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後悔太晚讀到它(有小孩的一定要轉了)
送交者: 道不同 2014年04月09日01:00:53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一位家長說:這篇文章改變了我的很多觀念,我只後悔太晚讀到它:

孩子,你慢慢來。你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你有 權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長。

孩子,你慢慢來。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成熟需 要時間。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並不樣樣領先。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 ——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 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

允許孩子慢慢成長,這恐怕是當前最着急,最不 能慢慢來的事。

別讓孩子跑錯方向。讓孩子提前學習,避免“輸在 起跑線上”,但是違背規律的學習,最後帶來的不僅僅 競爭中快和慢的問題,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問 題。

王芳說,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比如3歲是直 覺思維期,五歲才有形象思維,大班的孩子才開始出現 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 “讓充滿想象力,充滿創造力的孩子去記憶漢字,背出 一百以內的加法,他雖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帶來的 後果是什麼呢,想象力的空間被固化的知識填滿了。”

一項研究表明,在學前班認識較多漢字的孩子, 一年級的語文會領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級,水平 就與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畫畫為例,8歲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視角觀 察臨摹,在這之前孩子畫畫只是直覺思維的自我表達。 讓太小的孩子學習繪畫技巧,告訴孩子太陽應該是圓 的,雲朵應該是白的,且不說這是對想象力的扼制,至 少是一種浪費時間。

“美術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會上的這些考前教 育。8筆畫蘋果,幾筆調色彩,目的是為了應試,”清 華美院教授方曉風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說,直接的後果是 學生臨募能力強,表達能力弱,當然產生不了大師。

幼教專家說,現在很多孩子三歲開始學輪滑,其 實孩子的骨骼並沒有發育好,輪滑會傷害到身體。太早 學芭蕾也是一樣,對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戰。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精明的商家發明出來 的一句廣告語,”魯林岳說,“家長被高考綁架還可以原 諒,但是如果被廣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興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進名校。孩子們多才 多藝,但卻並不享受自己的愛好。“很多鋼琴十級的孩 子發誓再也不碰鋼琴,他們不覺得音樂是終生的伴侶, 因為音樂奪走了他們玩樂的時間。”一名專門教授鋼琴 的老師無奈地說。

“有時候僅僅是因為太早,太急,家長反而把孩子 的興趣扼殺了。”時代小學校長高軍玉講了一個學生的 親身經歷,“這個孩子來報名的時候,問我,你們學校 要不要學奧數的,我說不學。她拍着手說太好了,我聽 到奧數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師發現她的數學天分,開 始讓她接觸奧數,最後這個孩子對奧數非常着迷,拿到 了大獎。”

同樣學奧數的孩子,浙江一批孩子曾參加國際奧 數比賽並獲得一等獎,載譽歸來時,主管基礎教育的教 育廳副廳長請孩子們談感言,有一個孩子說,“我這輩 子再也不要碰奧數了。”

教育界已經認識超前教育和強化教育的嚴重後 果。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 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指南》很具體地列舉 了各個年齡段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目標。例如,5~6歲 學齡前兒童,只需“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 0以內的加減運算”,並沒有標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須 認字,只說明“在閱讀圖書和生活情境中對文字符號感 興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義”。

專家認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 長”。

事實上,在許多國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 學者楊佩昌最近撰文《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別把孩 子大腦當硬盤》。他說,歐洲許多國家都有相似立法, 德國甚至把這一條寫進基本法裡,禁止家長在幼兒園的 教學之外給孩子補課。“讓孩子一開始就進入快跑通 道,非常不人道。”這位8歲孩子的父親介紹說,德國 的教育是一種逐漸加速的做法:幼兒園不學專業知識, 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倫理,學會與人相處,重要的任 務是玩得開心;小學也只是學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對 中國小學而言),到了中學才開始進入跑步通道,但依 然還是慢跑。由於德國沒有統一的高考,所以學生壓力 並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學,真正成年了,才開始進入快 跑通道。到了這個時候,終於有了競爭,也才顯示出每 個人之間的差異。

一名日本留學生告訴記者,日本在接受外國留學 生時,對學生的學習總年限有嚴格規定,“少一年都要 補齊,否則大學不能接收,”目的是不希望學生違背生 理規律超前教育,循序漸進地來。

現在我們的問題是搶跑,幼兒園學小學的東西, 小學上中學的課,到了大學裡,反而要補幼兒園該學的 東西,比如行為習慣,人格培養。”馮鋼說,“典型的撿 了芝麻丟了西瓜。”

這些應試教育出來的高分孩子,“到了大學,突然 間不用考試,就毫無方向感了,” 時任浙江大學常務副 校長的倪明江將這種狀態形容為“太空人”。他說,這 些“天之驕子”有兩個問題,一是習慣了跟着考試走,離 開了試卷,似乎就不知道應當如何去學習新知識,二是 思維的依賴性,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習慣於照着做而不習 慣問為什麼這樣做;習慣有人指導他做而不習慣主動去 做;習慣在很好的條件下去做而不習慣創造條件去做。

浙大城市學院甚至嘗試用中學模式和軍事化教育 方式來管理新生,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學生在高中 時代好比身上綁了10根繩子,不能一到了大學,就把 這10根繩子一下全放了,這會讓他們茫然無所適從, 我們要嘗試一根一根放。”

“如果從幼兒園就開始快跑,需要跑幾年的幼兒 園、12年的中小學,那麼到大學就精疲力竭了,大家 都想休息喘一口氣。所以,你看看中國大學生發展後勁 不足,原因就在此。”楊佩昌對記者說。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案例簡況:

A、男生:18歲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 後進入美國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系攻讀研究生。28歲 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B、男生:貧寒農家子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 級重點高中,高中期間成績優異,被評為省級三好學 生,全國物理奧數二等獎,後考入省屬重點大學攻讀生 物技術專業……

C、男生:初中體育成績優異,憑藉長跑特長, 進入重點高中,高一時七門功課不及格,從學校退 學……

D、女生:七歲父母離異,隨母親生活,成績優 異,組織能力強,順利升入省級重點高中,從初中起擔 任班長,一直到高中畢業,高中學校辯論賽最佳辯手, 省級優秀學生幹部,與同學老師關係融洽,考入澳門科 技大學……

E、男生:4歲選入申奧形象大使;4歲學習鋼 琴,師從中央音樂學院著名鋼琴教授韓劍明;8歲學習 書法,師從清華大學方志文;獲獎無數,10歲加入國家 冰球隊,讀人大附中並留學美國……

問:這幾個學生你最喜歡哪一個?按照你喜歡的 程度做一下排列?為什麼?站在什麼角度排列的?

這幾個人都是真實的案例,這只是一個簡況,有 一點需要說明:這僅僅是個案,並不是所有有這樣經歷 的人都是這樣,我們只是憑藉這幾個案例說明我們要說 明的問題。

第一個人就是盧剛(1991年11月1日就讀於美國 愛荷華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開槍射殺了3位教授 和副校長安-柯萊瑞以及一位和盧剛同時獲得博士學位 的中國留學生山林華,在槍殺五人之後,盧剛隨即當場 飲彈自盡的槍擊事件)。

第二位是馬加爵;

第三位是韓寒;

第四位是我們省一所重點中學的一個學生的事 情,也是一個真實案例,一個非常優秀的女生,組織能 力非常強,很會與人相處,人緣也很好,是全校老師和 家長公認的好學生,當時高中畢業時她媽媽是做為優秀 畢業生家長在全校做發言的。誰都沒有想到,在外人眼 里這個優秀的孩子居然跳樓自殺,當這個消息傳到學校 以後,孩子的任課老師、校長等都非常受打擊,都覺得 他們的教育很失敗。

第五位就是李雙江之子李天一。

我們先來回答幾個問題:

1、我們為什麼生孩子?

2、做為父母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3、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也就是對孩 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麼?或者說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4、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麼?

讓孩子快樂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願,但是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隨着我們的功利心不斷的膨脹, 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寄託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替你完成; 因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要超 過你;看到鄰居家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你就忙着給孩子 報奧數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華大學,你又開始 忙找老師給孩子補習。讓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樂,失 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終不堪重壓,採取最極端的做 法:毀滅自己!等到那時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讓孩子幸福快樂,健康成長是我們對孩子的希 望,所以考試考得怎麼樣不重要!讓孩子珍愛生命,不 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樣要珍惜別人的生命,所以活着 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論什麼樣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 都是“浮雲”,健康快樂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 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健全的人格。

我們最重要的是培養的一個具有健全人格能獨自 面對社會的人。這應該是底線,是最基本的。然後再根 據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做更大的貢 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這一類;陳香梅算成功的,龍應台是失敗
2013: 彭令范訪談錄_張敏
2012: 中國人向來不乏機械能力,然蔣幫國民黨
2012: 從幾幅圖片來側面反映韓國大學生的課餘
2011: 海歸與海不歸的冷思考(1):事業篇
2011: 藝術,“草泥馬”,及其他
2010: 誰之罪?答JABCABC
2010: 支持強制,但必須依法
2009: 給邏輯等上堂課
2009: 邏輯論《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