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入隊
兒子上了小學之後,作家長的我們猛然發現芬蘭的小學教學體制特別的寬鬆。小學一,二年級時,兒子早上去上課,在學校用完午餐後就沒有任何的課了。如何打發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的時間是每個雙職工家庭的一大難題。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和學校附近的一家幼兒園聯繫好,下課後去該家幼兒園直到家長去接。但這樣的安排只能維持到小學三年級, 因為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已屬於大齡兒童,不能再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混在一起了。說來也巧,到兒子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在芬蘭首次購買了房產。兒子也因此轉學到了新居住地的小學就近上學。芬蘭的小學教學總體大綱在每個城市是一樣的。雖然換了城市,但放學後兒子他下午的時間如何打發仍是個大問題。這時我們看到附近的操場上幾乎每天下午有成群的孩子們在踢足球,有教練帶,而且還都穿着正規的帶號運動衣。於是一個想法在我們的腦海里生成:讓兒子參加足球隊。接下來就是付諸行動,去接洽如何讓兒子入隊。因為不知道足球隊是如何運作的,我們就只好採取最笨拙的守株待兔的辦法。接連一個星期,我們帶兒子在不同的操場上恭候足球隊的到來。結果終於了解到,這些少兒足球隊是按出生年度接收隊員的。比如xxx隊-89,那麼這支球隊隊員的出生年度都是在1989年。知道了這個規定後,我們就有的放矢地專去找 ‘-91’收尾的球隊。又是接連幾天在球場的恭候,終於等到了一支-91的球隊。說也巧,在球場上接洽到的是該支隊伍的領隊,其兒子也在該支隊伍中踢球。領隊說原則上是可以接受我兒子入隊,但需由教練對我兒子作相應的體能測試後再定。教練到場後對我兒子的身高作了目測,又讓他做了百米衝刺跑。就這麼簡單,教練和領隊就同意兒子入隊了。期間有一個小插曲:在跑百米衝刺時,兒子可能是由於緊張或跑得太快,摔了一跤,擦破了一點皮。當時他忍住了沒啃聲,可回到家後他情不自禁地哭了。
雖然是少兒球隊業餘球隊,但球隊附屬於專業的俱樂部。兒子球隊歸屬於FC-HONKA俱樂部,它是支芬蘭甲級俱樂部,多次名列國家聯賽的冠,亞軍。因此球隊的管理挺正規的有領隊,教練,後勤和會計,同時着裝也都是統一的俱樂部專用服裝。每個隊員都有自己的球衣號,比賽許可號。每年都得支付會費,含意外傷害保險,會費一小部分由球員自己負擔(自負部分約合50歐元一個賽季),大部分由俱樂部和國家教育部撥款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