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我的一位香港同事很有心事,她好像是患了憂鬱症一樣,因為大家工作都很忙,所以見面也只是隨便閒聊幾句。
她的女兒去年九月份考上大學後,她就變得心事重重。一開始是因為他們和孩子在學專業上有分歧,弄得孩子很不開心,女兒並不知道自己的專業方向,而是盲目地追從她的同學朋友。他們兩個人花了不少的時間來說服女兒,最後他們和孩子折中,選到WATERLOO學會計,用她的說法是,先讓女兒上一年再說,很多孩子到了第二年便換專業。
女兒上了大學後,她每周還要為女兒準備一周的食品,女兒和同寢室的女孩子們都不喜歡學校的伙食,於是她們便自己"開伙",不過這開伙只是用用微波爐而已。雖然很辛苦,可她沒有任何怨言, 每周都不辭辛苦去給孩子送飯。
沒上了幾天,女兒突然跟他們說要買車,並說同學們都開車,他們兩口子不差錢,便爽快地答應了,而且為孩子買了一輛很新的二手車。 女兒有車後,她本以為女兒會經常回來看看他們,可誰知道一到周末,女兒便打電話來說要到同學家去玩,而她也只有周末才有時間,可是她卻見不到女兒,就這樣他們幾乎好幾個周末也見不到女兒,這讓她很苦悶。
昨天,看到她很傷心的樣子,我便約她一起吃午飯,席間她實在忍不住,便向我傾訴心中的苦水。原來女兒前幾日向他們攤牌,她在學校里交了一個男朋友,是個白人,她周末要到男朋友家去住。
我可憐的同事聽後簡直是五雷轟頂,他們雖然早年從香港來,可是兩口子骨子裡還是非常傳統的,而她更是埋怨女兒不懂事,不好好讀書,剛上大學就交男朋友,可是女兒卻解釋說所有的同學都交異性朋友。他們兩個人真的拿女兒沒了辦法,她更是要求女兒不能和那男孩發生性關係,可是她心裡明白地知道白人的生活方式,女兒和那男孩在一起,肯定沒什麼好事。
講完她的故事,我可以看到她眼中的淚水,孩子養了這麼大,說走就走了,對他們沒有任何關心,只知道自己快活,而且他們現在對孩子的行為無能為力,又不能阻攔,好像在北美,這也沒什麼稀奇,很多西方的孩子甚至在上小學便交異性朋友,相比之下,在大學裡交朋友應該是很正常的。我勸了她半天,希望她能任清這個道理,可我心裡也很理解她,要是換了我,肯定在情感上也有點接受不了。
其實在與她平時的交談中,我發現她對孩子的教育有些問題,她其實和女兒的關係不是很融洽,他們和女兒的交流很少,在家裡,女兒要做什麼事情是發電子郵件給他們,而她要是問女兒什麼事,女兒就說回頭髮電子郵件答覆他們。這種缺乏交流的教育必定會讓孩子離他們越來越遠的。
雖然我沒有女兒,而且自己的兒子還小,可是這孩子情商方面的教育真的是不可忽視,等到孩子大時,想教育也晚了。而且有一天,我也會面對孩子的遠去,那是每一位父母必然要面對的,我現在也真正體會我們父母一輩人對我們的期待與眷戀,只有心靈的溝通,才會真正抓住孩子們的心,讓他們無論身在何方,都會掛念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