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对流动性的适应也是培养出来的。
送交者: yellow witch 2014年02月22日10:25:4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前阵子在一小学遇上一老教师。闲聊时得知是现在俺两女之前小学(买现房之前)校长。而现在小女小学的校长三年前是他儿子的助理校长。那老教告俺: 他儿子自从当校长后,平均每两到三年被换一个学校。有的学校压力很大。
      美国的工作环境变化巨大,有部分原因是政府或公司的政策所至。每两到三年内部调节职位调整会对拉帮结派等现象起到一定作用? 这点我还没有想明白。总之,不管糸统内,糸统外从校长到管理阶层到老师,到一些朋友(各族)换工作是常事。(有自己主动原因或单位调整原因) 而最新人口普查记录也显示,美国每个家庭,平均每两年搬一次家。
     就这大流动现象,在公校教育中是有渗透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适应流动环境。
     一般小学从四年级开始有主班。一打铃进教室时是在那个主班上课。这间听学校统一新闻,信息及老师有什么事可以说明。半小时之后开始每一门课学生都会和同年级其他学生一起上不同的课。主课如数学,英语等是按学生总人数及老师人数分几个程度。然后到各自不同的班上去上。每个学分期,老师轮流教不同程度班。其余副课如: 体育,美术等全年级学生按last name 顺序分几个班轮流上课。
     初中后学生除几门主课外可以自选副课。因兴趣不同嘛,高中更是。
     所以美国学校给人印象乱哄哄,我开始几年都不适应。一个老师刚记住了解了百个学生的特点。就要换新班了。哈,这种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
     习惯后,才感到,这样总体上是为了从小锻炼学生的适应环境能力。不同老师的标准,不同学生,不同环境,培养学生不断地改变自己,以求适应环境。但总体亚裔孩不适应性强于其他族。你想在一不熟环境,让你表达个什么或找老师商量个啥事儿,或不同意见等,对不少华孩好难。我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老师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个委屈好可怜。这是个问题。所以家长们从小学起要多花时间关心孩子心理及学校遇到困难及不快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去积极解决困难及问题的能力比只看分数高低重要的多。
      我家两女上学这些年百分之九十的话题都会是怎样解决某人,某事,某老师与她们有不同意见时,怎样乐观去面对。让她们尽力看人或事正,反两面教育。但原则都是接受现实,保留意见,改正或修正后,有机会再去讨论。但还是有几次遇到被欺负戓明显不公正面还击,效果也不错。但那得有事实或凭据,不然学校是不会管的。下次上文。总之,孩子遇事或被误解,家长无需过分解读。需了解事情真象且公正判断一下。大部分情况下我是不允许两女抱怨任何人或事的,只做好他们自己的努力就好了。但也有可能出一些孩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还是要关心孩子,至少让她们知道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至少可以帮着出参考意见。
     就公培养流动适应性这点可以体会到中美教育有不少本质区别。美国教育的目的是让个体有更强的适应性,社会性,而中国的教育目的是让个体具有更强考试性。(好老师,有经验的集中到一起) 上社会之后,两种个体会有本质不同,一种不会很困难得熔入群体,发挥个人特长。另一种在行绪上,思想上,人际关糸上陷入困境而降低个人能力发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伪科学
2013: 汉代蜜瓜:家有青春期的孩子
2012: Flaw In Faster-Than-Light Neut
2012: 走近量子(11)埃斯派克特的实验
2011: 与方舟子论战者中的典型逻辑错误 / 作
2011: 肖案是一起危害特殊人群的医疗伤害事件
2010: 于xpt商榷愚蠢的中国人应该怎样做
2010: aa881:我谈人文科学的用处
2009: 在宗教问题上俺支持言同学。在俺看来,
2009: 谈谈“天主教,基督教,穆斯林,甚至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