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下午,直接开车到姗姗的小学,去接她来家里度周末。看见我来了,姗姗跟那些一起玩儿的小朋友一一道别,这时候,一个漂亮的洋人小男孩也飞奔过来,要跟她告别。姗姗一见他过来,就赶紧背起大书包,一溜烟似的跑了。自己的女儿自己了解,我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看姗姗的表情,躲这小子就像躲瘟神一样,不像是那种害羞似的躲避,莫非这小子是个Bad Boy (坏男孩)?看上去不像嘛。我暗下决心,要套套姗姗的话。
到了星期六晚上,睡觉前的父女谈心时间,我故意装作无意地样子提到了那个小男孩,问姗姗:“他叫什么名字?”姗姗说:“他叫Jason,是本学期刚转学过来的一个新同学。”我问姗姗:“他是一个 Bad Boy 吗?”姗姗说:“他不是 Bad Boy,他还是我们兴趣小组的 Team Leader (小组长)呢。”“这就怪了!他又不是Bad Boy,还是你们一个小组的,你怎么会躲着他走呢?”
姗姗想了一会儿,承认说:“是的,我确实有点点不喜欢他。”姗姗这么一说,我就着实有点儿百思不得其解了:“那这又是为什么呢?总得有个原因吧?”姗姗又想了一会儿,好像是要找一个恰当的词组来形容这种感受,琢磨了一阵子,姗姗才说:“我有点怕他那种‘猛’样子!”
我一听就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俺们家闺女是碰到“小猛男”了!洋人的礼节和我们本来就有区别,他们之间的肢体语言动作比我们中国人要夸张得多,比如说,素不相识的异性之间第一次见面,也有亲面颊的习惯。这种礼节不要说是姗姗,就连我自个儿也不大看得惯。估计姗姗也是觉得这小子有这怪病,不愿意跟他接触罢了。姗姗本来就是个胆小的女孩儿,碰到这种情况,当然只能是一溜烟地跑开了事,这个很正常。不过呢,我觉得: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把这小“猛男”一棍子打死,姗姗的这种对“猛男”的看法还是有失偏颇之处。
于是,我转而问姗姗一个问题:“姗姗,爸爸算不算猛男?”姗姗看了看我,笑嘻嘻地说:“爸爸一点儿也不猛,爸爸很好应付的。”我进一步诱导说:“那你看啊,爸爸跟姗姗之间的接触不是比那个Jason厉害得多吗?刚才爸爸还拎着你的脚,把你倒提起来,要把你脑袋里面的‘坏水’倒出来呢,这动作还不够猛啊?”姗姗格格地笑得弯了腰,又想了一会儿,就修正了她对“猛男”的看法:“爸爸是熟人,我不怕熟人的‘猛’。”
我因势利导地又问姗姗:“那姗姗是不是一个‘猛女’呢?”姗姗摇摇头说:“不是。”我说:“那照你这个说法也未必,你没事老是在爸爸身上练习武功,还经常冷不丁地爬到爸爸头上,骑在上面作威作福、发号施令,这动作还不猛啊。你成天在爸爸面前做猛样子,爸爸都管你叫猛张飞了!”听了我的话,姗姗又是一阵的捧腹大笑。笑完之后,姗姗再次修正自己对“猛男”的看法:“姗姗和爸爸是熟人,熟人之间是可以猛来猛去的。”
时机成熟,我就把自己的观点亮了出来:“所以啊,姗姗你怕Jason,主要不是因为他的猛样子,而是你跟他还不够熟悉,对吗?”姗姗点点头说:“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