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幸福人生講座》和學佛 |
送交者: Box 2009年07月21日16:58:30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教子、《幸福人生講座》和學佛
【上】 學佛沒有那麼容易的。蘇東坡聰明過人,學佛很有成就,寫詩說自己“八風吹不動, 端坐紫金蓮。”結果佛印當場批下“放屁”二字,蘇東坡一屁打過江向佛印討個說 法,果然就沒坐穩。那麼蘇東坡是不是打妄語呢?也不完全是,對於一些人、事、 環境,他自己覺得是“見性”了,能夠不為所動,但那只是沒有觸到因緣,一但觸 緣,還是一樣心旌搖動不能自知。那麼一切境遇中不驚不詫,處之泰然是否就算明 心見性了呢?也未必。王維說自己“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這只是待人處世 權重不同而已。比如有人視為生死相托之大事,另一些人則視之輕如鴻毛,我前幾 天問及想成佛的人分為哪幾類?即與此有關。按照佛經義理和密宗的講法,想成佛 的人分為國王式、船長式和牧羊人式這樣三種人。國王的心願,是想讓自己儘快成 佛,然後來普渡眾生;船長的心願,是想讓自己和眾生同舟共濟,一起到達彼岸成 佛;而牧羊人的心願,是想讓眾生都成佛了,自己最後再成佛。所以國王看這個世 界和船長看這個世界、牧羊人看這個世界都不一樣,可是這個世界到底一樣還是不 一樣呢?那個國王深入經藏閉關去了,那他是不是自了的羅漢呢?那個船長整天和 大家混在一起,算不算群居終日、無所用心呢?還有那個牧羊人,手裡拿著鞭子, 時不時在空中甩幾下,還有他的牧羊犬也很兇,那這個牧羊人有沒有可能是阿修羅 呢?其實都有可能,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由國王、羅漢、船長、懶漢、牧羊人、阿修 羅。。。這樣一些芸芸眾生組成的。所以大千世界,經緯萬端,八風翻動,緣生緣 滅,變化微妙,言說不盡。 佛法中八風指「得、失、謗、揚、贊、嘲、憂、喜」這八種世間常情,子曰“人不 知而不慍”,大體論及其中的一半。所以我反覆講,學佛從學儒開始,磨刀不誤砍 柴工,人道成佛道才能成。古今太多的人喜走捷徑“直奔主題”,學富五車而離佛 愈遠,結果聰明反誤的大有人在。再說八風不動也有世出、世間淺深不同的境界, 從世間來講,“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就是八風不動;“朝聞道,夕死可矣。”就是八風不 動;孔子晚而喜《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韋編三絕,這也是八風不動。再看 “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這是剛強的八風不動;“人不堪其憂,回不改 其樂。”這是陰柔的八風不動;“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 與立。。。”所以為學求道直到“立”了,才勉強算是八風不動了。所以八風裡面 顯身手,隨著世間因緣變化,就有很多不同的側影,世間八風尚且不穩,那就枉論 世出的八風不動了。 《華嚴經》中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要體認到這個境界,對待世間剎那生 滅的萬事萬物,都完全能夠既如如不動又往來自如,才算見性,所以見性不易。我 們初學佛法的人一定要明了,佛法之究竟義理和境界,非哲學、非宗教。哲學是思 辨的,宗教是信仰的,佛法之中也有信門、解門的方便教法,但佛法究竟義理和境 界,是從體證、實證、印證而來,也就是我曾引用心經譯本所陳述的:“觀自在菩 薩摩訶薩蒙佛聽許,佛所護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己,以三昧力,行深般 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這是心經義理的緣起。所以佛法的究 竟義理和真諦,不是來自於思辨,而是來自於“如實的觀照”,這個觀照,不是六 根層面意識心的活動。意識心的作用,屬於哲學思辨、思考的範疇,從第六識經由 四禪八定層層深入,突破第七識到達第八識,才是佛智的境界。雖然學佛“聞”、 “思”,離不開思考,那是佛經給我們解釋原理、道路和方法,就象你有了地圖, 但仍然需要行走才能真正到達目的地;又好比你能夠描述、繪畫蘋果,不等於你吃 過蘋果,很多學佛人把這兩者搞混了。換一句話來講,如果佛法只是觀念、思維層 面的一種理論,那佛法的作用就和心理學沒有本質的差別。雖然佛法包含心理學要 素,能起到心理學的作用,比如西方心理學家榮格,就對佛法很有研究,但佛法畢 竟超出心理學太多 ── 心理學是我、是有、是世間的範疇,佛法是無我、是空、 是世出世間一體的範疇。 【下】 我昨天回答直言時,談及我們當代中國人生活在兩重困境裡面:一方面是自身傳統 斷失,一方面是西方世俗文化傾斜,這使我們所看到的東、西文化都是變形的,不 是真實的狀況。 我個人覺得,認識東方文化需要“剝桔子”,你不能帶皮一口咬下去;認識西方文 化需要“粘信封”,光有信封沒有信或者反之都沒有意義。“剝離”是為了抽取內 容,“粘接”是為了整合功能,我們對東、西文化的認知差異也正在這裡。 我不認為西方倫理道德,可以用世俗文化的“契約倫理”來代表。因為西方倫理道 德還存在另一半的版塊,即“宗教倫理”,而宗教倫理的內核,就是感化人的良知, 教人“愛人如己”、教人“寬容”。所以只取世俗文化“契約倫理”這一半是有重 大缺失、不可能有效的。另外我相信人性永恆,所以我覺得東方文化、東方倫理道 德中存在萬古常新的精髓,它不單對中國人有益,而且屬於整個人類。啟蒙運動的 思想之父伏爾泰如是說,現代西方最偉大的史學家和智者湯因比也是這樣說,當代 著名的瑞士神學家、倡導“全球倫理”和“宗教對話”的孔漢思(Hans Kng)同樣 認為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全球倫理的兩大原則之一。而“己所不 欲,勿施於人。”不是夫子一句話那麼簡單,它是內包在整個東方人本精神和儒家 思想之中的。事實上西方“宗教倫理”中的“愛人如己”、“寬容”精神,也恰恰 與儒家“人本倫理”的核心思想“仁愛”和“恕道”有相通之處。 所以東西方文化的圖景都非常深廣,我們當代中國人對這兩個方面的理解都還很膚 淺。帖《弟子規》,就是讓大家通過家庭教育,來了解認識和實踐中國的人本文化 精神。佛教的世界觀、生命觀是極其廣大深遠的,遍法界、盡虛空,穿透無涯無際 的三世因果,佛法中常用一毛一諦、一沙一塵來形容聽聞一句、半偈佛法,而其功 德不可思議,就是從種子熏修、因緣果報、無盡時空的意義上講的。“佛氏門中, 不舍一人。”所以這個《弟子規》的系列講座,只要有一個人來,只要他或她聽進 去一句、半句,待到因緣成熟時,那個利益也是無量無邊。所以古人講“莫以小善 而不為”,自、他兩面,其實都有很多層的含義。 彩虹小妹妹善根深厚,能人所不能,堅持布施善法很長時間,非常不容易,應該是 自有童壇以來的第一人,獎勵一朵和一盤《WHAT A BLEEP DO WE KNOW》, 這是樂善好施、物以類聚的自然感應,是“花報”,古人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這才是果報。播種什麼,收穫什麼,這是天地大自然和人道的共同法則。 《金剛經》雲“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又雲“菩 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所以這個 《幸福人生講座》系列,我接過來會繼續帖下去,也歡迎其它朋友隨緣隨分,薪火 相傳。我帖就是彩虹在帖,你帖就是大家在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嘛,祝大家學習愉快!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8: | 答枯兄貼 | |
2008: | 發現一個很好的寶寶有聲讀物資料下載網 | |
2006: | 最牛的華人家庭 錢思亮錢純錢複錢煦: | |
2006: | 女孩子的貼身寶貝 | |
2005: | htmm:試分析華人養不好男孩原因 | |
2005: | 龍生龍,鳳生風,書蟲爹爹生什麼兒子? | |
2004: | 探詢美國名校招生的錄取標準 | |
2004: | 自然自立的田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