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丁丁家长
万维读者网 > 海 二 代 > 帖子
意味深长的“儿童成长”
送交者: 金湖 2007年01月17日15:02:50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初次看到万维“儿童成长”这个论坛,还以为是一个读者交流如何培养小朋友的坛子,看了一些帖子后发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绝大数帖子都是一些老少媳妇埋怨公婆、父母或是自己老公的帖子,似乎应该改名叫“怨妇坛”更名副其实。(女同胞先别骂,接下来我会解释的)。埋怨的主题大概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埋怨父母或公婆带孩子的。仔细看了女同胞们“玉言”我发觉,那些振振有词地抱怨公婆父母的帖子,没有一个站得住脚!比如楼下有一位正在抱怨自己母亲怕帮自己带孩子的。我想对这位女同胞说,你母亲远在万里之外,而你的公婆就在面前,你不抱怨婆婆近在眼前不给你带孩子,可为什么要抱怨远在万里之外的母亲呢?你说婆婆是洋人没这概念,你不介意,难道你母亲是中国人就应该比你洋婆婆低一等?中国有句俗话叫“入乡随俗”,你看人家美国人怎么带孩子的你就怎样带不就解决了,相信你的“洋丈夫”也绝不会有意见!
第二类是抱怨同父母住一起难相处的。两代成年人住在一起,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是肯定的,任何一个家庭都无法避免,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解决这个矛盾最有效的办法是分开住,各过各的。别看你现在同你的子女亲密无间,其乐融融,等他们长大成家后你还同他们住一起试试,无论你“表现多么好”,他们同样会嫌弃你的!西人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社会规律,因此子女成人后一脚“踢”出去,彼此两清。处得好的,象朋友一样往来,处不好的,从此成路人。中国人在两代人的问题上却始终拎不清,成年了还是喜欢粘在一起,未见几家人相处和谐,反目成怨甚至成仇的却不鲜见。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在海外生活了那么多年也还没弄明白这个道理?她们学会了向洋人一样勇敢地抱怨,却没有学会象洋人一样地用脑思考!
第三类是抱怨亲戚要钱要物的。这类帖子在这个坛子占了相当的比例,也是怨气最大的主题之一,但我看过这些帖子后发觉,仍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有的甚至恰恰是暴露了发帖人的不良品质。比如,前段时间有一个帖子,从他遮遮掩掩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明白,当初其父母为送他出国留学几乎是倾家荡产了,此人学成留美找到工作,敷衍性地给父母寄了两次钱就开始抱怨父母贪得无厌。对这样的人我想说,你父母当初对你进行的超负荷投入或许是错误的,你并不需要如此沉重的负债,但是,你已经是事实上的受益人,那怕是一种压力,给予理所能及的补偿是应该的。还有一个例子是抱怨老公埋怨自己回国给亲戚送礼过多的。她的意思是老公太小气,有一些网友也赞同她的看法。看完她的帖子,我发觉不是那么回事,尽管只是她的一面之辞,但依然可以看出,“她”早在国内上大学时就是一个喜欢占亲戚便宜的“勺子”,因为占的便宜多,所以现在回去了需要还的“人情”就多。这本来不算什么问题,完全可以同她老公说清楚的,可此人不仅不说清楚,竟然要给她老公补两家送礼的“价差”!我的天,一个女人迟钝到如此程度,真不知道她当初是怎么考得上大学的,我为她老公感到悲哀!还有一类稀奇古怪的抱怨更滑稽。有一个帖子说,他挤出钱给国内三亲六戚送礼,同时抱怨说那些亲戚其实并不穷,甚至比他在国外的实际生活水平还要高,对他送的礼还常看不上!不用我说,可能网友就会说,这个人有病。实际不那么简单,看完他的帖子才发现,原来是此人向他们的亲戚瞎吹牛,说他在国外工作如此了得,年薪几十万美元云云,是衣锦还乡显摆去了。既然要显摆就不要怕丢丑,有啥好抱怨的呢?
说了这么多,回到开头,我的主题就自然出来了:在这个坛子上“抱怨”的大多数是女同胞,少数是男士,但肯定都是成年人,而且大多数是二十五岁以上有家有室的成年人,但是,从他们的思维表现看,绝大多数人都还未达到成年人标准,这些人到这个坛子,的确来对了地方。“儿童成长”意味深长。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美国的长春藤精英政治
2006: 20年前我在国外旅途(三)
2005: 看潇洒温馨,数《丁克家庭》
2005: 告别新老朋友: 要带儿子回国了
2004: 不轻言放弃
2004: 装备孩子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