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我愛我車 > 帖子
小心汽車給孩子帶來無形傷害 車上遊戲傷眼
送交者: 靜晴 2013年05月26日19:01:19 於 [我愛我車] 發送悄悄話

     隨着汽車普及,馬路是越來越危險,一出門,入眼全是車,通過馬路,得小心再小心。在孩子眼中,一切都那麼新鮮,不能充分意識到汽車所帶來的危險。家長要履行職責,保護好孩子,避免孩子捲入交通事故。做到這點已經足夠?答案是否定的,隨汽車而來還有許多“無形”傷,必須小心防範。文/圖 周偉力

     有毒氣體

     車內有毒氣體主要有三種:一是新車氣味,常見於剛購買的車型,來源於塑料、橡膠、織物以及油漆塗料,主要構成是苯、甲苯、甲醛、碳氫化合物、鹵代烴等,長時間呼吸,會導致咽喉炎,皮膚過敏等。二是煙草味,只要在車內抽煙,哪怕是開着窗戶抽煙,還是會遺留部分在車內,假如座椅是織物,那煙草味會吸附其上,不會消退。三是車內裝飾品所散發出來的,最常見的是汽車香水。

     對於第一種有毒氣體,家長多有防備,新車氣味未消散之前,不會讓孩子長時間待在車上,但家長容易忽視第二種和第三種有毒氣體。眾所周知,吸煙的人自己聞不到煙味,想當然認為,開窗抽煙不會有問題。市面上,大多數汽車香水都是化學勾兌,只是用更強烈的氣味蓋住原有氣味,不是清除,而是加重。

     檔次較低的物料

     如今,汽車業競爭激烈,價格年年下滑。為保證利潤,車企只能在削減成本上下工夫,使用較低檔次的物料是較常見做法,如本來該用橡膠,現在改成塑料;本來該用皮革,現在改成織物。這些塑料、織物,或者說皮革,不僅散發着氣味,而且不會那麼乾淨,表面殘留有化學物品。

     孩子,尤其是一歲以下的孩子,手喜歡到處摸;摸完之後,不管手是否乾淨,又會往嘴裡放。不潔之物,便會進入體內,抵抗力較低的孩子會就此生病。所以,身為家長,應保持車廂整潔,勤於打掃,自己沒時間動手,必須請洗車檔代勞。

     傷眼的遊戲

     無處不在的Wifi讓汽車與外界相連變成可能,為打發旅途的枯燥,年輕父母會拿出手機或者電腦,與孩子一起看圖片、看視頻、玩遊戲。眼睛長時間對着屏幕,本就不好,在汽車上玩傷害值會達到兩倍,甚至更多。因為汽車是移動的,周圍環境不斷變換,可能下一時段便會進入隧道中,也有可能下一時段會在樹蔭底下行駛,光線忽明忽暗,隨時變化,而且車身不斷晃動,對眼睛影響極大。車上遊戲應以傳統類型為主,如講故事、拍手遊戲等,家長不能也不應偷懶。孩子如沒興趣,可使出終極大招,長途可哄孩子睡覺,睡覺是最好打發時間的方式,家長也省心省力。

     用車增加肥胖幾率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汽車和肥胖小孩,沒有數據直接反映兩者之間關係。但假如說肥胖小孩增多與汽車普及完全沒有關係,恐怕沒有幾個人相信。中國汽車保有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趕着美國,最近兩年,年產銷新車均超過1800萬輛,這是純粹的增量,許多年輕家庭都買了車,而買車諸多原因中,最主要一條便是為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買了車,孩子未上學之前,開車帶着他去上興趣班;上學之後,開着車接送他上下學——再苦不能苦孩子。出發點是好,可惜,正是因為這種心理,肥胖小孩一日多於一日。專家建議,兒童時期是人形成運動習慣的重要階段,首選讓孩子步行上下學,其次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同時,大人還應以身作則,經常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跑、跳繩、籃球等。

     攀比買車

     相信大家對李雙江兒子並不陌生,他連續兩次轟動全國,可惜都不是那么正面,互聯網上更形象稱之為“坑爹之星”。不知大家有否留意一個細節,“坑爹之星”年紀輕輕便擁有汽車,而且是性能卓越的豪華運動車,他是在攀比中買的車,父母親由於時間忙,買輛車做補償。

     攀比是件可怕的事,會扭曲孩子與生俱來的陽光與童真。汽車在其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成為攀比的內容之一:你家開奔馳,我家開的是寶馬,你家有兩輛,我家也有兩輛——扭曲本應陽光的人生觀。在攀比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成才率會明顯低於健康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如何杜絕,家長是關鍵。如非必要,不開車接送小孩上下學。同時,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汽車觀:汽車只是交通工具。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靜晴:日系車裡最好的:淺談下馬3在歐
2010: 奧迪A9概念車假想圖 變色玻璃車頂 圖
2009: 來說說汽車世界中的胖子,需要減肥?(
2009: 車系之戰:德日相爭誰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