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怎麼黃了
·方舟子·
你知道人的血液為什麼是紅色的嗎?這是因為血液中數量最多的細胞
是紅細胞。紅細胞又為什麼是紅色的呢?紅細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是一種球狀蛋白,緊緊包着血紅素。血紅素由一個叫做卟啉的環
狀有機物組成,在環的中間是一個鐵原子,鐵原子與氧氣結合,這樣紅細
胞就能把氧輸送到全身各處了。鐵的很多化合物是紅色的,莫非是鐵原子
讓紅細胞有了紅色?不完全是,血細胞的顏色主要來自卟啉,卟啉分子本
身就是紫色的。不過鐵原子也對血細胞的顏色也有所改變,而且與氧氣的
結合也改變了顏色:有氧的血紅蛋白是鮮紅的,而去氧的血紅蛋白則是藍
紫色的。
紅細胞是由骨髓源源不斷地製造出來的,每個紅細胞的壽命大約是120
天,之後就衰老、死亡。死亡的紅細胞破裂,它所含的血紅蛋白隨着血液
到了脾臟後,被那裡的巨噬細胞吞噬,血紅蛋白中的蛋白質部分降解成
了氨基酸,而血紅素的環狀結構也被破壞,變成了膽綠素(顧名思義,是
綠色的),同時釋放出鐵原子。膽綠素進一步降解,變成了膽紅素——這
次可不能顧名思義,它其實是黃色的。膽紅素被運送到肝臟,膽紅素本來
是不溶於水的,在肝臟它和葡糖醛酸結合,變成了能溶於水,然後送到膽
囊,和膽綠素一起做為膽汁的一部分分泌到腸道中(明白為什麼叫做膽X素
了吧)。
大腸中的細菌把膽紅素轉化成無色的尿膽素原。有一部分尿膽素原
被腸道細胞重新吸收回到體內,送到腎臟分泌到尿液中,在這個過程中尿
膽素原會被氧化成尿膽素,它是黃色的,也就是尿液的顏色。剩下的尿膽
素原在腸道中被細菌進一步轉化成糞膽素原,原經空氣氧化成糞膽素,跟
着糞便排出體外。糞膽素是棕色的,正常糞便的顏色就是這麼來的。
由於紅細胞不斷地在死亡,血液中就一直有膽紅素,正常含量大約是
0.5毫克/分升。但是如果在膽紅素的代謝和分泌過程中哪個步驟出了問題,
膽紅素就會在血液中累積起來,一旦其含量超過了1.5毫克/分升,皮膚、
眼白就會泛黃,也就是所謂黃疸。
黃疸通常是肝臟等器官有疾病的症狀,但是嬰兒則不然。絕大多數
(約90%)的新生兒在出生一天之後會開始出現黃疸,最明顯的是臉部。
這是因為新生兒的紅細胞數量多、更新速度快,因此膽紅素的產量高,但
是新生兒的肝臟功能還不完善,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很低,這樣膽紅素就迅
速在血液中累積起來,在出生5、6天后達到了最高,然後逐漸下降到2毫
克/分升,持續兩周左右,膽紅素含量降到了成人水平,黃疸就完全消失了。
新生兒黃疸一般來說對人體是無害的。如果黃疸過於嚴重(膽紅素含
量在15毫克/分升以上),或持續時間過長,由於新生兒的腦血屏障還未完
全形成,膽紅素有可能透過它造成腦損傷。因此要進行治療,國際上通行
的療法是光療,用藍光照射嬰兒的皮膚。在光線作用下,不溶於水的膽紅
素轉變成能溶於水的異構體,通過尿液排出體外。新生兒黃疸也有少數是
疾病引起的,例如由於膽道閉鎖,膽紅素無法排出去(糞便因為不含糞膽
素,是白色的),像這種情況,就要進行手術。
可見絕大多數的新生兒黃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對人體是無害的,不
需要任何治療就會消退。但是國內一些醫院為了創收,誇大新生兒黃疸的
嚴重性,要求住院治療,有的醫院甚至80%的新生兒都為此住院治療。如
果是光療倒也罷了,卻要用藥。對此沒有西藥可用,於是中藥就派上了用
場。中醫認為新生兒黃疸是“熱毒”或“寒濕”所致的疾病,傳下了以茵
陳為主的“退黃”藥方。但是給新生兒灌藥湯畢竟不方便,就改用中藥注
射液做靜脈滴注,用得最多的是據稱能“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
“茵(陳)梔(子)黃(芩)注射液”。
有沒有什麼科學依據、臨床試驗證明這些藥物真的能幫助新生兒去除
膽紅素呢?沒有。由於新生兒黃疸絕大多數能自行消失,所以造成了這些
藥物能夠“退黃”的假相。進入體內的藥物要由肝臟、腎臟來解毒,而
新生兒的肝、腎功能不完善,更容易受到藥物的損害。中藥的副作用由於
缺乏科學研究,大多不明確。而且,中藥注射液的化學成分極其複雜、雜
質非常多,直接注射到血液中,很容易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乃至死亡。
最近報紙報道陝西一家醫院用茵梔黃注射液給新生兒“退黃”,有4
名新生兒發生不良反應,其中1名死亡。其實使用茵梔黃注射液出現不良
反應算不上新聞,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在醫學期刊上有大量報道,1994
年就有過敏性休克致死的案例。有人也許覺得藥物出現不良反應不值得大
驚小怪,問題是這個藥物根本就不該用,因此出現的每一起不良反應、每
一起死亡都是可以避免的悲劇,新生兒成了醫德淪喪、利慾薰心的犧牲品。
2008.10.27.
(《中國青年報》20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