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的恭敬不只是對我們好的時候恭敬,當父母對我們發脾氣的時候,這一分恭敬心也要提得起來。所以古代的人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所以大舜的父母對他再不好,他都沒有放在心上,他只想到自己應該盡的本分,還是全心全意孝順父母。由於這一分至誠的恭敬,才讓他的父母回心轉意。
在孔子的學生當中有一個賢者叫做閔子騫,他的德行非常好,閔子騫。在孔門四科當中,他是德行最好的學生之一,他的母親比較早過世,所以他的父親又娶了一個繼母。因為繼母后來又生了兩個弟弟,所以對他就比較刻薄,對他兩個弟弟比較照顧。有一年冬天他的母親用蘆花幫他做棉衣,用真正的棉花幫他兩個弟弟做衣服,結果剛好他幫他父親駕車,因為蘆花不保暖,看起來又很蓬,還以為很保暖。所以一邊駕車冷風颼颼的吹過來,他就發抖,他父親看了就覺得衣服都穿這麼多了還發抖,是不是你有意侮辱你的繼母?所以就很生氣,拿鞭子抽閔子騫,結果這一鞭鞭下去衣服破了,蘆花飛了出來。父親一看非常生氣,就覺得繼母在虐待我這個兒子,所以馬上氣沖沖的就回家,一進家門打算把他的繼母休掉,這個時候很生氣!
閔子騫看到這個情況,不只沒有幸災樂禍,馬上只提起了一個對繼母的恭敬,他就跪下去說:父親,你不要趕走繼母,因為「母在一子寒」,母親在,只有我一個人寒冷,母親走了,我們三個兄弟都要寒冷挨餓(「母去三子單」)。所以一個人在這麼危急之下沒想到自己,想到誰?想到繼母,想到兄弟,甚至於想到自己的父親。父親假如在盛怒之下做了這些決定,他事後也會後悔,所以這叫真實的德行,念念想着成就別人。所以也由於這一分恭敬,這一分孝心,他的繼母覺得很慚愧,一個孩子都會念念為我想,我居然沒有這個雅量好好的去照顧這個孩子。所以由於閔子騫的這一分恭敬孝心,扭轉了一個家庭的命運。所以還是要用德來感化他人。「親憎我,孝方賢」,當親友對我們惡劣的時候,你還能夠保持你對他們的關懷,這就是恭敬真正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