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转发了:
前段时间圣诞节放假,我终于下手,开始教孩子中文了。
背景介绍:
孩子:12岁,还不会翻身的时候来澳洲,英语是第一语言。在家讲中文,中文听说能力相当于国内5、6岁小朋友水平;认识的汉字不超过100个,能写出来的不到20个。
我:不是老师,也不是文科毕业,只是以前给一位朋友的孩子做了两次VCE中文作文写作和演讲辅导,后来听说作文成绩超出老师预想,演讲可能是满分,所以觉得也许能教教自己孩子中文。
之所以先介绍背景,是为了给后面做铺垫,毕竟不同孩子的特质、水平、潜能不一样,教学需要“量身私人定制”,不一定适用其他人。
最最重要的是,要能让孩子产生兴趣,保持兴趣。
“皮皮鲁和鲁西西”的作者郑渊洁把孩子从学校提出来,自己教,还有一些家长也是如此做法。我慢慢理解原因了,大锅饭的方式,让不适应的孩子失去乐趣,后面就没法学了。(当然,社会关系能力的培养不在这里考虑)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没送孩子去中文学校学习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还没考虑要不要把中文当成VCE第二语言)。
下面先介绍在2018-19圣诞节新年放假期间5天里,我是怎么给孩子填进去600个汉字的。
为啥学中文
除了大家都有的共同想法,我自己还有一点私心:随着孩子长大,他们的英文开始涉及更深入,哲学、物理、化学、心理等等,为了沟通无障碍,得让孩子的中文同步提高(我们家长不可能再重新学那些专业英语了,所以只能抓孩子的中文),要不然,以后怎么跟孩子深入侃侃人生啥的啊。
在初期,我为什么采取填鸭式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再不开始学中文,估计又要等上一年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进度快、见效快、孩子学中文的信心才可能会建立起来,如果每天只学会几个字,孩子的自主兴趣不一定能建立起来,我们以前有过一点点经验。
另外,后知后觉地说:只掌握100、200个字的12岁孩子,看什么书合适? 100-200字的书,里面内容可能适合5-7岁小朋友,对12岁的孩子来说兴趣不大了。12岁孩子正是抱着哈利波特全集如痴如迷好几年的季节,所以,需要尽快提高中文词汇量,找到对应的中文书,把“汉龄”差距缩小。
教学方式
以下教学方式在我孩子身上用,我觉得截至目前效果还不错,虽然不一定适合所有小朋友,如果大家觉得有借鉴作用,请随意取用,如果能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再做些发明创造,就更好了。
(1)拼音
拼音是5、6岁学会的,那东西对ta来说可能比较简单,只是以前一直很少用。小时候让奶奶带过2年,在卷舌音上有些分不清(说明这是个案,其他小朋友应该不用担心的)。
想说的重点是:之前走过一点弯路,学会拼音后,我从本地**书店买了几本中文故事书给孩子,这些故事书都是带拼音的。一开始,孩子读出完整句子时,我们很高兴,后来慢慢醒悟:原来孩子是看着拼音念的,根本不知道汉字。
所以,才有了下面的教学方式。
(2)强记(相机记忆)
要说教中文,是这几年一直都在想的,这次开始中文教学,又是挺偶然的。有一天,看到一沓硬纸片,本想扔掉,孩子说是从学校买的,仔细看看,还挺有质感,于是想要不要做成汉字卡片,教教ta中文。拿出几年前从新华书店买的4本中文教学书(用英文来教中文的那种)里第一册,把后面词汇表里150个字都一个个分别写在150张小卡片上。
每个字摆在孩子面前,告诉ta发音和含义。让孩子自己去把拼音写在卡片另一面,以便再看到这个字的时候,条件反射,从脑子里想出发音。让孩子着重去记住字长的“样子”。因为我孩子从小听、说中文,所以讲含义的时候,能比较容易理解,多举词例,最好能把孩子自己生活里的内容,和这些字联系起来。
我发现这个方法特别好用,下次孩子再遇到这个字,不一定记得怎么发音,但首先能联想到含义。这一点,很有意思,也是我教中文一个体会。所以相机记忆,主要是记住汉字的样子和意思,然后在句子中不断反复出现(后面内容会有说明),就容易记住这个字的发音了。
对汉字内容理解是基础,有利于后面对中文更深入的理解;发音只是简单初级工具而已,在初级阶段,我们抓大放小。
(如果从小没有接触中文听、说的小朋友不一定适用此方法)。小朋友的记忆能力,真的像海绵一样,50-100个字先扔过去,很容易消化,说明有兴趣,教学方法得当。
第二遍的时候,我没有再重复摆卡片,而是采用了几种临时想出来的游戏方法。孩子喜欢玩扑克,所以用汉字卡片当扑克玩。
玩“汉字扑克”
#1. 把150张卡片洗牌,平均分给两个人,一个人先放第一张牌,另一个人在第一张牌下(是below, 不是under),续上第二张牌,如此反复放牌。放牌的时候,要读出这个字的音,然后向上找是否有发音相同(或者元音一样,或者辅音一样,怎么玩都行,只要念出来就好)。如果有相同的,出这张卡片的人,就可以往上收牌,直至发音相同的那张。然后继续交替一张张出牌。最后,谁手里的卡片多,谁是赢家。
#2. 150张卡片,要从A-Z,发音完全一样的两个字,很有限,所以又发明另一种玩法——造词。跟#1的出牌规则一样,只是这次是把出去的牌跟之前的牌,来造词。能成为一个词,就可以把两张卡片间所有的卡片收走。
因为我孩子的词汇非常有限,所以ta组的词,基本在新华字典里找不到的,可ta很有兴趣赢牌啊,这就成了,所以基本我出一张,ta再出一张,然后编个我都从来没有听说的词,ta还能自己解释清楚含义,就都让ta强行拿走了。没有悬念,我次次都是输家。
#3. 前两个游戏玩过几遍后,对于12岁的孩子可能容易腻了。又抛出一个游戏来,几十张卡片在我手里,洗好牌,按顺序(或者不按顺序)抽出3张,给ta,让ta用这三个字编故事,一两句把这三个字涵盖进去;然后再抽三张,接着上面的故事让孩子继续编,循环往复。
大家可以据此开发出各种玩法。。。
*************此处做好mark,下次发明新的玩法,再补充上来*********
(3)弱化写字
为什么在这个阶段,我没有去让孩子把写字作为重点呢?有两个原因:
#1. 在2、3年前,我们把笔画顺序教完了,孩子大体上明白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的原理,面对一个生字,基本能90%按照规定笔顺写出来。在我看来满足初级阶段的需求了。
#2. 听说读写,这四项里,我把“写”拆分成2个,一个是“写字”的写;另一个是“写作”的写。在我看来,对于这边的中国小朋友来说,“写作”远远比“写字”来得更重要。所以,听、说、读+“写作”,这是我的教学内容。至于“写字”嘛,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我发现有不少学中文的鬼佬,有些能提高很多,有些停步不前。除了能力各异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那些没有提高,甚至放弃中文的鬼佬,他们往往被强调,如何去写汉字,去理解汉字的构成方式,如:象形、形声等等,那套国内的教法。我之前也给孩子用过,当时有兴趣,过后就忘了,因为套路远远没有实战来得有意思。这种难关,抹杀了鬼佬和小朋友的积极性。所以,从一开始,我先放弃“写字”,ta自己愿意写写,那随便。
在写字方面,我打算从电脑拼音打字开始,来练习。因为一方面,孩子有拼音基础,再有就是电脑拼音输入法避免了强记汉字的书写细节,先让孩子能写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孩子比较喜欢写故事,目前只能用英文),有更多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