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九十八):什麼是善?
蔡禮旭
什麼是善?這我們就要辨別,不然可能會善惡不分。而當我們善惡分不,很多境界一來,你可能就誤入歧途。
我們看求學問第四個步驟,要明辨。其實慎思當中就含有當下在思考當中去判斷、去辨別。什麼要辨別?什麼要明辨?我們學習聖賢教誨,最重要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善人,成為一個能夠利益他人的人。諸位朋友,什麼是善?這我們就要辨別,不然可能會善惡不分。而當我們善惡分不,很多境界一來,你可能就誤入歧途。所以現在很多的家長很怕孩子以後被帶壞,其實這樣煩惱不只沒有好處還有壞處。每天煩惱,細胞又受影響,細胞又病變,身體也會差。所以扎孩子善惡判斷的能力,才保他一生能夠走得順暢,不至於被人誤導,所以要趕快回來扎這個善惡分明的判斷能力。諸位朋友,你的孩子扎了沒有?你自己扎了沒有?大家都很謙虛,都搖頭。
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善?諸位朋友,打人、罵人是不是善?不是;對人都是九十度鞠躬,有時候還一百二十度的,這樣是不是善?你們都很害怕回答我的問題。善有標準,《弟子規》是非常好的標準,還有另外一個判斷也很根本,從什麼判斷,從他做這一件事他的存心是什麼?這是善最根本的判斷。所以善從哪裡判斷?從存心。從存心可以判斷是真善還是假善。這一個人他對人非常恭敬,看到人都是畢恭畢敬的鞠躬,但是他都是對上司畢恭畢敬,對下屬他就很不客氣。所以你看人不能只看一個點,要看線,看面,看他是不是真正對任何一個人都是真心的。假如他只是對上司,那他那個鞠躬是有目的的,是為了攀龍附鳳,為了自己的升遷,這個存心是利益自己、是自私自利,所以這個縱使是鞠躬也是假的,也是惡。
假如這一個人他打人跟罵人,一般的人會覺得他是不好的,但是我們細細去看看,他是有把握這一巴掌下去會把他打醒,這個時候你不打你也不對,「善相勸,德皆見,過不規,道兩虧」。朋友、親人犯錯的時候,你不規勸他,他錯了我們也錯了,我們沒盡本分。所以我在朋友那一倫曾經舉過我一個好朋友的例子,他三十幾年來,第一次生日被人家罵了半個小時,而罵完的隔天,他居然打電話給我,他說我三十多年來,接到最好的一個禮物就是昨天你罵我。而我們也從這個例子當中體會到,一個人的福分在哪?福在受諫。能夠接受別人的勸誡,這個人有大福,心量大,能寬容,他就能夠避開人生多少的危險,因為他能廣納諫言。因為我們知道這個朋友對我們很信任,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一棒把他打醒。所以當是為了對方想的時候,這個存心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