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幸福人生讲座》和学佛 |
送交者: Box 2009年07月21日16:58:30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教子、《幸福人生讲座》和学佛
【上】 学佛没有那么容易的。苏东坡聪明过人,学佛很有成就,写诗说自己“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结果佛印当场批下“放屁”二字,苏东坡一屁打过江向佛印讨个说 法,果然就没坐稳。那么苏东坡是不是打妄语呢?也不完全是,对于一些人、事、 环境,他自己觉得是“见性”了,能够不为所动,但那只是没有触到因缘,一但触 缘,还是一样心旌摇动不能自知。那么一切境遇中不惊不诧,处之泰然是否就算明 心见性了呢?也未必。王维说自己“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这只是待人处世 权重不同而已。比如有人视为生死相托之大事,另一些人则视之轻如鸿毛,我前几 天问及想成佛的人分为哪几类?即与此有关。按照佛经义理和密宗的讲法,想成佛 的人分为国王式、船长式和牧羊人式这样三种人。国王的心愿,是想让自己尽快成 佛,然后来普渡众生;船长的心愿,是想让自己和众生同舟共济,一起到达彼岸成 佛;而牧羊人的心愿,是想让众生都成佛了,自己最后再成佛。所以国王看这个世 界和船长看这个世界、牧羊人看这个世界都不一样,可是这个世界到底一样还是不 一样呢?那个国王深入经藏闭关去了,那他是不是自了的罗汉呢?那个船长整天和 大家混在一起,算不算群居终日、无所用心呢?还有那个牧羊人,手里拿著鞭子, 时不时在空中甩几下,还有他的牧羊犬也很凶,那这个牧羊人有没有可能是阿修罗 呢?其实都有可能,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由国王、罗汉、船长、懒汉、牧羊人、阿修 罗。。。这样一些芸芸众生组成的。所以大千世界,经纬万端,八风翻动,缘生缘 灭,变化微妙,言说不尽。 佛法中八风指「得、失、谤、扬、赞、嘲、忧、喜」这八种世间常情,子曰“人不 知而不愠”,大体论及其中的一半。所以我反复讲,学佛从学儒开始,磨刀不误砍 柴工,人道成佛道才能成。古今太多的人喜走捷径“直奔主题”,学富五车而离佛 愈远,结果聪明反误的大有人在。再说八风不动也有世出、世间浅深不同的境界, 从世间来讲,“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就是八风不动;“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八风不 动;孔子晚而喜《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韦编三绝,这也是八风不动。再看 “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这是刚强的八风不动;“人不堪其忧,回不改 其乐。”这是阴柔的八风不动;“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 与立。。。”所以为学求道直到“立”了,才勉强算是八风不动了。所以八风里面 显身手,随著世间因缘变化,就有很多不同的侧影,世间八风尚且不稳,那就枉论 世出的八风不动了。 《华严经》中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要体认到这个境界,对待世间刹那生 灭的万事万物,都完全能够既如如不动又往来自如,才算见性,所以见性不易。我 们初学佛法的人一定要明了,佛法之究竟义理和境界,非哲学、非宗教。哲学是思 辨的,宗教是信仰的,佛法之中也有信门、解门的方便教法,但佛法究竟义理和境 界,是从体证、实证、印证而来,也就是我曾引用心经译本所陈述的:“观自在菩 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己,以三昧力,行深般 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这是心经义理的缘起。所以佛法的究 竟义理和真谛,不是来自于思辨,而是来自于“如实的观照”,这个观照,不是六 根层面意识心的活动。意识心的作用,属于哲学思辨、思考的范畴,从第六识经由 四禅八定层层深入,突破第七识到达第八识,才是佛智的境界。虽然学佛“闻”、 “思”,离不开思考,那是佛经给我们解释原理、道路和方法,就象你有了地图, 但仍然需要行走才能真正到达目的地;又好比你能够描述、绘画苹果,不等于你吃 过苹果,很多学佛人把这两者搞混了。换一句话来讲,如果佛法只是观念、思维层 面的一种理论,那佛法的作用就和心理学没有本质的差别。虽然佛法包含心理学要 素,能起到心理学的作用,比如西方心理学家荣格,就对佛法很有研究,但佛法毕 竟超出心理学太多 ── 心理学是我、是有、是世间的范畴,佛法是无我、是空、 是世出世间一体的范畴。 【下】 我昨天回答直言时,谈及我们当代中国人生活在两重困境里面:一方面是自身传统 断失,一方面是西方世俗文化倾斜,这使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文化都是变形的,不 是真实的状况。 我个人觉得,认识东方文化需要“剥桔子”,你不能带皮一口咬下去;认识西方文 化需要“粘信封”,光有信封没有信或者反之都没有意义。“剥离”是为了抽取内 容,“粘接”是为了整合功能,我们对东、西文化的认知差异也正在这里。 我不认为西方伦理道德,可以用世俗文化的“契约伦理”来代表。因为西方伦理道 德还存在另一半的版块,即“宗教伦理”,而宗教伦理的内核,就是感化人的良知, 教人“爱人如己”、教人“宽容”。所以只取世俗文化“契约伦理”这一半是有重 大缺失、不可能有效的。另外我相信人性永恒,所以我觉得东方文化、东方伦理道 德中存在万古常新的精髓,它不单对中国人有益,而且属于整个人类。启蒙运动的 思想之父伏尔泰如是说,现代西方最伟大的史学家和智者汤因比也是这样说,当代 著名的瑞士神学家、倡导“全球伦理”和“宗教对话”的孔汉思(Hans Kng)同样 认为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全球伦理的两大原则之一。而“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不是夫子一句话那么简单,它是内包在整个东方人本精神和儒家 思想之中的。事实上西方“宗教伦理”中的“爱人如己”、“宽容”精神,也恰恰 与儒家“人本伦理”的核心思想“仁爱”和“恕道”有相通之处。 所以东西方文化的图景都非常深广,我们当代中国人对这两个方面的理解都还很肤 浅。帖《弟子规》,就是让大家通过家庭教育,来了解认识和实践中国的人本文化 精神。佛教的世界观、生命观是极其广大深远的,遍法界、尽虚空,穿透无涯无际 的三世因果,佛法中常用一毛一谛、一沙一尘来形容听闻一句、半偈佛法,而其功 德不可思议,就是从种子熏修、因缘果报、无尽时空的意义上讲的。“佛氏门中, 不舍一人。”所以这个《弟子规》的系列讲座,只要有一个人来,只要他或她听进 去一句、半句,待到因缘成熟时,那个利益也是无量无边。所以古人讲“莫以小善 而不为”,自、他两面,其实都有很多层的含义。 彩虹小妹妹善根深厚,能人所不能,坚持布施善法很长时间,非常不容易,应该是 自有童坛以来的第一人,奖励一朵和一盘《WHAT A BLEEP DO WE KNOW》, 这是乐善好施、物以类聚的自然感应,是“花报”,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才是果报。播种什么,收获什么,这是天地大自然和人道的共同法则。 《金刚经》云“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又云“菩 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所以这个 《幸福人生讲座》系列,我接过来会继续帖下去,也欢迎其它朋友随缘随分,薪火 相传。我帖就是彩虹在帖,你帖就是大家在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嘛,祝大家学习愉快!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8: | 答枯兄贴 | |
2008: | 发现一个很好的宝宝有声读物资料下载网 | |
2006: | 最牛的华人家庭 钱思亮钱纯钱复钱煦: | |
2006: | 女孩子的贴身宝贝 | |
2005: | htmm:试分析华人养不好男孩原因 | |
2005: | 龙生龙,凤生风,书虫爹爹生什么儿子? | |
2004: | 探询美国名校招生的录取标准 | |
2004: | 自然自立的田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