經的六十四卦,來感格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格(格局、格式),果如是,當然能夠"致知"。孔子五十學易,知命、耳順、從心所欲十年一變,都是感格致知的不同境界。


這樣一來《大學》中的一句話可能有問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儘管《大學》解釋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但如何格物?《大學》存而不論,所以《大學》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從體起用,因為"格物"無所指稱,害倒王陽明。我初讀《大學》,就一直覺得"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秩序不對,如果從感格易經的角度來落實,應該是"誠意、正心、格物、致知",這樣一來,《大學》、《中庸》、《易經》三者氣脈貫通,一個鼻孔出氣。為什麼《大學》會顛倒因果?有一個可能,即形上歸《中庸》,形下歸《大學》,形上的"誠"感格致知,形下的"誠"守護修身。當然這是題外話,"格物致知"是千古疑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大儒方家有何見教。


一言以蔽之,東方內指的思維方式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內明",公式化就是我是誰?為什麼?怎麼辦?東方思維的核心是"我",不管在哪個層次、走多深走多遠,都是為了這個我,認識宇宙,也是為了我如何自處。由此可見,東方思維的內明之學,對於人類生存發展的外部處境和狀態改變,基本上是百無一用的。


反觀希臘文化,它的思維方式與東方完全相反,首先它是外指的,這種外指性導致了最初始的二元論,即主體與客體的二元論,由此又派生出理性與情感的二元論。二元論的思維方式解構了客觀世界和人的存在,並由此引出西方文化傳統的兩條進路,即西方的學術(哲學、邏輯、數學、科學之種種)和西方的人學。西方的人學處境,可以說兩千年來一直是非常悲慘的,因為人是被對象化並且用研究客體的方法手段來研究的,如果說東方是通過自我感受來理解人的存在,那麼西方則是通過鏡子中的我來理解人的存在。但從另一方面來講,西方的學術兩千年來卻一直高歌猛進,大有斬獲。


西方文化中的邏輯、數學、形而上學、實驗科學的一整套軌範模式,都是希臘理性主義思維方式的子孫,理性精神是支配整個西方文化幾乎所有領域的主導精神,乃至於在審美和藝術這些本來屬於人類感性範疇的領域,理性主義的工具思維方式也毫不客氣地鴉占雀巢,更不要說倫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以及民主法治、契約精神、人權自由之種種,無一不是理性主義工具思維模式的生成物。


西方文化的外指思維方式的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外明","我是誰"這個命題,只有外轉為"他是誰"才有普適的意義,而簡約化、符號化處理之後的人,才可能被工具理性所研究,西方的人學包括心理學之所以可以成為科學研究的對象,原因就在於人的外化,而人的對象化、客體化的過程,也是人失去人的定義的真實內涵的過程。我們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幸福和快樂這兩個詞,在西方常常混用,互為文本,相互註解,由此一葉知秋。


我們說西方工具理性的外指的二元論思維方式創造了輝煌的西方文明,可以說是贏在了起點,而東方內明的一元論思維方式,相比之下幾乎空空如也,更重要的是東方人的傳統價值取向也因此而尚儉好靜,傾向於安於平淡的現狀,只注重生命的內在和諧,只追求精神的內在超越。所以,東方人應該是輸在了起點,當西方人忙着造機器征服世界的時候,東方人則忙着寫詩自我陶醉。


但是東方人並非不能也,不為也。換一個視角來看,正是西方文化中人的內心世界燥動不安,靈魂無處安放,才拼命的在身心世界的所有可能的向度上挖山不止,到處打洞,成果彬彬然。可是兩千年來挖着挖着,到今天也居然挖出問題來了。


當希臘文明信心滿滿地構建人類理性世界的輝煌大廈的時候,西方從來沒有人返躬自問理性本身是什麼?希臘諸賢為理性精神做了四個方面的奠基性貢獻,一是切割理性,它由理性與感性的二元論完成;二是完善理性,它由邏輯和數學完成;三是崇拜理性,它由哲學完成;四是運用理性,它由學術百科完成。至此,"理性是什麼?"已經不再是一個因地的內指追問,而是一個果地的外指回答,也就是說,理性成為了什麼,它就是關於理性是什麼的標準答案


西方理性的傲驕無可置疑,以至於它被康德按倒在地一頓暴打之後,站起來仍舊毫髮無損,勇往直前。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他認為這是一個絕對可靠的真理與第一原理,可見"思"是一個不可置疑的原點。康德和笛卡爾的偉大都在於思想的內指性,這使他們比所有其它人都深刻,但希臘遺產限制了他們的深刻,從東方思維方式來看,"思"是什麼,才是理解我是誰的真正大門。


理性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說理性是人類意識的一種存在方式,人類經驗的意識反饋和有序化,它在形式上需要滿足人類思維的自洽性,它的過程和結果符合邏輯與實證。。。然而再講下去,漏洞就可能出現了,比如思維的客觀性、理性的獨立性和對存在的超越性等等。


西方理性思維方式的坍塌意味着什麼?它不僅僅是哲學的問題,而且是認識論、方法論問題,價值觀念體系的問題,人類信仰的問題。。。它的影響波及除了科技以外西方文化的所有領域。這將會是一場西方文化的大裂變,它的未來結局可能有兩個,一個是封閉的結局,一個是開放的結局。所謂封閉的結局是指西方文明二元結構中的世俗文化從發展顛峰開始回落,核心價值觀念向宗教一端發生回擺,而宗教本身也在一個更高的階次上吸納這種世俗文化的躍落性回擺。所謂開放的結局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西方世俗文化吸納東方思維方式、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完成自身的重建,兩希二元結構解體,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從神經心理學實驗對"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挑戰、認知科學的三大主要發現對西方理性觀念的挑戰、量子力學實驗和水結晶實驗對物質現象的挑戰。。。這些挑戰對西方世俗文化觀念世界的挑戰都是顛覆性的,但對於東方文化而言,這些挑戰無一不是"深得吾心"而且多多益善,或者說,每一個來自西方的驚異,都對應着遙遠東方的神秘微笑。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在西方世俗文化的生命能量完全釋放之後,東方文化會贏在全球化進程的終點,而我們的時代,正處在接近終點的位置。


儘管理性主義在人文領域存在"結構性問題",但西方理性有兩個客觀存在的偉大傳統,一個是自我批判精神,一個是價值中立精神,這兩種精神可以成為人類文化的共同遺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電池已經升到81%了,但依然不能開機,
2018: 中華民國頌
2017: 朗讀:Trump's Inaugural Address
2017: 聽歌一定要聽最好的歌手唱的某個歌。或
2016: 土豆姐姐:傷感
2016: 我真的快要死了不能陪你們耍多久了。各
2015: 支持民主黨的理由
2015: 怎樣讓豬下跪
2014: 既然都是軍乾子弟, 一杯咖啡就可以化
2014: 羊肉泡饃好吃嗎?還真沒吃過,看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