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在教育方面有着優良傳統。耶魯的學生在本科時就有機會直接同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學習。這一傳統項目中有相當多一流的專家學者,甚至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們會經常在餐廳里同本科學生們一起用餐,討論學生們的課業、學術問題以及國際事務。正是這一傳統讓我得以結識一位非凡的詩人、中國文學學者——黃伯飛博士。
黃伯飛先生雖然沉默寡言,但是才華橫溢。他是位博學多識的詩人,在耶魯教授中文很多年。黃教授常常在我的宿舍同我一起共進午餐,與我討論與中國相關的重要議題並且幫助我練習中文。他還為我講解中國詩歌,至今我還記得其中的三首。這一經歷讓我相信,即便最終我會將工作的重心放在與經濟或者政治相關的問題上,我也應當從研習中國文學開始,因為這是了解中國文化的最佳方式,也是研習其他所有領域的關鍵所在。
通過後來我在韓國的經歷,我發現韓國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將記憶作為最主要的方法,然而他們很快便會遺忘,這是非常可怕的。在我同黃教授的交流和學習中,我堅信學習語言的關鍵在於全面掌握語言本身的意義、詞句的意義,只有這樣才不會被輕易遺忘。如果你迫切地想要研究中國的商業發展情況,中國詩歌看似是最不需要學習的,但是事實上中國詩歌的研習對於其他領域是非常有幫助的。首先,當我背誦這些詩歌的時候,它們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這加強了我對中文的語感和內心深處對中國文化的認同。這並不是呆板的學習過程,而是融入一種文化的有機過程。此外,我同中國人交談時,每當我告訴他們我對中國詩歌的了解,他們都會很受觸動,並把我看作是非常誠摯且熱愛中國傳統的外國人。由於我對中國的關注和所付出的努力,我愈發感覺到自身的價值。一個人若能夠流利使用中文,同時又了解中國傳統,那麼這個人一定會很有價值並且能夠獲得尊重。
整日從早到晚的學習是很“反社會”的行為。。我假期在家的時候,就整日待在房間裡學習漢字。這簡直就是我生活的全部。但是我沒有停止我的社交活動,只不過我的社交活動是我學習中文的宏偉計劃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對中國人的了解。對我來說,學習中文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幸好當時也有很多老師和資源。但重要的是,我自己制定了學習規劃並建立起一個學習體系。我按照自己設定的計划進行學習,而不是依照其他任何人的指示來學習。
想要學好中文,建立起自己的學習體系是必需的。我是自己的老師,自己親手製作學習中所需要的材料。比如,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我認識到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減少學習的阻力。如果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翻閱書籍以從中查找單詞,或者去試圖弄明白每一個漢字的意義,這都會阻礙我高效地學習。因此我將學習中文的過程儘可能地簡化。而這一切都是靠我自己完成的。我認為學生應該成為自己的老師,教自己應該如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被動學習是很糟糕的,而我通過自己的方法便得以避免被動學習。
為了達到減輕學習負擔的目的,我將漢字各個部分拆分並分別理解其含義,即理解各個部首的含義。儘管這種方法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極少有人會用這種方式來學習。當時我推斷,如果我能夠理解一個漢字各個部分的含義,就能夠幫助我記憶漢字,這對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整個整理過程變成了遊戲:找出快速學習中文的最佳方式,而這一切均由我自己主導。這並不是說我不接受來自外界的幫助,而是根據所需有選擇地尋求幫助。
回到學校之後我開始學習篆字。篆字是當代漢字部首的來源,因此我的學習不再局限於學習字形,而是深入理解其來源和含義。在學習過程中我了解到有很多漢字的部首都來源於象形文字:表形記號和表意記號。學習篆字幫助我記憶漢字並理解新字詞的含義。這種學習方式和過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大大加快了我的學習進度。
我在字典的封面上畫了一份常用部首對照表以便查找漢字。在這份對照表中,我將部首分類排列以方便查閱。我只列出了最常用的一些部首,將其在字典中的頁碼與之一一對應,確保能在第一時間找到相關的漢字。這樣簡化了查字典的工序,從根本上減少了查找字詞含義的時間,因而也提高了學習速度。
我之所以能夠快速學習中文並且能夠長期記憶,簡化學習在此過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我自己建立的學習體系會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中。根據我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我將漢字分類整理,從而簡化了學習過程,加快了學習進度。這使得我在幾周之內,每當翻閱書籍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時,都能夠迅速確認其含義。之後當我開始嘗試每天閱讀十到二十頁中文讀物時,能夠迅速確認漢字的含義就顯得更為重要。
大一暑假的時候,我沒能去成中國,這令我很沮喪,所以我待在家裡拼命學習中文。我開始跟自己比賽,儘可能加快學習進度。1984年9月,當我回到學校開始二年級的學習時,才得以開始上中文課程,與班裡的其他學生相比,足足晚了一年。雖然我之前已經在自學中文,但是要達到二年級的中文水平,我的口語能力遠遠不夠,因此我只能參加一年級課程。不過無論如何,我在學習中文的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學,我明白了如何學習語言,並且決心要盡可能地提高學習中文的效率。參加學校的中文課程其實僅僅是我學習計劃中的一小部分。當時我已經決定要在大三時去中國學習中文,而我計劃要利用這一機會盡可能地提高我的中文水平。
我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獲得的一個很大的收穫是認識到了重複和聽讀結合的重要性。比如,即便當我試圖儘快大幅提高閱讀量的時候,我也會堅持反覆讀一句話十遍百遍,直至我能夠毫不遲疑地將其複述出來。我希望儘可能多得掌握些短語和表達,重複必不可少的一環。
另外我找到一些有文本的錄音材料,來進行聽說結合的練習。我會一邊聽錄音一邊閱讀文本,這使我能夠直接將漢字同其發音、語調等結合起來。直接將視覺和聽覺印象結合在一起,對於有效掌握語言是十分必要的。只是我需要重複聽讀十次、二十次甚至三十次。我會不斷的閱讀文本,不斷地聽錄音,直到能夠抓住錄音中的要點、理解每一個詞時,我才會感到滿意,才會停下來。儘管學習中文之路任重而道遠,但是我已掌握的這些文本給予了我極大的信心。這種學習方式也極大地加快了我的學習進程。儘管一遍遍的重複聽讀看起來有些枯燥,但是這是建立信心並打下良好基礎的最快捷的方式。
同時,我也廣泛閱讀有關中國歷史的書籍,通過對中國各個朝代歷史的學習,我開始逐漸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有關中國現在與未來的圖景。通過對中國歷史的回望,我對中國的認知感進一步增強。我感覺自己開始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種歸屬感對於語言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此時對於我來說,中國不再遙不可及,而已經成為我人生的一部分。當然我沒有成為中國人,學習中文也並沒有使我對自身的民族歸屬產生任何困惑。不過在了解中國文化傳統的過程中,我確實為之所吸引。中國文人的傳統形象深深吸引着我。文化對於政府以及整個社會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國歷史上,政府是由一批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組成的,並負責政策的制定。這些人同時也窮其一生致力於文學以及歷史方面的經典著作研習,我對這一切十分着迷。我將自己也想象成為這群人中的一員:研習古典著作,之後也擔負起政治和社會角色,也就是“士大夫”的角色。儘管這想法聽起來很荒唐,但正是我的這種幻想,使我覺得我對中國的一切都更加熟悉而且倍感親切,因此也使我的學習更加輕鬆。