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就是不要為他們擦屁股(3) |
送交者: 張憶家 2005年08月12日22:26:03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摘要:
內容:
一般來說,華裔父母對子女常有下列幾種看法: 父母親總是認為孩子嘴上無毛,做事不牢,自己吃過的鹽比他們吃過的飯還多,走過的橋比他們走過的路也多,不管他們年齡有多大,就是沒長大,表現不夠好,需要自己的督導、影響。擁有這種看法的父母總是認為自己需要事必躬親的管教,孩子或者會完全照着父母的心意去做,這樣一來,孩子變得依賴、被動,但看起來是乖乖牌的樣子,卻很難擔保成人之後會免除一段令人跌破眼鏡的“離經叛道”逆反行為。有些孩子接受父母過度的愛心,會覺得窒息,落入了常見的青少年反叛的風暴期。 [包庇流於姑息] 天下的父母都認為該盡力保護孩子,他們不能犯錯,若是留下不良記錄,一生就完了。因此若有什麼事情發生,如果能私下料理好,就竭盡所能去做。比如說,當少女懷孕時,通常父母第一個想法就是拿掉胎兒,完全不顧慮生命的尊嚴。當孩子闖了其它的禍,有時他們並沒有提出要父母收拾殘局的要求,父母就先把狀況處理好,孩子既然沒有經過刻骨銘心的痛苦,問題行為的故態復萌自是常見。就算孩子提出要父母收拾殘局的要求,如果父母照着去做,其實是給孩子姑息的信息。如果父母能了解這樣做法背後的議題,可能當初就不會採取息事寧人的做法了。 中國人常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心態,尤其在第一代移民群體中,更是認為只要進到好學校,拿到高學位,人生便會一帆風順。因此只要子女讀書好,對其他方面的要求則大為放寬。孩子的聰明在知道有機可乘的時候,表露無疑。父母親既然網開一面,孩子為什麼非要循規蹈矩?再加上許多孩子的好成績是父母的督促與補習堆積起來的,如果孩子自己不會自動自發,總是父母撥一下算盤珠子、才動一下,好的大學是進得了,但可以待多久就難說了。 在筆者的臨床經驗中,這幾年來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在加州,亞裔的孩子高中畢業時成群結隊進加州大學九大分校讀書,但念了兩年之後,無法繼續保留學籍,而提早離校,這種狀況的學生數目逐年增加,雖然目前沒有實際的統計數字,但從一些個案的口中知道這些孩子並不笨,但是他們不是延後青少年時期逆反心態的階段,就是無法自動自發。被督促的經驗並沒有轉化成自己的價值觀念,因此離家住校之後,當父母管不着,一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時,就成了這種局面。 有些父母自己太忙,對孩子的處境覺得內疚、憐惜,也有些因着離婚或喪偶的關係覺得孩子小小年紀卻無法得到雙親的照顧,怪可憐的,或者自己尚未從失婚、喪偶的痛苦中掙脫出來,因此對孩子的行為常常網開一面。還有些父母沒有先設定管教計劃,常在氣頭上告訴孩子,如果他怎麼做,就會有那樣的後果。等到事情真的發生、他們的行為越界時,父母有可能是因隨興所至立下的規矩,到時卻忘了自己當初是怎麼說的,或者後果太過嚴重、於心不忍,更遑論夫妻之間意見不同,而對孩子的問題行為有不同的作法。於是所說的後果無法執行,再加上孩子可能會察覺到父母不記得細節,從中賴皮;種種因素都可能造成子女行為逾矩、沒有規範的現象。 [讓孩子自己來] 在父母為子女擦屁股的前題是他們認為孩子無法獨立自主。那麼在哪些方面,父母總是無法放手、讓孩子自己來呢?日常生活、睡覺、起床、洗澡、穿衣、吃飯、甚或時間的運用、金錢的管理等,在在都可以看到明明孩子已經夠大了、可以慢慢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但是父母還是不放心。 比方說,在美國出生、成長的孩子對冷熱的感受,因體質好的緣故,與父母的不同。但許多父母成天叮嚀孩子該多穿衣服,孩子當耳邊風、自己生悶氣。像這類父母撒手不管、孩子可能真的會遭殃的議題,也許可換一個做法來幫助孩子負責任。 有位母親為了讓孩子學習自己照顧自己,就給孩子設立健康基金。如果孩子一年不發燒、不生病、不需要看醫生,就有多少的獎金〈當然給孩子的獎勵或處罰得與行為的幅度有相當的比例,這些後果也是他們所在乎的〉,結果那個孩子比父母更小心氣候的變化,相當在乎自己不要生病。 至於吃飯方面,有時小孩像是搖頭神仙,給他們吃什麼,他們不是用舌頭頂出來,就是拼命搖頭,一餐飯吃下來,父母親得追在後面喂,該是一個輕鬆愉快的場面,常常搞得人仰馬翻。最近在 Focus on the Family的廣播節目中,Dr. Leman 談到怎麼治孩子偏食的毛病。一位母親問他,說自己的孩子痛恨吃意大利麵條,該怎麼辦?Dr. Leaman建議那位母親做一餐就只有意大利麵條的晚飯,同時不為那個孩子擺上餐具,也不要叫他來吃飯。當孩子發現全家人,除了他以外,都在吃飯,問為什麼不叫他,也沒有他的份。媽媽回答說:“因為你不愛吃”。孩子東看西看,最後終於說他可以試試看。之後,再也沒有聽到孩子抱怨意大利麵條了(當然各家的情況不一樣,可能做法不同,但只要原則抓對,結果應該是蠻正面的)。 [親子關係的消長] Dr. Dobson在一次的演講中提到,其實父母與子女的差距在孩子出生之後就越來越小。他用數目的比例來闡述這個觀點。比方說孩子出生時,父母那時已是二十歲,孩子才一歲,因此是二十比一的差距。十年之後,父母三十歲了,孩子是十歲,親子間的比例成為三比一。再過十年,比例成為二比一。在二十比一的階段對待孩子的方法與在二比一時,自是大不相同。但許多父母並沒有這樣的領悟,還是一成不變。 當親子的比例越來越小時,關係的成份會帶上一些友誼的色彩,甚或到一個地步親子關係易位,需要成年子女來照顧年邁的父母。然而父母若從不曾接納孩子會長大成人的事實,在親子的互動中,隨着歲月的度過,會感覺越來越疏遠、緊張有增無減,搖頭嘆息,根本沒法享受子女逐漸成長後親子關係中的新光景。 在《過優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一書中,克勞德與湯森德指出:作父母的對有問題的兒女會發出最後通牒,如果父母對這些警言都能堅持到底,我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會浪子回頭的。他們還提到一個常見的現象:“父母常常會對孩子大聲嚷嚷或嘮叨不停,卻又不讓孩子承受惡行的後果。“愛,卻有限制”,“溫和,仍要求子女必須為後果負責”的父母,才能養育出有信心、對生活有控制力的子女。” 不為子女擦屁股的道理實在很簡單。父母先得有自知之明,知道問題出在那兒,再加上夫妻或是同輩朋友之間的互相督促,同時對孩子問題行為的管教是有計劃的,不為他們擦屁股自是不難。孩子出招可能使得父母措手不及,但總是可以說:“讓我好好想想在這個問題上怎麼管教你”。省得常給孩子的警告好像是稻草人似的威脅。如果孩子相信父母是言出必行(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行為後果),他們的行為一定會有許多的改進。 (全文完)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