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Box: 孩子的玩耍與孩子的學習
送交者: Box 2009年01月16日17:38:04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阿言又發言了,還是沒憋住那車軲轆的三句半,也就是那一星半點“放羊式”教育 的牙慧。我呢,也就再靠他身邊坐下來,慢慢再和他絮叨絮叨。 【比如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什麼也不會,連話都不會說,他的成長可能性是無窮多 種,路最寬。等到六歲左右把母語固定了,選擇母語這條路就算堵死了。再長大, 學會了各種知識和技能,又在環境的影響下培養了自己的興趣(Hopefully),形成 了自己的價值觀,長成了固定的體格,他/她的路就又窄了點。等到高中,選了專業 更窄了。到了大學,更窄,有了工作死路一條了。】 其實這就是我說的反文明、反理性、反文化的思維方式。按照這種思維,孩子從一 出生就什麼都不能學、什麼都不能接觸,甚至社會文化環境都不應該存在。一學語 言,母語死了;一學知識,興趣死了;一受社會影響,價值觀念死了;一選擇專業, 人生的道路死了。總而言之,什麼都不學才“充滿希望”,我想了半天,覺得只有狼 孩能夠滿足阿言的所有要求 ── 不學說話,不學任何知識,沒有任何社會文化環 境的影響,所以毫無疑問,狼孩應該是阿言心目中的“理想兒童”,充滿了自由發 展的“廣闊天空”。 可是事實又如何呢?狼孩不要說母語,就連完整的句子都無法學會;狼孩不要說知 識,連起碼的判斷能力都沒有;狼孩也不要說價值,因為任何正常思維都無法從他 可憐的大腦中產生。那麼狼孩的人生,是越走越寬還是越走越窄呢?客觀來講,這 里並不存在寬、窄的問題,狼孩的人生,根本無路可行。 阿言的問題,還不在於這種反理性、反文明的觀點,我曾反覆講過,阿言的問題在 於邏輯思維能力的嚴重紊亂 ── 阿言沒有意識到在自己的論述中,把「未學」和 「不學」混為一談,把「未學」的廣闊空間誤認成「不學」的無限可能,顯然前者 是一個常識,但後者則是一種徹底的荒唐。 阿言說六歲孩子母語固定後,失去“選擇母語”的能力,這個更是非常搞笑,連識 辨和理解概念的能力都沒有了。什麼是「母語」?當然是母親所講的第一語言才是 母語,人可以選擇學習不同的外語,但世界上卻沒有人能夠“選擇母語”,孩子學 習母親的語言是與生俱來的自然本能。如果一個孩子連一句話都不學,他什麼時候、 根據什麼來“選擇母語”?退一萬步來講,就算一個孩子一句話都不學直到六歲以 至更大,而且他的確有一種選擇語言的能力,但是“選擇母語”不是和“選擇母親” 一樣,是個再荒唐不過的假命題嗎?只有一個不知道自己母親是誰的孩子,才存在 “選擇母語”的問題。因此語言學習對孩子來講是一種自然本能,根本與選擇無關, 這裡阿言又把孩子語言學習和成人語言學習混為一談 ── 前者是自然模仿,後者 才是理性選擇。再說選擇語言,總歸是騎驢找馬,連話都不會說,又怎麼可能知道 語言為何物呢? 【我就不明白為什麼中國家長這麼喜歡在自己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就把他們的人生 路都給堵死了,非讓他們在窄路上走。一個孩子原本可以有廣闊的天空,可以成為 任何他們想成為的人,或干他們想幹的事,可是中國家長非要在他們還沒玩夠,還 沒長成,還沒確定的時候,“幫”他們把所有的事都定下來了。】 這個就更是從荒唐到荒唐了。孩子三四歲的時候,人生路都給堵死了?既然堵死了, 又哪裡還有“窄路”呢?當然孩孩呀呀學語的時候,的確會講一些大人聽不懂的 “宇宙語”,那讓孩子就這麼繼續講下去如何?沒問題啊!可是阿言恰恰忘了,孩 子除了“宇宙語”之外,還會本能模仿人類語言,難道媽媽應該對孩子說:“你不要 學我說話,這樣會妨礙你對母語的選擇。”?最可笑的是這個“還沒長成,還沒確 定”,孩子成長是個身、心、智的整體概念,什麼都不學,哪裡來的成長?“還沒 確定”到底是想確定什麼?並且如何確定呢? 人從一生下來,他就生活在家庭、社會的文化大環境中而不是獨自生活在森林裡。 學習亦分為主動和被動,積極與消極,孩子的大腦、身心是個完全開放的系統,孩 子學不學、學什麼往往是在無意識中完成的,所以孩子大腦、身心的發育,客觀上 面對著一個開放的世界 ── 不是學這樣,就是學那樣。事實上孩子的玩也不是簡純 的玩耍,玩也是學。嚴格來講,不“學而時習之”,連玩都不會,連玩都沒有可能。 所以阿言在這裡,又再一次陷入荒謬的邏輯悖論之中。 我們再來看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耳濡目染,就愛學些築墓、 埋棺、哭喪之類的事情。後來他家搬到街市上,離屠宰場很近,孟子又學起做買賣 和殺豬宰羊的事情。。。這都是發生在小孟子幼年時的事情,也就是說,他的的確 確是在“玩”,問題是,阿言是否也曾讓自己的兒子玩這個?況且孟母三遷,是不是 把小孟子的人生之路越堵越死了呢?而如果孟母由著小孟子玩築墓、埋棺、哭喪以 及做買賣和殺豬宰羊,他的人生道路是否就會“越走越寬”,具有廣闊的天空, “成為任何他們想成為的人,或干他們想幹的事”?一位北大才子畢業之後賣豬頭肉, 讓你你阿言譏笑了半天,我沒記錯人吧?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耳濡目染,往往會造就一個人的習好和品性,所以 對孩子從小的引導教育而不放縱、隨意是必須的。問題在於如何引導、教育,這才 是真正的問題所在,關鍵不在該不該教,而在怎樣去教,這才是正確的思路。 事實上大人的的確確必須幫助小朋友把許許多多的事都定下來,比如幼稚園的老師, 就要“幫”小朋友把應該確定的事都定下來,把應該堵死的東西,毫不客氣地堵死。 為什麼呢?因為人類有人性,有理性,有共性,有準則,很多人類的共情、共性, 孩子從小就必須學會,比如孩子應該懂得友愛,不能霸道,你能說我沒玩夠,我就是 想玩霸道、玩無理取鬧,這樣的“成長空間”應該允許存在嗎? 最後我不得不非常遺憾地告訴你,“若學齡兒童不上學,又不識字,父母可能被褫 奪監護權。”(枯木兄語) 玩?阿言你還“玩”得起來嗎?嘿嘿。 【孩子長大後最需要的是什麼呢?不是某種技能,不是大量的知識,更不是專業的 選擇,而是人生今後無論做什麼都離不開的基本素質。這些素質包括:價值觀,性 格,體能,語言表達能力,正確判斷並決定事情的能力,與人打交道的能力,領導 能力,理解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這些技能從哪學呢?不能從書本上學, 也不可能從家長的訓話中學,而只能從干中學,從“玩”中學】 最可笑的莫過於阿言講過上百遍的從干中學、從“玩”中學,可又從未見他解釋過 怎麼幹?怎麼玩?小孟子不是一樣干、一樣玩嗎?你能詵他吹吹打打和殺豬宰羊, 就不是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就沒有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嗎?所以說從干中學,從 “玩”中學也同樣有問題,會幹出很多不該干、玩出很多不該玩的名堂,這和死讀書 讀出毛病來,是同一個道理啊。 不通過真善美的學習,孩子如何能夠培養美好的性格、正確的人生觀?不學習知識, 怎麼可能具有生動而又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這個力量其實 就是指一個人的心智能力,對於成長的孩子來講,同樣沒有例外。我們只可以說知 識學習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卻不能說孩子健康成長不必學習任 何知識。 那麼“基本素質”又是什麼呢?一個連審美和感情教育都視為毫無必要的人,真的 有能力來談素質教育嗎?國內過去數十年工具化教育體制的一個非常可悲的結果, 就是製造出大量的工具型人材,一種存在明顯心理缺陷的“木頭人”,這樣的工具 型的木頭人能夠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基本素質”呢?各種技能!這就是工具人所能明 白、所能理解的一切,阿言永遠也不會明白,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完善人自身, 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基本素質。而人的各種技能只是第二性的,技能只是人的“工具 素質”。 【會彈琴,會背誦古詩詞,會背誦論語,會寫漢字,。。。和這些基本素質比起來, 都太微不足道了。】 阿言是不是又在冒傻氣?你看我坐在他身邊絮叨絮叨談了半天,連天上的星星都出 來了,可是阿言呢?他卻呼呼地睡著了,哈啦子還流了一地。。。唉。 .
0%(0)
0%(0)
  美國教育水平逐年下降,也許就是電玩式的教育造成的:)  /無內容 - 枯木朽株 01/17/09 (219)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對這樣的婚姻我是留是走
2007: 你們的婆婆小氣嗎?
2006: 不要用暴力,要循序漸進
2006: 我來講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