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冬天最典型的特征当然非雪莫属,白居易也写了不少与雪有关的诗,《夜雪》只是其
中的一篇而已,不过虽然篇幅短小,却写得耐人寻味,波折委婉,有一种曲径通幽
的效果。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的诗歌多以通俗易懂见长,这首诗也不例外,
睡著睡著觉,觉得厚厚的被子不能抵御寒冷的入侵,甚至被冻醒了,不觉感到惊讶,
今天夜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忽然间比往日冷了许多?要知道那时的人们是没有天气
预报的,所以也不会预先知道天气会发生什么突然的变化。在似睡非睡之际,朦朦
胧胧中,睁开眼睛一看,发现竟然连窗户外面也比往常亮了许多,这一切究竟是什
么原因呢,作者心里当然要琢磨一下,读者也在随著诗歌的思路感到有些迷惑不解。
其实在这里作者已经巧妙地把夜里下雪时的特征摆在读者的面前了,一个是气温比
平时下降,所以同样的被子盖在身上,却感到阵阵寒意袭来;一个是光线比平时要
亮,因为地面蒙上了厚厚的白雪,自然会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不过,既然是写诗,
当然不会把话说透,而是要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所以作者要把这一场大雪
用他独有的表达手段呈现在读者眼前。被子冷,是一个有关气温的感受细节,窗户
明亮,是一个涉及光线的视觉细节,但由于作者是在屋里睡觉,所以仅仅感到寒冷
和明亮,并不能证实就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而下面两句切入的角度,却准确无误
地抓住了只有下雪而且是下大雪才能出现的特殊物象:“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人躺在被窝里,从什么地方判断外面一定是下了一场大雪呢?就是从耳边时
时听到大雪压断竹枝的声音,这就完全可以肯定自己“知雪重”的判断是正确的,
而且如果是在白天,声音嘈杂,可能就会听不到竹枝被雪压断的细微的声响了,可
这种声音在夜深人静之时,听起来却是再清晰不过的了。
文/田南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