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要求学生在高中期间要做一定小时数的义工。各个学区或学校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各个项目的要求也不同。我们女儿所在的克莱门高中“全球研究项目”,要求学生在四年的高中阶段中做够140小时的义工。也就是说,每学年35小时,按每次4小时计,每年也要做8至10次才能完成。这对学习相当繁忙的高中生来说,也算不容易了。而服务的对象,必须是经政府部门正式审批注册的非赢利机构。
小女儿参加的第一次义工服务,是一个华人团体组织的全侨健康日活动。主办方请来医疗机构和一些热心的医生,为民众服务。参加的多数是新移民或老人,大多数人没有健康保险。女儿亲眼目睹这些民众看医生的困难。医生能抽出来服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希望得到一次免费服务的人却往往多于主办方在有限时间里能够给予照顾的,这样就出现排了队最后却看不上医生的情况。女儿学会耐心地向热切等待的人们解释,甚至使用了她那结结巴巴的汉语。看到这一切,我暗暗为孩子而欣慰。这件事还使她懂得,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人不能得到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要学会一点感恩。女儿为这个机构做了第一次义工后,还继续回去服务。
从孩子们做义工的经历,我也在她们身上学到宝贵的东西。去年秋天,小女儿为社区一个文化演出做义工,与几个小朋友一起为晚会做贵宾接待,带位,送花等。结束后,主办方负责人非常慷慨,把孩子们做准备和路上用的时间都算进义工服务的时间。女儿看了证书,对我说,“爸爸,晚会从五点开始,到十点结束,就算五个小时好了”。她自已便在学校的义工时数登记表上填了五小时。我觉得孩子做得对,诚实是最基本的品德。
说到义工,我又回想起多年前大女儿上中学时的情景。那时,她与一位小伙伴经过严格的申请和推荐、审批过程,来到德州儿童医院做义工。从我们家到医疗中心,路途甚远,交通也甚不方便。而且,接送她的时间与我的上班时间总有冲突。有一次我就对她抱怨说,你为什么不能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选个机构做义工,非跑那么远不可?她对我说,爸爸,我要做一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并不只是为了完成小时数。儿童医院里住院的孩子,与我们一起玩时开心极了。每次看到那些几岁的孩子,有些得了绝症,只能再活一两年或者更短,我心里就难受,真想多抽点时间照顾他们。听了孩子的话,我理解了她。告诉自己,接送这点小麻烦不算什么,孩子有这点爱心,要支持她。
多年之后,我仍然没有忘记大女儿说过的话。我们这代人,有时候是很实际的,实际得有点功利。而美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不少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