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还是让你给蒙对了 |
送交者: kenn2003 2008月12月08日18:09:32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回 答: 言真轻:在美华人二代如想有出息,就别那么早学汉语汉字 由 言真轻 于 2008-12-04 15:40:37 |
有句话还是让你给蒙对了。
你在跟帖里说“用汉字的人思维水平很低”,你通过大意是“有成就的汉人会一门外语,有成就的非汉人不会汉语”来判断的。 是的,如果汉字真的会使人思维水平很低的话,会出现:有成就的汉人会一门外语,有成就的非汉人不会汉语。 但是,如果 1。 交流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2。国际上用英语交流, 的话,也会出现:有成就的汉人会一门外语,有成就的非汉人不会汉语。 所以,通过“有成就的汉人会一门外语,有成就的非汉人不会汉语”来推出“用汉字的人思维水平很低”,说明,您老人家,有一个东西还没有深深地扎入你的脑细胞形成条件反射:“只有逆否命题才等价,别的不可以”。 所以,您老人家给“用汉字的人思维水平很低”这个论点作了个非常好的佐证:您使用汉字,您思维能力很低。 而由于这个比较正确的论点和您的正确的论据之间的错误的逻辑关系,藕只能说您给蒙对了。 其实,汉语的确造成人的思维不够逻辑化,用汉语长久的人分析能力往往比较低。原因在于汉语是一种讲究意会、模糊的语言。汉语一句话中,用词重复是没有人反对的,英文里是不行的。而中国的文化又讲究综合性synthesis,不讲究分析analysis。不过用汉语的人,也有分析能力超强的,藕就是一个。这一方面因为藕下了几十年的围棋,二方面是因为藕的专业是门讲究精准的学科:稍不精准,做出来的都是错的。 不过,汉语也有很多概念,根本无法在英文里找到;而英文里的概念,藕从来没有碰到汉语里找不到的事情。 对了,分析能力不是很好的朋友,请把“汉语造成分析思维能力的相对低下”和“汉语的概念比英文多”2件事情区分开来。 汉语的概念比较多,是因为文化丰富,见多识广;还因为好多概念有成语和典故的帮助。 "涩",这个味觉、概念,在英文里很难找到。美国白人的舌头肯定能感受到涩,和藕们的感受一样。但他们形成没有这个概念。 这就是一个列子。 例子很多,藕没时间举了。 重要的是: 1。英文毛病非常多;否则藕就彻底英语化了 2。目前的汉语不是通用语言,只是经济科技的问题,还是汉语本身也有问题? 3。是汉语本身也有问题的话,汉语的最大不足在哪里?可以改进吗? |
|
|
![]() | |||
|
![]() |
实用资讯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一周回复热帖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7: | 为何行善反遭不如意? | |
2007: | 简答:关于杀生戒与罪从心起将心忏 | |
2006: | 乡下人家庭根本没有亲情 | |
2006: | 哈佛的学子,未来的玄奘 | |
2005: | 家有孩子学中文-写字篇 | |
2005: | 苏苏的生活日记--小管家横空出世 | |
2003: | 小弟兄:生病看病(三) | |
2003: | 儿子送报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