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學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要求學生在高中期間要做一定小時數的義工。各個學區或學校的具體規定有所不同,各個項目的要求也不同。我們女兒所在的克萊門高中“全球研究項目”,要求學生在四年的高中階段中做夠140小時的義工。也就是說,每學年35小時,按每次4小時計,每年也要做8至10次才能完成。這對學習相當繁忙的高中生來說,也算不容易了。而服務的對象,必須是經政府部門正式審批註冊的非贏利機構。
小女兒參加的第一次義工服務,是一個華人團體組織的全僑健康日活動。主辦方請來醫療機構和一些熱心的醫生,為民眾服務。參加的多數是新移民或老人,大多數人沒有健康保險。女兒親眼目睹這些民眾看醫生的困難。醫生能抽出來服務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而希望得到一次免費服務的人卻往往多於主辦方在有限時間裡能夠給予照顧的,這樣就出現排了隊最後卻看不上醫生的情況。女兒學會耐心地向熱切等待的人們解釋,甚至使用了她那結結巴巴的漢語。看到這一切,我暗暗為孩子而欣慰。這件事還使她懂得,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人不能得到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要學會一點感恩。女兒為這個機構做了第一次義工後,還繼續回去服務。
從孩子們做義工的經歷,我也在她們身上學到寶貴的東西。去年秋天,小女兒為社區一個文化演出做義工,與幾個小朋友一起為晚會做貴賓接待,帶位,送花等。結束後,主辦方負責人非常慷慨,把孩子們做準備和路上用的時間都算進義工服務的時間。女兒看了證書,對我說,“爸爸,晚會從五點開始,到十點結束,就算五個小時好了”。她自已便在學校的義工時數登記表上填了五小時。我覺得孩子做得對,誠實是最基本的品德。
說到義工,我又回想起多年前大女兒上中學時的情景。那時,她與一位小夥伴經過嚴格的申請和推薦、審批過程,來到德州兒童醫院做義工。從我們家到醫療中心,路途甚遠,交通也甚不方便。而且,接送她的時間與我的上班時間總有衝突。有一次我就對她抱怨說,你為什麼不能在離家近一點的地方選個機構做義工,非跑那麼遠不可?她對我說,爸爸,我要做一點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並不只是為了完成小時數。兒童醫院裡住院的孩子,與我們一起玩時開心極了。每次看到那些幾歲的孩子,有些得了絕症,只能再活一兩年或者更短,我心裡就難受,真想多抽點時間照顧他們。聽了孩子的話,我理解了她。告訴自己,接送這點小麻煩不算什麼,孩子有這點愛心,要支持她。
多年之後,我仍然沒有忘記大女兒說過的話。我們這代人,有時候是很實際的,實際得有點功利。而美國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孩子,有不少東西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