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看慣了老師讓學生獨立完成任務及一切。不管結果好壞都會鼓勵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解決難題,問題,而不是還沒試就尋求幫助。
例,從preschool 開始(有些學校有特教教室及貧困孩教育有學前教育)老師及教室里成人是不幫着學生穿衣,把書包掛上衣鈎,整理書桌等等事情的(冬天衣服,手套,帽子一堆,脫穿等都鍛煉他們自己干)。老師任務只動嘴,不動手,有什麼不對,不好只提醒,讓學生自己去改正,去做。還有一些工作安排給每個學生。如幫助set up 午餐(K前學生在教室吃午飯),之後打掃衛生等。
K以上年齡更是讓學生學會獨立處理任何問題。老師對學生只是命令或商量口氣讓他們完成一切指令。例: 如學生提出來: 某某某對我不公。老師會答: 那去告訴他,他傷害了你的感情,你很不開心。然後那學生去找另一對他不公孩說這話後,那學生道歉,這學生說沒什麼。了事。
這種方式是在鍛煉學生的社會能力,而不是老師做判官,解決問題。
這些獨立性的培養讓俺想起在華人圈的一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直接幫孩子做這,做那。在高中階段還陪公子(公主)讀書還占比例。這樣不能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會有更大的依賴感。
我兩女從K起俺就審明: 無論任何問題自己先去盡力解決,做不了,想辦法,互相幫助,找字典,網上查等。但父母是最後的指望。俺可以接受她們答案不正確交上去,分數不理想。只要她們能把錯的或不會的問題弄清楚。幾年後,她們有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俺和先生業餘時間多多。生活比較輕鬆。
再者孩子遇到什麼問題家長首先讓他們去試着解決,不要先判斷孩子能力好壞。給他們壓力自己去解決問題但告訴他們家長並不計較結果。如實在困難,會幫助他們。往往孩子們會自己解決的不錯,這樣他們也有了自信且少了依賴之感。這點非常重要。
在學校老師就這樣一點點教學生自信,自立。而家長也該配合。
我兩女從非常小做她們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比較自力。如三歲後自己吃飯,睡覺,穿衣,冼手,整理自己任何東西。有什麼事,俺與先生只是吩咐去做且事先聲明可以做好,不好可以接受且給機會時間去fix.
原則上,父母對孩子做事的結果要看得下去。特別是剛開始做事時,事情總會這不對,那不好。但家長讓他們自己去fix不要代干,否則永遠做不好。這個耐心家長還是要有的。一句話you can do it. 常慣嘴邊。然後別忘了you did good job. I am proud of you. 哈,常常這麼幾句話。養小孩會比較輕鬆。孩子各方面獨立,自理,動腦,合作,自信等能力也會提高不少。這對long term 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