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最近關於“孝順”和贍養老人的爭論,感到有些概念被混淆了,大家在“孝”
字上各取所需,爭論的好像並不是一回事。那我就再來“添點亂”。首先想“偷換”
幾個概念。孝道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有保障老人得到贍養的功能,但它又有多層含義,
我自己認為是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它在保障社會整體平衡時也確實讓
一些個體付出了代價,否則不會有人對它如此深惡痛絕。所以我不想談孝道,只想
談社會對老人的回報和贍養。雖然回報和贍養老人是孝的一部分,但它也是所有人
類社會必須要做的事情,不管把它叫做什麼。另一個想“偷換”的概念是義務。我
也不想談每個人對自己親生父母的義務,因為各個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或幸福;我只
想從群體上談年輕一代對年老一代的義務。有人說孝順是美德,不是義務。那就把
“孝順”拿走,換上“回報和贍養老人”,而且是指群體上的回報和贍養。如果我
們把概念“偷換”了還是認為它只是美德,不是義務,那我們下面就接着討論。
另外不少人說養老要靠社會, 而不應該靠子女;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會給老人提供
足夠的物質資源來安度晚年;如果再麻煩子女,實在是太自私了。至於情感方面的
需求嘛,你們老人自己想辦法吧,跟子女沒什麼關係。雖然我不認為回報和贍養老
人只包括金錢和物質,不包括情感,但是情感上的問題嘛,主觀色彩太濃,各人基
本是從自己的經歷出發。在愛中長大的人覺得父母對自己恩重如山,而受過父母傷
害的人則覺得無恩可報。而且人們容易把自己的經歷無限放大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並推而廣之,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所以情感問題是永遠扯不清的,不談也罷。
至於不少人談到的養老的方式,象退休計劃,養老院,保健醫生,服務人員等等,
基本講的都是物質層面的東西,給人的印象是只要有了錢,老人需要的一切是可以
買得到的。那我們就“赤裸裸地”談錢吧。
如果說回報和贍養老人是美德,不是義務,那就是說是自願的,是可以選擇的。如
果光指贍養自己的親生父母,這麼說也未嘗不可。但作為一個老人群體,年輕一代
一直是在盡義務的,每個社會都是一樣。美德是帶有自願性的。象很多大富翁都是
大慈善家,為社會捐了很多錢財,建立了很多項目來回報社會,精神可嘉。但沒人
強迫他們這樣做,這是他們自願的,是自己選擇的。但是這些慈善家的美德和善心
並不足以滿足社會的所有需求。社會上有很多事情要做,光靠一些善舉是遠遠不夠
的。有些事情必須攤到每一個成員身上才能完成。這就是義務。比如,一些小國的
所有男子都必須當兵;每個公民都要交稅。而什麼事情一旦成為義務,都多少帶有
不情願但又不得不做的成分。但是不情願也得做。沒人當兵就沒有人保衛國家;都
不交稅政府就沒錢辦教育,贍養老人,或維持軍隊和警察。為了保證每個人都履行
義務,每個社會都會通過道德或法律把一些義務固定下來,使其帶有強制性。既然
是強制性的,就一定會引起一些不願履行義務人的不滿和反對;但反對也沒有用,
不想履行義務就會受到懲罰。在任何社會裡,每一代人在年輕時都是社會中堅,都
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年老時理應受到照顧。人一生扮演的角色是不斷互換的,每一
代年青人最後都會老去,都要被贍養。所以在任何文明社會裡,贍養老人都是全社
會義不容辭的義務,國家都會立法通過各種形式保證老人安享晚年。比如美國社會
主要是通過稅收形式,像Social Security Tax,來給老人提供最基本的經濟保障。
有不少人說養老是社會的義務,不是子女的義務。但是,並不存在一個脫離於個人
而獨立存在的社會;社會是由每一個個人和家庭共同組成的,社會財富是所有各人
財富的總和,社會財富的再分配也會影響到每一個人。同樣,也沒有一個從天上掉
下來的社會保障制度,這個制度是每一個人,家庭,和企業履行義務交稅建立起來
的,是攤到每一個人身上的。雖然美國老人養老金來源有多種途徑,像各人的儲蓄,
401K,等等,但社安稅是一個主要來源。 很多老人把子女撫養成人後,積蓄已經很
有限,社安補助可能就是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美國的社會安全保障制度是建立在這
樣一個理念上:年輕一代的人賺錢交稅供養老一代人或殘疾人(注意:我們現在交的
Social Security Tax 不是直接用在我們自己身上的,而是用在老一代人身上的),
等我們這一代人變老了,下一代年輕人再交稅供養我們這一代人。我們可以看到我
們每張支票上扣除的Social Security 和Medicare稅至少占我們收入的百分之十左
右,而這些稅主要就是供養老人的。這就是說我們每掙十塊錢,就有一塊錢供養老
人,我們每星期五天工作日裡就有半天是為贍養老人而工作。這還不算我們交的聯
邦稅和州稅,其中一部分也是被政府用於老人福利的。這就是我們最直接能看到的
義務。這種義務並不完全指對自己的親生父母,而是指對一整代的老人。即使不承
認供養自己親生父母是義務,我們也得承認我們確確實實是在為整個老人群體盡義
務,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是其他人的父母。而且這個老人群體裡既包括一生辛
辛苦苦無私奉獻的好老人,也包括曾經虐待過孩子或犯過罪的壞老人。可能我們會
說,與其供養那些壞老人,我還不如不交稅,直接用這筆錢供養自己的父母呢。可
是我們有選擇嗎?沒有。不管願意不願意,這個義務我們還非盡不可;想不盡這個
義務已經不是道德不道德的問題,而是犯不犯法,坐不坐牢的問題。
同樣,等我們老了,我們也會享受年輕一代所盡的義務。儘管有人說等我老了,我
不會麻煩自己的子女來照顧我,但是當我們住進老人院裡,給我們看病的醫生,照
顧我們的護士,給我們推輪椅,擦洗身體,端屎端尿的服務人員不都是我們的晚輩
嗎?他們不是我們自己的子女,也是別人的子女呀。我們還是在依靠下一代人的照
顧。你儘管可以說這是他們的工作,他們是拿了錢的,但是從保險公司和社會福利
付給他們的錢不還是從每個人交的稅和保險費里來的嗎?最後負擔不還是會攤到全
社會,特別是晚輩身上嗎?不管承認不承認,願意不願意,從群體意義上講,晚輩
贍養老輩是根本躲不過去的義務。這代人履行了義務,才能給下一代作出榜樣,等
這一代老了,下一代才會履行同樣的義務。
在任何社會裡,贍養老人所消耗的資源都是巨大的,甚至會大大超過撫養子女所消
耗的資源。一個美國中產階級家庭撫養一個孩子從出生到上大學大概要花費幾十萬
甚至上百萬塊錢,這已經夠讓人咋舌的了。但要照顧一個多病的老人可能要大大超
過這個數字。別忘了在美國住一天醫院就要一千多塊錢;一個大手術下來動不動就
是幾十萬。這些錢是通過保險費,稅收,福利攤到每一個人身上的。美國的社安系
統瀕臨破產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主要原因就是大批Baby boomers將進入老年,到時
會將錢用盡。銀行之所以能夠運轉,就是因為每個人都存錢,但不是所有的人同時
取錢,這樣銀行可以拿出人們存的錢去投資賺更多的錢。但是一旦銀行的信用出現
問題或出現什麼經濟危機,所有的人一起去提款,銀行的資金周轉不過來就會破產。
同樣,保險業之能夠運轉也是因為人人都交保險費,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一起生病,
因為大多數交保險的人都是健康的人;保險公司用多數健康人的保險費支付少數生
病人的醫療費用,用剩下的錢去投資賺錢。但當老年化來臨時,生病的人會越來越
多。到時候用不着所有的人一起生病,即使百分之二十的人一起生病或長期生病,
再完善的保險業也會破產,除非大幅提高所有人的保險費。美國的社會安全保障制
度也是這樣,用多數人交的稅供養少數人。這個系統多年來一直運轉良好,現在已
經退休的老人應該是過得最舒服的老人,這是因為一直有五六個人在工作並交稅供
養一個老人,創造財富的人多於消耗財富的人。這點還真得感謝他們二戰後狂生的
孩子。可是一旦嬰兒潮一代人大批退休,社會上將只會有兩三個人工作交稅供養一
個老人,交的稅將遠遠不夠供養這個龐大的老人群體。美國兩黨誰都能看到這個危
機,但改革起來困難重重。要想使這個系統免於破產並不是沒有辦法,無非是大幅
增加稅額,或大幅減少老人福利,或從什麼地方大量注入資金。但是一旦觸犯了自
己的利益人們都是自私的,誰也不想多交稅,誰也不想犧牲自己的福利。克林頓時
期曾出現過一次極好的機會來拯救社安體系。克林頓政府晚期時財政出現大量盈餘。
對於如何花這筆錢,民主黨提出的第一條就是要Save Social Security,但共和黨
卻提出要減稅。後來小樹叢上台,通過減稅法,然後是911 和伊拉克戰爭,大量盈
余變成了大量赤字,機會錯過。現在社安危機越來越近,兩黨都沒有拿出令人滿意
的方案。小樹叢也曾要大刀闊斧地改革,但遭到多數人的反對,看來在他任期也不
會有什麼作為。得等到真要破產時,各個利益群體只能妥協才能挽救這個系統。到
時候人們的社安稅和保險費肯定會大幅提高,贍養老人的負擔也會越來越重。
再說說中國社會。很多人認為中國立法要求每個家庭贍養老人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社
會資源。中國現在發展很快,以後社會保障制度會建立起來,到時養老就不再依靠
家庭。這是一個很好的願望,但現實並不那麼樂觀。西方的社會保障系統是在社會
已經比較富裕而老年化還沒到來時建立起來的,並經過多年的完善,現在才有足夠
的能力供養老人,是先富後老。而中國的全民社會保障制度現在八字還沒一撇,但
老年社會已經臨近,是未富先老。而且中國的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要遠遠多於美
國的baby boomers。二十年後他們都將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到時會大量消耗社會
資源,特別是醫療資源,而有能力工作創造財富的人會相對減少。現在中國的醫藥
費已經直逼美國,很多醫院要先支付現金才能看病,而不是像美國是先看病再寄bill來。
而在中國能夠享受公費醫療的只有少數國家幹部和國營企業的人,像廣大農村人口
和個體從業人員不先把錢拿出來是甭想看病的。這還不算照顧老人所需的人力資源。
我去年回國,得知鄰居家老人已重病在床一年多了。鄰居家在五十年代生了七個孩
子,現在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在這一年多里,家裡雇了一個全職保姆專門照顧老
人,七個子女還要每星期一人輪一天來值夜班,因為保姆也要吃飯睡覺,而老人需
要二十四小時護理。一年多里不僅花錢無數,七個子女在精力和情感上已顯得精疲
力盡;雖然每個子女都在履行着義務,但“久病床前無孝子”已經能在他們臉上看
到。有一次鄰居對我說,“人到這時候,子女再多也不嫌多”。設想一下,二十年
後的老人沒有七個子女可以依靠,而只有獨生子女可以依靠。而且隨着工作人口相
對減少,到時即使有錢也可能雇不到人來照顧老人。到時老人院裡很可能會是六,
七十歲的“年輕”老人照顧八,九十歲的“老”老人,而且很可能是無償的,因為
國家不可能在這短短的二十年裡建立其一個完善的社會保障系統來供養這麼龐大的
老人群體。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家庭仍然是老人可依靠的直接資源,甚至是唯
一資源。現在在蜜罐里長大的獨生子女一代將會面臨供養龐大老人群體的巨大挑戰。
這一代人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有責任感,最有犧牲精神的一代人才可能應付這個挑
戰。但看看獨生子女一代的現狀,恐怕不能期望太高。如果我們還要告訴他們,
“贍養老人不是你們的義務”,到時候成群老人無家可歸,凍死街頭的景象恐怕不
會是聳人聽聞的。
“赤裸裸”地談了半天錢和義務,說得心裡冷冰冰的。還是多少談點感情吧,平衡
一下。不可否認,中國有一些父母打罵孩子,忽視孩子的需求,動輒用“孝順”來
要挾甚至剝削子女。在西方社會,虐待子女,忽視子女也同樣是嚴重的社會問題。
我絕不想為如此傷害過孩子的父母辯解,也不想苛求受過傷害的子女非要把“孝順”
當成義務。既然父母無恩與子女,子女也自然無恩可報。我只是祝願受過父母傷害
的人能從自己的孩子和朋友中找到安慰。但是我還是認為,大多數父母是有恩與子
女的。我只想對那些有過父母之恩的家長們說,儘自己所能,多為父母做點什麼吧。
在我的記憶里,我從未聽父母說出過“孝順”二字。他們從未要求我為他們做過什
麼,也從未向我要過什麼錢。我給他們的錢,他們卻留起來,等我回國時拿出來給
我在國內花,讓我哭笑不得。但是有一次,父親對我說,“唉,人老了,有時候就
想多跟孩子說說話”。看着蒼老的父親,我心裡一陣酸楚。如果嚴格遵循孝道,
“父母在,不遠遊”,我這一走就是十幾年,應該也算是個“不孝子孫”了。我對
他說,我一定會年年回來,一定會常打電話的。但很多時候該打電話了,家庭和工
作的事情一忙,就說“等明天再說吧”。去年夏天的一個深夜,妹妹突然從國內打
來電話,父親突發心臟病去世了,我頓時悲痛欲絕,後悔莫及。我們並不是總有明
天的。抽空給家裡打個電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