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三句話培養高自信力小孩
送交者: 葉仙兒 2014年04月17日23:22:27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前幾天,看到一個關於世界著名交響樂指揮家小澤征爾的故事。

在一次世界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小澤征爾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敏銳地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還是不對。他覺得是樂譜有問題。

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判斷錯了。面對一大批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後斬釘截鐵地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這是一個自信的故事。自信是一個人對自己進行積極評價的態度,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肯定與相信。小澤征爾因為自信,所以敢挑戰權威人士,而他之前的選手雖然也發現了問題,卻選擇了屈從。

自信對人生的積極意義不言而喻。那麼作為父母,我們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呢?具體的做法可能會有很多,其中有三個大的原則,可以歸納為父母對孩子說的三句話:

1,“我相信你一定能處理好自己的問題和自己的人生。”

有教孩子學走路、輪滑或者騎自行車經歷的爸媽會發現,那些家長捨得“鬆手”的孩子,往往學得比較快,他們可能摔跤更多,卻進步神速。放手,就是相信,家長確信孩子能夠在跌跌撞撞中自我校正和成長。

得到很多“相信”的孩子,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自己的努力中獲得價值感,也就有更多機會獲得自信。”我相信你能改正這個錯誤。”“我相信你能面對這個困難。”“我相信你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在我們的相信中,孩子汲取力量——體會成功——獲得自信。

真誠的相信是一種力量,可以通過我們的態度、姿態、語言傳遞給孩子。如果我們一邊說“我相信你能抓緊時間寫作業”,一邊每過十分八分鐘就催促:“你怎麼還不寫作業呀!快去寫作業呀!……”這種“相信”即使說一萬遍也沒有效果。相信,就要發自心底。

2,“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可以幫助你。前提是你來決定什麼時候需要幫助。”

這句話的背後的意義,是把人生的主導權還給孩子,同時又為他提供必要的安全感。

當孩子摔倒時,我們是微笑地看着他自己爬起來,還是急忙跑過去攙扶?自己爬起來的孩子,能從媽媽的笑容和淡定中,接收到“媽媽都不擔心,沒什麼可擔心的”這樣的信號,他會更放心地進行自己的實踐。而連忙跑去攙扶的媽媽,使孩子接收到“媽媽很緊張,我搞砸了”這樣的信號。

哪種孩子會更自信?答案顯而易見。

孩子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我們做家長的最多不過是”扶上馬送一程”,讓孩子自己握着韁繩,獲得駕馭感,這樣的孩子,會比起那些始終被父母牢牢牽着的孩子更有主見,自信就藏在主見中。


3,“孩子,你可以犯錯誤。”

作為一名編輯,我有這樣一個經驗,那就是在我們刊物的紙樣交付印刷之前,我都非常謹慎,一遍一遍反覆確認那些最關鍵的文字,如果印刷後再發現錯誤,後果不堪設想。這是一個不能犯錯的工序,在這樣的情境下,我真的做不到“相信自己”。

我們願意讓孩子這樣謹小慎微、猶疑不絕地度過每一天嗎?孩子是在“試錯”中成長的,他們探索世界的過程會經歷各種各樣的錯誤,犯錯給孩子提供了學習和成長 的契機。做錯了題、說錯了話、做錯了事等等,如果錯誤總是招致批評和懲罰,孩子就會變得小心翼翼,龜縮在他認為的安全世界裡,沒有自信可言。

原諒孩子的錯誤,體諒孩子的成長,自信,就在這份寬容和理解中生根發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美國洋媳婦教育孩子 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2012: 兒子喜歡用荒唐話和我開玩笑
2012: “愛的挾持”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2011: 揭秘:日本媽媽培養天才寶寶10個絕招
2010: 樂陶陶:按自己的能力理解--青蛙河
2010: 聊天
2009: 中美都好, 不是更好嗎?
2009: 幸福人生講座(二):人生怎樣才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