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食品银行(Food Bank),是在移民服务人员赠送的地图上,知道这是个吃饭不花钱的地方。后来在饭伙时间碰巧看到食品银行营业,吃完饭出来的人与工作人员告别,双方握手拥抱。从媒体上多次看到华人新移民受困多伦多,诸如“一家三口住在月租250元的地下室,举目无亲”,“在ESL学校回答每周多少生活费,答是20元,招致轰堂大笑”。这些受困者,实在该去食品银行。
移民服务人员赠与的地图,许多标示与新移民密切相关,是有很深用意的。 “食品银行”也有译成“食品库”,起源于美国。食品银行的起因是,在发达国家,浪费与饥饿是个并存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如各超市中那些即将过期、但又卖不出去的食品就需要花费不少的资金进行处理和销毁;大量剩余农产品的加工处理同样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由于种种社会问题与分配不公,喝不上牛奶、吃不到黄油的穷人也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一批热心于慈善事业的志愿者便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所谓的“食品银行”。发展到今天,加拿大的食品银行更注重捐增,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各大超市都能见到专门捐赠区。据说欧洲的食品银行,还是经加拿大传入的,如今已遍及欧洲的13个国家。
理论上到食品银行去吃饭,要登记一下姓名。但据去过食品银行的华人朋友讲,去了就吃,吃完就走,没人问你任何问题,诸如面包、蔬菜类的基本食品,还可以拿走。有关食品银行的详细情况,可以去该银行网站 http://www.dailybread.ca/。新移民朋友需要时不必客气,尽可大吃大喝。日后发达了,向食品银行的捐赠区放一袋面包、半打特价罐头好了。
食品银行待客热情,据说礼节周到真诚的用意是让客人体会到该银行服务的热情,下次去得更积极、准时。中国人可能不太习惯食品银行员工的拥抱礼,可以直接说明好了,他们都是受过训练的专业公共服务人员,懂得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