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女小学六年级时,学校弦乐队,暑期前汇报演出。
几百家长观看。演出结束时大家热烈鼓掌。指挥(学校小提琴老师是韩裔)她示意大家为全体乐队学生再次鼓掌。之后接过话筒,告诉大家她父母(一对白发苍苍的韩国老夫妻)是连续第二十一年来观看自己指挥的乐队。感谢父母对她在音乐上的长年全力支持。大家对着起立的老夫妻长时间的鼓掌。她接着道: 孩子们追求音乐离不开父母的无私奉献及支持,谢谢在座的父母支持自己的孩子选择学习弦乐。没有父母的顶力支持,他们不可能有机会走得更远。大家又是鼓掌。
这例子,让我感动。想想这对韩裔父母,他们像许许多多父母一样为平凡的孩子而骄傲。支持孩子自己的选择,并不因为他们做什么职业而感到不如人(这韩裔只是一个小学音乐老师)。只要孩子自己满足,自己有乐趣,做父母的就为他们骄傲。这点我还有许许多的例子。
而我们许多华人父母做不到让孩子自己去选择爱好及兴趣。常有言: 孩子没有什么兴趣,孩子不逼能自觉? 问题是家长们在学兴趣之前有和孩子深谈过学兴趣的意义,难度及可能达到的水准吗?告诉过他们家长支持但他们自己得认真对待,学的不好没关系但态度不能不认真吗? 有把他们的意见认真听取过吗? 多少周围的华孩学这兴趣,学那兴趣,考这试,补那习,不是孩子们自己的首选。是因为他人在学,有人有骄人成绩,有人达到了什么高度。那些都是他人的成绩,适合你孩子吗? 中间的艰辛你有让你孩子了解吗? 而当孩子们几年后或一段时间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及效果后,家长们抱怨他们,恨铁不成钢。而对于艺术,体育,政治,人文等项目,不少家长本着非主流(亚裔没有发展潜力)的意识不积极支持孩子。让孩子们觉得那些事情华裔不适合做。(没有前途,没有信心)而正是这样的心态我们的孩子千军万马争高分,考名校。上了之后,又怎样呢? 他们有理想吗? 有动力吗? 为谁而学?
在美不管老师及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是处处肯定长处,提供机会让他们提高短处而不以横向对比打击孩子自信(至少公校这样)。 但国内教育以横向对比为基础在打击教育下促使孩子被动成长。两种教育结果是前者自觉自愿少有怨言地有信心有热情地干一件或多件自己喜欢的选择而后者在压力逼迫之下不断地抗争着达到家长(老师)的期望值。(我小女几年来对自己的游泳训练不但不抱怨,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因为她想做那样事,有目标,知道每一次的练习才有成绩提高成绩的可能性。不用大人去逼。这就是动力。有了这种思维,可以帮助学习及其它方面)
哈,最后谁会有成就感,快乐感,自豪感,满足感等呢?
我想在美华人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而学,自己而工作,自己生活而不配合学校教育吧。
家长们让孩子们学专长,并不一定能培养出什么人才。最关键的是让孩子在自我追求,提高中学会独立面对困难的勇气及能力。这样不管他们今后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基本上会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与快乐。而不是我们家长为他们设计的,安排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