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少朋友談到給父母寄錢。其實對父母有孝心是好的,但也要注意尺度。要了解二地的差異,尤其要知道寄給父母錢的去處。有不少父母是左手這邊接錢,右手那邊給錢,他們自己並沒有享受到海外子女的孝順,反倒是寄錢者的兄弟姐妹享受了。 如果是這樣,那就沒必要再給父母寄錢,不如等他們真正需要時再給。
有朋友的父母,自己身為大學教授,收入不少,卻總是要錢“享受人生,週遊世界”,全然不顧子女的實際生活條件,還總是告訴你某某的孩子給了他們2萬美元,某某的孩子幫他們買了房子,言下之意你們也該這麼給我。吃的各種維生素都要指定的牌子從海外寄回去。父母生日,過年過節,都有各種理由要錢, 還有意引起幾個子女之間的矛盾,引他們彼此對父母共爭孝。親家有病他們全然不顧,還責怪子女不孝。我曾多次警告朋友不要任由父母指揮寄錢,現實一些,尤其不要去爭孝,經過幾年的“學習”,朋友終於醒悟了父母的伎倆。
有父母總是尋找各種理由問女兒要錢,然後用女兒給的錢給兒子買房子,因為女兒一澤自己也打算買房子,二則也開始知道了父母的無止境要錢目的,所以兄弟買房子時就沒有再寄錢,這當然就犯下了滔天大罪了,父母大怒,兄嫂不快,所有親戚都知道了女兒的不孝。
有不少父母都是這樣,不斷地與鄰里相比,不斷地問子女要錢,胃口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 對他們而言,把子女養大,“培養”子女大學畢業, 這就到了他們收穫的季節。更何況子女寄的錢只是收入的零頭。 他們根本沒有考慮到子女的收入,要付房租或貸款,要交稅,要生活,所剩無幾,沒有房子的還要存錢買房子,有多餘的錢要買保險買退休金。有些父母根本不考慮結婚的子女要給雙方父母錢,不關心子女的實際情況,只知道自己一味伸手要錢。
有些父母之所以會不斷地要錢,子女也有責任,就是這些做子女的太“寵”他們的父母,一味愚孝。有些人為怕父母擔心,從來就是報喜不報憂,這就容易給父母造成他們的子女生活美好的影響。我主張對父母還是要適當的告訴他們做子女在海外的實際生活情況及面臨的困難,尤其對那些自私的父母。
如果可能,最好給二邊的父母分開寄錢,這就可以避免或減少雙方的矛盾。有不少夫妻就是因為給雙方父母寄錢問題而引發夫妻間的矛盾。作為夫妻,彼此應該多寬容,應根據雙方父母的實際情況給錢而不是搞絕對的平均。在孝敬父母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小家的實踐需要和情況。必須讓父母知道西方不是遍地是黃金的。
有些人很幸運,有理解寬容的父母,非但不向子女伸手要錢,還省吃儉用給子女寄錢。我想,這些子女實在不該用父母的錢,因為你已成人,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建立自己的生活。
有好的父母是我們的幸運,有不講理的父母是我們的命。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錢。不要無限制地給國內寄錢,如果父母並不缺錢而只是為了照顧家裡的其他人,而這些人又完全可以自食其力。每個人都想自己的生活變得好些,每個人都希望不斷更新家裡的大小設備。但所有這些都應該掛靠自己而不是靠伸手。
看到不少朋友家具是撿的,衣服多年沒更新,吃的都是最便宜簡單的。 而國內的親戚用他們給的錢買了房子,出錢的人卻不享有這房子的一塊磚。所以奉勸那些不斷寄錢給家裡更新換代的朋友,先把自己的基本生活搞好了,先替自己更新換代一下,有多餘的錢再供家人揮霍不遲。
並非我想不孝,而是凡事都有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